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隐忧悄悄

作者:泉清月冷 | 分类:游戏 | 字数:4.0万字

第三章

书名:隐忧悄悄 作者:泉清月冷 字数:5.2千字 更新时间:12-09 08:58

陈春到邮局发了信转身,到了理发店门口,王家栋催其他人说:“走啊,陈春来了,都到我家里去。”

于是,陈春和表叔、表婶娘、王家栋夫妇一起到王家栋家里去,赵秀萍也一起走的。都是步行,走一段街道,再走约一里路的国道,分岔路口转走铺小石子的简易村道,约走了四里路,到了王家栋家乡的村子了,又到分岔路口处,表婶娘对陈春说:“陈春,你先到王姨父家里去,我和表叔先回我娘家有事,等下再到王姨父家里来玩,你和秀萍一起走,秀萍的娘家挨王姨父家不远,秀萍回娘家要经过王姨父家门口的。”

表婶娘说后,她两口子分路走了。陈春只好随王家栋夫妇和赵秀萍一路去。再走约一里路,到王家栋的家门口了,王家栋的家,是一栋三间正屋连着一间偏屋的红砖青瓦平房。陈春随王家栋夫妇进了屋里。刘姨儿一面请陈春坐,一面去倒茶;王家栋给陈春递烟,陈春礼貌微笑摆手说不抽烟的。刘姨儿倒茶来了,陈春接过了茶。此时,外面的天气不知不觉阴了,农历二月的天气,天阴了,人坐在屋里还是有些嫩寒。陈春是坐在堂屋里的,王家栋请陈春到火坑屋里去坐,王家栋又到外面拿了木柴来把火坑里的火发燃,火苗燃起来了,小屋里也暖和了。陈春没看到赵秀萍,于是笑问道:“刘姨儿,秀萍没进屋里来么?”

“秀萍啊?她刚才回她娘家去了,她等下来的。她娘家就往这条路下去不远,离我家差不多一里多路,我们是同一个村子,不同一个组。她刚才同我说了,等下就来的,你先坐。”刘姨儿说。

刘姨儿到厨房忙去了。王家栋也在忙家务。陈春独自在火坑屋里坐,一会儿,刘姨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年粑粑,这年粑粑是糯米加粘米做成的,切成块,用水煮熟;刘姨儿还特给陈春煮的年粑粑里煮了两个鸡蛋,她说:“陈春,已经中午了,你也饿了,来不急煮饭,中午我们先吃点年粑粑,等下早点弄晚饭吃。”

陈春一面接过年粑粑,一面说:“我早饭吃得迟,还不饿。年粑粑很好哇,现在农村里中午都吃年粑粑啊。”

一会儿吃完了年粑粑,王家栋出门去了。刘姨儿到火坑屋里来陪着陈春坐,她一面用铁火钳理了理火坑里的火,一面和陈春说闲话,她说:“秀萍等下快来的,我外甥女婿死后,她大半时候都住在娘家的。”

陈春问:“她不住在县城家里么?她之前在县城里没工作么?”

刘姨儿说:“她不愿意天天住在县城家里,她说走进她自己的房间里就感到伤心。她在县城里也没有吃国家粮的工作。她之前是农村户口,我外甥女婿也是农村户口,她婆母也是农村户口,就只有她公公是国家干部。我外甥女婿之前也没栽田种地,他到处做生意,赚了钱,后来,和他爸爸一起在县城里买了地皮修了楼房。才一家人搬迁到县城里的。”

“秀萍已经住在县城里了,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她若再婚,她肯嫁到乡下么?”

“她肯的,她先前很会干农活的,她读书不大,初中没毕业,停学后一直在农村里。后来嫁到周家,周家一开始也是在农村里,周家是半边户。她爸爸就要她嫁到乡下,她爸爸说:农村里的女儿,就嫁到农村里的家庭去。秀萍自己也说过,不在乎嫁到城里还是乡下,只要男儿人品好,心肠好就行。”

陈春和刘姨儿说了一会儿闲话,忽然,赵秀萍跨进门来了,后面跟进一对中年男女和一个老婆婆。中年男女都约五十岁上下,老婆婆约七十来岁。刘姨儿连忙招呼,并称姐姐、姐夫;称老婆婆为姑妈。刘姨儿又对陈春介绍:“陈春,这就是秀萍的爸爸和妈妈,这是秀萍的婆婆;也是我的姑妈,———我姐夫也是我的亲表哥。”

陈春连忙微笑着客套招呼,并称叔叔、婶娘、婆婆。秀萍爸、妈及婆婆也连忙笑着点头应和。都落了座,刘姨儿都筛了茶,热闹闲话一会。王家栋从门外面进来了,他提着一瓶酒,他刚才去买酒去了的,他和客人打了招呼后,把酒瓶放进里屋去。王家栋从里屋出来看了看火坑里的火燃得不够旺,他赶急又到外面去弄柴,他抱了干木柴进来,堆放在火坑里,用火钳理了理,火燃得更旺了,小屋里更暖和了。

刘姨儿到厨房忙去了。火坑屋里,王家栋指着秀萍爸对陈春介绍说:“陈春,这是秀萍的爸爸,我的姨姐夫。他是有文化的人哩,教过两年书,后来,在大队(后来改成村)做了二十多年的副支书,这才退休。现在人家还称他赵支书。”

陈春微笑道:“哦,叔叔是村里的老干部,还是老教师呀。”

赵支书说:“我年轻时候,当过两年民办教师,后来一直在村里工作。”

赵支书喝了两口茶,又说:“陈春,你今日和秀萍见面的情况,秀萍刚才都同我说了。首先,我表示欢迎你。我看你仪表堂堂,和我女儿秀萍蛮般配。我也听说,你现在谈了一个女朋友,你父母不太满意,你自己也模棱两可。婚姻的事,虽然你们年轻人自己做主,大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但是,大人的意见也是蛮重要的。对于秀萍,她的情况,她姨儿、姨父都同你说了。我的意见是,如果你愿意和秀萍谈,秀萍也愿意和你谈,你们两个情投意合,我是表示支持的。你们都不小了,都是孩子的爸和妈了,你们面临的是再婚。婚姻的事不能当儿戏,都必须要坦诚。”

陈春笑着说:“叔叔到底是老教师、老干部,您好健谈哦。我把我的情况说一下,我是离婚了的,什么原因离婚?一言难尽,我也不想多说,过去的就让他过去。秀萍,我看她是个很不错的女人,长得如花似玉。我想,叔叔教育的女儿,一定很娴淑,通情达理的。但是,我不能瞒叔叔,我目前确实谈了一个女朋友,名叫张佳华,……”

陈春把自己和张佳华的恋情简述了一遍,最后他说:“叔叔,对于秀萍,我说实话,我是蛮喜欢她,但是,我也不能见异思迁,我更不能脚踏两只船,所以,我和秀萍只能做朋友。”

正说到这里,表叔、表婶娘进门来了,都手里拿着雨伞。王家栋连忙起身招呼,并请坐;王家栋说:“外面在下雨么?你们都拿着雨伞?我刚才买酒去还没下雨的。”

表婶娘说:“外面在下蒙蒙雨。”

王家栋给表叔递烟,又顺着给赵支书递烟,他知道陈春不抽烟,也要礼貌的给陈春递烟,陈春仍说不抽烟;秀萍连忙起身去帮忙给客人倒了茶。都坐下了。刘姨儿过来和客人打招呼,刘姨儿对表婶娘说:“妹儿,你们两口子刚才来呀?说好今日来打牌的。”

表婶娘说:“我是准备早点来打牌的,刚才我侄女儿回了娘家,我又陪侄女儿,在我哥嫂家里吃了中饭,又陪侄女儿说了一会儿话,这才来的。”

刘姨儿又对王家栋说:“早晚饭弄熟了,客人都来了,赶快去摆桌子准备吃饭。”

表婶娘说:“现在才到下午四点半钟呀?就吃晚饭么?”

刘姨儿说:“刚才中午我给陈春煮的年粑粑吃的,年粑粑当不得正食,陈春肯定又饿了,我才弄早晚饭的。”

陈春客套说道:“年粑粑好吃,我现在还不饿。”

王家栋说:“饭弄熟了,反正客人都来了,就吃饭嘛。”

王家栋说后和刘姨儿到厨房摆饭桌去了。

吃饭喝酒完毕,大家又都回到火坑屋里来坐,闲话一阵。赵支书又对陈春说:“陈春,我听你说话,文文雅雅,你是个读书人。刚才吃饭之前你说得好,你不愿意见异思迁,不愿脚踏两只船,你实话实说了你和张佳华的恋情,说明你是个人品很好的男儿,我蛮看好你。但是,根据你自己说的情况,我做为长辈,我说,我不看好你和张佳华,理由有两点,第一,她说不生孩子,这一点,我们做大人的都会想不通;第二,你的父母,和你的亲戚都不同意,你也很为难的。”

表叔说:“赵大哥,你说得对,陈春是个读书人,他高中毕业,他看过好多书,他蛮有文化。”

赵支书说:“读书人好哇,在农村里,我也算是有文化的人。”

王家栋说:“陈春,我听你表叔说,你很会写毛笔字?秀萍爸爸也很会写毛笔字的,你们两个以后切磋切磋。”

刘姨儿说:“陈春,你还念那个张佳华么?她根本不适合你的。”

王家栋说:“陈春,张佳华我认识,她真的不适合你,你应该选择秀萍,你和秀萍的性格肯定合些。”

赵支书说:“陈春,我们初次见面,我对你的印象很好,你仪表堂堂,温文尔雅。如果你选择秀萍,我是同意的。”

表婶娘说:“陈春,你自己考虑,我也赞成你和秀萍。”

王家栋说:“还是让他们两个年轻人自己表一下态。秀萍你说说看?”

秀萍一直都是沉默不语,此时,她正微低着头,看着火坑里正燃得旺旺的火,火光映红了她的脸,她忽然说道:“我说什么呢?他喜欢张佳华,我又不能勉强他。我只说一句,我不会比张佳华差。”

刘姨儿说道:“你比张佳华强些,哪里会差?”

婆婆说:“我孙女儿,是我们村里有名的美女。”

秀萍妈说:“人家都夸我秀萍是我们村里的村花。”

刘姨儿笑道:“确实是村花,我们村里找不出第二个比秀萍漂亮的。”

王家栋说:“陈春,你还犹豫么?我要是你,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秀萍。”

陈春沉默片刻,说道:“我和秀萍都先考虑一下吧。看缘分。”

陈春看窗户外面,不知不觉已入薄暮。他对表叔说:“表叔,你不是说王姨父家有石榴树苗么?我们去挖树苗嘛。”

王家栋说:“陈春,天都快黑了,又下蒙蒙雨,不好挖,明天早上起来挖。”

陈春又说:“表叔,我们今日不回去么?”

赵支书说:“不回去,现在我们安排打麻将。”

刘姨儿劝陈春道:“陈春,回去做什么?本来是来玩的?陪秀萍玩。我家里有的是床睡。”

表叔也说:“陈春,今日不回去。”

表婶娘说:“我建议,晚上打牌不要打太晚,明天白天还要做事的。我们定时间,最晚就打到晚上十二点钟。”

刘姨儿说:“刚才晚饭吃的早,等下打牌饿了,我给你们下面吃,我家里还有面的。”

王家栋赶快去安排麻将桌,安排好了,于是,陈春、赵支书、秀萍、表叔四人先打麻将,表婶娘在旁边看,她等着轮换。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半夜十二点钟,表婶娘说,时间到了,散场。陈春输了二十块钱,他平时很少打牌,他把打牌当娱乐,要散场时,是输是赢他都不在意的。

秀萍妈和她婆婆早就回去了,因为家里隔得近。麻将散场了,赵支书也告辞要回去。刘姨儿留秀萍在她家里睡,秀萍留下了。赵支书独自回去了。

刘姨儿的儿子当兵去了,女儿嫁了,在镇上开理发店。平时,家里就她两个老。刘姨儿给大家弄热水洗脸泡脚后,然后安排睡觉,表叔和王家栋睡,表婶娘和刘姨儿睡,秀萍一个人睡,陈春也是一个人睡。

陈春被安排在刘姨儿的儿子房里睡,她儿子是去年当兵去的。陈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又在胡思乱想,脑海里一会儿闪现张佳华,一会儿闪现赵秀萍。折腾了好一会,他才终于朦朦胧胧睡着去,他在做梦:他梦见和张佳华在一起,像是洞房花烛夜,他和佳华正在柔情蜜意,正双双渡入爱河,忽然发现床上又睡一个人,揭开被子看时,竟是赵秀萍。张佳华立即感到无地自容,一怒之下,弃了陈春拉开房门飞跑出去。“佳华,佳华!你听我说……”梦中的陈春急忙去追,猛然脚下一跌,梦惊醒了。床上的被子也一半掉下了床。

陈春做梦醒了,还是不够清醒,一时间不知道此时是睡在哪里?无端觉得心里一丝悲戚。完全清醒了,想想刚才的梦境,应该是睡前心思杂乱所至。他坐起身来,拉亮电灯,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三点钟,夜,还在深沉宁寂中,夜风儿从窗隙透进房里来,凉丝丝的,他拿丝棉衣披在身上。他一时间没了睡意,心思又纷乱起来,他在想:和张佳华约好了,定于这农历二月十八日她到他家里来过门的,只有两天了,而自己现在却睡在赵秀萍的姨儿家里,父母和表叔、表婶娘都劝他和赵秀萍,赵秀萍的亲戚们也在劝他,自己到底该怎样处理这些事?

他又想张佳华,她漂亮,热情;她不肯生孩子,她有些傲气;他又想赵秀萍,她美丽,看起来柔情似水;她有点内向,不爱多说话。

他胡思乱想一会,劝自己,坚持,坚持和张佳华,不生孩子就不生孩子。他重新躺下去睡。

天亮了,陈春醒来后,他坐起身来,看了看窗户外面,那披满新绿的树上,已被太阳披了一层金色的光彩。今日晴天了。他看了看手表,已是早上八点多钟了,他急忙穿衣起床。王家栋跑到房间来喊他吃早饭。他穿好衣服出房门,到了厨房,看到秀萍早就起床了,她正在厨房帮着姨儿忙;表叔和表婶娘也起床了,正在打水洗脸。秀萍给陈春打来了洗脸水,陈春接过洗脸水,他笑着说:“秀萍,你也是客呀?还给我打洗脸水?”秀萍嫣然笑了一下,没说什么。陈春洗脸去了。他洗了脸,秀萍又过来要帮泼水,陈春不让,他赶忙自己去泼水。

王家栋在摆饭桌。赵支书和秀萍妈、秀萍婆婆进门来了。赵支书对陈春笑说道:“陈春,昨晚上还睡得好不?”

“还睡得好。”陈春笑道。

吃了早饭,王家栋拿锄头带着陈春和表叔去挖树苗。到了他屋旁的围经林处,王家栋指着一株大石榴树说:“我这株石榴树,是品种最好的,开的花是红色的,很好看。结的果又大又甜。”

王家栋指着那边一小片树苗说:“这就是石榴树苗,两年前,我一个朋友告诉我的育苗技术,我的那株大石榴树的种子育的苗,品种最好。我的技术还不好,也没怎么培管它,两年了,树苗最高的才四十公分。你们选择着挖,我送给你们一人两株。现在春季,不带土也能栽活的。”

表叔问:“给你多少钱一株?”

“不要钱,送给你们的。”王家栋说。

表叔拿了锄头开始挖,他挖了四株,和陈春一人两株,然后拿了树苗回到王家栋家里来。

陈春和表叔两口子都要回去了,他和表叔手上拿着石榴树苗告辞大家准备走,没想到,秀萍竟然送他们。陈春心里想,秀萍是送别他。秀萍送陈春等到了分岔路口处,她不送了,然后挥手告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