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火影:覆灭宇智波

作者:尽幻 | 分类:体育 | 字数:3.2万字

第4章

书名:火影:覆灭宇智波 作者:尽幻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48

陛下果真长大成人了,先帝在天有灵,不知是何等的慰怀!”

然而少帝依旧没有喜色,“丞相大权独揽多年,怎么可能轻易让我如愿。我料他必然要在皇后人选上动手脚。丞相府门客众多,挑一个亲信出来,把女儿送进宫,那大事就不妙了。所以我要托付二位,请二位为我物色。皇后内事五枚①,关乎国运,等闲不能疏忽。必要一个知根底的,才可放心册立。”

两位大臣一计较,顿觉责任重大,赌咒发誓式的一手抚胸,一手指天,“臣等蒙先皇恩典,忠君之心天地可鉴。请主公放心,臣等即刻筹备,待拟好了名册,再呈主公御览。”

少帝轻笑,缓声道:“我听闻荆州刺史黄钺有一女,和我同岁……”

太傅听后恍然大悟,“主公此计甚妙,以力较力谓之正,出其不意谓之奇。荆州毗邻京畿,南下可勤王,西进可直取梁州。黄钺此人摇摆不定,倘或连了姻亲,他感念主公不计前嫌,自然唯主公马首是瞻。”

这奇正之术还是从丞相那里学来的呢,如今也算学以致用了。少帝道:“丞相可举荐公侯之女,太傅和宗正怎么不能?这当口难分伯仲,最后终究还是要听一听我的意思。我还记得上年阿阁阅军,我与丞相政见相左,黄钺这老狐狸进退敷衍,叫朕十分下不得台。现下朕不计前嫌,立他女儿为后,也好叫朝臣们看看,朕是个容人的皇帝。他日丞相失势了,只要他们俯首,朕这里有他们一席之地。”

或许这么做是有些残忍,那个选作中宫的女孩子要守一辈子活寡。然而政治里容不得妇人之仁,真要论,黄钺多番与她为敌,黄家满门抄斩都够得上了。如今舍了一个女儿,她许他们富贵,两下里也算相抵得过了。

扶微精打细算,太傅和宗正也因少帝开窍振奋不已,君臣三人相谈甚欢,冁然而笑。但身上不便,确实是件很恼人的事。扶微的肚子又隐隐牵痛起来,这种痛难以言表,只得勉力遮掩,匆匆吩咐几句,把两位大臣打发了出去。

第4章

大殷已经十年没办喜事了,这次少帝迎娶皇后,实在值得举国上下大大欢庆一番。

宫廷里,处处都是秘密,然而又处处藏不住秘密。如果一件事,不那么刻意回避和隐瞒,基本不消半日,禁中就传得人尽皆知了。

中人通禀,说太后来探望陛下的时候,扶微正蹲在桃花树下埋月事带。章德殿前有个很大的花坛子,当初文帝的贞惠皇后喜欢侍弄花草,这桃花树就是她种下的。禁廷的岁月很无聊,扶微除了读书习武,余下的时间无处消磨,偶尔也会来坛子里除草种花。以前养成的爱好和习惯,现在正解决了她的大麻烦。用剩的东西不方便清洗,只有掩埋掉。黄门和御前尚仪们见惯了她在那里出没,因此不会有任何怀疑。

她把脚下的浮土踩实,站起身扑了扑手,“请太后稍待,我换了衣裳就来。”

太后在乐城殿里安坐,等得相当耐烦。

乐城殿是东宫正殿,平时帝王见臣僚就在这里。这殿建得高深,盛夏将至前四面槛窗尽开,有风吹过,华盖下金银索子相击,发出清脆的声浪。太后微微眯起眼,颇有些遥想当年的惆怅。十几年前,她曾来过这里,虽然逗留的时间不长,但也是极可贵的一段记忆。如今皇帝换人做了,即便如此,对这东宫还是有种特殊的感情。

她指了指王座的东首问内傅①:“你还记不记得,先帝升座见臣僚,最喜欢倚着那个把手?”

太后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点笑意,仿佛那个人还坐在那里。内傅便顺着她的话头说是,“奴婢后来几回进东宫办事,见陛下也是那样坐姿,陛下和先帝真是像。”

太后点了点头,“我那时总担心,怕阿婴将来的路不好走。现在这份心放下了一半,待皇后入宫,朝政大抵就尘埃落定了。”

正说话,中路那头有人行来,细长的身姿,眉目朗朗。少年人意气风发的模样,果然是最好的妆点。那身玄端穿在身上,人便不显得单薄了,自小看大的孩子,终于长成了一代帝王。

太后站起来相迎,眼里满是欣慰。少帝远远就拱了手,“母亲要召见,着人传我就是了,怎么亲自来了?”

梁太后是个端庄和气的人,只是微笑,“我听闻君侯进言册立长秋宫,特地来问陛下,果然属实吗?”

少帝腼腆颔首,“属实,本来想等明日散朝后,亲自去永安宫向母亲回禀的,没想到您已经得到消息了。”

“这样的好事,哪里还劳陛下来说。”太后欠身坐下道,“我前几日还在想,陛下将要年满十六,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了,不知君侯与朝中众臣是什么打算。我在禁中,无法得知前朝的消息,曾经想过托少府卿在朝上提一提,又恐这样做,引得君侯不满……眼下好了,既然是他的意思,我就可高枕无忧了。如何,人选定下了吗?是谁家的姑娘?”

这位太后虽然不是她的生母,却一心维护她。不过这些年扶微藏着秘密,不敢过多和她亲近,但彼此间的情分还是有的。

“我传太傅和宗正议过,究竟是谁还未定,姑且请他们为我物色。母亲放心,等人选定下了,一定即刻回禀。”她笑了笑,接过黄门送来的茶,恭恭敬敬呈到了太后手上,“少府是外家,所幸母亲没有交代他,万一和丞相正面为敌,到时候怕连累梁氏。现在朝中无波无澜,我料想册立皇后一事没人反对。不过还是有些忌惮,恐怕最后丞相又不依,那也只能由他了。”

梁太后听了怅然,“陛下就是太善性,因此总被人欺凌。揽权容易放权难,人的欲求无止无尽,你今日给他一座城,他明日想要一个郡,后日便想要整个天下。你还需提防,只怕为你立后,是为了暂时堵住悠悠众口。真如此,咱们还是要想想法子的……”说着顿下来,见少帝面上有忧色,转而又宽慰他,“我不过一说,也许未必是这样的呢。无论如何,这总是件喜事,陛下且高兴些。我还记得你幼时在他门下,他画了画儿教你学问——‘力有不逮,则需借力’。朝中三公九卿不能相助,逼不得已时还有各路诸侯。先帝曾同你说过,松弛有道,则可平衡天下,陛下还记得这句话吧?”

扶微自然是记得的,也记得小时候不愿意读书,丞相把历代帝王如何励精图治的故事画成画儿教导她。现在回想起来,心头依旧有种奇异的感觉涌动,说也说不清楚。

她对丞相,其实并没有外人理解的那样处得紧张,只是立场不同,难免有敌对的错觉罢了。丞相掌控朝政整十年,她也确实足足忍了他十年,但是她很有雅量,觉得你死我活大可不必,只要把大权拿回来,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丞相这人……怎么说呢,再跋扈她也没有真正恨过他,反而好奇没牙的老虎不知是什么样。长期被压制,会生出些古怪的念头,她很欣赏他那种耀武扬威的做派,也期待看到他被制服后的模样。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靠讨好和示弱,永远不能令他注意你。必要变得足够强大,和他势均力敌,他才会真正正视你……

是啊,再恶的人,也有善的一面。譬如他画的那些童真稚气的画儿,太师做到那份上,总算是花了心思的。因为他的独断,朝中对他的评价大多不好,扶微倒觉得没什么,不管承不承认,他们其实是同一类人。丞相冷厉,事事做绝。她呢,顶着一张懦弱的脸,暗里獠牙毕露。

“先帝的教诲,我从来不敢忘。”她含笑道,“母亲也同我一样……这乐城殿,让您想起什么了罢?”

梁太后沉默下来,终是长长一叹。

“我与先帝缘浅,只记得当年受封,就是在这乐城殿上。”

有一种遗憾叫错过。太后和先帝的故事,扶微曾经听老宫人无意间说起。大殷的联姻,通常在宗室和望族之间进行。太后嫁给先帝时,先帝刚刚封王,贵女和皇子脾气不合,婚后的生活简直可以用势同水火来形容。成婚九年,对垒了七年,视彼此为眼中钉肉中刺。太后甚至没想到,他称帝之后,会大发慈悲把她迎入长秋宫。

如果一早预见爱情会变得那样浓烈,还情愿蹉跎七年岁月吗?太后说起这个就有些凄恻,“这世上最难看透的就是自己,不要因为固执为难自己,否则后悔可来不及了。陛下将要大婚,我很为你高兴。我那时没有领会,什么叫‘以柔婉之德,制龙虎之心’。夫妻之道不在谁强谁弱,在同心同德。愿新后与陛下敦睦,攘外必先安内,这个道理我不说,陛下也懂得。”

太后略坐了一会儿就走了,扶微却一直在咀嚼那句话。以柔婉之德,制龙虎之心,这是作为女人的策略。如果换到她身上呢?恐怕就得是以豺狼之势,制虎豹之心了吧!

两日后上朝,朝上如预期的一样,谈及了少帝选后大事。

太傅和宗正因扶微授意,纷纷举荐黄钺的女儿,但朝臣们有异议,“我朝以仁孝治天下,皇后必要德容兼美方可册立。黄钺一介武夫,治家恐有不足。”

太傅一笑,“此言差矣,黄钺是武将,生女就不可为后吗?我等奏议的是黄氏女,又不是黄钺,这与武将不武将,有什么关系?”复向上揖手,“臣素闻黄氏有德,行事恭顺有礼,为人不骄不矜,作配我主,乃天作之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