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穷嘻嘻苦哈哈

作者:朵墨 | 分类:都市 | 字数:3.1万字

第3章

书名:穷嘻嘻苦哈哈 作者:朵墨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9:38

莫凡当然不肯,他知道野兔会互斗,原来莫凡见邻居家养过,当时还好奇地问明白了养兔子的方法,只要一只公兔和一只母兔一起养就没事,莫凡早在又抓住野兔时就编了新兔笼,莫凡家现在已经有三个兔笼了。鸡蛋只要在光下看见里面有小黑点就能孵化,爷爷养过鸡也养过猪,那时看鸡蛋的方法早就被人发现了,乡下人养鸡的很少有不知道的。

李大叔见莫凡这么坚持,就给莫凡建了个鸡窝,用了一天时间,大叔也没跟莫凡客气,农村平时很少能吃到肉,收下兔子就回去了。

在这一个月,莫凡渐渐融入了这种新生活,原来知人名不认人的情况也没了。牛大婶叫莫凡他们吃饭也每回必到,不过经常会带上一条自己捉到的鱼。

莫尘吃惯了莫凡做的菜,就不想吃牛大婶做的,就鼓动牛大婶说:“牛大婶!我哥做菜可好吃了,你让我哥做吧!”,边说还边摇着牛大婶的胳膊撒娇。

牛大婶对莫凡做菜比她好吃很是怀疑,但看莫尘的样子也不像说谎,就让莫凡试试,她在旁边看着。这地方就算厨艺再好的也比不过莫凡五千年积淀下各种做法各种样式的美食啊!其实牛大婶做的菜在这个村里已经算不错了。

后来莫凡他们每次到牛家都成了莫凡做饭,牛大叔、牛大婶和牛鑫牛大哥都被莫凡的美食迷住了,牛大婶和牛大叔还好些,顾着面子没经常到莫家蹭饭,牛鑫就不管这些了,经常厚着脸皮到莫家吃饭。

莫凡为了给莫尘调理身体,绞尽脑汁,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里的调料不多,莫凡只好在鱼的做法上多加变化,鱼的做法很多,但有些调料不全也没法做,红烧鲤鱼,清蒸鱼,清炖鱼,鱼汤就几样轮着做,后来莫凡用编的细密的鱼篓还捉了两回小鱼,用很少很少的油一条条炸了一盘金黄酥脆的小鱼,才又多了一道菜。

野菜也从做法上下功,凉拌、蒸、炒、炖,就怕莫尘吃腻了,其实莫凡多虑了,原来吃的菜那么难吃,现在味道这么好了,莫尘相当满足了。

莫尘很喜欢炸小鱼,一直嚷着让莫凡再做,莫凡就诱导他:“你要是把小鱼都吃光了,大鱼就没了,以后你就吃不到鱼了,还要吗?”

莫尘想了想,丧气地说:“那尘儿不吃行了吧!”

捉鱼也不是每次都能捉到,莫凡把捉到的鱼养在木桶里,有计划的隔几天才做一次,省得捉不到鱼时就没鱼吃了。

收获的季节

麦涌金浪之时,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

牛大婶把莫凡叫过去,对莫凡说:“小凡啊!这几天你就负责给我们做饭吧!你家地里的麦子我们会帮你收的,你就甭担心了!”莫凡感激地谢了牛大婶。

等收完麦子,又把麦穗变成麦粒,牛大叔就说要进镇里把麦子卖掉。

第二天早上莫凡和牛大叔一起坐牛车去了清风镇。清风镇虽说不是啥大镇,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酒楼、客栈、当铺、杂货铺应有尽有。

莫凡和牛大叔进了一家米铺,牛大叔熟门熟路地找上掌柜的,看了麦子就讨价还价起来。最后一石麦子一贯钱,牛大叔拉的几袋麦子一共了九贯又五百文铜钱。

莫凡跟牛大叔要了五百文,买了十斤糙米,家里只有玉米面和小米,我思念那香喷喷的白米饭啊!然后又和牛大叔去了杂货铺。

杂货铺调料挺全的,有盐糖醋油等基本的调料,还有茴香、花椒、桂皮、茱萸、辣椒等。

辣椒较之花椒、桂皮、茱萸贵了很多,听掌柜的说辣椒种植较少,据说是孟朝开国皇帝在位时,远方不知道哪个小国来了几个金发蓝眼的人带来的,还带了些其他稀奇玩意,当时皇帝还赏了好多东西给他们。

莫凡问了这些调料的价格,盐糖醋都十文左右一斤,桂皮茱萸这类的二十文左右,而辣椒都到五十文了,花生油一百文一斤,芝麻油二百文一斤。

莫凡买了盐糖各一斤,醋一瓶,又买了写花椒和辣椒,用去了莫凡一百文,啊!钱啊真是来得容易去得快啊!莫凡都没敢买油,太贵了,还是等会儿买几斤肉炸点荤油凑合用吧。

莫凡跟牛大叔去了卖肉的摊子,买了五斤肉,花去了五十文,然后就跟牛大叔回去了。

第二天牛大叔又进镇把剩下的麦子都卖了,又卖了十贯钱。

牛大叔把莫凡家那部分麦子卖的钱给了莫凡,有八贯钱。除了被牛大叔卖掉的,莫凡还留了一袋麦子,有十斤左右没动等以后做麦仁粥,剩下的都被莫凡用村里的石磨磨成了面。

晚上莫凡给莫尘做了水煮鱼,整道菜表面一层红色的油,莫尘一开始还不敢吃,看莫凡没事人似的吃得很欢,就犹豫地加了一片吃了,结果一下就被那味道煞到了,小孩吃得脸都红了,还不停地往嘴里塞。

过了一些日子,地里的玉米成熟了。

莫凡掰了几根嫩玉米,把皮剥了放在大锅里煮,当晚莫凡和莫尘就啃了一根又一根的玉米,连饭都没吃,莫尘还一直嚷嚷着明天还要吃。

第二天早晨莫凡煮了一锅麦仁粥,炒了一盘土豆丝。如今莫凡手里有了闲钱,到镇里买了一些蔬菜,家里总算摆脱了天天吃那几样野菜的噩梦。

中午应莫尘要求又煮了玉米,反正莫凡也挺爱吃的,要是不抓紧点儿,过几天玉米长老了就不好吃了。

晚上莫凡在院子里生了一堆火,很有篝火晚会的感觉。莫凡把玉米插在树枝上,开始烤玉米,莫尘也有样学样烤了一根,虽然烤得有的地方黑乎乎的,有的地方却没烤熟,莫尘还是吃完了他第一次动手的成果。不过烤了一根之后就把任务交给莫凡了。于是有了这个情景,莫凡在火堆上烤着玉米,莫尘拿着烤玉米,他吃一口再放到莫凡嘴边给哥哥吃一口,再重复这个动作,莫凡看他来回倒腾的劲头咋感觉莫尘比自己还忙乎呢!

莫凡家只有一亩玉米,牛大哥帮忙干了半天就收完了。莫凡磨了一些玉米面,原来的要吃完了,还留了一袋玉米粒等以后想吃了再磨,这样放着好保存。

莫凡把剩下的玉米都托牛大叔卖了,又进了点儿钱。

第二天莫凡还拿黄瓜丁拌煮好的玉米粒和一些野菜弄了一盘蔬菜沙拉,清爽可口。用新磨的面做了水晶包,猪肥肉半斤切小丁,用姜酒焯水后放凉,用一斤白糖捞匀,腌制一天,馅就做好了。水晶包子做好后,莫尘赞不绝口,结果莫尘又吃撑了。

最近莫尘经常吃到撑到,脸上也长肉了,幸好小孩每天跟着那群小伙伴跑来跑去,要不没准会被我喂出个小胖子。

玉米收完没多久,地瓜也跟着成熟了,从地里刨出来,个头都不小。

莫凡把地瓜拿水洗干净,在大锅里蒸,热乎乎的地瓜刚上桌,莫尘顾不上烫就捧起一个大个的地瓜猛吃起来,莫凡也不甘落后地吃起来。

吃不完的地瓜被莫凡切成大小合适的橘瓣形,用梯子送到房顶晒成干,以后直接吃或者重新蒸了再吃都行。

莫凡原来就很爱吃地瓜干,商店卖的一点儿都比不上爷爷晒得地瓜干,家里的地瓜干又甜又有嚼劲,莫凡想到过不久就又可以吃到了,心情就变得非常舒畅!

莫凡还做了烤地瓜,香喷喷的老远闻见就会流口水。最近又是煮玉米烤玉米,又是蒸地瓜烤地瓜,莫尘吃得很满足。

挣钱

山上的野枣红了,莫凡小时候就爱吃这玩意儿,酸酸甜甜的,不像后来吃过的大枣都不咋甜。

莫凡上大学时总赶不上酸枣成熟的时候就开学了,害莫凡一直惦记着,痛苦的是居然还吃不到。现在不用上学时间充足,又可以去摘了。

野枣树长着很多刺,有的还爬着毛毛虫,碰了就会发痒。

莫凡知道用万年青的叶子就能解痒,把叶子汁涂上就行。不过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就把这种植物的形态描述给猎户孙大叔,让他帮自己找。

孙大叔找了两天才找到一株给莫凡送来了,还问莫凡要这玩意儿干啥,莫凡就告诉他这能止痒,孙大叔待了一会就走了。

莫凡拿着竹篮上山,没到很远的地方,枣树很常见的,莫凡摘了满满一篮才回去。

莫凡很小心,根本没用上万年青,倒是村里有人不小心碰了,痒得不得了,听孙大叔说莫凡这有可以止痒的植物,就都来莫凡家要一片叶子,现在莫凡家的万年青已经成了光杆司令了。

在莫青杉身体还好时,莫凡也跟着村里的小孩读了两年书,莫凡说万年青的作用是他爹看书的时候随口说的,自己记住了,村里人也没怀疑,莫青衫可是这个村唯一的秀才,说的话可信度在村人眼里很高。

有了红枣,莫凡就做了枣泥糕,做好后,又送了一些给牛大婶,剩下的做平时的零嘴。

莫凡还做了一些红枣米糕,红枣米糕做法还算简单,将糯米蒸熟,打成粘稠米糕,枣煮熟,在盘子上铺一层米糕,加一层红枣片,再加一层米糕,按顺寻铺完为止,凉了切成块就成了红枣米糕,当天莫凡莫尘就把它当成饭吃了。

接下来几天,莫凡又试着做了枣泥包,枣泥月饼,勾得牛鑫天天往莫家跑。

这几天莫凡想着上回发现的核桃树也该熟了,就进山看了一趟儿,果然不出所料,核桃已经熟了。莫凡把牛家叫上山帮自己打核桃。

牛大婶牛大叔还有些迟疑地说:“小凡,这东西能吃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