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84:我要上大学

作者:躺平青年啊 | 分类:都市 | 字数:2.1万字

第八章 上阵父子兵

书名:重生84:我要上大学 作者:躺平青年啊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12-08 20:40

杨春生父子三人离开之后,杨开山转身去了屋里,穿上衣服,顺手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半瓶酒去了大队书记家。

杨家庄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全村上下二百余户,1200多人,平均下来每家三四个孩子。

大队是分产到户之前的称呼,现在都是村委会,不过人们还是习惯喊大队。

包产到户的政策下来之后,杨家庄平均每人分了将近两亩地,但是有的东西分不过来,还是在村委会里养着。

比如这些牛,全村两百户所有的大型牲口也就这三四头牛。

每家都想要牛,但是这些牛的价格不菲,一个家庭也买不起,以至于到现在还是全体村民的财产,谁想用提前说一声就行,要是农忙的话就轮流用。

杨开山带上酒出去了有個半小时左右,从大队牵回来两头比较健硕的牛。

把牛拴在棚子里杨开山就回屋睡觉了。

次日,天还没亮,杨家一大家子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杨春生带着一家人去割麦穗,杨开山带着小儿子一家也去了。

刘翠花在家里给一大家子人烙饼子。

一大家子人忙活了许久,割了四亩地的麦穗,全都装到架子车上。

一辆架子车的载重有一千斤左右。

八十年代的麦子亩产量不到五百斤,不过现在的麦穗都是青麦穗,再加上没有去壳这些,架子车已经有点超载。

好在有两头牛作为运输主力。

割完麦穗,天色亮了不少,陆续有人开始下地。

刘翠花把烙好的饼子往大儿子怀里一塞,催促几人赶紧上路。

杨春生看着陆续有人下地,当即赶着牛往市里走去。

杨冬来跟在大哥身后赶着牛一起离开。

家里的男丁除了两个年龄比较小没有去,其余人全部出动。

毕竟这是关系到家里生存的大事,如果顺利的话,这平均每亩地比收麦子多一倍的效益。

财帛动人心,干了这一票,家里可能富足许多,这也是杨家人铤而走险的根本原因。

至于距离远,一来一回都要十几个小时,不过在吃饱饭的诱惑下,所有人都没有怨言,别说一来一回要快一天的时间,哪怕是三天三夜,也有的是人干。

牛车拉着装满麦穗的架子车,每行进三十里地左右,都要歇息一阵子,毕竟牛是金贵的,不能光考虑速度,不然到时候把牛累坏了,这一车麦子都买不到一头牛。

杨兴武走上个十几里地都要歇息一阵,好容易挨到市里,已经晌午十点多了。

到了地方之后,一大家子人看着城里衣着光鲜亮丽的人们羡慕不已,他们几个像极了土包子进城。

事实确实如此,村里人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进市里,比如看病这种需求,一般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里。

老杨家是有个高中生,这才去市里的机会多一点。

几人商议了一番,先是赶着牛车去了昨天待的机械厂家属院。

这个机械厂家属院是在市里也是有名的,光机械厂职工就有上千人,依靠机械厂生存的就有近万人。

再次来到机械厂家属院,今天休息,不少卖吃食的小贩也把摊子支了过来。

也有不少卖菜和卖鸡蛋的人们。

杨开山带着一大家子人,找了一个空地,解开绳索,把牛牵到一旁的树上栓了起来。

杨兴武给两头牛拿了不少秸秆儿当饲料。

把牛交给堂弟杨兴龙照看之后,杨兴武就回到了架子车前。

陆续有顾客上门。

不少人在看到满车的麦穗时,很是惊喜。

麦穗上还沾有露珠,一看就是刚割的,必然是新鲜无比。

不少人纷纷上前问价。

杨兴武当即吆喝道:

“麦仁麦仁,新鲜的麦仁了啊!今儿早上刚割的,上面还有露珠,煮着吃烤着吃都是绝佳的选择,一分钱一穗了啊!童叟无欺!”

听到这话,两辆架子车前聚集的人更多了。

有不少精明都妇女,觉得价格有点贵,当即问道:

“小同志,这个麦仁确实不错,价格还能便宜点吗?我要的多!”

杨兴武一边忙着给别人数麦穗,一边说道:

“婶子啊!真不能便宜,我这也是为了给弟弟妹妹换点读书的学费,不然我也舍不得拉麦穗过来卖啊!

您看这青麦穗再过上个十来天,绝对是一等品的粮,要不是家里揭不开锅了,我也不想卖!您要是觉得贵的话,到时我多添你几穗,你看可以吗?”

“哎!这孩子太可怜了,瘦的都有点脱相了,孩子别难过,会好起来的。”

“是啊!现在可是吃麦仁的好季节,麦仁煮开花,软糯香甜,老少皆宜,前几天家里老人还念叨着,许久没吃麦仁了,今儿运气好就看到了!”

“可不是嘛!”

几个妇人心生怜悯,委婉的给杨兴武出头,每人还买了两块钱的麦穗。

看到这一幕,几个嫌贵的人也没再好意思开口,纷纷买了不少。

人都是喜欢看热闹的,知道附近有卖麦仁的,不少人都过来抢购,不多时一车麦穗已然卖了大半。

父亲和大哥两人忙到停不下来。

再看爷爷和二叔那边也是如此。

杨兴武居中调和,给顾客答疑解惑。

繁忙过后,两车麦穗已然卖了大半。

一家人这才有时间停下来吃饭。

杨春生从车上取下布袋,拿出母亲早上烙好的饼子分给众人。

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脸上满是喜悦,没想到刚来这么一会儿,就卖了大半,剩下的这些东西肯定就能卖完。

“果然读书还是有用的,你看刚才那么多人问,小武一点都不紧张!”

杨开山吃着饭夸赞着自家孙子。

“是啊!刚才有人讲价的时候,我都紧张的不行,小武居然这么巧妙的就化解了!

不愧是咱们老杨家的文化人,这学没白上!以后让你弟跟你好好学!”

“二叔过奖了,我也就是随便说说!”

“随便说说,就这么厉害,那这不是说咱们老杨家要出文曲星了吗?”

“是啊!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