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结婚纪念日,顾总在陪白月光产检

作者:妃茜 | 分类:都市 | 字数:2.8万字

06为富不仁

书名:结婚纪念日,顾总在陪白月光产检 作者:妃茜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9:26

田魁说道:“.”

自明朝始,赤峰元宝山一带由于地下储煤丰富,当地就有开挖煤矿历史。而采煤者被称为煤工,煤工再分为“死工”和“活工”。“死工”原先都是为生活所迫的贫民,有的是被迫,有的是被骗而卖身于煤窑的。他们入窑后,就终身成为雇主的奴隶,没有丝毫人身自由。每日自晨及晚,均深入窑底,给买主背煤,买主除供饭食外,不予分毫所酬。“死工”在背煤时,脚步必须飞快,如稍为散慢,立即会遭到监工的鞭打。如此做苦工至死方罢,所以叫做死工,意思是入窑后就于身死,永无恢复自由之日。“活工”的情况不同,他们均为附近的贫苦男人,为生活所迫,而自愿去煤窑作工的。煤窑又分股份窑、公出窑两种。前者是自由组合开采,所得的煤各人平分。这些窑都是小窑,煤层很薄,工程大,从事采煤既繁重,得的煤又极有限。后者则由地主商人垄断经营,雇主开挖。雇主称老总,工人也就是“活工”,又被称为煤工。

煤工在窑上受“工头”的管束,在窑下则受窑头的支配,下窑后每天挖煤有最低的数量限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就要挨窑头的殴打。大一些的煤窑,在窑头之下,还设有棚房,棚房一方面是技术指导,一方面又是监工,可以任意殴打煤工,煤工忙火一天后,才能领取一定数量的工钱。以后是否继续下窑作工,则悉听自便,因为他们来去自由,所以叫做“活工”。

煤工入窑后,窑中积水甚深,煤工赤身赤脚在水中劳作,常遇“水火炮”或“游仙湖”的惨事。“水火炮”是窑中涨水或瓦斯爆炸,伤人致死;“游仙湖”,是矿井中煤坑积水很深,工人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坑内。这种集水坑的坑口小,坑身大,多数有进无出,淹死的多。淹死后,窑主或工头根本不负任何责任。在最好的情况下,死者家属尚能得到几串钱,更多的人是白白死掉。可以说,采煤工每天下井,都是用性命去冒险,谁都保不定今天下去,明天能否活着出来。

虽然煤工冒着生命危险下窑,工资却极其微薄,每班要干24小时,给馍三斤,钱30文左右。而雇主与工头尚不满足,还想出各种办法,把极为有限的工钱从工人手中骗回。最普遍的是开设赌场,煤工在入窑之前,先去“工头”那里居住。工头供应饭食,并借钱给煤工,叫他们在赌场上赌。赌的结果总是一输再输,这时,工头便逼着下井干活,挣工钱还债。有不少煤工被骗上窑以后,一生都是为了做工还债,有的直至身死还没有还清。能够自己挣钱的煤工,则亦往往被骗去赌博,结果,辛苦得来的几百文钱仍被雇主工头刮走。

在清末,“死工”这种原始野蛮的用工方式被清廷明令禁止,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死工”这种方式在许多地方还暗中存在。

这次受伤的几个庄上人,他们的亲戚就在郑麻子的煤窑里当活工。他们的家人一连十多天不见人回来,便到矿上去寻找,到了矿上,多番打听才知道他们的家人早已死在井下了。家人悲伤之余,向郑麻子讨要抚恤金。而郑麻子非但不给,还把死者家人暴打一顿。

“还有这样的恶人?”徐天宝冷然道

“大兄弟,你在外国念书,不知道这里的世道啊!”田魁用力锤了锤桌子,“要是照着以前~!”

马豁子赶紧打断,“大哥~~”

“怕什么?”田魁不屑道:“徐兄弟不是外人,再说了,他是出卖救命恩人的人吗?”

徐天宝莞尔

田魁说道:“我不瞒你,我早年是义和团的人,进过北京城,也大刀杀过洋人。要是换在以前,这种恶贯满盈之徒,早就手起刀落了。”

“就是~”马豁子伸出手掌,做出刀劈一样的姿势,“那时候多痛快啊。”

“痛快?”徐天宝指着马豁子敞开的短衫里,左肩上的一个伤疤,“要是我没看错,这是枪伤吧?”

马豁子有些尴尬地扯了扯衣服,遮住那块伤疤,“当年攻打东交民巷的时候,被洋枪打得。”

徐天宝毫不在意马豁子的神情,继续说道:“你们拿刀,人家用枪,痛快?死的痛快吧?”

“你~!”马豁子急了

“你什么?人家徐兄弟说的有道理。那时候咱是让猪油蒙了心,居然相信请神仙就能刀枪不入。”田魁说道:“我听说郑麻子的煤窑上也有一支几十号人的护矿队,人人有枪。刚才要不是我媳妇儿和徐兄弟拦着,恐怕我们非但讨不回公道,连命都要留在那儿。”

“枪我们也有~”马豁子捉耳挠塞了一番,随后又尴尬地说道:“不过就是几支鸟枪。”

田魁冷冷道:“要弄枪么~也不是没办法。我知道有个人那里可以弄到枪~”

“可靠吗?”徐天宝问

“可靠。”田魁说

“那好,钱不是问题,我那儿有七千两。”徐天宝说

田魁摇了摇头,“哪能用你的钱?”

徐天宝看着田魁,说道“就当是我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我早说过,我的命可不止一千两。”

在县城外一个茶寮里,徐天宝、田魁和马豁子三人选了一张角落里的桌子坐了下来。三人要了三碗茶,却没有喝,田魁把茶碗摆成一个品字形。

约莫十分钟后,一个头戴草帽,身穿短衫,裤腿卷到膝盖处,身材高瘦的男人走进了茶寮。他四下张望了一番,看见了田魁等人和他们桌上的茶碗。于是他便径直走到三人面前,说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借口水来一饮,如何?”说罢便在三人面前坐下

田魁直直地盯着那人,说道:“饮得什么水?”

那人答道:“同饮三江水!”说罢将桌上的茶碗重新在面前排成一个横向的“一”字形

“三江水长流。”田魁又把茶碗排成一个纵向的“一”字形

瘦高男人点了点头,说道:“听说你要办货?”

“对!”田魁说道:“我听说你手头有红货。”

“对,那你要多红的?”瘦高男人问道

“要多红有多红~”田魁继续对着切口

“高矮胖瘦有讲究吗?”瘦高男人继续问

“多多益善!”田魁说道

“那拉拉手吧!”高瘦男人伸出右手,并取下草帽盖住了自己的右手,田魁也伸出右手,伸到高瘦男人的草帽下

这时,两人的表情开始不断变化,时而高瘦男人皱眉摇头,时而田魁皱眉摇头。好一会儿,二人才相视而笑,一了点头

“就这么定了!”高瘦男人抓起草帽,戴到自己头上,“三天之后,遮盖山见。”

待高瘦男人走远,徐天宝对田魁说道:“这几天找些个三姑六婆的去煤窑那儿哭丧,但是记住了,如果郑麻子的人来赶,那咱们就跑。等他回去了,咱们再去哭,千万别硬碰硬。”

“这是干嘛?”马豁子诧异道

“这是花招儿。”田魁笑道:“要是你和人结了仇,对头一直啥动静都没有,你咋想?”

马豁子想了想,答道:“那他多半是在打什么鬼主意,挖空心思地给我下绊子。”

“那就是了~~郑麻子听说也是吃过几年刀头饭的人,他会不懂这个理儿?”田魁在桌上排出三个铜板,“老板,会账!”

三天之后,徐天宝他们果然拿到了红货。清一色的西式快枪,整整三十枝。外带三千发子弹,还有十颗手榴弹。

田魁和马豁子哗啦啦地拉着枪栓,很是兴奋。而徐天宝在仔细检查了一番之后,略显失望地喃喃道:“曼利夏?”

曼利夏步枪产自奥匈帝国,清末光绪年编练新军的时候曾大量装备。可后来发现质量不可靠,故障率高,很快就被淘汰了。眼下手里的曼利夏成色虽然看着有些旧,但是都没有发射过,应该是当年直接睡进了仓库的旧货。

“有总比没有好啊~!”徐天宝看着面前的军火,开始心疼自己的银子,“曼利夏都要一百两一支?坑爹!”后来徐天宝拿着一支曼利夏去找黑皮“询价”,结果黑皮计算下来,每造一支曼利夏,需要烧掉二百多两银子,徐天宝的心理才稍稍平衡了一点。况且基地的储备原料那么宝贵,用来造曼利夏太让浪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