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作者:立地为秋 | 分类:都市 | 字数:3.0万字

第7章 戏匣子

书名: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作者:立地为秋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08 16:50

五十年代矿石收音机大行其道。

电子管收音机产量有限价格很贵,就是一般的工薪家庭也买不起。

解放初,京城只有五千三百多台收音机,全国也不超过一百万台,可见收音机的珍贵!

明年,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京城电子管厂(京东方前身)将开始动工建设,等投产后,六十年代才是国产收音机的春天,逐渐走进城里的千家万户。

徐得庸回到四合院胡同,时间还不到十二点。

徐南氏两手提着东西,正在胡同口和街坊四邻的老太太、妇女聊天。

看到徐得庸回来,眼中闪过一点意外,让他停下,笑着对众人道:“我孙子回来了,大家看,我孙子长得周正,现在踏实蹬三轮赚钱,前天买回家十斤面,昨天割了一斤肉,还说以后每天交五毛,让我攒着给娶媳妇儿。”

“那你孙子一个月不少挣啊!”有人叹道。

“那可不!”徐南氏自得道:“以前老头子蹬三轮,养活我们三个人还绰绰有余。自从他爷爷走后,孩子也懂事肯干了,只要有这辆三轮车,家里就不愁吃喝,还天天有结余。大家要是有合适的姑娘,别忘了给我孙子介绍。”

徐得庸有些无语,合着奶奶这是张罗让别人给自己介绍对象,还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众人打量着徐得庸,他们都知道或听说徐德庸是什么货色,一时变好,可不能说明什么。

就算给介绍,也要观察一段时间,徐得庸没爹没妈,连个兄弟姐妹都没有,没个照应,这也是短板!

况且,现在有正式工作的才吃香,徐得庸这样的,想在城里找个样貌条件好的不容易。

这时徐南氏看到徐得庸三轮车里的东西。

仔细打量了两眼,惊讶道:“座钟能动了!得庸,修好了吗?花了多钱?”

众人也围上来打量,毕竟钟表可是大物件,买个新的几十上百,许多家庭都没有。

“嘿,真能动!”

“现在几点了?”

……

众人七嘴八舌。

“十一点五十了。”有人认识道。

徐得庸看了眼老太太询问的目光。

得,权当给老太太长脸!

他面露‘得色’道:“这座钟问题不大,花了两毛五买了点表油和零件,借别人的工具我自个修的。”

徐南氏声音一扬惊喜道:“你自个修的?真的?”

徐得庸扬了扬头道:“当然,我还帮别人修了一件,人家把工具送给我抵了维修费。”

他要说花五块钱买的,老太太得心疼死!

徐南氏拿起小麻袋看了看,只见叮了咣当许多工具。

“哎呀,这些工具得好几块钱吧。”一大妈瞅了一眼道。

徐南氏有些信了,因为徐得庸身上没这么多钱买。

“哎呀,我孙子会修钟表,你说我都不知道,成天在外头学些乱七八糟的。”徐南氏叹了口气,脸上却是神采飞扬。

“得庸有本事,三轮车也会修,钟表也会修。”一大妈目光一动,笑呵呵的道。

“真的假的?”有人不太相信。

一大妈道:“昨天早上得庸修三轮,我们院里很多人都看到,一打听就知道。”

“原来得庸深藏不露啊,年纪轻轻就会这么多手艺,厉害。”

“得庸给人修了个钟,就得了价值好几块的东西,有这手艺还蹬什么三轮,要是摆摊开店赚的更多。”

……

众人一顿夸,有几家家里钟表出了毛病,又不舍的花太多钱去修的人家起了心思。

要不回头让徐得庸给修修,反正也不能动了,邻里街坊的还能多收钱?

徐南氏在众人的恭维中,脸上笑开了花,孙子给自己长脸。

徐得庸站在一旁,做个神气的美男子,准备继续。

果然,徐南氏又发现了红匣子,好奇的道:“这是什么?”

徐得庸道:“矿石收音机。”

“收音机!”徐南氏声音再次高扬,这孙子带的东西怎么一样比一样让人吃惊。

众人闻言注意力再次转移,毕竟收音机的影响力可比钟表大的多。

“哎呀,这就是戏匣子,我看谁谁谁在家带着耳机听过,有人在里面唱戏,可神奇了。”有个老太太道。

“而且听说还不用电。”

……

好家伙,耳边七嘴八舌,大家热情高涨。

徐南氏问道:“这个能听人唱戏?”

徐得庸点头道:“能,不过这是个坏的,也是修钟表人家附赠的。”

“是坏的啊。”徐南氏脸上闪过失望。

“这也送,真败家,不能听放在客厅也好看啊!”有人道。

“得庸这是碰到有钱人家,家里肯定有那种能直接放出声的收音机,好几百呢,这种坏的旧的自然不在乎。”有懂的道。

……

等众人说完,徐得庸继续道:“不过,换个耳机,把里面坏的零件换一换,再做个天线应该还能听。”

“可以修?”徐南氏眼睛一亮,随即道:“那买什么耳机得花不少钱吧。”

徐得庸道:“两三块差不多。”

一听花两三块,徐南氏顿时不舍了。

旁边一老太太道:“两三块钱可不是小数目。”

另一个妇女道:“要是两三块钱能听上戏匣子,我愿意花。”

是啊,这毕竟是能听戏的戏匣子。

“得庸奶奶,回头要是得庸修好了让我也听一听,我还没听过哩。”一个老太太道。

其他人也是附和,嘴里还夸着徐得庸,反正好话不要钱。

本来徐南氏还不想花这个钱,听人都七嘴八舌的说,便一咬牙道:“得庸,你确定能修好?”

徐得庸点头道:“八九不离十。”

矿石收音机而已,结构简单,矿石检波器、线圈、电容器、分线器、接线柱、耳机等几部分。

若是里面零件都坏了,买零件重新换上就是。

“好。”徐南氏下决心道:“回家奶奶给你三块钱,你去买东西修好戏匣子。”

众人听徐南氏愿意拿钱修,更加热情,谁不想听个新鲜。

贾张氏也在人群里,一直冷着一张脸不说话,显然看徐南氏和徐得庸娘俩出风头有些不爽。

毕竟她和徐南氏经常在院里拌嘴。

“这戏匣子要是修好,算上钟表和三轮车,你家可是有三个大件了。”有心细的人给算了算道。

众人一想,可不是。

不说徐得庸怎么样,说亲的时候一说家里有这三样东西,绝对会被高看一等。

这时候结婚可还没流行“三转一响”,毕竟大多数家里都没有,没得攀。

婚礼流行简朴称为“四个一工程”:一张双人床,一个热水瓶,一只搪瓷盆和一只痰盂。

要是再有“二十四条腿”就是很好的人家,大立柜(四条腿)、高低柜(四条腿)、梳妆台(四条腿)、饭桌(四条腿)、两把椅子(八条腿)。

看着被围在中间乐呵呵的奶奶,徐得庸默默功成身退,有功又有名!

徐南氏脸上的笑容收都收不起,这是她这十几年来最高兴的一天。

“我得回家给孙子做饭喽,吃完饭孙子还得去赚钱,大家回见啊。”

徐南氏笑呵呵的摆脱众人跟着孙子回家。

徐得庸停好三轮车,抱着匣子、座钟,手里还提着装工具的小麻袋。

徐南氏笑着埋怨道:“你就干懒汉活,再回来拿一趟不成,万一路上摔了怎么办。”

徐得庸道:“您孙子力气大着呢,这点东西毛毛雨啦。”

回到家中,徐得庸将座钟放回柜子上,钟声“嘀嗒嘀嗒”的听着极为悦耳。

徐南氏笑呵呵的看着道:“再往左一点,摆正喽,不然不好看。”

等徐得庸摆正之后,正好十二点。

“铛、铛、铛……。”

悠扬的钟鸣响起,两间小房间中终于有另外的声音响起。

徐南氏听着入神,身体一动不动,好像生怕一动钟声就会不响似的。

一直到十二声响完!

徐得庸转头望去,发现奶奶已经老泪纵横。

他连忙过去搂着老太太肩膀道:“奶奶,你这是怎么了?哭啥?”

徐南氏哽咽的抹了抹眼泪道:“我是想到那死老头子,他要是没死听到得多高兴……嗯……!”

徐得庸也有点感性,轻轻拍了拍老太太后背道:“爷爷在天之灵肯定能听到,以后天天听!”

徐南氏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似乎还有点不好意思,抹干眼泪道:“我去给你做饭。”

看老太太忙碌起来,脸上又露出笑容,徐得庸耸耸肩,将矿石收音机放在桌子上开始捣鼓。

这是一台沪上生产的亚美牌矿石收音机,什么时候生产的已经看不清。

打开盒盖露出简易的旋转按钮和矿石检波器,两边各有两个耳机和接天底线的接线柱。

总之结构很简单!

随着无线电知识的传播,和工业的发展,到了六十年代,很多家境好的青少年,都会把自己动手制作矿石收音机当作很有意思的事。

自己院里这些青少年显然不属于这一类人,零花钱都没几分!

将装着零件的木头面板拆下,线路破损一眼便可以看出,零件的好坏就要仔细观察和判定,不然就得花冤枉钱。

幸好他眼力也有所提升,绝对达到五点零往上。

他边检查边嘀咕:“矿石检波器应该坏了,线圈也老化了,可变电容器……似乎还能用……。”

徐南氏不时瞅一下徐得庸,她对孙子如何修感到好奇。

不过,看了会便感觉没意思收回目光,只要能听声管他怎么修。

可一想到要花三块钱,她又感觉心在疼。

这钱刚到手还没热乎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