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迹部同学恨我是根木头

作者:曌爪爪 | 分类:女生 | 字数:3.2万字

9 贾瑚1.9

书名:迹部同学恨我是根木头 作者:曌爪爪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4:59

贾瑚没再理会二房的精力了,他现在正在最后一次核对自己的堪舆图。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大陆版图,和原本贾瑚所在的世界版图还是不太一样的。

虽然从现有的资料上来看,都是海水多陆地少。东西方的文明发展程度也基本和原本世界相同,但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的。

比如自己所在的朝代,按理应该是清代,影射的时期也应该是康熙时期九龙夺嫡。但是本朝皇帝姓氏为“徒”,开国时期分封四大异姓王,却没有闭关锁国。例如自己任两广总督的舅舅,油水足、权力大,算得上封疆重臣了,绝对不是贾瑚记忆里那苦逼的“难民营”、“造反头子窝点”。

前朝未灭国之时,就把高句丽建立了行省。本朝太、祖也借着倭寇泛滥的由头,把东瀛四岛收入版图。这种“犯我疆土虽远必诛”的行为,十分有“天凉王破”的霸道总裁即视感。

贾瑚曾经怀疑,是不是有其他的穿越者在之前来过。但是查了无数正史野史,还厚着脸皮靠外公的关系看了些前朝起居注,发现没有任何人有穿越者的特征。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皇族似乎智商不低,对于海外他国,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态,反倒是戒备心颇重。从十几年前先皇在时,皇家就已经着手出海探听他国虚实,还嫁了几个郡主县主给爵位不高不低的外国贵族,这些年传回来的消息就没断过。

每隔一两年更是借着探亲的由头,派人到这些出嫁女子的居住地搜罗消息。

贾瑚深深的感受到智商上的碾压。作为一个现代人,要不是有着前一次人生已经经历过的大局观,他的所行所想,绝对比不上如今皇族的。

领导这么能干,让我们这些下属很有压力啊。贾瑚此时就是这种想法。但是就算皇家再能干,智者千虑还有一失呢,贾瑚眼见着我们的国家武装力量霸气威武,时刻保持警惕、发展自身力量准备迎敌的同时,对于国内发展似乎有些疏忽。

贾瑚感觉到,这就是自己该做的事情!

是的,贾瑚已经仔细进行了人生规划。打算通过之后三年的游历,进行全面的国土资源数据整合,改善民生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是贾瑚的终极目标!

一种蓬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贾瑚热血沸腾的准备好了一切,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厮,一个车夫,赶着辆马车出京游历去了。

贾瑚的离开,让史氏和王氏又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贾瑚离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托了同是四王八公府的另一个超品诰命,把贾元春通过小选送进了宫里。

这件事情被贾琏用歪歪扭扭的字写进了给贾瑚的信里。原著里好像是贾宝玉出生后,贾元春才进宫的。如今贾宝玉连影子也没有,贾元春就进宫了,那这绝对是贾瑚的蝴蝶翅膀给扇进去的了。

贾瑚如今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这一家,索性就撩开手不管了。反正到最后贾元春也没被当今收入后宫,反倒成了下任皇帝小老婆。

自出了京城,贾瑚游历的途中,看见各地的百姓空守宝山而不自知的情况,难免会动个恻隐之心,多呆上十天半个月,教会当地百姓的同时,也不忘记给家里带个信:这里有好东东,正处于原始开发阶段,速派人手来。要知道从古至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挑到最肥的那只。

两年多的时间几乎转眼就过去了。贾瑚本人在民间也有了一点名气,一些曾经陷入绝境时,被贾瑚给指了条救命之路的百姓,还给贾瑚供起了长生牌位。有的地方还传说贾瑚是天上的金童下凡,就是路边的野草垃圾也能变成能换钱的宝贝。

贾瑚知道后“呵呵”干笑了两声,不得不佩服广大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怎么什么事情都能和“天仙下凡”扯上关系呢?

日子进了腊月,贾瑚带着一车当地百姓送的土特产踏上了回京的道路,终于在小年之前回到贾家。

贾赦和贾琏对于贾瑚表达了强烈的思念之情。除此之外,两人也和张家一样,表示虽然贾瑚出门的时间里,消息从来没断过,还时不时送回好多土特产,但以后如非必要,还是不要出远门了吧。

贾瑚的回应是:最近五年之内,他的计划是参加春闱,进入翰林院,把翰林院的书都抄写回家,绝对不出门了。

于是大家愉快的过了年,坐等贾瑚参加春闱。二月初九入场,毫无压力的考完九天,贾瑚算是松了一口气。面对众人的问询,贾瑚直言虽不会高中榜首,但也不会名落孙山,让大家保持平常心就好。

四月时果然杏榜高中。三千响的鞭炮又在府内存在感差不多快没有了的二房众人心上划了一刀。

殿试的时候,恰逢华北干旱、山东大旱。当今就以此作为这回殿试的考题。自古以来,天灾时百姓都是最难过的。人力之微,也无法与天相抗。

贾瑚看着题目,有些头疼了。要知道,即使在贾瑚的原来世界,山东的旱灾,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直到现代,依旧动不动闹旱灾。科技进步了那么多年,还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彻底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某地干旱的前后几年,多会有洪涝。山东前几年还闹过水灾,水灾后再发生旱灾,恐怕跟着来的就是蝗虫了!这是逼死山东老百姓的节奏啊!贾瑚记得曾经看过的一本小说里写道,几种家禽里,鸭子是吃蝗虫最多的。而且还可以等鸭子吃了蝗虫之后,直接让灾民们吃鸭子。嗯,这是个好办法。

贾瑚一边研墨一边想,山东是华北的省份之一。这些年旱灾总是多属于春旱。春旱一发,那么当年就别指望有什么收成了。这是靠天吃饭的百姓的悲哀。

之前去山东的时候,倒是找到好多好吃的螃蟹。贾瑚也交给了螃蟹产地的百姓硝石制冰的方式来保存螃蟹。这样就可以运送螃蟹到更远的地方贩卖,当地百姓也多了个生路。啊,忽然想吃螃蟹了,回去让负责这片生意的管事给自己运点肥蟹子来。不行,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回到旱灾上来!

当年的地理课上曾经学过,华北大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气象原因外,也是因为春季用水量大,还没有降水及时补充水位线,又没有储水设备。就算有朝廷的救助,可是在水源利用率这么低的古代,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贾瑚在分析了这些问题后,直接给出了几个解决方案: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赈济灾民。这些事情,六部官员做了那么多次,都是熟手,没什么可赘述的。但是赈灾之后,在下次灾害来临之前要做的事情,才是重要的。首先,是人口控制。在“多子多孙多福气”的背景下,贾瑚没敢说出计划生育这件事来,而是着眼于人口迁徙上。闯关东是山东民族自发的行为,但是如果朝廷插手介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再有,水泥都已经在去年用在水灾上了,那么建立储水库也是可行的。在水源利用率上,贾瑚努力回想自己曾经见过的屋檐改造和滴灌法,画出了这两样东西的外形特征。然后又写了好多用以养护水土、改善生态植被的方法。

眼看着差不多学子们都交卷了,剩下为数不多的人里,只有贾瑚满头大汗的又写又画,忙的不可开交,一下就把皇帝和考官们的目光给吸引过去了。

皇帝皱了皱眉,难道这个自己看好的孩子是想不出来好的赈济方法么?是的,皇帝也没指望一群新科学子能写出什么惊才绝艳的计策来,只是希望这些即将进入朝堂的人能对即将面临的事情有个直观感受——这是你们将来会遇到的事,无论是留在京都还是到各地成为庇护一方百姓的父母官,都有可能会遇到。

于是皇帝走到了贾瑚的身边,看着贾瑚答卷。才看了开头几行,皇帝“咦”了一声,立刻全部心神都放到了贾瑚的卷子上。

看见皇帝的表现,几个考官也心痒痒的过来看了一眼,然后就移不开眼了。

等到贾瑚撂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边围了一圈人,从皇帝到考官都在呢。也就是贾瑚心理素质好。这要是换个普通的考生,说不定当场就激动昏厥了。

不管贾瑚怎么想,皇帝见贾瑚写完了,直接就抽走了他的卷子,回到御座上皱着眉头又看了一遍。

贾瑚心里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也就不再理会,退出殿外。和一众学子们一起用过御赐的膳食后,离开了皇宫。

贾瑚是离开了,可六部官员还在呢。皇帝对着六部直接问询从蝗灾发生的可能性到两张图纸有没有用等问题。之后,朝廷就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到处收鸭子送往山东省。

在收鸭子这个奇怪举动的掩盖下,工部、户部、吏部都动了起来,而且为了防止之后的灾害和朝廷的动作使灾区发生民、变,兵部也加入了进来。后来,山东的旱灾和蝗灾,在种种的朝廷措施下,到底还是安然度过了。

如此几日之后,殿试名次排出来了。贾瑚没进一甲,而是个很不起眼的二甲第七名。自从看了贾瑚默出的殿试卷子就忐忑不安的老太傅松了一口气:这个名次,说明皇帝是真的想用贾瑚,起了爱才之心才压住名次的。

和老太傅一样想法的人,只有几个考官和六部的知情官员。就连这些人,也被皇帝勒令不准多嘴。其他人,果然没有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贾瑚身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