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分手后,一首素颜引发全网共鸣

作者:锻刀铁匠 | 分类:都市 | 字数:3.2万字

第10章

书名:分手后,一首素颜引发全网共鸣 作者:锻刀铁匠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9:38

即使如此,也仍然困难重重,前途难测。这样浩大的工程,交给一个研二的学生,要他用五百万日元,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无异于天方夜谭。

父亲凭什么有这样的自信?线索只能从父亲留下的实验记录里找,但那跟研人的专业领域相差太远了。

实验记录只有短短四页。开头的“研究目的”写着:设计并合成变种gpr769的激动剂。

原来如此,“变种gpr769”就是作为靶标的孤儿受体的名称。所谓激动剂,是与受体结合、激活细胞的药物,换言之,就是人工制造的配体。但研人懂的仅限于此。接下来是“研究顺序”:变种gpr769的立体结构分析电脑辅助设计及作图

合成

试管内的结合分析

活体内的活性评价

除了合成,其他四项都需要别的领域的专业知识,研人无法判断这样的研究顺序是否妥当,但他觉得父亲似乎太小瞧制药这一行当了。调整合成药物的结构使其达到最优,然后进行人体临床试验,这些重要而费时费力的环节都被省掉了。

这时,研人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变种gpr769”是人类细胞的受体,还是其他生物的?既然是“变种”,那负责编码的基因肯定发生了突变。这种突变对持有这种受体的生物,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如果这种受体属于别的生物,那不进行临床试验就说得通了。

父亲留给自己的两台电脑,似乎也不能立刻派上用场。父亲让他使用的白色笔记本电脑装的是linux系统,对于有机合成研究者来说并不熟悉,而另一台小型电脑依旧无法启动。

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就必须借助他人的智慧,但这又会违背“这项研究只能由你独自进行”的指示。

研人接着阅读字条上的指示。还剩最后一条。

我想我不久就会回来,但万一迟迟未归,请照此行事:将来某一天会有个美国人来访。你把合成的化合物交给他。你在英语环境中工作,英语对话应该驾轻就熟吧,这点我就不行了。(笑)

这字条本是父亲的遗书,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明朗的气氛。研人跟着文中的父亲一起笑了笑,考虑起“迟迟未归”这句话。父亲何止是长期不能回来,实际上是永远也回不来了。也就是说,研人必定会遇到那个美国人。但这个美国人是谁?不善英语会话的父亲,怎么会有美国朋友呢?

结果,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越来越扑朔迷离。唯一能确定的是,父亲希望制造出能同“变种gpr769”结合的物质。对研人而言,只有在确定这项研究有无实现可能之后,才能决定将来何去何从。

研人起身,穿上羽绒服。正要合上实验记录时,他发现页边空白处写着一行英文。研究内容都是用圆珠笔认真书写的,唯独这行英文使用墨色很淡的铅笔草草写就。

heismanreport

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海斯曼报告》——

报纸记者的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5

白宫地下的局势研究室内,战时内阁的成员们齐聚一堂。这个没有窗户的细长房间被天花板上的荧光灯照得通亮,但充斥在空气中的阴郁之气却并未消散。

这里的一切都缺少色彩。红木会议桌、黑色皮革椅、正襟危坐的高官们的黑西装——室内所有人和物都是灰暗的,个体的轮廓互相渗透,整个房间仿佛变成了一个生命体,让人不寒而栗。但身为这个超级大国的首脑、国家人格的体现、最高决策者总统先生,却显得异常烦躁。

“原因找到了吗?”上座的万斯总统将满腔愤懑投向一字排开的高官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只可能是我们泄露了情报所致,对吧?”

看着不敢应声的阁僚们,万斯总统指定了回答者。“我在问你,查理。”

国家情报总监沃特金斯无奈地从简报上抬起头,回答道:“您说得不错,私营军事公司雇员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剧增,但过去一周已经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我想可能是我们的反情报对策发挥了作用。”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敌人是怎么知道我们的行动计划的?”巴格达的武装分子为什么能高效狙击私营军事公司的雇员呢?沃特金斯自己也不知道答案。但这应该不是他的责任。“对于私营军事公司的活动,五角大楼可能比情报机构更加清楚。国防部应该掌握了他们的行动计划,或者是国务院……”

“根据调查,我们没有出任何问题。”拉蒂默一如既往地皱着眉说。

张伯伦副总统闻言用责备的语气道:“中情局是不是低估了伊斯兰武装组织的情报收集能力?”

这种沉闷的会议,本届政府的这些高官已参加过多次,每次都能敏感地觉察出会议气氛的微妙变化。张伯伦副总统显然已经把情报机构抛了出来,让大家都把过错归结到那些家伙身上。

“没这回事。”出言反驳的,是一直保持沉默的中情局局长霍兰德。他满头银发,留着小胡子,身上散发着与情报机构首脑相称的神秘气息,“我们的分析没有纰漏。”

“你如此肯定,有何依据?”张伯伦质问道。

拉蒂默插话进来:“这个问题以后再议吧。重要的是,私营军事公司的佣兵成了煤矿里的金丝雀。无论他们中死了多少人,民众都不得而知。可是,如果相同的伤亡发生在美军身上,舆论就会对政府大加挞伐。现在绝不能让战死人数再上升了。”

霍兰德勉强点头,以免毫无意义的争论持续下去。最后,他怨恨地瞥了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缓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冲突应该是这家伙的职责。

“今天会议就到这儿吧?”总统边说边着手整理文件。

这时总统幕僚长艾卡思道:“还有国际刑事法院的问题。”

万斯轻叹一声,问总统首席法律顾问华莱士:“撤销签名的事进行得如何?”

“联合国秘书处拒绝受理我们提出的签名撤销请求。”

万斯咂了咂嘴。上届政府后期,前总统在设立国际刑事法院的国际条约上签了字。如果继续批准这个条约,美国人在犯下战争罪之后,就不得不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于是本届政府单方面撤销了签名,但联合国并不买账。

他们以为自己是谁啊!万斯在心里咒骂道。

“我们只好推进缔结双边豁免协定了。”巴拉德国务卿说。这名原军人中的和平主义者在进入新一届政府之后,立即丧失了存在感,但仍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务,“这样,与我们缔结协定的国家,就无法将美国籍的人员送到国际刑事法院受审。”

“太手软了。”万斯说,“对那些不同意我们签订豁免协定的国家,直接断绝一切经济援助。”

巴拉德未表明自己的主张,道:“那就这么做。”

“好,各位,回去工作吧。”总统宣布散会。

细长的桌子两侧,阁僚及其副官开始准备离开。等最近的位置空出来后,万斯呼唤幕僚长说:“把加德纳博士叫来。”

“好。”艾卡思说,拿起内线保密电话的话筒,“请加德纳博士进来。”

五十岁左右的科学家与高官们擦肩而过,进入局势研究室。

“你好,博士,让你久等了,不好意思。”

万斯从椅子上站起来,迎接总统科技顾问。对如今的万斯来说,能放下戒心与自己交谈的人相当宝贵。也许是感受到了总统的亲切,加德纳也露出温和的笑意,坐到总统身边。

在场的中情局局长霍兰德忘记了刚才被群起而攻的不快,饶有兴致地观察着科技顾问的言行。出于兴趣订阅业余科学杂志的霍兰德,对这次“特批接触计划”仍抱有极大的怀疑。本届政府是不是过分低估了威胁?如果总统每日简报上所说的新生物真的出现,不仅美国,整个人类都会迎来生死存亡的问题。而此时此刻,那种生物就在刚果雨林深处悄悄成长。

进入主题之前,万斯先从别的简单问题着手。

“上次请教的那个问题,那个……叫什么来着?”

“胚胎干细胞?”

“对,胚胎干细胞。博士的意见是,应该重启研究?”

“是的,否则美国的竞争力就会明显下降。”

万斯的想法被当面反驳,但他却没有生加德纳的气。他并不是从科学和伦理的角度去思考,而是出于不失去保守基督教徒支持的考虑。

“可那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我很感激博士的建议,但以前的政策改不了。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结论。”

“我当然尊重你的决定。”加德纳也出言谨慎,“那就努力研究相关领域吧。二十一世纪绝对会成为生物学的时代,美国绝对不能落后。”

这种问答的方式,真希望其他高官也能掌握,万斯想。他让幕僚长为加德纳送咖啡,然后缓缓问道:“计划进展得如何?”

特批接触计划的科技顾问啜饮着咖啡答道:“开始有些缓慢,现在已经顺风顺水了。承蒙拉蒂默部长的好意,五角大楼为我准备了非常好的房间。”

“好意”这个词反映出加德纳的人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