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作者:小鱼吃大鱼儿 | 分类:都市 | 字数:2.2万字

第1章,分家

书名: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作者:小鱼吃大鱼儿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9:08

六一年冬。

傍晚!

京郊,新林公社,第一生产大队,第六小队。

篱笆院子茅草屋。

破旧发黑的八仙桌前坐着五个人。

这些人身穿破旧的棉袄,上面打满了补丁,简直和丐帮的乞丐服装很像,偶尔还有破洞露出了里面发黑发乌,夹着稻草的棉絮。

脚上穿着的不是破棉鞋,就是草鞋。

衣服的颜色有些退色发白。

上首位的是一位中年妇女,下首坐着两个十几岁少年和两个孩童。

饭桌上只有一碗黄豆酱酱。

几人手里捧着的黑色陶碗里,里面的玉米碴子几乎能数的过来。

左手下方的一位十四五岁左右的少年,面无表情的喝着清汤寡水的稀粥。

用筷子头蘸了一点酱,几口就将稀饭吃完了。

随后看着上首位置的妇女,淡淡的说道;“孙秀禾,这个家必须得分,我们要搬出去住。”

这话一出,对面坐着的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将筷子猛的拍在了桌子上喝道:“王青松,怎么说话的?你能直接叫妈的名字吗?你这学都上到了狗肚子了是吗?”

王青松看着对方冷笑了一下。

再看看旁边一脸纠结的妇人,淡淡的说道:“如果不分家,我就带小麦去县里住,分不分都是一个样。”

孙秀禾自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6年前,母亲生妹妹的时候,难产去世了。

过了两年父亲又找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孙秀禾,

孙秀禾过来也是争气,带了1个男孩,来了以后又生了1个男孩。

日子不说过的多好,至少还算可以。

结果父亲半年前出去修水渠的时候没回来。

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打击。

如果是平时还好点。

但是现在是困难时期。

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造成了粮食极其短缺,每个人一天只有三两左右的粮食。

三两只有拳头大小。

这点粮食,说白了一顿都不能吃饱。

更何况一天了。

而他之所以生气要分家,倒不是因为吃不饱,因为不止他们家,就是整个生产队,整个公社,乃至其他地方都是一样的情况。

都好不到哪里去。

只有城里还好点。

他生气的是,自己在县城里上学,平时回不来,妹妹小麦居然被几个人养成了一个“大胖子”。

如果真的养胖了,他反而会感激人家,不会提出分家。

这个胖,不是真的胖,而是因为缺少营养造成的浮肿。

本来消瘦的脸颊,现在浮肿的像是被打过一样,因为浮肿,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线。

而小腿用手一按,更是一个深深的窝,一时半会都恢复不了。

这个让他接受不了。

孙秀禾看着王青松,一脸的无奈:“青松啊,现在这年景儿你又不是不知道情况,家家户户都缺粮食,你让我怎么办啊?你看平平和安安两个,不都吃不饱吗?”

王青松闻言看了一下对面刚刚发发火的少年,以及旁边坐着的一个不到四岁的一个小娃娃。

冷笑了一下问道:“都吃不饱?对,这个我知道,但是为什么就小麦浮肿了,他们两个却好好的?你告诉我啊?孙秀禾你良心呢?被狗吃了吗?这个家必须得分。”

说到最后几乎是喊出来的。

这他娘的要是没有鬼,他这些年书都是白读了。

对方之所以不分家,不是因为两个人的感情有多好。

完全就是因为他是个中学生。

因为有人说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所以他这个中学生是有定量的,而且因为他是男孩,一个月是32斤的定量。

虽然里面有很多是麦麸、豆饼、野菜和玉米芯磨成的粉,做成的代食品。

但是这也很多了。

至于肉、鸡蛋和黄豆,那就不用去想了。

现在市场的肉、鸡蛋,包括黄豆,这些都被列为保健品,不再对市场投放。

城里人以前是有定量的,但是现在都没有了。

也就是说普通人已经买不到这些东西了。

只有浮肿严重的人,去医院开了证明,一个月才能弄个一斤左右的黄豆来治病。

一斤有个什么用?

“王青松,没大没小的,你是想挨打了是吧?你看我揍不死你。”

王平看到老娘被骂,立马就要动手打人。

王青松见状冷着脸站了起来:“你动手试试。当我大哥、二哥吃素的啊?我只是不想和你们计较而已。”

他也不是兄妹两个。

他还有两个哥哥。

说到这两个哥哥,也是运气很好。

55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之前成了城里人,那时候进城里还是很方便的,不像现在去城里还要有生产队开的介绍信或者证明,不然公社你都出不去。

就算出去了,没城市户口去了城里什么都干不了。

没户口就没工作,没钱。

没户口就没有定量,没有定量就没有粮票,买不了粮食。

反正没有户口在城里可谓是寸步难行。

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后,进城上班非常的困难。

别说普通工人了,就算是一个临时工的位置都非常的难得。

进城打工,成为一个伟大的工人阶级,这是现在每个农村人的梦想。

至于老二也算是运气好,本来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后,进城里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三年前城里大招工的时候,被大哥花钱运作了一下,去城里做了工人,而且还是正式工。

结果被一个很有钱的人看中,把女儿嫁给了他。

之所以把女儿嫁给他,就是因为二哥根正苗红。

而他和妹妹小麦因为年龄还小,错过了去城里的机会。

而这些年自己能上学,家里日子过的还可以,就是因为大哥和二哥救济,不然的话这日子没法过了。

至于他在父亲去世以后没有分家,在这个家忍气吞声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思考了许久做出的决定。

因为他和小妹还要上学。

大哥和二哥现在虽然是城里人,但是他们也没有本事把自己和小妹弄到城里。

本来他还想着熬一熬,等熬到自己考上中专,就能轻松了。

但是对方不给他机会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