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怎敌他无关风月

作者:姚苏桀 | 分类:都市 | 字数:2.0万字

第一章 有子灿儿

书名:怎敌他无关风月 作者:姚苏桀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0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遇。

刘宏是幸运的,原本不属于他的天下,竟然会在他的掌控之下。

汉桓帝刘志虽然三十六岁而终,但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窦武,为了更好的控制皇帝,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一段。

刘宏的曾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以过世的桓帝刘志是堂兄弟,刘宏是汉桓帝的亲堂侄,当时也就只有十二岁。

从另一面讲,刘宏能登上皇帝位,也是不幸的。

无能的汉桓帝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已经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汉桓帝统治後期,一批太学生看到朝政腐败,便要求政府消灭宦官、改革政治。宦官气急败坏,在桓帝延熹十年(166年)与正直的京畿都隶李膺发生大规模冲突,桓帝大怒,下令逮捕替李膺请愿的太学生两百余人,後来在太傅陈蕃、将军窦武的反对下才释放太学生,但是禁锢终身,不许再做官,史称“党锢之祸”。这次党锢之祸说明东汉政府太腐败了,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

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刘儵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168)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

就这样,刘宏便懵懵懂懂地由一个皇族旁支,已经落魄了的亭侯子弟,摇身一变而为万乘之尊。

面对着一个早已经无可就要的王朝,没有大本领的他确实无力治理。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逃脱一劫的孙哲成了刘宏的启蒙恩师,被封为当朝一品太傅,孙家再度成了帝师之家。

建宁元年(公元一六八年),汉灵帝刘宏继汉桓帝位,出任大统。

同年,六月中旬。

一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诞生了,这个人就是太傅孙哲之子孙灿。

孙灿出生于东汉国都洛阳,传说孙灿出生的时候,飞沙走石,天气异变,原本晴朗的天空,顿时有雷电大作,天空密雨布下。久久不愿出来的孙灿,在雷雨后,哇然降生,啼声与雨声交织,浑然一体。

许邵曾言:“此子,因天象而生,与天象一体,将来必成大气。”

这时正是东汉后期,外戚及宦官权力争斗此起彼落,朝廷几乎成了他们争权夺利的竞技场,致使朝野上下一片混乱,祸及天下。

孙哲看不惯,时常上书谴责外戚及宦官,并指责刘宏的过失。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又有云“蒙师如父”刘宏打小就受孙哲严厉管教,对这位启蒙师傅是又敬又怕,见他恼怒,也收敛了几分。

外戚、宦官也暂且停下了争执,众人都忌惮孙家在士林中的地位。不过,如此一来,孙哲将朝中最大的两股势力给得罪了。另外,孙哲为人正直迂腐,不拉帮不结派。身凭也就只有蔡邕、王允等好友,势力非常弱小,因此也渐渐受到朝中一些人的排挤。但他依旧我行我素,奇特的迂腐,在大汉朝中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位于洛阳的东大街中部,有一座精巧的房舍。

那精舍,雕梁画栋,雄伟至极,九座红砖楼屋,环绕而立,各有迥廊相通,依崖成半圆形,中央亭台,花木扶疏,布置得景色更加宜人!

房屋其实不大,但是巧妙的布置已经物品的摆放,都非常到位,不占一寸土地,不显一点拥挤,全都都是恰倒好处。可见屋中的主人是一个极其懂得享受的人。

这时,又当出秋,微微袭袭,好不凉爽。尤其当黄昏来临,蔚蓝的天空,与天际一色。夕阳似饮下过量的陈年佳酿,红通通的面孔,奇状似血,白云因之也转变成五彩的了!

夕阳西下,该是做晚餐的时候了!

你看,洛阳城上空,不正在升起阵阵的炊烟吗?

突然,那栋精舍的后门开处,疾奔出一个身着粉红衣衫的幼童,他快捷的迈动小腿,一溜烟跑到了港巷之中。回头看看,确未见有人注意,“咯咯”得意的笑着,穿出港巷,向热闹的街外跑去!

这精舍主人正是大汉的太傅,孙哲的府邸。府内的一切摆设都是由孙哲的妻子李氏打理的。

这一对夫妻自从在经过那次刻苦铭心的经历后,检讨得失,发觉他们除了吟诗作乐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生活乐趣。于是,她们一个忧国,一个为家,干了许多他们原本想都没有想的事情。

其中,最令他们高兴的就是家中多出了一个小生命。

孙家一代单传,其父、祖,虽都娶妻妾数人,却均独一人所生。

因此之故,孙哲的独子小灿儿,无形中成了孙家的宝贝。两人在自己的大事中,常常抽空教育小灿儿,望他成材。

一晃六年过去,小灿儿已经成长了!

平日里,两人爱惜小灿儿,对他宠爱备至,含在嘴中怕化了,放在外头又不放心。

既然被如此珍视,小灿儿自然是要啥有啥,随心所欲。只是,开心的日子很快过去,小灿儿已经到了学习的年纪了。

孙哲的溺爱,并没有减少他对小灿儿的严厉,反而,因为他的疼惜,对小灿儿是格外的严厉。

也许,小灿儿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他一拿起书本,就放困。这不是因为他笨,反而是因为他太聪明了,教他的字一学就会,虽没有过目不忘之能,但一本书在他的眼中过个七、八遍就可以背滚瓜烂熟。

但是,他却没有耐心,教他的东西他都能够了解,不过,所有的东西他只求明白,不求深解,这让孙哲很是头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