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蝼蚁求生录

作者:望天蛙 | 分类:仙侠 | 字数:6.1万字

第五章 离家乡兄弟上路

书名:蝼蚁求生录 作者:望天蛙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9:03

李秋回到家中时,已日落西山。

从父亲口中得知,郑树德父母竟然同意他去万家镇。这让李秋心中高兴不已,刚才被师傅施展法术受到的惊讶也渐渐淡了。

谁都知道他的父亲是个酒鬼,整日里除了喝酒就是睡觉,根本不能照顾郑树德。相反,这些年要不是郑树德一身苦练的武艺,经常跟着猎户们上山打猎,他们爷俩这个家早就散了。

郑树德能够出来远行,李秋估计,是李灼他爹,也就是村正给郑树德的酒鬼老爹说了什么狠话了。

饭后父母便催李秋赶快歇息,天明好赶路。李秋惦记着怀中的《青木诀》等三本书,宝贝一样,也就赶快回了自己屋子。

先打开那本《道德经》,映入眼帘的赫然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纵然李秋聪慧,哪里见过这些言辞,似懂而非懂,迷迷糊糊。再看那《山海经》,只见那上面全是古怪的兽禽,自己竟然全都不识得,也只好暂时放下了。

再拿起《青木诀》,开篇一页写到:万物有灵,唯得木生,不守不攻,欣欣向荣。离离原草,岁有枯荣,野火不尽,风吹又生。青木神诀,本为长生,得之此物,谨言慎行。日日参悟,岁岁苦功,苦尽甘来,方得成功。

又道:木欣欣向荣而克土,土厚德载物而克水,水滔滔不绝而克火,火熊熊不灭而克木。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相克万物始得平衡。

李秋心道:前面说了风吹又生,后面又说火克木。岂非自相矛盾?

又往下翻了翻,却见只有六层法诀。想来剩余那三层在储物袋里了。

这法诀又分为青藤术,青木干术,幻化术几种法术。

便不管其他,按书上所说,盘腿坐好,双手相握置於腹下,微闭双目,安然入静,不思,不看,不听,不动,气贯丹田。

少时,在他周身之外的空间之中,一股他看不见的灵气正自他的丹田缓缓进入。李秋便觉一股热气从腹中生起。由丹田下行,循小腹,抵脐下四寸中极穴,经会阴,过穀道至尾閭,沿夹脊棘突中上行,达头顶百会穴,再下颜面,过鼻腔而出。

周围的灵气不断的涌入到他的丹田内,又从他的鼻腔呼出,开始循环。

按照书上所说,这叫做大周天。

只一个大周天,李秋便大汗淋漓。却又觉彷佛身体洗了个热水澡似得,通体舒服,身体原来的酸痛也全都消失不见。

李秋正要换身衣服,便听屋外公鸡打鸣,天已经亮了。

李秋顿时惊讶道:只一个大周天便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乖乖。可是我还没有睡觉,路上瞌睡可如何是好。他试了试,又感觉浑身充满力气,不似没有睡醒般浑浑噩噩,心中大奇。对这功法地神奇更加期待了几分。

李秋尝试打开那储物袋,奈何根本没有反应,想是自己的境界不到,李秋只得罢了。

屋外传来父母在外面忙碌的声音。还有母亲隐隐的啜泣声和父亲的安慰声。

李秋心中不忍,想起从小到大的过往,觉得甚是对不住父母。但他又想到那未知的修真界,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觉得大丈夫要成龙成鹏才不枉来世间一遭。便走下床,自己换了衣衫,打开门走了出去。

屋外父母早已将一切收拾停当。吃的,穿的,喝的,用的,整整一个大包裹,跟李秋身高一样,李秋怀疑自己是否拿的了。便对母亲说道:“母亲,我此去主要是为了卖狼,带这么多东西如何走的了远路?少带些吃地即可。猎户家的孩子还打不到肉吃吗?只带几身干净衣服就可以了。”

李老三也道:“我也这么跟她讲,奈何你母亲实在放心不下,我只好由她。现在秋儿已经大了,自有主张。且听他的吧。”后面的话,却是李老三对着赵氏在说了。

赵氏只好应了。将许多东西拿了下来,却将两双亲手缝制的布鞋塞进李秋行囊,让他到了镇上,一定把鞋送给外公外婆。李秋心中感叹母亲的孝心,连忙应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饭。

早饭吃过,赵氏自去厨房收拾。屋里留下父子两人说话。

李老三犹犹豫豫再三,方拿出胸中一本破破烂烂的小册子,这小册子只有薄薄地几页纸,上面的字迹都模糊了,只有画的人形还隐约可见,想来这册子已有不少年了。

便听到李老三道:“我思虑再三,还是将这本《轻云步》传与你吧。你们结拜兄弟当中,只有你没有武功,不能保护自己,这让我非常担心。唉,当初非是我不传你,只是父亲当年想让你读书,走出这偏僻山村,去外面的世界,不管是做官还是经商都好。

一个人武功再高,不过匹夫而已,又用什么用呢。而且我自从伤了腿以后,就更坚定了此种想法。何况你自小体弱,祖传的功夫《虎背拳》太过刚猛,不适合你。现在想来只有这《轻云步》你可练得。你已十三,过了练功的最好年纪。且去练着,总好过一点功夫都没有。拿去吧。”

李秋接过,心中想道:不教我武功,只教我轻功。莫不是担心我打不过别人好逃跑吧。呵呵,有趣有趣。

李老三见他一脸贼笑,知他脑筋又走了神儿,便不去管他。毕竟这孩子打小就是如此,经常在读书时,看到远处的高山时,甚至在走路时都经常走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又叮嘱道:“这些年咱家受你外公帮助不少,你到了镇上,不妨带点礼物去看看外公”。

李秋连忙应下。

又过了一炷香功夫,李灼、王锁与郑树德俱已到齐。

李灼穿一身紫色长袍,左手一根齐眉哨棒,本来英武飒飒,偏偏右手一把折扇,在那扇来扇去,便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王锁则身上背了几十把夹子,一身短打,腰里别着几把飞刀;

郑树德一身土布衣服,拿了把大刀,怀抱与前,站在那里像个侠客。

四人俱带了早先家人打猎时猎的鹿皮,狍子皮等东西,准备到去镇上贩卖。不过看三人的表情都有些兴奋过头,倒不像是去卖东西的,而是去游玩的。

李老三与赵氏出来,少不得又是一阵寒暄。其他三人俱向李老三夫妇问好。赵氏又是一阵叮咛嘱咐。四人忙磕头虫状应了。

这时天已大亮。四人结伴上路,欢欢喜喜的走了。只走到连影子都看不到了,赵氏还立在那里,朝四人消失的方向望了好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