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烟火江湖

作者:一念生百态 | 分类:武侠 | 字数:7.3万字

第五章:烟锁江南(上)

书名:烟火江湖 作者:一念生百态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2 10:00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江南自古富庶,虽然现在的中原群雄逐鹿激战正酣,连年的战乱,兵锋所指,白骨累累民不聊生,可以说得上整个天下都是生灵涂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掌握江南九郡的牧王称得上是一个贤王,虽然他在江南道一言九鼎,所有地方官吏和武将任命都得他的朱笔亲批,而且手下谋士众多,兵精将广。天下最有名气的名仕当属两人,北方燕赵之地走出来的荀飞鱼和江南本地名仕颜真,据说都有治国安邦之能,经天纬地之才!而这两人恰好是牧王的左膀右臂!二十万重甲卫王骑和三十万破甲卒以及定波水师更是威名赫赫!武将也是名将云集,因为从第一代牧王开始就很重视九郡的治学,大笔雪花花的白银极为舍得投入,文有文院,武有尚武院,每年都能够培养很多实用的人才,在牧王几代人的努力下,江南道养成了严谨勤奋的求学风气。加之九郡原本就是奉天国的主要粮仓和经济贸易的核心,府库充盈,牧王先祖是奉天国第一代君王李定疆的三弟,当初李家兴兵推翻统治中原三百多年的卫国后对扶龙之臣进行封赏,把最重要的经济命脉交给了自己的三弟李定远,赐号:牧,取那牧边九州之意。

但他并没有像别的诸侯一样去觊觎那张龙椅,对高坐庙堂龙椅的皇帝一直是恭敬有加!每次觐见都是先行君臣之礼,后行晚辈之礼。洛阳几次被围都是牧王出兵勤王,否则大奉早就亡了,哪里还有现在这种围而不攻不听调宣的微妙平衡局面。

虽然江南道暗地里对牧王称帝的呼声很高,包括一些跟随牧王多年的谋士和将军,牧王不为所动,还连续出手重罚有这种言论和倾向的将军士族!私底下多次告诫那些想要做抚龙之臣的下属让他们安分守己,所以民间一直流传一句:牧王不倒,奉天未灭!

富庶的九郡自然是国之重器,中原虎视眈眈的各路诸侯虽然畏惧牧王的才能和精兵,但谁都知道,就算是灭了洛阳的朝廷,掌握不住天下钱粮的江南道又能怎么算得上大统?那张雕刻有九条黄龙的椅子怎么做得安稳?所以对江南道的拉拢和渗透一直都没有停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平衡持续的越久,牧王的重要性就愈发明显,最要命的是昏庸的皇帝在各种计谋之下也是对牧王越发疏远戒备。

江南除了皇权,还有另外一股不可忽视的庞大力量,那是靠着几千年传承和积累起来的世家,虽然首任牧王掌握江南道之后一直着力淡化这种现象,期间拉拢打压清洗各种办法无所不用其极,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收效甚微,远远没有达到庙堂想要的那种预期,直到现在的牧王十九岁掌权,二十多年来,他从庙堂、商贾、士子、江湖四个方面多管齐下,以控制经济为主,广开学路为辅,重赏和提拔了部分出生寒门的青年才俊,让他们扎根江南,取得了卓越的效果,目前的江南道基本上可以说得上是上下一心,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主要的九郡八大传承世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反而各家的实力更强,原本预想的打击并没有出现,只是也多了很多掣肘,但总体来说双方都是赢家,没有比这个更加合适的结果了。

北江郡位于整个江南道的西北角,是江南九郡中无论疆域还是整体实力都最弱的一个,当然这个弱势也仅仅局限于和其余八郡相比,而且北江郡和另外一路正在逐鹿的诸侯宋王控制的三河郡交界,自古又是兵家必争之地,位置对于整个江南道非常重要,掌握北江,进可以直取牧王府所在的苏南郡,退可以借道三河郡往西北十万大山而去,进退可据。

所以北江郡却是九郡中驻兵最多的一个,三十万破甲步卒有八万驻扎在此,二十万重甲卫王骑也有三万驻扎在和三河郡隔江相望的谷县,至于水师,船坞和水师大营也在北江的东边临海县,而且北江的郡主是牧王最为器重的一个儿子李修白,家里排行第三,颇具才气,深有贤名。

郡主府位于北城的中心位置,占地并不是特别大,没有外界传闻的那么骄奢淫逸、夜夜笙歌,况且李修白本身就不是一个奢侈的人,以他的身份地位,需要什么样的享受都是轻而易举,他只是遗传了父辈勤俭的优良传统,待人和蔼,衣着朴素,如果有幸去过郡主府做客并被李修白款待过,那么就真的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便饭,永远都是一荤一素,荤的有可能是鸡鸭鱼牛羊马中的任何一种,但端上来的就真的只有一种!素菜也是根据时令节气而变化花样,最多的时候都是一盘山药蛋儿切成丝和青椒炒出来的。

整个郡主府加起负责打扫庭院的那对老夫妻、门房的唐大爷也就十八个人,虽然说郡主府不大,那也只是相对而言,所以整个郡主府略显冷清,不是没有人给李修白建议纳妾,纳妾之后加上陪嫁丫鬟和伺候的下人,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热闹。

以他的身份地位和外表想要纳妾,估计提媒的大妈和伸长脖子想要嫁进来的大家闺秀得排一个长队。毕竟抛开父亲的身份,江湖中北江三公子的名头也是特别响亮的。

但是他拒绝了,他和郡主夫人是在江湖里面认识的,那时候他还没有正式出任北江郡守,单纯的只想仗剑走天涯,看看这个天下到底有哪些好玩的,值得玩的。

当时为了娶她可是只差上刀山下火海了,幸亏李修白自身武功修为不错,李家家传的承天剑和黄龙决也是江湖中排名特别靠前的上乘武功,当然李家入主中原之前这套内功和剑法的名字肯定没有这么嚣张。

女方父母是北江数一数二的江湖大门派,生意做得很大,三河郡之所以叫三河郡就是因为有两条大江一条大河在辖区穿流而过,繁华的水路交通带来了勃勃生机,而大江里面所有的各类营生都属于三江盟的,而三江盟是属于女孩的父亲的,他就这么一颗掌上明珠,深得宠爱,用后来李修白老丈人慕容川的话来说就是:你想祸害我的闺女,我就先把你给祸害了! 让你以后再也没有资本和硬件去祸害别的丫头,这就叫为民除害!治根治本!

因为他并没有表明自己牧王之子的身份,即使表明,用是肯定有的,但是三江盟盟主慕容川觉得有多大用那就不好说了,但肯定用处和他闺女慕容小小是比不了的。

李修白觉得两个人相爱不应该掺杂太多其他的东西,所以他只是带着两个书童就去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征得女方家里的同意,和慕容小小正大光明的定下终身,可婚事又被自己那个固执的母亲大人给否定了,她的观点很重要也很简单:你是王爷之子,娶妻必须门当户对!

那是李修白最不堪回首的一段日子,第一次和母亲站在对立面的一时勇气之后,先是被禁足,其次是被打,对的,就是挨打,王妃的武功虽然在王府排不进前十,但是前十五是肯定有的,那还是她觉得自己一个大家闺秀亲自和人动手是一件很不雅观的事情,有损自己的端庄形象!于是李修白发现那些和自己不相伯仲的王府前三高手都是狗屁,自己被母亲打的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不是自己碍于辈分,而是确实不是对手!

他的母亲很厉害,厉害到牧王都怕她,牧王有两个侧妃,但是一年都不一定能见到几面,外界当然是没办法知道这些东西的。

在娶慕容小小这件事情上,牧王很支持自己的儿子,觉得儿子大了,确实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枕边人,而且自己已经是一方诸侯,又不需要自己的儿子去依靠儿媳妇家族的身份地位,那么自己儿子喜欢最重要。如果门当户对的是一个河东狮吼呢?以后日子怎么过嘛!

牧王说到“河东狮吼”几个字的时候,李修白明显感到房间里空气似乎凝固了一下,而且发现父亲尴尬的摸了摸自己脸颊上那不多的几根胡子。

牧王妃沉默半晌最终点头同意,并且表示婚事她会亲自操办,绝对不可能委屈了别人的女儿,好像原本反对这桩亲事的人压根就不是她一样。

当李修白喜滋滋的忙着告诉慕容小小这一天大好消息的时候,牧王据说因为身体有恙好几日闭门谢客,再见到父亲的时候,李修白觉得总是哪里有点奇怪,但就是没有发现,直到走出王府才想起来,父亲的胡子不见了!

李修白喜欢吃山药蛋儿,无论是炒的片还是丝,就算是冬天放在火炉边烤出来的也是能够一口气吃十个!因为他觉得这种生长能力很强的农作物值得尊重,放在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可以旺盛生长,并且埋在地底下的果实又是那么的香甜可口,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很多人一命的。

记得他十五岁那年,被父亲丢在破甲步卒的斥候队伍里面随军去解洛阳兵困之围,刚刚从军的李修白年轻气盛,觉得对面的诸路诸侯有什么可怕的?他们的军伍比一帮占山为王的乌合之众没有太大的区别!

年轻,总得气盛,要不叫什么年轻人?

而且对面诸侯诸军的表现也确实印证了李修白的看法,五千卫王骑军和一万破甲步卒作为先锋,到达洛阳的时候对面居然什么都没有干,直接后撤军十里扎营,对牧王麾下军伍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在战场上有时候必须表现的尊重原本就是一种弱势的表现。

PS:这两天在重庆老家,手机打字,如果有错别字啥的,大家可以告诉我一下,我一定改正。另外别的票都不要,免费的推荐票如果有存余可以帮我投一张。谢谢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83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