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暗恋凶猛

作者:意扰扰 | 分类:女生 | 字数:3.2万字

第1章

书名:暗恋凶猛 作者:意扰扰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45

书名:鬼吹灯前传

作者:糖衣古典

声明:本书由零五电子书(txt.02405.com)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第一部

第1卷 引子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古往今来,盗窃历来被世人所不齿,而盗墓一途更是被列入江湖下五门之首。

江湖下五门能人异士在所多有,数不胜数。与偷香,拍花,金批彩卦,风麻燕雀等不同的是,盗墓已经自成一派。从战国到现今,盗墓之流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盗墓贼当属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了。

盗墓贼,按行事手段不同,又分为四个派系,发丘、摸金、搬山、卸岭。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其中行事最诡秘的当属“搬山道人”,他们都扮成道士,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很多神秘感,好多人于是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

“卸岭力士”则介于绿林和盗墓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着墓地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一向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能发掘。

摸金的雏形则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盗墓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

四派各有所长,这其中尤以摸金校尉和搬山道人为盛。

我们的这个故事就从一个摸金校尉开始…

第1卷 第一章 人头

时值岁暮,天寒地冻,北风怒号,刮得整个天际一片昏黄。

这一年是大清光绪二十六年。

直隶北部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落内,蹄声得得,驶出一辆破旧的驴车。驴车上坐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五十多岁,白须白发,衣衫褴褛。那青年女子二十一二岁年纪,浓眉大眼,看样子是这老者的女儿。

驴车上驮着一个硕大的木桶,木桶有一人多高,箍着铁皮,甚是结实,似乎是来盛水之用。原来这里土地贫瘠,又时值大旱,不仅土地颗粒无收,抑且连百姓的日常饮水都成了问题。村里的居民喝水就要去附近镇上的水坊去买水。

赶车的老汉姓连,叫连义,是这村上的猎户,使得一手好枪法。坐在后面的是他的女儿连城。这一天父女俩人去镇上买水。小村离镇上只有五六里地,父女俩人说说笑笑,不一刻就到了镇上的水坊。

买了水,老汉又给闺女买了一双新鞋,然后不敢多耽,急忙往回赶去。家里养的那只狗大黑这两天就要下崽了,回家要看着。驴车驶到中途,一座密林之前,突然前面远远的尘头大起,连老汉急忙把车停在道边,和女儿下车避在一旁,过得片刻,十余匹马旋风般疾驰而来。马上人一个个都做道人打扮,身后背着一把稀奇古怪的东西,似铲非铲,说不好是什么兵器。

马上众人驶到近前,为首一人一拉马缰,那匹马一声长嘶,停了下来。身后诸人也都停下马步。只见为首那人极瘦极高,一张马脸拉得老长。马脸人怪眼一翻,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下。厉声喝问道:“喂,老汉,看见一个受伤的小伙子没有?那个小伙子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

连老汉看这众人言语无礼,心中有气,闷声道:“没看见。”

马脸人刚要发作,后面一个精壮汉子劝道:“七哥,咱们办正事要紧,耽误了功夫,抓不到姓吴的,老爷子怪罪下来,谁也担待不起。”

马脸人哼了一声,看了看连老汉,又看了看连城。骂道:“妈的,乡下丫头,长得倒挺周正。可惜了这张脸,咱们走。”

连城急忙低下头,连老汉心里大怒,左手伸进怀中,握住自己自制的火枪。

马脸人率领众人一声唿哨,又疾驰而去。

连老汉重重的吐了一口唾沫:“什么东西。”坐上驴车,“得”的一声,赶着驴车往家驶去。

片刻工夫,到了自家门前。小村依山傍水,稀稀落落的只有那么几户人家。连家就坐落在山坡之上。那颗老槐树之旁。

连老汉下了车,准备进屋找水瓢舀水。突然,听见连城一声尖叫。

连老汉吃了一惊,急忙转过身来,只见连城满脸惊恐之色,手指颤抖,指着驴车上的那个盛水的大铁皮桶!

水桶的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打开,一只血淋淋的手臂伸了出来搭在桶沿。

连老汉心中砰砰乱跳,定睛看去,只见那个血淋淋的手臂一动不动。

连老汉掏出自制的火枪,定了定神,慢慢走了过去。只见水桶中一个二十三四的青年男子浮在水面。五官清秀,脸色惨白,脸上一道长长的刀疤甚是骇人。

老汉一手举枪,一手慢慢的伸了过去,食指在那人的鼻端试了一试,好像微有呼吸。

——是活人!连老汉的一颗心这才定了下来。只是微微有些纳闷,不知道这个小子是什么时候钻进这个木桶的。看来这个人就是刚才那几个出言不逊的小子所要找的那个人。那几个小子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要找的人应该不是什么坏人。

老汉招呼女儿过来把那人拉出来。

两个人费尽力气才把那个人拉了出来。桶里的水已经被那个刀疤青年身上的血染的血红一片。已经不能饮用。老汉心里很是惋惜,但救人要紧。老汉和女儿连城把那个刀疤青年急忙抬进里屋炕上。老汉让连城烧了一锅开水。然后把刀疤青年衣裳脱掉,只见刀疤青年左胸上一个深深的伤口,右臂也被砍了一刀。老汉用热水慢慢的清洗伤口,那刀疤青年依旧昏迷不醒。

连城关切地问:“爹,这个人还能救的活吗?”

连老汉深深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救不救的活,那就要看他自己的命了。”

第二天,老汉去山上采了几味草药,捣成药泥,敷在刀疤青年的伤口,许是命不该绝,青年的伤在老汉和女儿的悉心照料下慢慢的就好了。

在连老汉家里养伤的这段时间,从刀疤青年的口中慢慢得知青年姓吴,叫吴真。是四川成都人,少年时随父亲经商辗转来到北京,父亲病故以后,自己年少不慎,生意场上得罪了一些黑道上的朋友,那些追杀他的就是以前曾经得罪过的那些道上的朋友。一路逃命到此,还是被那些人追上了,自己杀了两个人,拼死闯了出来。看见停在路边的连老汉的水车,乘老汉不注意的时候,爬了进去。这才逃得一命。

说完,刀疤青年跪在地上,向连老汉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感谢老汉的救命之恩。

老汉急忙把他搀了起来。

从那以后,吴真就在连老汉家住了下来。养好伤以后,吴真也不说走,每日里和老汉上山打猎,干些农活。时间一长,连城的一缕情愫慢慢的就拴在了这眉清目秀的吴真身上。

吴真似乎也很喜欢连城,连老汉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过完年,也就给二人办了婚事。转眼又到了夏天,连城的肚子一天天的大了起来,行动越来越是不便。连老汉和吴真商量决定在自家后面那间小园里挖个水窖,好存些雨水,以备不时之需。

二人当即动手,老汉拿了两把掘地用的大镐,从小园中掘了起来。

二人手脚都甚是麻利,片刻工夫,水窖已经挖到一丈多深,连老汉的铁镐忽然碰到一件硬硬的东西。当的一声。老汉一皱眉,放下铁镐,用手一摸,圆圆的。使劲一拽,拉了出来。老汉吓得啊的一声大叫,一屁股坐在地上。

——捧在手心的原来是个人头!!

第1卷 第二章 七级浮屠

连老汉猛的一惊,那颗人头骨碌碌滚在地上。定睛一看,却原来是一个石头刻成的头颅,石头头颅上依稀的可以看出眉眼口鼻。石头颈下是一个斜斜的断口,似乎并非人为所致。

再看水窖中,刚才拔出石头头颅的那个地方,显出一个碗口大的黑洞。洞里漆黑一片,深不见底。

连老汉和吴真面面相觑。吴真捡起一块石子,扔了进去。只听石子骨碌碌往下滚动,声音越来越轻,最后终于消失不见。

吴真看了看连老汉:“爹,这里是什么东西?怎么还有个洞?咱们还挖不挖?”

连老汉摇摇头,道:“我在这住了五十年了,从来没有看过这个洞。”看着那黑黢黢的洞口,过得片刻,好奇之心终于占了上风,咬了咬牙:“挖。咱们看看这洞里究竟有什么。”

二人铁镐上下翻飞,不一刻功夫,那个洞口已经被挖开一丈见方的一个大洞,洞口下面好像是一个空荡荡的房间。

二人商量片刻,决定还是下去一探究竟。

连老汉抓住一只公鸡,鸡腿上拴了一根绳子,把那只鸡扔了下去,过了有一盏茶的时间把那只鸡提了上来。那只鸡依旧欢蹦乱跳。

吴真回屋取了一个袋子出来,从袋子中取出一些东西,有一根蜡烛,有火折子,火刀火石,一个黑黑的绳索,一把说不上名字的铁器,一个黑驴蹄子,一小袋糯米,两个圆筒。又从里面掏出两个挂件,自己戴了一个,又把另一个递给连老汉,其余的东西又装入袋子。

老汉看那挂件似木非木,模样稀奇古怪,上面刻着一个恶鬼一样的人形,右手持剑,作势欲砍,左脚抬腿欲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