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福晋有喜:爷,求不约

作者:徽菜的书画 | 分类:女生 | 字数:3.3万字

第二章 继承遗产(下)

书名:福晋有喜:爷,求不约 作者:徽菜的书画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6:32

不算渭南周边的县,光临渭区挺小的,不到半个小时,车便停在了沋河水库的堤坝上,我下了车,有点不敢置信眼前所看到的。

我记得三年前离开渭南的时候,这里还没有被开发,就是一个大水库,那时候水还很清,现在看着有点发绿,我们上学那会春游经常来这里。

现在堤坝下面却被开发出一块方形的度假村,度假村还处于半开放状态,能看出还没什么人,度假村抱山环水,风水看着不错,但是煞风景的是在上山路的半坡里建了一座陵园。

一股冷风从水库里吹过来,我感到一阵寒意,不觉缩了缩脖子,但是转念一想,已经五月末了,怎么还会这么冷呢?

李海桥带着我往度假村走去,因为度假村的路还没有修好,奥迪轿车的底盘低走不了,司机便将车停在堤坝上,从后备箱里拿出我的箱子和笔记本,跟在我们后面。

这里原来就是农村,不过现在被统一规划了,开发商将这里的住宅区统一盖成红顶白墙的二层平房,因为农民没有田地了,在这里也住不成了,将这里分给他们的房子大部分都卖出去,或者租出去了。

李海桥见我有点发愣,便打破沉默的气氛,笑着说,这里还在开发,不过等开发好了,一定很热闹的,当时开发的时候,打的口号就是富人的后花园。

我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口号真恶俗,不知道是哪个脑残想的。

我们一直走到度假村最里面的一条街,那里靠近山脚下,还没开发,但是房子已经统一盖好了,红瓦白墙的,还挺好看。

每个二层平房都是独立的,带个小院子,相隔十多米远,看着有点小别墅的意思。

李海桥在最里面的一栋房子前停了下来,然后对我说,我们进去办手续吧。

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话什么意思,只见李海桥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将复古式的铁栅门打开了。

李海桥带着我走了进去,因为天还不是很亮,我也没在院子多看,直接跟李海桥进了一楼客厅。

客厅有六十多个平方,左右各有两个居室,正对面是室内楼梯,直通二楼。

李海桥见我站在客厅不动,笑着说,“张先生,这房子里面还没有家具,我们就在这办手续吧。”

我耸了耸肩,悉听尊便。

李海桥从手中的皮包里掏出一叠文件,然后递给我,笑着说,这是遗嘱签认文件,在签认之前,按照遗嘱的约定还要做一件事情。

我没有说话,而是用眼睛询问。

李海桥蹲在地上,然后从皮包里掏出六个黑不溜秋的东西,一一摆在地上。

我好奇地蹲在地上,向那些东西看去,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很熟悉,却一时半会叫不上名字。

这是六个陶埙,是张怀真老先生收藏的古董,遗嘱中约定,张先生必须将自己的血滴在这六个陶埙上,这栋房子才能给你,签认才算完成。

原来是陶埙,我笑着点了点头,我小时候还会吹着玩意呢,这些陶埙很小,只有鸡蛋大,我拾起一个在手里掂了掂,分量挺重,不过我拿近仔细看的时候,却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我问,这陶埙上的六个音孔怎么都被这小黄纸条封住啦?

这些东西张老先生委托给我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我也不清楚。李海桥看着我,请问张先生可以开始滴血了吗?

真的要滴血吗?我怎么感觉这么怪呢,到底是哪里怪,却说不上来。

我看了看李海桥,李海桥对我笑了笑,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东西,除了职业的微笑。

看来凡事都要付出点代价,不过撒点血,得一栋房子,这种好事情确实挺诱惑的。

不管了,我狠了狠心,对李海桥点了点头,李海桥会意,从包里拿出一柄锋利的水果刀。

我闭着眼,把大拇指头割了一个口子,然后把血抹在六个陶埙上。

李海桥站了起来,对我笑道,张先生,你可以翻翻遗嘱文件,如果觉得没有问题了,就请在最后一页的填空处,写上自己的名字。

我把指头在嘴里允了允,见不流血了,就拾起文件,然后翻了起来。

太坑爹了,这文件上全是英文,除了数字和标点符号外,我一个字都不认识,连我二爷爷的签名都是英文,我就日了。

我满头黑线地看着李海桥,强忍着被羞辱的怒火,问他,你是不是可以向我解释一下这房子的来历。

李海桥笑道,张老先生早年曾在这村里住过十年,这块地皮便是他的,作为被开发后的赔偿,开发商将这栋房子交给了张老先生。

我二爷爷在这里住过?我心情有点小激动,忙问他,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你还知道关于我二爷爷的什么事情?

李海桥摇了摇头,除了这处房产,我对张老先生过去的事情再无了解。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请在最后一页签认。

我见问不出来啥,也就不问了,将文件翻到最后一页,拿着麦克笔在填空处写上张笑两个大字。

人多少有点自恋,我也一样,签了名,还要自我欣赏一下笔法。

不过这一欣赏,却被我看出了一点点问题,因为我爷爷签名的下面签着日期,那日期是这样写的:July15,1985。

我知道英文的日期排序是月日年。所以我虽然不知道July是几月,但我知道签名的时间却是1985年。

这让我很震惊,1985年是大爷爷去世的那一年,同一年二爷爷去了美国,而我是1987才生出来。

等于说我还没生出来,已经成了这封遗嘱的继承人。

李海桥见我愣神,便从我手中将文件抽走,装进皮包里,对我笑道,遗嘱签认已经完成,这是这栋房子所有门上的钥匙,现在交给你了。再见,张先生。

我的脑袋空洞洞的,一连串的疑问,让我有些晕眩,我都不知道是怎么从李海桥手中接过钥匙然后送他们出门的。

我坐在门前的台阶上,吹着晨风,看着太阳缓缓升起。

就这么简单,虽然疑问重重,但就这么简单便得到了一栋房子,这么一想,我的心情渐渐有些好转。

我这人有个习惯,或者说强迫症。

我住的地方,大门必须关严实,而且是反锁好,所有的窗户必须安装蓝色的窗帘,而且要半掩着。

所以我将这栋房子一楼二楼全部数了数,一楼四个房间,二楼三个房间,一共七间七个窗户。

我已决定将二楼左面的房子当我的居室,所以我把笔记本和旅行箱还有那六个陶埙全部搬进了那个房子后,我揣着钱包便出门了,准备去市区购置些家具和窗帘。

我将铁栅门锁好,然后点了颗烟,深深吸了一口,心里想着,从此以后再也不用过漂泊的生活,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了。

这一切我都要感谢我二爷爷,希望他老人家能在天堂一家人团聚。

离开前,我特意看了下镶嵌在墙墩上的门牌号:Yh-4415。我心中默记了一下,因为从此以后,这个号码就代表我家。

我走在村里的路上,来来往往最多的是带着红色安全帽的建筑工人,还有远处轰鸣作响的工程车辆。

走出度假村,我沿着沋河大坝走到公路上,挡了一辆出租车,便向市区最大的家具城驶去。

我卡里面的存款只有三万多,一套卧室家具、厕所家具和厨房器具再加上七张蓝色的窗帘就花了两万多,所以其他东西我都省下了。

大家具城有个好处就是免费派车,送货到家,所以我连出租车都省下了。

两个搬运工坐在卡车后面,我坐在副驾驶上,路上司机问我在哪住着,我说在沋河开发区的度假村。

那司机又问是不是长住?

我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点了颗烟递给他,我又给自己点了颗。

司机感激地看了我一眼,问我要不要装网线?

那度假村电线都走不全,还走网线,我好奇问他,哥们你有办法?

他笑着的很豪爽,从陵园走一根呗,简单很。

陵园?为什么一听到这两个字,我就感觉浑身不舒服呢。不过有网总比没网好,我还是答应了。

开放商还是很厚道的,赔的这栋房子是经过简装的,客厅地面和厕所贴的是瓷砖,其他房子都铺着地板,墙面全部粉刷,水电都走好了。

当我们把卧室、厕所、厨房、窗帘和网线装好,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

因为我看见度假村开发完成的那两条街里有饭店,所以我一再挽留他们三人去吃个饭,但是他们拒绝了,说老板给他们发着工资,不让我破费。

家乡人就是家乡人,我感到很欣慰。

他们走的时候我还是硬塞了他们三包长白山烟。

搞完这些,我已经累得实在不想动了,说不想动,又不想睡觉。

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家里,确实很无聊,所以我拿着钱包去饭店吃了个饭,洗了个澡,折腾完这些,11点半才回来。

回到家里,神经却异常的亢奋,于是我把笔记本拿出来,插上网线。

笔记本是IBm的,呵呵,不过是07年的老古董了,是我工作第一年花了两千元在二手市场淘的,虽然配置很低,但是上网冲浪看个电影还凑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