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马寒衣江湖行

作者:烟尘绝 | 分类:仙侠 | 字数:5.4万字

第十六章、奔赴汴京

书名:铁马寒衣江湖行 作者:烟尘绝 字数:3.4千字 更新时间:12-12 10:03

胡振邦心道:“是了,她应是不会害耶律傲霜的,郡主醒来,于每月晦日服食,尚可续命,只是她用一招来牵制我,用心也是极险恶了。”一颗心虽是放下大半,但对沐寒衣所作所为颇为不屑。

沐寒衣似是看破他心思,道:“你定是看我用这种手段要挟你,不够光明磊落,随你怎样想吧,不过你尽管放心,我素来信守诺言,既答应了不会害她性命,自会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她性命,但你须助我得到那些《武经总要》才是。”

胡振邦问道:“就算我愿意信你,可又能如何才能助你去夺这些经书?莫非你已有线索?”

沐寒衣道:“我已探知那十二卷《武经总要》是被寇云夺去,打算归还大宋朝廷。”

胡振邦奇道:”那晚你将郡主劫走,我便断定你是寇云同伙。现下看来,你二人竟不是同伙。”

沐寒衣笑道:“寇云潜伏在汴京多时,关于经书所藏之地早已探得明明白白,我又何必再冒险去查,那日我便是有意要牵制住你,让他得手。”

胡振邦心中一动,道:“原来你是有意替他人作嫁衣,先借他手取得《武经总要》,事后再伺机夺取其手中所得?”

他心中暗想:“这寇云乃大宋忠良之后,一心要夺回这部要书,定是要交给了朝廷,她要从大宋宫中再去夺取,岂不是更难得手?”

沐寒衣当真是心思敏捷,见他神色有异,微微笑道:“我们金人有一句话,叫作‘雄鹰的孩子未必是雄鹰,若是被金银财宝的光芒迷了眼,就可能成为家雀’,那寇云得了《武经总要》全书,一心要献给当今大宋朝廷,换取高官厚禄也未可知。你道他是忠良之后,安知他另有所图?”

胡振邦道:“你的意思是,那寇云此举并非报国,亦有可能是图财?”

沐寒衣笑而不语。胡振邦心道:“是了,她定是在宋都打探已久,对觊觎此书的各路势力均已了然于胸,只是寇云乃是忠良之后,倘若真是为图财而谋,那可当真是令人叹息。”

沐寒衣见胡振邦眉头微蹙,料知他对自己的话将信将疑,便道:“当务之急,便是找到寇云,此事还需要胡将军助我一臂之力。”

胡振邦奇道:“你们金人觊觎此书,为何却要我来助你夺书?你便料定我肯助你?”此时他想到自己父亲为金国武士所杀,胸中未免一㤼。强自压下怒火。

沐寒衣反问道:“那你便是愿意看那寇云拿着此书谋财得利?”言必又道:“江湖上盛传,得此书者得天下,这句话你可曾听说?”

胡振邦道:“我当然听说过,但现下我为辽国,你为金国,大家各为其主,你为何非要找我帮忙?”

沐寒衣笑道:“因为我知道你虽在辽营为将,实为汉人。所以办这件事,非你帮忙不可。“

胡振邦暗自心惊,心道:“此人消息灵通,连我汉人血统都已探明,须小心提防才是。”他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假设你我合力夺得那书卷,又当如何?”

沐寒衣正色道:“这是后话,现下你我暂且不论恩怨,唯有我二人合力将这十二卷书夺回,至于最终此书归谁,我与你再作一次公平对决,你看如何?”

胡振邦心道:“现下郡主生死在她手中,若是因了我的宏图大志,却害郡主失了性命,那是大大的罪过。可若此书真被她到手,助长金人之势,将来对大宋必是隐患,亦是我大大的失败。所以无论如何,我都必须与她一道设法将书夺取到手了。”

正踌躇间,又见沐寒衣笑道:“莫非你又道我要以你新娘子来要挟你,这个你大可放心,我虽一介女流,但亦懂得公平之理,如你能助我夺回那书,在下可以和你正公平比试一次,胜者得书,决不食言。”

胡振邦见她看破自己心事,不觉暗惊道:“此女心思机敏,决非一般人物。”当下也微微一笑道:“如此我便信你便是,想来你女真族人也是言出必行的。”

沐寒衣格格一笑,道:“已近五更,再不走怕是要惊动帅府之人,我们这便去汴京,先探得寇云行踪再作定夺。”

胡振邦心道:“此去后耶律浩罕定会对我身份起疑,之前的诸多努力便付诸泡影,但夺回这经书是我任务所在,断不可因小失大。只可怜了耶律傲霜,此事与她无关,却被卷入其中,若当真害她丢了性命,实是与心不忍。”

沐寒衣见他目光望向床榻上的耶律傲霜,似有不忍之意,当下又笑道:“看来你还是舍不得你的新娘子,怕我害死了她不成?我若有心拿她来要挟你,又何必向你保证,此经书得手之后,再由你我二人公平对决?”

胡振邦道:“你这些解药够续她半年之命,若这半年之内,未能将解药续上,岂非害死了她?”

沐寒衣面色一沉道:“你这人怎地如此婆婆妈妈,当真不像契丹族人,我自有办法让她不死,你若信不过我,不去也罢,我便以我一人之力,也未尝得不到此书。”

胡振邦笑道:“你不是说了么,我本非契丹族人,我是汉人。”

沐寒衣一怔:“是了,我忘记你不是契丹人,可是你却在契丹人军中做将军?”

胡振邦道:“我自幼便在契丹长大,外人便说是契丹人也未尝不可。只是在我心中,始终是把自己当帮汉人。”

沐寒衣笑道:”不管你是什么人,总之你助我得到那《武经总要》最要紧,时辰不早啦,再不走就走不了啦。”

当下二人悄无身息地出了房门,纵身越过后院,七拐八拐之后,沐寒衣打个呼哨,星光之下便见一匹白马一阵风似地冲到近前,及至她身前,将四条膝盖弯下,静待主人上马。胡振邦暗道:“此马极通人性,真是好马。”

沐寒衣跨上门去,向胡振邦一招手道:“上来吧!”,胡振邦以往见她都是男装打扮,这晚沐寒衣因扮作耶律傲霜冒充新娘之故,身上大红的新娘妆未换,骑在白马之上竟好似新嫁娘一般,胡振邦想到自己今夜本是与耶律傲霜成亲的,却不料阴差阳错与这穿着新嫁衣的沐寒衣混到了一处,眼下这情形,便好似他要逃婚另娶一般,颇显滑稽,一念之下不觉摇头苦笑。待他翻身跃上马背,沐寒衣一勒缰绳,那白马迈开四蹄,如风驰电掣般地出城往南而去。

那白马乃大宛名驹,甚是神骏,当真可日行千里,从辽都上京临潢府,穿越大片草原、树林、山道、泥泽一路向南而行。二人沿途或找牧民借宿,或找乡间农舍打尖,一路之上,胡振邦见沐寒衣处处皆有照应,每到一处,只提一个“沐”字,那些牧民或是乡人立即唯唯诺诺、肃然起敬,招待起来也甚是热情。想是她来头不小,早已有人帮她探明了路经之处,落脚之处皆已以安排妥当。他也不多问,只管暗中留意。

二人每到一处客栈,俱是分房而眠,初时胡振邦心怀警觉,休憩之时或倚床而靠,或习地而卧,俱是衣不解带,所幸习武之人,原是都懂得闭息内修功法,虽旅途劳顿,但休息尚好,并无不适之感。后来见那沐寒衣虽为女流,却处处表现得落落大方,举止行为也并无妥之处,渐渐放心。

一路之上,沐寒衣出手甚是豪阔,好酒好菜,从不拉下。本欲另购马匹与他分乘两骑,无奈一路上并未见到马匹可买,更兼那白马是万里挑一的神骏之骑,便是买了其它马匹,恐怕脚力也跟它不上。

两人始终同乘一骑,好在契丹与女真两族之人原本并不似汉人般讲究男女之大防。加之沐寒衣早又换成了男子装扮,对外只说是贩卖皮毛的商贩,外人皆道这二人是兄弟,也不多问,只是所到之处,那些客栈旅馆之人见这“兄弟”二人住店打尖,要开两间卧房休息,当真是财大气粗,客栈老板乐得多赚一份银钱,也不去管他二人怎么住法。

一路上胡振邦与沐寒衣并不多话,偶尔交谈,也只说些路线远近方向的话题,反倒是那沐寒衣时不时找些话题来问他,言语间似对契丹和汉人习俗不甚了解,胡振邦也是有问便答,心中却暗道:“这沐寒衣似乎来头挺大,阅历却也不甚丰富,莫非也是女真族望门之后?只是她这一身功夫却不知从何处习得。” 两人同乘一骑,虽不以为意,但马背颠簸,免不得身躯相碰,两人难免感觉一丝尴尬微妙,往往半晌无语,反倒陷入沉寂。

又行得数日,一路黄沙渐少,绿地渐多,触目所及,大漠风沙、高山冰雪之景渐渐变成田野树林、村舍楼台。道旁农田渐多,每隔数里便见驿亭,显是已入宋国边境,离宋人都城汴京越来越近了。

这日,二人行了数百里,已近酉时,那白马虽然神骏,却也口喘粗气,疲累不堪,沐寒衣心痛白马连日赶路,又未曾补给,便与胡振邦商量要找家客栈打尖。

不曾想有心寻找偏不见有客栈,两人又一连奔出数十里,仍未找到客栈。原来那大宋都城建于数百里平原之上,二人匆忙赶路,深入中原腹地,未曾想到此刻竟寻不到住宿之处,眼见得一轮红日远远地落下地平线,周遭一眼望不到边,竟无一户人家,若是勉强趁夜赶路,且不说人困马乏,恐怕城门也早已闩上。

勉强又行得数里,那白马再也支撑不住,前膝一屈,跪了下去,两人只得下马,牵着白马缓缓前行,此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去。胡振邦与沐寒衣对望一眼,俱都徒叹奈何。

正自又饥又饿之间,忽听得后方有得得马蹄声传来,似有人高喊“沐郡主”。

胡振邦心道:“原来她是金国的郡主,想来家族势力不小,难怪这一路过来皆有人打点部署。”

沐寒衣闻声面露喜色,向后方喊道:”是沐府的人么?本郡主在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