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功德都溢出了,你说你是行脚医?

作者:心事当拏云 | 分类:武侠 | 字数:4.4万字

第十八章 医者亦是毒者

书名:功德都溢出了,你说你是行脚医? 作者:心事当拏云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6:44

“听里边动静,应该还没结束吧,怎么出来了?”易宁见许尧臣走来,笑着询问。

“我们的诗已经念了,反响很好。”

许尧臣解释道,“后面还有几十桌需要评判,懒得等,我就出来了。”

易宁望着天空:“那就一起赏会月。”

许尧臣“嗯”了声,想要学易宁那般坐着,屁股刚一沾地,又被冰冷的地面冻得站起。

最后这位书生只得倚在牌坊立柱边,望着天空星星点点。

山若有眠,枕的是月,盖的是满天星尘。

易宁轻声说道:“我家乡的月亮,没这的亮。”

“这天下不都是这轮月吗?易兄的家在哪?”

“在很远的地方,想来是回不去了。”

“那易兄要不就在这朝阳城安家?”

“天下如此之大,吾心安处,即吾乡,还是四处走走吧。”

易宁摇摇头,望着月亮,神色温柔。

许尧臣则是低头沉思着刚才那句话的深意。

他俩都没继续说话,周围的人群也都已进入巷内。

于是这片街道虽是灯火阑珊,却也安静得很。

许久,许尧臣开口:“今天谢了。”

“嗯。”易宁微笑,坦然受之。

“很多人说我读书读成了书呆子。”

许尧臣抚摸着牌坊前的公示,“但我也不傻,今天易兄故意问带不带同窗之人,让我来做决定,是想让我借此机会,还他们人情吧。”

“许兄倒也不笨。”

“哎,这天下捷径又岂会为寒门所开。”

许尧臣语气低沉,“想要去京城考核,必须通过府试,而府试不仅要答对选题,最重要的却是当地官员举荐,没有举荐,再好文采都是一场空。”

易宁有些理解,很像唐朝的举荐制度,当初诗仙李白为求一举荐,真是费劲无数心思。

“所以有了冬会,这场冬会由知府大人组织,朝阳府的大小官员都会到来,能参加冬会的考生,就有机会在大人物面前露脸。”

许尧臣神色向往,因为马上他也能参加这等盛会。

这一切都要感谢易兄。

想到这,他将目光看向席地而坐的易宁。

却见易宁也望向自己,只听易兄说道。

“这冬会,我突然挺想参加的。”

......

翌日。

临近午时,易宁背着个竹兜从城外使来,竹兜中装着一根根藤蔓。

守门士兵看了眼,询问:“竹框里装的什么东西?”

“家中卖手工品,藤蔓晒干做些装饰。”易宁回答。

士兵“嗯”了声,也不怀疑,这些草藤除了编东西,还能干嘛?

“入城费五十文。”

“好。”

易宁掏出铜钱后,提了提竹兜向城内走去。

不一会他就来到城角的一处客栈,正是之前许尧臣寻找的那家。

只是他们将客房租成了小院。

钱自然是昨日文会所得,一共十两黄金,易宁九两,许尧臣一两。

这一两黄金是易宁以还钱名义给得,许尧臣本不准备要,可他自然是说不赢,拗不过的。

所以现在易宁拥有黄金九两,也就是白银九十两,换成地球的说法,他现在大约也算个十万富翁了。

而这只是那些高官随意的奖励,可见这世界的贫富差距有多大。

小院是平房,三间客房,一处青石院坝。

这时许尧臣并没在家中,从昨日成绩出来后,他就被城中才子邀请,交流文学。

易宁将小院大门关上,四下眺望,确认隔墙无耳,无人偷窥后,这才开始于院内生火。

用火折子将干草引燃,有明火出,再加入细柴,待细柴燃烧最旺时,易宁才开始放置粗柴。

只有这样生的火,才燃得长久。

做完前期准备,他将目光看向竹兜里的藤蔓。

“冬日天气太冷,药材也少,即便没人去开采,但一番搜寻下来,鸦胆子,白附子,竹茹等都没发现踪迹,还好最后找到这些雷公藤。”

易宁拿起兜里的藤蔓,开始用小刀剥皮。

刀锋划过藤蔓,一片片藤皮脱落,并有深褐色的汁水流出。

他看着汁水流过手指,嘴角泛起笑意。

“雷公藤能祛湿止疼,但最出名还是它身上的剧毒。”

“照理说这家伙的汁水会让人体过敏,但如今对我却没有任何作用。

“莫非,我成那百毒免疫了?”

自身如今不符合常理的状况太多,易宁也不去多想。

将剥下的藤皮放入锅中,倒入清水,放到火堆上,开始静静等待熬制。

时光流逝,三小时后。

锅内清水已熬成黑汤,有阵阵植物独有的清香飘散。

“味觉过关,还差视觉。”

易宁闻着香味满意点头,接着拿出上午购买的木炭,把锅从火堆上挪开,再将木炭放入锅中。

木炭的小孔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将色素吸取,达到净化水的作用,这是初中的常识。

他要利用木炭为汤药去色。

如此一直放到第二天鸡鸣时分。

当易宁再来看时,原本的黑汤已分为两层,下面是厚厚一层黑色药渣,上边清澈如水,只是因为天气原因,有些结冰。

“最后便是浓缩了。”

易宁挖出上层冰块,重新生火,放入另一锅中,开始熬制。

他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熬制。

月落日升。

清晨的阳光洒在小院内,打在易宁脸上,将他的影子拉的老长。

在他腰间的葫芦中,有水声哗啦。

“还不错。”

折腾了一天,易宁很满意葫中杰作。

也就在这时,有敲门声响起,易宁起身开门,敲门者是许尧臣的同窗。

他们看到易宁后,都是目露敬佩。

虽说文人相轻,但那是与自己级别差不多的态度。

显然易宁并没在这个行列。

几人都是整齐行礼,如同学生面对老师。

许尧臣也穿戴整齐从屋内走出,或许是这两日见识更广,亦或是心态发生变化。

这位书生虽穿的不算多么华贵,但此时在朝阳下,格外飒爽。

见所有人都在等他,许尧臣快步走来,打过招呼后,与同窗一同看向易宁。

易宁笑道:“走吧,去参加冬会。”

———

Ps:今天家里有事,晚了会,不好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