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江湖似月牙

作者:老汉阿甘 | 分类:仙侠 | 字数:4.7万字

第13章 前传:皇位更替起争议

书名:江湖似月牙 作者:老汉阿甘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12-11 21:54

〖萧太后再现睿智〗

……

张太后知道了两个儿子少帝刘义符和二皇子刘义真被害之事,已经哭昏在官房里,醒过来能说的话就是一句话:召集刘氏宗亲与这帮乱臣贼子拼个鱼死网破。

(编者注:皇帝、后妃们使用的厕所叫 “官房”。)

……

还是太皇太后萧太后老谋深算,把泪水吞进肚子里认真审阅了徐羡之等人的奏章。

对于徐羡之等人上表奏请迎立三皇子宜都王刘义隆为皇帝,萧太后再次上演了超人的政治智慧。

萧太后审阅了徐羡之等人的奏章后一言不发,既不发怒,也不表态。

徐羡之等人的奏章被留中不发了。

因为,萧太后心中有心仪的人选。

可是,徐羡之等就是不上奏章迎立萧太后心中的人选。

……

那些乱臣贼子没有选中萧太后心中有心仪的人选,萧太后始终一言不发,只是把徐羡之等人的奏章被留中不发。

……

徐羡之等人当然知道萧太后的想法,但是他们还是假装不知道,还是坚持他们的观点,迎立刘义隆。

徐羡之率领尚书省全体官员以及另外两大顾命大臣几次跪请,奏请迎立三皇子宜都王刘义隆为皇帝,萧太后只有一句话:张太后因丧子之痛一直昏迷不醒不能议事,此事容后再议。

……

〖萧太后心中的最佳人选:刘义康〗

……

刘义隆是宋武帝刘裕的三皇子,按照兄终弟及的皇室礼法被迎立为皇帝本身无可非议。

对此,萧太后自然无法反驳,可是,萧太后心中也明白这些乱臣贼子为什么要选刘义隆的良苦用心。

……

看到这些大臣的奏请,萧太后心中十分痛苦。

因为萧太后心中明白大宋朝廷要能翻身必须选宋武帝刘裕的四皇子刘义康。

因为刘义康是宋武帝刘裕众皇子中最聪明的一个皇子。

因为刘义康在军中也有较高的威信。

……

刘义康十二岁便被父亲刘裕任命为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并以“督诸军事”一职都督豫州、司州、雍州、并州四州军事。

十三岁时在父亲刘裕北伐之际就能独当一面,负责留守宋国国都寿阳,无论军事还是民事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深受臣民爱戴。

十五岁时就被封为彭城王,拜右将军。

……

刘义康自然是萧太后心中最佳人选,也是刘氏皇族这个时候能够力挽狂澜的唯一人选。

……

刘义康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家族威望,都应该是继承皇室皇权的最佳人选。

……

刘义康的嫡母王美人乃是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乃是宋国四大家族的第一大名门望族。

嫡母王美人本人在后宫也是深得人缘。

选择刘义康自然是最佳的办法。

可是萧太后也明白徐羡之等人是绝对不会推选一个母家背景过硬,个人能力超强的皇子在做皇帝的。

徐羡之等人自然知道如果刘义康做了皇帝不仅不好操控,而且等他羽翼丰满掌控全局之时随时会要了他们的命。

对于这一点,徐羡之等人十分清楚,萧太后心中也十分明白。

……

〖徐羡之等人上表奏请合情合理〗

……

徐羡之等人上表奏请迎立三皇子刘义隆,这样的奏请在法理上是合理的。

徐羡之等人包藏的祸心萧太后的内心自然也是十分清楚的,但是,萧太后也是无可奈何。

……

〖刘义隆是一个典型的屌丝皇子〗

……

刘义隆在朝廷可算是一个孤儿,一个典型的屌丝皇子,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主。

刘义隆两岁时,母亲胡道安获罪被处死,母家在大宋朝廷乃至大宋国属于三无产品,无权、无势、无钱。

刘义隆三岁时,被三叔刘道规收养。可是,刘道规不喜欢刘义隆,又把自己二哥刘道怜的次子刘义庆收为嗣子。

刘义隆十一岁时,刘道规去世,当时刘道规追封南郡公,按规定本应将刘道规的爵位赐给长子刘义隆,但朝廷许多大臣看在刘道怜的面子上提出“礼无二嗣”,又把爵位赐给刘道规同支的刘义庆。

武帝刘裕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再次冷落了刘义隆,只是把南郡公的爵位赐给了刘义庆。

刘义隆从小不仅是一个庶子,一个白衣,更可怕的还是一个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的家伙。

刘义隆这种个性、能力和背景正是那些顾命大臣迫切需要的三无产品:胸无点墨、心无大志、人无所长。

……

〖刘义隆是顾命大臣梦寐以求的绝佳产品〗

……

刘义隆只是长大成人随父亲刘裕北伐,靠军功受逐渐得到武帝刘裕认可才被封为宜都王。

刘义隆封王后又被封到偏远之地,还是一块弹丸之地。

刘义隆身处偏远之地,远离朝堂政治中心,母家无权无势无钱,自己在朝廷又毫无根基。

刘义隆又是另一种三无产品:母家无权、自身无势、朝堂无人。

刘义隆这样的三无产品更是那些顾命大臣梦寐以求的绝佳产品。

……

刘义隆的所有条件都是那些顾命大臣需要,是他们的放心产品。

其实,这一切也是徐羡之在决定废除少帝刘义符时想好了的。

徐羡之也一直为自己这样的选择暗暗窃喜,当然,其他人也一直为徐羡之的选择拍手称快。

他们都觉得只要刘义隆坐上了那张宝座,刘义隆就要乖乖的听他们的话。

他们相信,即使没有办法做到像曹操一样狭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至少可以不再受气,不再受制于人,而且可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

〖萧太后等待那一支奇兵迅速回防〗

……

萧太后看了徐羡之等人的上表自然明白这帮乱臣贼子的狼子野心。

萧太后十分清楚他们选择三皇子宜都王刘义隆就是为了能更好地控制朝局,掌控他们孤儿寡母的命运。

面对这帮大臣的丑恶嘴脸,萧太后又能说什么?

萧太后只有默默地等待。

萧太后要等待她布下的那一支奇兵迅速回防。

萧太后不能让这帮乱臣贼子的私欲得到无限膨胀,绝不能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以至于未来无法掌控朝局。

……

萧太后迟迟不回复徐羡之等人的奏请,檀道济就引兵以保护皇室安全为名一直紧紧地把皇城围了。

徐羡之等人见上表迟迟未有答复,又率百官上表奏请迎武帝第三子宜都王、荆州刺史刘义隆为皇帝。

萧太后还是那句话:太皇张太后因丧子之痛一直昏迷不醒,不能议事,此事再议。

……

其实,此时萧太后心里和明镜一样清楚。

萧太后清楚这些人只会紧紧地围着皇城等待皇后的懿旨决断,一定不会杀进来。因为,他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他们忠臣的嘴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等待萧太后布下的那一支奇兵的反应。

……

刘义康率领二十万虎狼之师虽远在边疆,但是刘义康一旦得到消息一定会不顾边疆的安危迅速回防京城。

……

萧太后清楚徐羡之等人谋划已久,一定在通往边疆的路上布满了眼线封锁了京城通往边疆的消息。

但是,萧太后更清楚刘义康深谋远虑,是一个少有的聪明人,刘义康在出发前一定有重要的布置。

萧太后深信无论徐羡之等人如何谋划都不可能挡住刘义康的谋划。

萧太后知道刘义康的秉性,刘义康是一个杀伐果决敢做敢当的男子汉,依刘义康的脾气,一旦得知京城有重大变故,或者皇室被屠杀,他一定会亲率二十万虎狼之师马踏京城,血洗建康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