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失业后,我绑定自由职业系统

作者:馒头面条饼 | 分类:都市 | 字数:2.6万字

6 阳春三月野菜飘香

书名:失业后,我绑定自由职业系统 作者:馒头面条饼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12

“弟妹,忙着咧!吃没?”

一个大嗓门响起,吓了霍香梅一跳。

“你没见过我吧?我是你大嫂,我姓张。昨天我去帮忙做饷食了,没来你这。”

这女人看起来三十多岁,身材有点瘦小,没想到嗓门那么大。

“哦,吃了,大嫂,你吃了吗?”

霍香梅是坐在门槛上洗衣服的,赶紧进房间找把马扎出来,回头正看到大嫂也跟了进来,那眼光贼溜贼溜的扫着屋子里的东西。

霍香梅还没来得及说甚么,这大嫂就已经快步的上前翻着竹筐。

“大嫂,你这是?”

“我就瞧瞧,做乜嘢那么小气吧啦的……”许张氏讪讪的缩回了手,“你家还有咸菜吗?你前头那个还在的时候,给了我不少咧……”

那你找前头那个要去吧,大娃才说了你都拿走了。

“没有了,我没有做。”霍香梅拿走马扎就走出去,“大嫂出来坐吧!”

“唉!我就说这咸菜你得做了,吃粥,吃馍馍都好,怎么能这么不会过日子呢!”许张氏猛地把屁股压在马扎上。

霍香梅这时都可怜这马扎了,希望它坚强点吧!

“那大嫂你家做了吗?给我点,今天早上娃才说想吃了。”

许张氏的脸皮抽了抽,“我家也没有了,这不,上你家这来看看,弟妹我也不坐了,我得赶紧回去叫上我家娃一起去摘点野荞麦,荠菜甚么的腌咸菜。”说完,就走了,转眼,屋脚就没她影子了。

霍香梅恨不得伸着尔康手,嫂子,你别走,帮我把马扎拿进去。

洗完这小尿裤,再把自己刚刚换下来的衣服给洗了,都一排的晾在竹竿上,衣架就别想了,这时候都不知道有没有发明。

这时看到了霍老爹门口的竹编的铲子里,旁边放着棕笤,霍香梅把昨晚扫了堆在房门口的垃圾铲起来,也没垃圾桶甚么的,拿到屋子后面就倒了。

屋子后面光秃秃的,离另一户人家有十几米远,人家的都能看到种了几畦菜,可许家这……

大男人带着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估计也是伸不开手来了,还是等他回来问问看,能不能也开几畦。

“阿娘!”

“阿娘!你在哪里?”

前面屋子孩子的声音响起,霍香梅听着有点着急,急促,“阿娘在屋后边,就来,别急!”,赶紧转回去。

“阿娘,我刚刚看到武哥和大伯阿娘去摘菜了。”小三一看到霍香梅赶紧说。

“阿娘,我们也去,香兰姐都去了。”大娃一边手拉着小七,一边拉着小六。

小四小五跟着说,“阿娘,我也想去。”

行动力特快的小二已经进柴房把家里把家里的筐挪到门槛边了。

“行,就去!小二你放着,阿娘来,这筐太大了。”这筐都到五岁的小二的胸口了。

霍香梅赶紧放好棕笤和竹铲子,走进柴房。

柴房放了半间屋子的树枝还有些大麦杆子,几只瓦罐,还有一把锄头之类的工具,箩筐倒是不少,大大小小的五六只。

“小二,这只箩筐,阿娘拿,你跟在后面就行了。”霍香梅把箩筐拿起背在背后。

“阿娘,我拿我的筐,这只是我的,这是是大哥的,小三和小七没有。”

“阿娘,我也要……”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一起朝霍香梅喊。

“好好,等你们爹回来,让他给你们做。”霍香梅擦擦不存在的冷汗,天啊!孩子多了好难搞啊,“大娃,小二你们的筐先放阿娘的筐里面,等回来你们再背,现在牵好小五小六,小三你牵着小四,小七阿娘抱着你。走吧?”

“可是,我想,阿娘抱!”小六看着小七被霍香梅抱着,撇撇小嘴说。

“我也想。”小五跟着说。

霍香梅又有点抓狂的感觉了,只得继续忽悠,“小五小六是大孩子了,牵着哥哥走,回来阿娘给你们做好吃的。”

“唯唯!”

“唯唯!”哥俩互相看看。

终于可以出发了。

……

一路上,看到不少背着箩筐,带着孩子的妇人往一个方向走去。都是乐呵呵的。

“张家的,摘啥菜?你家不是种了不少吗?”

“王家的,看你说,这三月,野菜多得是,吃点新鲜的。”

“李家的,你做咸菜吗?”

“苏家的,等会我们一起摘,你家大娃帮我看看我家小嘎子?”

“行……”

一路上热火朝天的,还有像霍香梅打听小四的。汗,这娃才四岁。

来到小山边,霍香梅让孩子在山脚边的田地里摘马齿苋,还有灰灰菜,自己在上点的地方摘荠菜,居然还有蒲公英,再上去点还有一大片的映山红、马兰,还有些霍香梅叫不出名字的,问了旁边的婶子,知道能吃的,那都摘了,现在家里缺粮,摘回去,无论是晒干还是做咸菜都能省点黍米。

阳春三月,大自然对老百姓的恩赐,看这些新鲜发芽的野菜,就不怕活不了了。人有吃的,就不怕活不下去。能填饱肚子,就不怕没希望了。其实老百姓需要的真不多。

不到半个时辰,霍香梅的箩筐已经装满了野菜,赶紧背起来下去找孩子。

大娃二娃都是干活的料子,小三爱捣乱但也知道帮阿娘干活了,这几个孩子都是饿过肚子的,知道粮食的珍贵。这不,他们带来的两只小筐早就堆满了马齿苋还有灰灰菜,旁边还放着一小堆。

“大娃二娃,你俩和弟弟妹妹还有小伙伴们玩会,阿娘先把你们的筐拿回去,等会再来接你们。”趁着好天,野菜多,赶紧多摘点,现在人越来越多了,等会就得走远才能再摘了,饿过的人伤不起啊!霍香梅也不得不入乡随俗。

家里离这小山不到二里路,背着重了很多的箩筐,手提着两个小的,霍香梅感觉腰好酸,手也酸,好久没做重活了,这具身体还是很弱,得补补啊!这钱哪来,还得一步步看着再说吧。

回到家,看到霍老爹已经回来了,不知在哪里砍来的竹子,在削着。

“阿爹,准备干啥呢?”霍香梅放下箩筐,把野菜倒在屋子门口边,这没院子的真不习惯,好没安全感啊!

“编点竹筐,等赶集的时候拿去看看。”

“有人要吗?现在不是大家都没钱,很多人自家里做的多吧!”霍香梅进屋倒了两碗水,给霍老爹递了一碗,自己也喝了几口说。

“镇上好些人家也是刚刚搬来的,他们想要竹筐大多还是得买的。买了给外甥换块布做衣服,眼看天气回暖了。有些工具还得修,修不好的,还得去打,这都得钱。三郎有跟你说这个吗?”

总不能说,你女儿还没掌家里财吧!今天早上翻衣服的时候,有找到一个旧荷包,里面只有一个银角子,也不知多少,铜板只有三十七枚。

但令霍香梅惊讶的是,居然有一本书,不是《三字经》,不是《千字文》,也不是《弟子规》,因为这三本现在都还没写出来呢!是好几个人的文章的集合,用麻线订在一起的,有《爱历篇》、《劝学篇》、《始学篇》、《急就章》……这些很多霍香梅都是没有听说过的,那又不是简体字,还是小隶,霍香梅只能大概大概的认出来而已。应该是这原身头嫁的秀才汉子的。

“说了,说有他安排呢!阿爹,你别急!既然嫁到这里了,你是我阿爹,就是他阿爹,他得养你。”在阿爹面前,霍香梅还是想维持面子的。看着自己阿爹从早上到现在都没停过的样子,知道他现在跟女儿过活,还是三嫁新室的,心里没底气。但既然自己来了,这责任和这孝义,自己就得扛起。

“哎!阿爹听你的。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到你阿弟,我就死也满足了。”

原来自己还有个阿弟,现在也不知道发生甚么事,去哪了,自己又不好开口问,“阿爹,会的!你还有七个外甥呢,你总得看着他们长大娶妇子嫁人,以后你再给我看重孙子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