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乱葬岗爬出来的小奶团是百鬼团宠

作者:舟北 | 分类:女生 | 字数:3.3万字

第3章

书名:乱葬岗爬出来的小奶团是百鬼团宠 作者:舟北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7:19

火光之下,古鼎呈现出一派碧绿色。这是个上了年头的铜鼎,鼎身上结满了厚厚一层铜绿,一看便是古物——没准儿还是件上古的青铜器,那事情可就大了。

要知道,古人将鼎看作是一件非常神圣的器具,一般都是君王占卜或者祭祀时才会用,地位非常崇高。古代的青铜冶炼技术不成熟,冶炼一个半人高的东西往往都需要几百人共同协作。这么大的一件青铜器,恐怕要倾全国之力才能制造出来,算是一件神器级别的古物了!

但更吸引那僧人的却是,这鼎为何要被铁链子吊在这里?这鼎上还覆盖了一个盖子,鼎中会不会还装了什么东西?

事情到了这一步,那僧人的心里已经被撩拨得像烧起了一堆火,火光熊熊,便是舍出性命来,也得亲眼看看那鼎中到底有什么才行!

他计议已定,心中也慢慢平静,知道古人既然费了天大的劲儿将这古鼎锁在这里,定然有它的用处。说不定这鼎中关着什么上古的诅咒甚至是怪物,到时候放虎归山,闯下弥天大祸,那可就糟了。

这样想着,他便从百宝箱中取出一支金刚爪。这金刚爪为百炼钢打造的特殊钩子,像一只攥紧的人手,上面有八个可以活动的钢齿,可以用上面连着的绳子控制住爪子的开合,十分趁手,为手艺人翻墙爬树必备的物件。

那僧人将金刚爪在手上荡了几圈,轻轻一甩手,金刚爪便正好钩在对面一条碗口粗的铁链子上。他用绳子将爪子合紧,试了试,金刚爪已经牢牢钩住了铁链。他抓住绳子,暗暗提起一口气,身子随着绳子一荡,身悬一线,像荡秋千一般悠悠荡了过去。他荡到当中,突然一松手,坠了下去,两只脚稳稳当当正好踏在了那个巨大的铜鼎上。

那僧人稳住身子,先用脚使劲儿踏了踏铜鼎,发现那铜鼎被铁链拴得非常结实。不管他怎么折腾,都无法撼动铜鼎一分,总算放了心。

这时候,他已经潜到深渊下几十米深,发一声喊,瓮声瓮气,荡着许多回音,传到上面时声音早变了调。他便吹起呼哨,用秘音传信,说他在下面发现了什么东西,让上面抛下几支火把,他好仔细检查一番。

待他拿到火把,往那铜鼎壁上照了照,发现铜鼎壁上雕刻着密密麻麻的铭文,看起来像蝌蚪,像小蛇,又像是古怪的壁画。他看了半天也看不懂,索性往上照照,看看能不能找到盖子,将这铜鼎打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待用火把仔细一照,发现有些不对劲儿。再仔细看看,不禁大惊失色,手中的火把都差点儿没拿住,险些掉入无底深渊中。

原来这铜鼎分为有盖无盖两种,有盖的铜鼎很常见,无一不是鼎盖和鼎身合拢严实,连为一体。甚至有古鼎被后人挖出来后,打开密封的盖子,发现里面竟然还有半缸几千年前的美酒!这个铜鼎的盖子非但和鼎身不一样,甚至连材质都大不一样——这个铜鼎的盖子竟然是铁制的。

要知道,铁器和青铜器不是一个时代的。在战国以前,冶炼品一般为青铜,因为铜矿多为露天矿,容易开采。战国以后,青铜器才渐渐为铁所代替。即便是在战国以后,古人也没有费千万力气铸造巨大的青铜鼎身,最后又给它配一个铁鼎盖的道理。除非……除非这个铜鼎原本没有盖子,或者盖子丢了,后人给配上去的铁盖子。不过,后人为何非要弄个铁盖子将古鼎封住呢?难道说这古鼎中真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吗?仔细看看,鼎盖和鼎身合拢得非常严实,看不到鼎内。看来,只有强行开鼎了。

手艺人在黄河上行走,有着诸多禁忌。这禁忌之一,便是打开黄河里的古怪物件时,一定要戴上辟邪之物,祈求祖师爷保佑。那僧人从百宝囊中掏出一个精致的铁盒子,打开了,里面是一枚晶莹剔透的暗黄色物件,他将其小心佩戴在脖子上。这东西似玉非玉,似骨非骨,却是上百年的大青鱼脑子里凝结出来的软骨,民间称之为“青鱼枕”。

这青鱼枕是黄河手艺人分水一派行事时必戴的一件避邪之物,分水一脉寻的是黄河中的水金。黄河中老鱼鳖怪多,难免在水底下遇到什么鱼群、鳖怪、铁头龙王,便取这青鱼枕避邪。据说百年以上的青鱼都通了灵,水下的鳖鱼精怪遇到这青鱼枕,无不惊慌失措,唯恐避之不及,为手艺人寻找水下的金脉提供了诸多便利。

黄河手艺人分成几派,除了这水金的青鱼枕外,还有渊金的鱼骨碗、洞金的金筷子、天金的鹰嘴哨子等等。

却说那僧人祭出了青鱼枕,心中安稳了许多,当下暗暗运足气力,将身子一拧,狠狠一脚踹在鼎盖和鼎身的结合处。这一脚有个说法,叫作九翻蝎子腿。那僧人拧着身子,背着大鼎向后踹,一脚踹向鼎盖后,身子借势,呈蝎子状盘在铁链上,顺着铁链荡开,自上而下观察着鼎中的动静。

之所以这样麻烦,是为了防止这大鼎中藏有机关,也怕这大鼎封闭久了,鼎中的东西腐烂了,会有瘴气、毒沙、毒蝎等物出来伤人。

黄河手艺人中故老相传,这鼎非凡物,手艺人开鼎,一定要慎之又慎。在远古时代,鼎都是作为祭祀用的神器,传说是人和鬼神交流的媒介,是通天的宝贝。所以古人除了在鼎身雕刻各种古怪的铭文外,还会在鼎中放入许多古怪的东西,有人头、蛇毒、铁砂、陨石……什么古怪邪门的东西都有可能出现。

黄河晋陕大峡谷最北端的蒙晋交界处,有处黄河滩,叫作老牛湾。

1953年大旱,黄河各处断流。老牛湾本是浅滩,加上大旱,河床很快见了底。尺把长的黄河鲤鱼在浅滩中藏不住身子,在水里扑腾扑腾乱蹦。当地人下水里捉鱼时,就从淤泥底下拔出来一个大鼎。鼎盖处被浇筑了铁水,封得严严实实的。当地人看着稀罕,想着鼎里会不会有什么金珠宝贝,赶紧弄了几头老牛把大鼎从泥水中拖上岸来,派了几个壮劳力拿一柄钢锯在河滩上就地开鼎。

这在当地成了一件新鲜事,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过来围观,把那大鼎紧紧围在中间,像是包了饺子。大家本来是看个新鲜,谁也没料到,那外面冰冷刺骨的大鼎被锯开后,往外冒着大股大股的白烟,像是里面有什么东西给烧着了。大家还没摸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只听“轰隆”一声,那鼎一下子爆炸,鼎中腐蚀性极强的浓碱水喷溅开来,当场就烧死了好几个人,十几个人坏了招子。

后来派了不少专家实地调查,最后才知道,那鼎上面埋了许多白磷,下面压着半缸火油,火油里有一个封死的铁球,铁球里装的全是高浓度的强碱。白磷燃点低,遇到空气后,只要温度达到四十摄氏度就会自燃。钢锯在鼎身上锯了那么久,温度早超过这个数字了。鼎盖一开,大量空气涌入,鼎中的白磷剧烈燃烧,又引燃了火油。火油烧着铁球,铁球中的强碱烧开后,发生爆炸,才酿成了这场事故。

专家们分析了半天,最后得出结论,这大鼎应该是古代放置秘密文件的保险柜,里面的铁球是一个自毁装置。如果用外力强行打开,便会发生爆炸,先将火油中的秘密文件烧毁,再用强碱烧伤人。

不过他们研究了一下,虽然这大鼎里的铁球破了,但是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铁匣子。这铁匣子里的东西应该没被烧毁,但是也保不准里面还有什么邪门的机关。

专家们为了这只大鼎,请教了爆破和仪器方面的专家,甚至秘密请教了许多民间高人,都没法将大鼎弄开。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在深夜又一次将大鼎沉入黄河中。至于这古鼎中放置的秘密文件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宁愿将其毁掉也不能让外人看到,这大鼎为什么要被永远沉到黄河底,这就没有人知道了。

同时,黄河边上也有一个消息秘密流传开:大鼎里的铁匣子最终被打开了,但是打开后发生了一系列怪事,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连夜将大鼎封死沉入黄河中。

至于这个消息是真是假,除了当时在场的专家,就再没有人知道了。

我们知道的是,那几位在开鼎现场的专家都在同年相继神秘病逝,据说死状非常可怕,甚至无法公开,只能选择秘密发葬。

而他们在死前,都无一例外地留下遗言,要将骨灰撒到黄河中。

后来就有人说,这大鼎中隐藏了黄河之秘,不可窥视,窥视者必遭天谴。

且说那僧人使出一招九翻蝎子腿,一脚狠狠踹在鼎盖上,身子当时腾空盘在了铁链上,借着后踹之势向后荡开。一荡之下,身子早游到了几米开外。静静看了看,那鼎中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那僧人看着奇怪,忙又从铁链上荡回到大鼎上,才知道,那一脚虽重,却没有踹开鼎盖。

那僧人有些奇怪。他先前已经查看过,鼎盖虽然合拢得严实,上面却是干干净净,并没有被铁浆、铅水封住。自己刚才那一脚的力道足够撼动几百斤的重量,为何却连个鼎盖都踹不开?

他俯下身子,用手小心抚摸了一下鼎盖,手上一片冰冷。他顿时明白了,原来这深渊下潮气大,鼎上凝结的一层水汽被冻成了一层薄薄的冰壳,冰壳将鼎盖和鼎身冻成了一个整体,结结实实,难怪踹不开。

那僧人掏出那柄不离手的牛角尖刀,想将大鼎接口处的冰壳一一剔除,又觉得这鼎太大,冰壳虽然不厚,也难免耽搁许多工夫。他想了又想,一拍手,先笑自己几声糊涂。他上去将插在铁链子上的火把取下来,用火烤鼎口处的冰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