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不世为仙

作者:尽处长歌 | 分类:仙侠 | 字数:6.0万字

第一卷 乱世不相逢 第十五章 仙人无眼

书名:不世为仙 作者:尽处长歌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12 09:55

万夫莫敌的慕尘灏,枪上亡命十数条,看在天衍都众将士眼中,激励起本怯懦的情绪。有将如此,还有何言不拼命?

于是有人受着贯穿身体的长矛,忍着让人禁不住蜷缩的剧痛,口中唾液混着血浆喷涌,嘶吼着,用手里的兵刃回击向那长矛的主人。于是有人徒劳地用手捂住汩汩血流的伤口,拼着最后一丝力气砍向面前的敌人。

步江王的兵士怕了,那本是苟延残喘的天衍都一行,那本是到嘴随意吞食的美餐,因为那天神一般无所睥睨的兵长,兵败如山倒。

心中信仰一般的苏大将军不见了,他们少了主心骨。可是,连一个领兵之人都没了踪影,同样勇猛的副将军尤明更是被人发现死在了自己帐外,被人一招抹了咽喉,死状凄零。

如同一群无头苍蝇,惊慌盲目得想要寻到一丝生路。

可他们并没有乱掉阵脚,他们知道自己人数上的优势,知道自己身经百战经验上的优势。他们只是多了一个领将,又怎么会扭转得了败局。

于是有聪明人明白了道理,奋勇地扑杀而去,一时间的惊慌失措,丢掉许多人的性命后,步江王这方的兵士稳定住了溃散的大势,欲将这些不知死活的袭击者,剿灭在自家的营地中。

——

一处不知名的小村庄,颓废荒芜。本应是繁茂季节的树,不见丝毫的绿意,甚至树皮都是光秃秃,被人生生扒了去,填了那不堪忍受饥饿的肚子。

风萧萧过,卷起阵阵灰尘。一孩童瘫在一老者怀中,瘦得如骷髅一样的面颊,眼睛无神映在深陷的眼窝中,嘴中机械地咀嚼着什么。老者伸着干枯如骨的手,轻抚着孩童枯涸的发梢。

晃着嶙峋的躯体,试图让瘫在怀中的孩童好受些,轻声诉说着或是听闻或是经历或是编造的故事:

“孩子,你爷爷小时候啊,在一个下雨的夜里,那雷响得吓人,你爷爷贪玩,淋着雨回家跑,突然一个雷子在你爷爷脚边炸开了,吓得我啊。”

孩童咽下口中的咀嚼物,嘴角溢出一缕粘稠几乎固态的黑红血液,老者不漏声色的伸手抹掉,同时喉结滚动,咽不下丝毫的唾液。孩童干裂的唇动了动,眨眨大却暗淡的眸子,问道:“后来呢。”

老者捏着孩童无肉的脸,慈祥的笑着:“后来,那个雷原来是炸在了一棵很久很久很粗跟高的老槐树上,一下子把那老槐树劈成两截了。”

孩童的眸子闪闪,露出一分希冀的光,忘记了干瘪的肚子,认真的听着自己最后的亲人最后的依靠讲着故事。

“那么大的雨,居然没能浇灭雷火。我一时好奇,往前凑了凑,结果一道巨大的影子在树干里跑了出来,我立马跳脚给跑了,扭头趁着雨势,那个影子居然是条大蛇,全身泛着火光,飞在天上,真吓人啊。”老者坐着,连摇晃的动作都轻微起来,“再后来,竟然有一个人在天边飞了过来,那么大的雨,那个人身上一个雨滴都没落上,然后一道闪光,那条大蛇就被斩成了两截,跟两座小山似的砸到地上砸成两个大坑,你爷爷我给吓得一溜烟跑回了家,躲被子里熬了一夜。第二天雨停了,人们才发现那棵活了很久很久的老槐树死了,不停地冒着灰色的烟,浇都浇不灭,只是那大蛇不见了,我也没敢告诉别人,就这样不了了之。”

孩童眼里有些恍惚,开口:“那天上,真的住着仙人吗?”

老者笑:“当然有啊。”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来救救我们呢?”孩童噘着嘴,甚是可怜。

老者停滞,不知该怎样回答,叹息许久,或是再无那丝毫的奢望。

“因为仙人,它不长眼啊。”

饥饿中,有人吃树叶,树叶吃光了,吃树皮,树皮吃光了,便是人吃人。吞吃着,厮打着,到最后反倒是只剩下了这皮包骨头的爷孙两人。

干枯的树梢,有黑色的乌鸦飞来,用那聒噪难听的嗓音,倾诉着有生命即将离去,它好去填饱自己的肚子。

许久,几乎化成雕塑的爷孙二人,孙子躺在爷爷怀中,细弱游蚊地说道:“好讨厌啊,那烦人的叫声。”

童心起,又问:“爷爷,仙人,是什么样子的?”

“仙人啊,听以前说书的说,仙风道骨英姿什么来着,从天上来,能深探海底,无所不能啊。”

孩童的眼中已不能清晰的视物,只隐约看着远方,伸出骨质嶙峋的手,

“是那样的吗?”

老者浑浊的眼湿润了,瞳孔涣散,泪水打转,爬了满脸,紧紧抱起怀中的血脉,模糊着这个世界。

“对啊,那就是仙人啊。”

孩童手落,老者头垂。

树梢的乌鸦扇动翅膀,尖叫着,向着爷孙二人飞去。

于半空中,乌鸦的身形如灰尘一般散开,落下寥寥几根黑羽。

有三人,踏空而来。

——

彭燧看着眼前失去生机的老者,看着老者背后被凝稠的血液浸湿的衣衫,衣衫被拧进了老者后背的肉里。老者身上触目惊心的孔洞,溢着早已干涸的血。

再一眼,那孩童安和的睡着。

“卑微,以自身肉,饲至亲子。”

与彭燧同来的一人道:“师尊,这孩童,救是不救?”彭燧摇头:“乱世生死何其多,因果杂乱,纠缠不得。”

另一人沉默,眉头皱着,突然过身,取过随身携带的清水,送入孩童口中。方才开口那人不满:“桓庭书,师尊都说不救了,你为何不听师尊言语?”

被称桓庭书的少年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我只知,不可见生死,而无动于衷。”

“你。”那人被反驳哑口,不觉往前一步,被彭燧拦下:“高艰,庭书与你道心不同,你二人为我亲传,此番入世,便是要你们探知俗事,证自身道,争取破那九千九百炼,进入山顶才是正事,不可相斗。”高艰低头,回道:“徒儿知错,师尊。”却并不服气那心软的桓庭书。当然,自傲自然有着自傲的底气,他高艰十四岁凭借撰铭四十重修为,可踏青石九千阶,而那桓庭书十九岁以撰铭三十五重,仅能走过二千阶,在寻常弟子中也不过是中等偏上,何况他的年纪也一并算去的话,虽说修行前三境,第一境撰铭确实要耗费近乎一半的光阴且桓庭书年龄并不算大,但在凌虚这般天才云集的宗门中实在是有些平庸了。如此比较,二人着实不在一个层次。可偏偏,师尊把他也给收作了亲传弟子。

看着桓庭书所作所为,彭燧摇头:“多生情根,难断凡尘,修仙路,注定寸步难行。可难能可贵,生得一颗赤诚无垢心。”完又看一眼身旁的高艰,点头:“一心向道,不问琐事,修仙一途注定无阻。”

待孩童呼吸平稳,桓庭书再度起身,将孩童抱离老者怀,将老者挖坑葬下,于坟前道,

“老人家,一路走好。”

完事,桓庭书走至彭燧身前,躬身:“师尊,徒儿有事想做。”

彭燧叹息,眉头皱着,面露不悦,迟迟不语。高艰看着二人,茫然不解。

良久,桓庭书突然下跪对着彭燧磕起了头,声声响,声声实。

彭燧终于大怒,吼道:“滚滚滚,给老子滚回去,以后别再想给我出山门!”

桓庭书起身再拜:“谢师尊。”抱起地上孩童,准备离去。

彭燧再次开口:“混账东西,走回去吗?累死你个小犊子。”说着伸手自怀中掏出二张符箓,甩进桓庭书怀里:“经我加持后的神行符,这些距离回到宗门也就三五天。”

“谢师尊。”桓庭书再拜。彭燧冷哼一声:“赶紧滚蛋,省得老子发火,老老实实给老子待在山上,哪也不许去。”

高艰幸灾乐祸的看着,口型说着“多管闲事”四字。

“不悔。”桓庭书笑着,怀抱孩童,大步而去。

许久,高艰与彭燧同行。高艰问道:“师尊,桓庭书他柔情的性格会不会很吃亏啊,关心则乱,那么多事他都要管一管,累不死他。”

彭燧突然笑了,咧着嘴,露着两排白灿灿的牙齿:“听闻俗世,江湖多柔情,那番赤诚,说不定哪天感动上苍也说不准啊。”

高艰嗤之以鼻,不以为意。

只是,这师徒二人不知,三五天后的桓庭书,一念通达。

安置好怀抱着的沉睡孩童,一步一步,凭着撰铭三十五重的修为,爬上了九千九百阶的青石路。

过青石,仰苍天,目中含泪多感伤,再悟。

惊山顶所有人,惊掌教亲临。以十九岁之年纪,破撰铭,过空泉逾越聚溪合川二境,直接踏入化海,与凝堰也只差了半步。

只因那孩童昏睡中,一句无心喃呢,

“仙人无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