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起猛了,我卖垃圾卖出传国玉玺

作者:七月吃大橘 | 分类:都市 | 字数:3.2万字

第5章

书名:起猛了,我卖垃圾卖出传国玉玺 作者:七月吃大橘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8:07

弄清楚具体价格后,叶青没耽误,离开火车站又一路走回市区,在一所小学校门前停下来。

隔着铁栅栏大门,能看见几个老师正在水池子跟前洗饭盒,十来个小学生蹲在墙根下晒太阳。

“同志,你找谁?”一个年轻女教师过来问叶青。

“老师,要挂面么?”叶青压低了声音问。

女教师惊讶地看了叶青一眼,很快就恢复平静,同样压低了嗓音问道:“怎么卖的?”

叶青见女教师反应知道这是个常做交易的,于是又把定价压低了一点:“一斤面条一块二毛钱,搭四两粮票。”

女教师脑中飞速运算,平时她没少从黑市买吃的贴补,不过一般都是红薯干土豆玉米面什么的,很少能买到细粮。

除去四两粮票,也就是一块二毛钱买六两挂面……国营饭店里吃碗汤面要二两粮票,一斤干挂面要是在家自己煮,怎么也能吃个十来次,总共花四两粮票,核算下来一次就是……太划算啦!

“你有多少?”女教师激动的问。

“我这里也就二十来斤,我老乡那儿还有,你要的多我再去叫他过来。”

叶青准备多卖些,要是说自己一个人背了几十斤也没人信,于是谎称还有同伴。

“多!要的多!你等着,我现在就去凑粮票!”女教师说完转身就往学校里面跑,连货都不看一眼!

叶青在背人处拿出二十五斤干挂面,用块桌布扎好,扛在肩上往回走,刚到校门口就看见女教师后面跟着个男的,两人小跑着迎出来。

“到里面去再打开!”男教师警惕地望了望四周。

叶青点头,跟着他们进了学校,在影背墙后面把包袱拆开。

“呀!还是精□□的啊!”女教师惊呼。

面粉分三个等级,上等的叫精□□,很白有韧劲儿,擀面条包饺子最香。以前春节时候,每人能用细粮指标买二斤,不过她们市里已经好几年没供应过了,能有富强粉就不错了。

富强粉稍差一些,比精□□要黑,没韧劲,做烙饼馒头也是好吃,得等到年底春节时候才给供应,今年能不能供应上还不好说。

最次等的就是普通粉,做馒头面条都比较黑,尤其是蒸馒头,放的碱少了发不起来,要是不小心碱大了,那馒头蒸出来黑不溜秋硬邦邦的跟石头似得,掰都掰不开。

现在国营饭店里头卖的面条包子大多是普通粉做的,富强粉都少见,女教师想都没想到自己这回买的面条居然是精□□!就连男教师,眼睛也直勾勾的盯着面条。

“你老乡那的面条我要了,不过我们学校老师已经没粮票了,现在得去我爱人她们单位想想办法,恐怕一时半会儿也凑不到太多。”男教师声音略有些颤抖,小眼睛透过厚瓶底眼镜片闪闪发光,盯着叶青故作镇定说道。

他是农村出来的,上了高中留在省城当老师,娶了城里的姑娘做媳妇,在省城安家落户成了城里人。这年月家家户户都打饥荒,尤其是农村,他爹娘哥嫂跟弟弟妹妹顿顿都吃不饱。

他们两口子双职工都是商品粮,每月拿着户口本就能领到粮食,虽说紧紧巴巴的不够吃,但是掺和着瓜菜稀粥勉强也能糊口。连四岁的女儿也是吃供应的,时不时地她姥爷还给买上半斤点心解解馋。可怜他农村的侄子外甥,连口饱饭都吃不上。

他们一家子三口平时周末都去老丈人家吃饭,省下的粮食他都捎回农村老家给爹娘。

老丈人也是吃供应的,大舅子一家又不在本地,身边儿就这么个亲闺女亲外孙女,不给他们还给谁吃?偏就丈母娘心眼小,没事总哭穷,说粮食不够吃,她家找的是倒插门女婿,一家子三长嘴都在她桌上。

他最不爱听得就是这话,这不是侮辱人么?你家又不是没儿子,凭什么让人给你倒插门?

刚才他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女同事冷不丁跑进来说门口有卖面条的,问大家谁要。办公室一下子就炸了锅,掏钱掏粮票记账数钱的乱作一团。

这些城里人,真是不知道饥饱!粗粮能吃饱就不错了,吃哪门子面条?他农村的爹娘连野菜麸子面都不敢敞开了吃!

想归想,他到底没吱声,后来看大家凑齐粮票打算包圆,他也忍不住跟过来看看。他们单位一下子买了这么多,他本人买个一斤半斤,便宜点不收粮票也是应该的。到时候拿去老丈人家也好打打丈母娘的脸,省的她整天唧唧歪歪的说闲话。

当看到叶青手里的面条时,他又后悔了,这可是精□□啊!以前光景好时,城里人都轻易吃不到,他爹娘这辈子都没吃过几回,这么好的东西说啥也得买几斤给爹娘。

☆、第007章 粮票

“怎么样?你要是同意的话我现在就给你凑去,钱一分不少你的,粮票你就别收了。”男教师死撑着划价。

叶青盯着他道:“你去凑吧,一块二毛钱搭四两粮票,凑来多少就卖你多少。”

如果不收粮票,一斤面条在黑市至少要卖两块五毛钱,叶青因为四两粮票才折价一半,他倒是会讨便宜。

旁边的女教师一听忙说:“还是去我爱人单位凑吧,你老乡剩的我全要了!”

男教师使劲儿冲女教师眨眼,女教师压根就没理他,把这二十几斤的钱和粮票交给叶青,拎着面条回去给大家分。

不大一会儿女教师回来,包袱皮还给叶青,约好下午两点在她爱人单位门口见,让叶青赶紧去把剩下的面条都拿来,她去凑钱凑粮票。

叶青问好地址点头答应,收拾好就和女教师分头走开,男教师在后面叫了好几声,叶青只当没听见,懒得理他。

手里多了二十几块钱十斤粮票,叶青顿时觉得底气十足,头件事就是逛街采购。

先去了劳保用品供销部,买了十几条大麻袋和一沓子编织袋,尼龙绳也买了两捆,算好账总共八角二分。

折回新华书店,将之前看好的几本图书都买下,叶青把东西装好又去了百货商店。

省城的商店比县城的供销社要宽敞的多,三层高的楼,里面十几个柜台四周排开,上面挂着木头牌子,分别写着针织部,日用部,食品部。

稀稀拉拉的没几个人买东西,叶青上下转了一圈,见都是衣料发卡头绳,帽子鞋袜搪瓷盆这些,也没什么要买的。

在一楼食品部,叶青终于看到了江米条,摆在一起的还有鸡蛋糕和两样饼干,总共四样糕点,售价几毛钱不等,每斤收六两粮票。

叶青每样要了半斤,售货员写好条子收钱,往木板上一夹,“唰”的一声就从叶青头顶上飞了过去。

叶青吓了一跳,再想看看究竟,那木板子“唰”的一声又飞了回来,上面带着找回的零钱。

售货员神色得意递给叶青零钱,嘴里低声嘀咕了句乡巴佬。

叶青只作没听见,抬头仔细观察才看明白,原来上方有根细铁丝,连着柜台和收银台。

此时售货员已经用油纸包好点心,细麻绳扎上打了个结,正好拎着。

两斤糕点花了一块四毛钱加一斤二两粮票,确实不便宜。

叶青装好糕点,找了家国营饭店进去吃饭。

不算太白的馒头四分钱一个,包子瘪瘪的卖六分钱,都是二两粮票。

两个大包子用了叶青四两粮票和一毛二分钱,一碗飘着零星蛋花的汤售价五分钱不收粮票,缺油少盐,味道不咋地。叶青强撑着吃完,在服务员凌厉目光注视下将碗碟送回柜台。

这年头的服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需要理会顾客,你要是让人家给你端菜收碗,那是歧视劳动人民。

看看时间,差不多到了约定的点,叶青离开饭店准时到了女教师说的单位门口。

这家单位可比小学校大多了,门口还有个传达室,女教师站在跟前正翘脚眺望,看见叶青过来忙迎上来。

“快进来。”女教师后面帮忙托着包袱,一边小心翼翼的扫视四周。

传达室还有两个男的在,年轻的二十来岁,神情忐忑又透着几分兴奋。年纪大的看样子四十岁出头,穿着半新中山装,一脸严肃的坐在那里,看样子可不像是看大门的。

“这是我爱人和他们科长。”女教师介绍。

叶青点点头算是招呼过,开始动手拆包袱,这回她扛了也是二十五斤。

女教师的爱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各式手提包尼龙兜,帮忙将一封封面条小心装进去,包袱皮给腾出来。

零零碎碎的粮票和钱过完数,粮票只刚刚够二十斤的,钱倒是多出好几块。

那位科长盯着叶青手里剩下的几斤挂面,眼神紧紧黏在上面。

单位里有的同事负担重,身上根本掏不出半两粮票,只好多凑些钱,让他给问问能不能高价买个一斤半斤。

叶青见他眼巴巴盯着剩下的面条,便说道:“你们单位有没有报纸?有的话我拿剩下的面条跟你换。”

“有有有,小王,快去把今年的旧报纸都拿来!”科长喜出望外。

女教师的丈夫应了一声,立刻跑出去,不大一会儿就抱来一大摞旧报纸。

叶青收好钱和粮票,剩下的五斤面条都留给他们。

扛起旧报纸跟几个人告辞,叶青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就奔着医院走去。

医院大门口,狗娃爹娘已经坐车上了,正在焦急的张望,见叶青过来,忙招呼她赶紧上车。

队长吆喝一声甩下马鞭,马车一路出了城。

“医生怎么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