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作者:我是小木子 | 分类:都市 | 字数:2.1万字

第五章 生活

书名: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作者:我是小木子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7:03

肉铺摊子前,李言诚使劲的眨巴眨巴眼睛,看着案板上的那一大堆东西。

卖肉的师傅告诉他已经没肉了,只剩下这堆排骨。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会剩下来。

其实哪怕是到了九十年代初期,猪肉最好卖的也一直都是肥肉和板油,能炼油啊,而排骨难卖,是因为做它们费油。

油可是好东西,每个月定量就那么点,谁能舍得多用。

“师傅,这怎么卖呢?”

“六毛五一斤。”

带骨头的是比纯肉要便宜,如果是纯肉,根据位置不同价格是七毛到七毛五之间。

“这一堆有多少?”

师傅被问的微微一愣,抬起眼皮看了眼李言诚,犹疑的问道:“小伙子,你是打算全买?”

“嗯呐”

“这些也得要一半肉票。”卖肉师傅怀疑这年轻人是不是跑来逗闷子的。

他卖十好几年肉了,还从来没见过谁家私人一次性能买这么多排骨呢。

他摊子上剩下来的这些,原本是打算等会儿送到前边饭店去的。

李言诚一听就乐了,他笑着从口袋里掏出来一把票,上边几张都是肉票,加起来超过十斤了已经。

买排骨用的肉票只需要正常肉的一半,他手中的票足够买这些还有的剩了。

“师傅,肉票我有,市里的应该可以用吧。”

卖肉师傅探头一看,嚯,还是市里的票,脸上的怀疑之色马上就消失无踪。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您稍等,我给您称。”卖肉师傅的脑袋点的跟磕头虫似的。

市里的肉票他可以拿到鬼市去换成县里的,中间还能赚点差价。

“哎师傅,麻烦您帮我把排骨一剁,这么大。”

李言诚用手比划了下自己想要的大小,回家他可没趁手的工具剁骨头。

“没问题。”

现在的猪养不到后世那么大,半扇猪的排骨连带脊柱骨,才不到七斤。

最终,卖肉师傅按照要求帮他剁好后,收了四块四毛二的现金,外加三斤肉票。

提着用油纸包好的排骨,李言诚兴高采烈的推着自行车走出了菜市场。

他走了,卖肉师傅也高兴的开始收拾摊子,今天还不到八点就全部卖完了,他能回去多休息会儿。

“老江,今天让你碰到了一棒槌啊。”

肉摊旁边是调料公司在菜市场的摊子,俩人做邻居好几年了已经,他也没见过这不年不节的有人一下子买那么多排骨。

平日里谁买排骨,那都是顶多买上一根两根的回去尝个新鲜而已。

肉铺摊子上的排骨,最终基本上都是去饭店了。

“你这话说的,人家家里说不定今天是有客人呢。”

卖肉的老江一边伏低身子认真的擦拭着案板上的肉屑,一边笑着反驳到。

“看他那年纪,搞不好今天是招呼上门来的女方家家人呢。”

“哎,还真说不定有可能,他拿的是市里的票,可能就是回来相亲的,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感觉好像从来没见过。”

“我也没见过。”老江摇摇头:“那小伙子穿的戴的都是部队上的,要么是刚转业回来,要么就是在市里哪个部队。”

“那不能”卖调料的直接就否认了这话。

“你没看他穿的那都是老式的,部队去年就换装了已经,他肯定是去年之前就转业回来的干部,被安排到市里工作了。

这谁家闺女要是嫁给他,那就跟着进城享福喽。”

在镇上居民的看来,到县城来就算是进城了,可在县城人的嘴里,那得是去市里才算是进城。

大家的共识是,进市里肯定比在下面好的多,谁家姑娘如果能嫁到市里去,那可了不得。

李言诚可不知道,在别人嘴里,他已经成了今天要招呼丈母娘的人了。

走出菜市场,骑上自行车往汽车站赶去,路上的时候趁着没人注意,他就将那包排骨收进了仓库里。

穿过来带的那個仓库没有时间概念,他实验过,把一杯开水收进去过了一晚上,第二天再取出来喝的时候,依然烧心烫嘴,跟刚倒的一模一样。

这样他就不用担心,把这些吃的东西放进去会不会因为时间长而坏掉。

他打算一有空就买点东西放进去,其实主要还是肉,现在已经不像那三年,啥啥都缺的厉害,最起码每个月的粮食还是够吃的。

他的定量粮是每个月三十二斤,其中百分之三十是细粮,其余百分之七十是粗粮,就是豆面、包谷面这些。

而细粮里百分之十是大米,剩下的是面,他倒是吃米吃面无所谓,但得想办法将那些粗粮换成细粮。

这两天在食堂吃的那豆面饼、包谷面馒头,吃的他感觉剌嗓子眼。

不过这些都得等他下个月支医结束以后了。

骑了不到五分钟,就来到了义顺县的汽车站,把车子存在汽车站外边专门寄存自行车的地方。

一次两分钱,最多到晚上六点,过了那个点还没取的话,今天就取不成了,看自行车的人临下班前,会用一根粗铁链子把没取的车子全部拴起来,明天再来取的话,又得交两分钱。

“师傅,我要去市里,下午回来能赶上取车子吧?”

给看车的师傅交了两分钱,从他手中接过两个木牌,一个拴在自行车上,另一个随身携带,取车子的时候只有两个木牌能合到一起,看车师傅才会让你把车子取走。

“你只要能赶上三点那趟车,回到这里最多五点钟。”

“那就行,谢谢您了啊师傅。”

“不客气。”

将随身带的木牌装好,李言诚快步走向汽车站售票窗口。

这里的车能直接开到前门,全程五十公里左右,不出意外两个小时能到,票价六毛。

从前门到家有五六公里,还得坐公交。

将车票的票根交给检票员,坐到班车上后,李言诚这才松了口气,一想到就要回自己这一世的家了,心情还有些莫名的激动。

汽车是八点二十准备发车的,他上车的时候,车上只坐了六七个人,等开车时,三十多个座位都已经坐满了,大家都是踩着点过来的。

人一多,车里就闹哄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能凑一起聊两句,一水的儿化音,语速快,喜欢吞字。

坐在最后一排角落里的李言诚,倚着车厢,闭着双眼,竖起耳朵饶有兴致的听着前边几人聊一些有的没的,感觉这才是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