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黄庭执道

作者:恩深义重 | 分类:仙侠 | 字数:4.6万字

第4章 奉道科仪

书名:黄庭执道 作者:恩深义重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12-11 18:11

回到院中,两人到房间拿出自己的木剑,开始练习清风十三剑。

世间法门,只能强身健体、争杀斗狠者不过三流,能养精练气凝神者为二流,能洞开玄关、周行百脉者方是一流,而那等能凝练先天真意、感灵通神的法门方是顶级。

清风十三剑本不过是一门杀伐剑术,后经师父李三通增添了养精练气凝神之法,使得其成了一门二流武学。

只是前身因天赋异禀,天生便力大无穷,更注重于其争杀之能,一直不能领悟其真意。

如今陈玄以金刚长寿功练出了内气,此时再练很明显的感到了与以往的不同。

一柄木剑在他手中仿佛化作了一缕清风,看似如春风拂面,混不着意,实则却是精密至极,绵里藏针。

声势虽然不如昨天那般大了,但控制力却强了很多,体现了剑法“清风”之本意。

前身苦练多年的基础,今日终于在他手中绽放出了应有的光彩。

两遍剑法练完之后,陈玄体内的内力也变得灵动、活泼了几分,像是染上了清风之意。

练完功两人一起到厨房做饭,依着昨天的量煮了一锅粥。

喝完后陈玄感觉没吃饱,一问玉阳,他也是如此,就又煮了一锅。

吃饱喝足之后休息一会,两人将庭院洒扫了一下,又打了水将后院的菜地浇一下。

陈玄本想继续在院中看黄庭经,路过东屋时顿了顿。

他想起师父留下的传承仍旧放在这屋里,便伸手推门走了进去。

这间屋子跟他们那间一般大,布局同样很简陋,除了一张床、一个柜子、一张书桌、一张椅子、一个游方的竹箧外,就没别的东西了。

要说特殊的,那就是墙上还挂着柄剑,一柄铁剑。

陈玄伸手将其摘下来看了看。

这是把单手剑,长约三尺,两片红木为鞘,柄长仅一握,剑镡也仅仅是一块铁两头卷了个花,没有什么装饰,形制十分简陋。

掂了掂,约莫有二三斤,一手握鞘一手握柄,摸起来手感也很好。

锵的一声将其拔出,只见剑身平滑,光亮如新,显然是师父经常保养的。

拿在手里舞了两招,除了感觉太轻外,倒还挺顺手,至少比木剑要顺手。

“以后就用这剑练习剑法了,光用木剑可练不成真正的剑术。”

陈玄心中暗暗想着,将剑归鞘放在书桌上,打开书桌抽屉拿出四本书来。

其中一本正是《清风十三剑》,剩下三本分别叫做《奉道科仪·法器篇》、《符箓篇》和《法坛篇》。

正是师父仗以吃饭的手段。

拿着书和剑来到青石桌旁,让玉阳继续看黄庭经,他先念了一遍玄蕴咒,拿起《清风十三剑》翻看。

里面除了记载了十三招剑法外,每招每式都有师父留下的注释,比他记忆中的详尽多了。

其中的一些内容是这套剑法在设醮施法时的应用技巧。

比如点风定位这一招就可用到点符纸上,顺风指莲能够用在导引坛场气场上……

一十三招剑法,每一招每一式都有其妙用。

只是其中大量关于开坛施法的内容,让他看的云山雾罩的。

索性又拿了《奉道科仪》来看。

三本书分别讲了法器和符箓的制法、用法,法坛的布置方法和行法过程。

“夫法器者,为斋醮法坛所需之用器也,上可召神遣将,下可驱邪除魔!”

“常用之器为剑、令、印、旗、钟、磬、碗、尺、绳、铃等物,各依法制,皆有妙用。”

“剑者,又名法剑、宝剑,乃斩妖诛魔之利器,常以金铁铸就,刻以龙虎、云雷、星辰等图,亦可以桃、枣之阳木雕制……”

“令者,为圆顶平底之木牌,上圆下方之形象征天地……”

“……”

“夫符箓者,亦称符字、墨箓、丹书,乃沟通天人之秘宝,有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之功效。”

“……”

“夫法坛者,又称:法堂、神坛、灵坛、玄坛,是供奉宗师、设醮施法、讲法修行之所,依形制不同各有其用。”

“……”

里面密密麻麻的记载了各种法器、符箓、法坛的名称、制式和用法,图文并茂、内容详实。

奉道三篇是正儿八经的顶级功法,能够修到先天极境的法门,只是其内容博大精深,欲要修行不仅需要天赋,还需道缘。

前身虽然曾跟着师父一起出去做过法事,但他的天赋好像都点在了剑法和身体上,对于符法和坛法却是一看就犯困。

以至于除了了解不少内容,能给师父打下手外,并没有学到其中的真本事。

不过此时的陈玄倒是跟前身不同,他对这些东西可是十分感兴趣的。

要不然也不会专门在网上订做《黄庭经》和《八大神咒》的竹简了。

只是书上的内容有的简洁易懂,一看就明白,但有的则艰深晦涩,哪怕是细细琢磨也不得要领。

很多事物就算是有图像,看起来也没什么概念。

想到大殿中有师父供奉的法器,陈玄跟玉阳说了一声,拿着书准备去大殿对应着看。

说是大殿,但除了门楣上挂着一方书就“太元殿”三个大字的匾额外,也就比两侧的屋子大一点,有四米见方。

正对殿门是一座高台,供奉着一尊名曰:太元道君的神像,两侧还有金童玉女随侍。

下方是个供桌,摆放着钟、磬、剑、印、令、旗等法器。

只不过此时供桌上烛台火灭、香炉灰冷,显得颇为冷清。

想了想,陈玄到厨房借着余火引一根稻草点燃蜡烛,拈起三根线香拿在手里,念了遍祝香咒: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

香爇玉炉,心存帝前;

真灵下盼,仙旆临轩;

弟子关告,迳达九天。”

按照《奉道科仪》中记载的方法拜了拜,插进香炉内。

这才对照着书里的内容查看法器的样式,模拟起坛时的用法。

此后十余日,陈玄头上的伤口慢慢好了,也渐渐地熟悉了这里的生活,对这个世界也产生了认同感。

师兄弟两人在山上并没有什么任务,但在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下,每天仍有不少事要干。

早晨到观门外迎着朝阳练金刚功,回来在院内练清风剑法,然后到大殿给太元祖师奉上一炷香。

这个时候,陈玄会带着玉阳一起念诵一遍八大神咒,一遍黄庭经。

吃过早饭后洒扫一下院子,到后院给菜地浇点水,就开始研究奉道科仪。

两人拿根树枝当笔,以泥土作纸,在上面练习符箓的笔画,又拿殿中的法器演练起坛施法之道。

练的累了就背背书,特别是奉道科仪的法坛篇,还是背下来的好。

总不能以后用到了再抱着个书一步步看着做吧?

观中没有吃午饭的习惯,每天只有一早一晚两顿饭。

到了下午申时开始做晚饭,吃完饭休息一下,在天黑前练一遍清风剑法,等月亮升起时再练一遍长寿功就睡觉了。

第二天又复如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