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恋爱时,奇怪女主找上门来

作者:云中鹤仙 | 分类:游戏 | 字数:4.9万字

3 亲戚

书名:恋爱时,奇怪女主找上门来 作者:云中鹤仙 字数:4.7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55

被生辰礼这么一打岔,曹氏也就不说什么了,众人团团围着桌子坐下,用起饭来。

按惯例,吃罢晚饭,蒋锡总要去书房整理他的药谱,虽然马上要出门,也不改这习惯。曹氏便带了两个女儿去替他收拾路上要用的东西。堪堪将东西收拾得差不多,曹氏终于还是没忍住,一边拿着双鞋子包好,一边耷拉着眼皮道:“你们爹爹这年纪也不小了,广州那边,听说到了夏日热得出奇,还有瘴气,实在不该叫他去的。”

蒋燕华柔声道:“娘担心爹爹,那就多带两个人去,好生服侍。”

曹氏瞥了桃华一眼,又垂下眼睛:“你爹这性子,就是人家一说就听了,说走就走……合该多劝着些才是,这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

桃华心里不知是好气还是好笑,敢情曹氏觉得蒋锡要出门,都是她一句寻摸礼物给勾起来的?都跟茂通源那边商议定了,怎么可能是临时做的决定。

不过她也无意与曹氏说些什么,三年相处,曹氏此人究竟是个什么性情她也看出来七八成,有些软懦黏糊,耳根子又软,只在后宅这一亩三分地打转,说不上什么见识,但也不算什么恶人。因她对蒋锡倒是体贴到十分去,桃华也就敬着她,并不与她有什么冲突。此刻曹氏念叨这些话,她不爱听,便只当听不懂,看看东西打点着差不多,便道:“明日去药堂里取几样常用的药再加上就周全了。时候不早,母亲操劳一日也歇着吧,我先回去了。”

出了曹氏的院子,薄荷才有几分不平地道:“明明是老爷要出门,太太倒说话给姑娘听……”

桃华只笑了笑,对继母,她可没指望什么,只要对父亲体贴,不是整日里想着算计继女也就罢了。她比较在意的,是另一件事:“薄荷,我也好想去广州啊……”上辈子她是去过广州的,这辈子也很想去看看,广州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薄荷十分无奈:“姑娘,你已经大了……”何况这是跟着商队去,一群全都是大老爷们儿,姑娘家的怎么能掺和呢。

说到这个,薄荷就忍不住要多念叨几句:“姑娘现在不比从前,年纪长了,不好再随便出门了。明年还说要去京城,奴婢可听青妈妈说过,京城那地方,规矩可比咱们这边大多了。再者说,到了那边又是住长房的院子,姑娘万不可再像自己家里这般了……”

桃华对她做了个鬼脸:“薄荷老妈子,这还没去京城呢,你就叨叨上了?”说完,嘻嘻笑着拔腿就跑。

“姑娘——”老妈子薄荷认命地跺了跺脚,提着灯笼赶了上去……

曹氏虽念叨,蒋锡仍旧在五日后起了程。事都定了,曹氏也就只剩下了叮嘱。一家子人一起将蒋锡送到码头,眼看着他上了茂通源的船扬帆启航,犹自不舍离去。直到那船都看不见了,又另有一艘船靠岸,开始搭跳板下人,曹氏才怏怏道:“回去罢。”

母女几个上了马车,慢悠悠回到家门口,便见一辆拉脚的骡车停在路边,一个婆子正在跟车夫讨价还价。曹氏下了车,那婆子一眼看见她,顿时满脸喜色叫道:“姑奶奶!”

这婆子一喊,骡车里的人也连忙伸出头来:“妹妹!”

曹氏刚扶着丫头的手下了车,听见这一声回头一瞧,顿时也露了喜容:“嫂子!你怎来了?”

桃华还没下车就听见这声音,薄荷压低声音:“是曹五太太。”

曹五太太是曹氏嫡亲的嫂子,如今一家子都跟着曹五爷在绍兴任上,离得虽说不甚远,但这不年不节的忽然跑来,倒是少见。曹氏连忙叫开了门,她身边的大丫鬟青果就替曹五太太结了车钱,把人迎了进去。

进了正院,桃华和燕华就给曹五太太见礼,柏哥儿叫乳娘抱着,也学着拱了小拳头拜拜。曹五太太连忙一手一个拉住了仔细打量一番,又接了柏哥儿来抱,满脸堆笑向曹氏道:“妹妹真是有福气,瞧这两个闺女,水葱儿似的;生个哥儿又是一脸福相,妹妹这大福气啊,还在后头呢。这是一家子刚出去?妹夫呢,可是还在药堂里?”

曹氏便道:“哪里是在药堂,跟着商队去了广州,说是要买一个什么香的药,这刚刚才从码头上走了。”

曹五太太连忙又称赞两声道:“怪道妹夫这药堂开得兴旺,单为了一味药就走这么远,可见仔细。这做出来的药,哪有不好的。”

这话曹氏爱听,原来那点儿离愁别恨也都消了。桃华在一边吩咐了上茶上点心,曹五太太便笑道:“因你哥哥再过些日子要去京里,只怕端午节也回不来,叫我早些过来送了节礼,免得到时候耽搁了。他惦记着妹夫爱饮酒,绍兴那边别的没有,花雕酒是最好的,叫我送几坛子过来。还有些梅干菜和腐乳香糕之类,都是绍兴土产,妹妹别嫌简薄。”

曹氏忙笑道:“绍兴花雕酒是有名的,柏哥儿他爹素来喜欢。那梅干菜也好,这就叫厨下去蒸一道扣肉上来——我们这里也有,吃起来总觉得不甚对味儿。”

桃华听了这话,便起身笑道:“那我去厨下看看,叫他们做出来就是。”

厨房里刘婆子正跟地丁儿在拾掇曹五太太带来的那些东西,除了四坛花雕酒之外,也不过就是两小坛腐乳,一篓梅干菜,一盒香糕罢了。

薄荷不是个爱碎嘴的,这下实在没忍住,瞅着刘婆子和地丁儿都不注意,低声道:“说是送节礼,大老远的跑过来只带这点东西……何况这才是几月,分明是借着端午的名头来……”后半句“打秋风”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眼下才三月初,谁家这时候送端阳的礼呢?

桃华摆了摆手:“罢了,总归是亲戚,一年也只来一半回,十几二十两的银子,也没法计较。”曹五太太只要来一趟,曹氏给她备的回礼必然是格外加厚的,还要把她一对儿女的份儿也备出来,按例,二十两银子怕是打不住,“父亲都不曾说什么,我们也不要开口的好。”

薄荷点点头不说话了,心里却在想,这十几二十两银子不过是备一份节礼,去年曹五太太过来,说是曹五爷想捐个监生,从曹氏那里拿了少说有一百两银子呢。不过那是曹氏自己的嫁妆,蒋锡知道了也照样未曾说什么。

招待曹五太太用过午饭,桃华带着柏哥儿去午睡,燕华要写字,各自都回房去了,曹氏这里只留下个青果伺候,这才问曹五太太道:“哥哥这些日子可好?差使当得如何?”

曹五爷二十六才考中了个秀才,两次乡试不成,便说这辈子大概也考不中个举人了,弃了书本另外琢磨出路,最后盯上了捐监生这条路子。曹家人口多,曹五爷是个庶出,亲娘又去得早,成了亲就分出来,指望不着家里周济,只得自己凑银子。去年过年的时候,曹氏生了柏哥儿,曹五爷带着一家子过来道喜,就跟曹氏提了这捐监生的事,说是有个县丞的位子,只要捐出来,再走走门路就能到手。

曹氏跟曹五爷一母同胞,且她被前夫家里赶出来那阵子,是曹五爷将她们母女两个收留在家里,日常也不曾亏待了,后来又给她选了蒋锡这样的好亲事,心里自是感激的,当即就把自己嫁妆银子拿出来,给曹五爷谋成了这事儿。如今哥哥在绍兴大小是个官儿,离着也不远,曹氏自是欢喜的。

曹五太太听她这么一问,却是倏地就把眼圈红了,倒吓了曹氏一跳,忙问怎么了。曹五太太便拿手绢按了眼角,要哭不哭地道:“妹妹不知道,你哥哥如今可遭了罪。刚到绍兴时还好,自打上头换了位县令老爷,看你哥哥就不顺眼。只给他派那苦的累的活儿,什么清点军户、押送粮米,天天东奔西跑,稍有一半点儿错处,就被上官申斥……”

曹氏一听就急了:“这是怎么说的?哥哥是哪里得罪了县令不成?”

曹五太太索性抹着泪道:“并不是你哥哥要得罪他,是当初你哥哥托的那位大人,跟这位县令老爷不合。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是怎么个不合法,只是见你哥哥一天瘦似一天的,真是……”

“这,这可如何是好?”曹氏并不是个有主意的,曹五太太这样说,她也只跟着着急,却想不出个办法来。

曹五太太从手绢子后头悄悄看了看小姑,抽噎着道:“我想着,怎么也得给你哥哥换个地方,不然再熬这么几年,你哥哥那身子怕是都要垮了。我打听了一下,如今倒真有个机会,可,可少说也得有五百两银子。”

曹氏倒抽了口凉气:“五百两!”她是庶女,曹家子女又多,出嫁的时候总共不过给她置办了三百两银子的嫁妆,在婆家八年花用得不少,被赶出门的时候拢总也不过还剩一半,这几年都陆续填给曹五爷了,如今曹五太太张口就是五百两,她哪里拿得出来?

“是啊,这数儿实在太大了,姑奶奶也知道,咱们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凑不出这个数来啊,总不能为着这个再去借钱不是?”曹五太太嘴上说着,眼睛却悄悄地在曹氏头上身上来回地溜。

这个小姑,初嫁不成,再嫁倒是有福气。蒋家开着药堂,又有铺子又有庄子,银钱上宽裕得很。曹氏嫁进来就做当家太太,如今生了儿子底气就更足——不说别的,单看曹氏身上穿的衣裳,就是上好的妆花缎,头上插的是赤金小凤尾簪子,手腕上还有一对赤金镂花镶珠镯子,上上下下的加起来,也值个几十两银子呢。

曹五太太看着曹氏的妆扮,忍不住就想低头看看自己。固然她今日是来哭穷,不好穿着新衣裳新首饰,可家里最好的衣裳首饰,也跟曹氏比不得的。小姑当初被夫家撵出来,若不是做哥哥嫂子的收留她,哪有如今的好日子?曹五太太越想越是理直气壮,索性拿手绢儿掩着脸抽噎起来。

曹氏手足无措,半晌才道:“这,这五百两,实在是,实在是太多了……”她的嫁妆是不剩几个了,蒋家倒不是出不起这五百两,可明晃晃拿夫家的东西去贴娘家哥哥,蒋锡再大度怕也不成的。

曹五太太抹了抹眼角,看看屋里屋外并没别人,一个青果那是曹氏从曹家带来的陪房的女儿,算得上自己心腹,便不再遮掩,小声道:“五百两银子委实太多,你哥哥也实在筹不起来,不过,还有另一条路的。”

曹氏忙问:“还有什么法子?”

曹五太太就指了指头顶上:“你哥哥想着,去京城给本家太夫人贺寿……”

她说的这个本家,指的是京城里的定海侯曹家。

老定海侯跟江南曹家的老太爷是同一个祖父的堂兄弟,只是两人后头走的路真是天差地别。老定海侯去了两广,趁着国朝初建四方未平的时候,拼死拼活挣出个侯爵来;曹老太爷却是一辈子窝在江南做个小吏,倒是夹七夹八生了一堆孩子。

如今老定海侯是已故去了,但儿孙在京里有府第有爵位,真是煊煊赫赫。曹老太爷倒还活着,蜗居江南一隅,下头孙男弟女嫡的庶的无数,单是嫁娶,家家都觉得手头发紧。

曹氏虽是庶枝,也听说过自家与京中本家的关系。其实若论起来,曹老太爷当初才是长房,如今却不好说了,一干族人都觉得京中才是嫡系,其他人皆是旁枝了。

“哥哥是想……”

曹五太太干咳了一声:“如今的侯爷是个孝顺的,最听太夫人的话。太夫人——又素来惜老怜贫,肯照顾族人……”

其实并不是太夫人多肯照顾族人,而是她老人家当初丈夫在外打拼,没少受族人有意无意的欺负,如今富且贵,住在京城里样样顺心,只可惜不能衣锦还乡,终是遗憾。由此,就特别喜欢族人们上京奉承,若有奉承得她喜欢的,便会提携一二。

这提携么,自是求财的得财,求官的得官。当然这官也不是什么大官,不过是升迁上让定海侯说句好话,或者在京里安排个僚属之类做做。定海侯是个孝子,老娘说的话一概都听的,这些年来,族里也有十几个讨了太夫人欢喜,得了前程的。

不过定海侯太夫人也并不那么容易讨好。到底是见过了世面的人,说难听点,就是要拍马屁,江南曹家这些人也未必就能拍对了地方。何况曹五爷的爹娘,当初在太夫人面前可没什么好印象,曹五爷这会儿想走这条路子,贺寿的礼上就得仔细琢磨琢磨。

“听说太夫人爱玉。”曹五太太窥着小姑的神色,慢慢地道,“太夫人年纪大了,也喜欢小女孩儿围着说笑。我想着,寻一块好玉,带着萝儿去贺寿,送到太夫人面前才好。”

现今的定海侯也是跟着父亲杀过敌的,本人也颇有些才干,在京中风头正盛,到时候去送礼的不知有多少,若是不能挤到太夫人眼前去亮一亮相,怕是礼都送到了黑影里去。

曹萝是曹五太太的女儿,今年一十四岁,样貌生得有几分水秀,也在私塾读了几年书,应该是太夫人喜欢的类型,若是带了去,该是能到太夫人面前去说句贺寿的话的,只是这礼物不好寻。

“这好玉,一时可到哪里去找?”曹氏才高兴些,又发起愁来。黄金有价玉无价,真要找块“好”玉,说不定五百两都不够呢。

曹五太太又干咳了一声,将身子向前倾了倾,才低声道:“其实这玉啊,好坏还在其次,却是要个新鲜样儿。太夫人那里,什么玉没有呢?纵花千两银子买副镯子,她老人家未必看在眼里。”

一席话说得曹氏连连点头,曹五太太便又道:“去年柏哥儿抓周,萝姐儿看见架子上摆了一盆玉雕水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