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让你下山无敌,你竟吃起了软饭?

作者:卧龙岗小弟 | 分类:都市 | 字数:3.5万字

第7章

书名:让你下山无敌,你竟吃起了软饭? 作者:卧龙岗小弟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9:26

煤油要便宜很多,要多少?"刘亚楼有些惊奇的问.

"是的,但买回来后我们还要进行再加工.就先进5000吨吧"邓峰回答道.

"谁来加工?在哪儿加工"刘亚楼接着问.

邓锋回答说:"我们不是很了解目前我国的石化工业,暂时只有在基地由我们少量的自己加工了"

第四.要修通通往基地的公路.从航拍图上看离基地10公里有一条简易公路.从基地向外3公里由基地负责.在的航拍图上可以找到那条公路.说着打开了和常乾坤形影不离的电脑.迅速的找到了那张地图,放大了公路和基地只间的那段.

"这没问题".

第五,基地范围内,包括现有居民近两万人.每个月需要供应200吨大米100吨白面.还有油蛋肉菜

第六,每年冬季我们需要大约1200吨取暖用煤.

"为了保密.我们将在这里,"邓峰指着屏幕上地图上的一个点说."建立一个转运站.一切物资送到转运站就行."两个人凑到电脑前看了看.是在要修的公路处中间的位置.

刘亚楼说:"这些问题我们会马上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

最后三个人又就如何去基地.何时去.去多少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谈结束后,邓峰站起来.从卧室拿出了一本从基地警卫连图书室找来的.说:请把这本手册交给军委建议印发全军陆军部队.如果可能在志愿军出朝前那怕办个短训班也好.我们基地出三名教员"

"我一定把这个你的这个建议转给军委.刘亚楼接着笑了笑说:"看起来你们那儿真是人才济济呀.什么样的人材都有.卧虎藏龙啊".

"好了.我们得走了."刘亚楼说.

邓峰晃了晃手中的MP3说:"等一下,把我们今天的谈话已存到你们的电脑里.以便随时可以播放."然后把手中的MP3的录音考到了笔记本电脑"我的文挡"中.随后告诉两个人如何调出来.两个人有惊奇了一翻"这个小东西和这电脑一样的太神奇了."常乾坤一面用手比量着一面说:"我们的录音机这么大."

会见进行了7个多小时.刘亚楼,常乾坤收起电脑和邓峰告别

【第八章 主席的决心】

就在邓峰来北京的那天早上,也就是在这个西郊机场,周恩来代表**中央前去苏联和在黑海疗养的斯大林就苏联空军出动的问题举行会谈。周恩来、**先乘机到莫斯科,在苏联外交部部长安德烈.维辛斯基陪同下,10月11日转机到达黑海.安德烈.维辛斯基把周恩来送到海滨别墅,立刻去见斯大林。

此时的斯大林整在看**决定出兵朝鲜的电报:

"菲里波夫(斯大林代号)同志: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撅,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二、我们认为既然决定出动中国军队到朝鲜和美国人作战,第一,就要能解决问题,即要准备在朝鲜境内歼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侵略军;第二,既然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和美**队打起来(虽然我们用的是志愿军名义),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沿地带。

斯大林半天没有吱声,他内心中有几分内疚,早在7月2日中苏双方就朝鲜问题就多次的交换意见.7月2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给斯大林的电报体现了这方面情况.电报的内容很简单,罗申问周恩来,美军已经出动,你们有什么打算?周恩来答复,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现已集结三个军在东北,随时可以出击。但我们出动陆军,苏联则必须给予空中掩护。7月5日,斯大林回电,可以。不过,但他附加了一个条件,即如果敌军越过三八线,那么中国军队必须出动,苏联方面出动空军进行掩护。可是当美军在仁川登陆之后,竟无视一切地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后又大踏步向北推进。这时是他请**考虑出兵问题,**在不顾国内战火尚未停息,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毅然决定出兵。可他此时居然不想出动空军了。

斯大林看着安德烈.维辛斯基说:“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能否抵挡住美**队?如果抵挡不住,美**队就会认为既然中国军队已出现在朝鲜战场,他们就有理由越过鸭绿江,那时我们已经出了空军,这个仗算在谁的头上呢?周恩来是不是提到了中苏友好条约了?”

维辛斯基说:“,我看周恩来的口气,**出兵是出定了,绝不会反悔的。他没有提过条约的事".

斯大林抖动着手中的电报说:"**的决心不小.但他的军队是否能把美**队阻止在朝鲜境内呢?美国把艾森豪威尔调回了欧洲,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晤杜鲁门,亲口答应,圣诞节后解束朝鲜战争,由远东调两个师回欧洲以加强北约.如果此时我们卷入朝鲜战争,北约在欧洲动手,我们就将两面受敌。我们还是说服周恩来让他转告**以不出兵为上策。先让他在别墅多住几天,我再和他谈话。”

“斯大林同志,周恩来一下飞机就向我表示,他和您的会谈不能拖,用中国话说‘救兵如救火’。我看应立刻见周恩来,听他此次来的目的再深谈。”

“在拖几天吧,哪怕一星期也好。”

“我们拖周恩来在这里,不能等于就拖住了**不行动.”安德烈.维辛斯基有点胆怯的说.

斯大林满脸不愉快地看了安德烈.维辛斯基一眼说:"那就按中国人的意思,谈吧"。

苏联外长维辛斯基立刻通知周恩来进行会晤,

双方就坐后周恩来对斯大林说:“**同志让我代他问候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表示感谢之后说:“周恩来同志,维辛斯基说,你很急,有些事情还是需要磋商的呀。”

“斯大林同志,事情是很急呀,因为距离圣诞节很近了,美帝国主义军队那时要推进鸭绿江边了。是不是他们能停住?我们不再估计了,我们必须制止他们的侵略行为.周恩来首先告之斯大林,10月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随后提出苏联空军出动的问题。他说,中国主要面临两个困难:第一,装备落后,没有飞机、大炮、坦克,需要由苏联提供。斯大林说,这个没问题,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第二,我们出动陆军,苏联方面一定出动空军。斯大林此时想拖下去看看中国人和美国人打的结果再说于是他回答道:出动空军可以,但是空军技术复杂,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你们可以先出动,等过了两个月,苏联再出动空军。对这样的安排,周恩来认为不妥,坚持双方要同时出兵。斯大林怕自己出兵后中国万一打败了,苏美打起来了.那样不就替中国打工了吗.所以始终坚持自己意见,并提出两家谁有不出兵放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在中国的沈阳建立流亡政府。周恩来马上意识到:让金日成在中国建立流亡政府,岂不是引火烧身!那是绝对不行的,双方想法各异,对同时出兵还是先后出兵难以达成一致.周恩来把这一情况向**作了详细的汇报.

**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这份电报想着:"双方出兵是事先定好的.怎么现在变成我先出兵呢?斯大林怎么能这样出尔反尔呢.没有空军掩护这战怎么打?"

**点燃了一支烟.嘶的一声,他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现在敌军真的越过三八线,中国军队也真的要出动了,可斯大林给我来个‘空军技术复杂,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你空军几架飞机一个转场需要两月,我们步兵千军万马不得需要半年,真是岂有此理.放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在中国的沈阳建立流亡政府,这不是直接把战火引进中国吗"**想到这里感到很气愤,看起来这个老大哥靠不住啊你斯大林可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我**不能。不过现在这事还真不太好办.他想到了10月4日下午那次政治局会,大家对出兵朝鲜都表示反对.就连最支持自己出兵的彭德怀也是在"如果苏联完全撒手不管,咱们就不出兵;如果苏联是半撒手,能帮一把,那中苏联合起来跟美国人还有一拼"这样的意见。10月5日,是在苏联出动空军的前题下.政治局扩大会议才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看起来要想在没空军的情况下出兵,还要继续做好党内统一思想的工作啊.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一仗一定要打,就是苏联不出空军也要打!**把烟蒂重重的捻压在了烟灰缸内,下了最后的决心.他拿起了办公桌上的毛笔.力透纸背的写到:

恩来同志:

一、与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的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