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作者:每天三问吃什么 | 分类:武侠 | 字数:5.3万字

第十五章 刀当有鞘

书名: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作者:每天三问吃什么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12-11 22:32

顾担又巡视了一圈自己诊治的病患,不再是单纯的言语询问,而是望闻问切一一施展。

可惜暂时没有新的寿元入账。

治病救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只能慢慢来。

望闻问切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好使,病患反馈本就是这个时代医治病人的重中之重。

比之能得到的馈赠,这些小麻烦当然算不得什么。

至于崔久嘛,用不着他收拾。

欠了高利贷的钱,蹲一次大牢就想摆平?

之前他是被劣酒亏空了身体,又有病根在身,穷困至极,指不定什么时候横死,也就扔到了牢狱里。

现在崔久被他治好了病根,再加上牢房中无劣酒伤身,虽然大多时候吃不饱饭,可身体却比刚进来的时候还要好些。

等到出狱,有他好果子吃!

......

回到老宅,天色已晚,明月高悬。

这个世界同样是一日一月,只是天际的月亮比前世要大上不少,恍若银轮桓空,月芒也是更胜几分。

皓皓月芒自九天之上泼洒而下,恍若银沙泻地,入目朦胧而美好。

院子之中,灯笼发出算不得多么亮堂,却也足够温馨的光芒。

灯笼下的石桌上摆放着四菜一汤,还有一壶被温起来的酒。

墨丘高大的身影坐在石墩上,正在静静赏月。

听到动静方才转头看来,“回来了?一起吃点。”

顾担在自己家当然也不客气,快步上前,拿起筷子率先夹了一嘴。

“唔,这個味道,不愧是御厨的徒弟!”

顾担尝了一口,立刻夸赞道。

灯笼映照出的光芒下,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到那一盘极似酸辣肚丝的菜,其刀工精微细腻,色泽浓稠浑厚,仅是卖相便让人胃口大开。

菜一入口,浓郁的酸味直冲喉咙,攀上眉毛,沁入心肺,却又不是让人难以下咽的腥酸气,而是开胃、遮腥、解腻的酸。初时猛烈,恍若过江猛龙,待得回味之际,却又醇厚香绵,让人依依不舍。

紧接着便是蓬勃的辣气后发而至,让人口舌生津,情不自禁的吞咽口水,胃口大开。

他自问算不得美食家,每当吃饭的时候也多是‘每天三问吃什么’,可吃到好菜,终归是让人自觉满足和欣喜的事情。

这种自心底生出的满足,是别的欢愉都难以相比,最单纯而又真挚的快乐。

这个厨子,当真是找对人了!

墨丘等待多时,早就闻了许久,顾担动筷,他自然也随之品尝一番。

片刻后,则是一声感叹。

“实乃人间至味!”

顾担想起第一次与墨丘相见,对方在牢狱之中编草鞋,就是为了吃饱饭,不由得调笑道:“既是人间至味,墨兄该多吃些才是。”

墨丘闭目,仔细的品了品,却是放下了筷子,“此味虽好,心有不快,徒呼奈何。”

“有何心事,不妨说来听听?”顾担问道。

“不思治国,反而求仙问道;豫州水患,税赋增添几等;方士祸国,却无一人劝阻......”

墨丘拿起酒壶,添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烦闷道:“我学武艺二十余载,自觉小成,同龄中人,只论交战,谁也不惧。可一路行来,目之所见: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上思求仙问道,下想巧取逢迎。商人之辈,钱财无算,仍是利欲熏心;官场之徒,蝇营狗苟,却是步步高升。唯独民间,几番血泪,言与谁人听?

都说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如今除了开家武馆,又能做的了什么?”

顾担听明白了。

墨丘学武二十余载,出山想要大展宏图。

可惜一路所见与他所思所想,却是全然不同。

空有满腔热血,一身本事,却又报国无门,故而感到迷茫。

开一家武馆,这只是生计,不能让墨丘得到半点自我实现价值的认同,所以才会心有不快。

想了想,顾担问道:“墨兄啊,你觉得平地跳的高,还是山顶跳的高?”

墨丘疑惑:“不都一样高吗?”

“对。只是平地还能落下,山上容易摔死。”

顾担为他添了一杯酒,“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墨兄心有天下苍生,常人所不能及也。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仅凭一腔热血,无异于山顶跳高,稍有不慎便会摔死。

行侠仗义,尚需十年磨一剑。墨兄心中抱负,又要打磨多久?”

墨丘一时无言。

这何尝不是他所纠结之处?

冰冷的现实与心中的理想,就像是一把再锋利不过的宝剑,时时刻刻打磨着他的内心。

有的人最终没有挺过,便是尔曹身与名俱灭。

有的人借此脱胎换骨,便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而历史证明,终归还是身与名俱灭者占了绝大多数。

注意到墨丘脸上那纠结的神色,顾担长吟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墨丘只觉心中一畅,暂时的隐忍蛰伏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好一个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当浮一大白!”

“墨兄能够知道世道艰辛,百姓困苦,已算得上是洞察世事。而又忧心于此,甚至苛责自身,更能称得上一句仁人志士。若是不顾眼前所见,不理心中所想,甚至品出味道来,安慰自己这才是理所当然,那真就的无药可救了。”顾担认真道。

墨丘心中之困苦,是因为他的确有能力、有眼界,能够说出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证明他已将百姓放在了心中。

心中有了重量,自然便身负千钧之重。

“仁人志士......”

墨丘苦笑,纵使仁人志士,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逞一时之快去宰了清平子?

那又与那些视国法如无物的市井游侠有何不同?

道理他都明白,可白日遇到那方士,竟还是无法压下心中怒气。

顾担端起酒杯,敬了墨丘一杯。

温酒入腹,暖意横生,谈兴大增。

“我曾听人说过:文人心中要有尺,用来丈量社稷;武者心中要有刀,用来护国安邦。可还有一句话他没说,尺要有度,刀当有鞘。鞘越是深邃厚重,刀自然更加锋锐难挡。”

墨丘是他第一个认识的朋友,而且心怀苍生,武艺超群,实乃人杰。

这样的人无论放在何处,都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最重要的是,这是个好人。

只有傻子才会希望世界上好人越来越少,恶人越来越多。他们觉得自己是天生的恶人,能在世道崩坏的世界里如鱼得水为所欲为。

殊不知,他们自己本身就是被为所欲为的一部分。

只是,世道越是崩坏,好人也就越加难做。

心中苦闷,自是再正常不过。

趁机开导一番,互相警醒。

他可不希望明早一醒来,就听到墨丘跑去清风观找方士血拼的消息。

能不能赢不说,他怎么办?

“尺要有度,刀当有鞘......”

墨丘眼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一瞬间他仿佛抓住了什么。

那是他一路行来,所思所见所想,却尚且未曾真正形成的东西。

顾担的话就像是一个引子,将他诸多时日以来的心绪穿针引线,串联到了一起。

表现在外的则是:顾担眼睁睁的看着墨丘突然呆立不动了,唯有眉头时而舒展,时而深锁。

过去了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墨丘才终于回过神来。

一时之间,他身上的气息似乎发生了某种特殊的变化,只是顾担此时还未真正修习武艺,不明白那变化意味着什么。

只是能够感觉到,眼前这个身高足足九尺有余的大汉,看起来竟显得有些莫名顺眼,没有了往日里只凭身形就显得颇为咄咄逼人的姿态。

“墨兄,你这是......顿悟了?”顾担端着酒杯,有些怀疑人生。

他虽不是胡咧咧,但其所言总结起来其实就几个字。

道理很大,先忍一下。

这也能顿悟?!

“顾兄今日之所言,犹胜黄金万两。”

一声顾兄,可谓是情真意切。

墨丘喜上眉梢,愁苦之色消弭一空。

“有何收获?”顾担还是第一次见人顿悟,格外好奇。

“妙不可言!”

“自己人,没必要装神弄鬼吧?”顾担才不信什么妙不可言的说法。

“哈,不过是所思所想有了方向。心中困苦仍在,念头却已通达,自然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

墨丘击节赞叹道:“心中一念起,自觉天地宽!”

紧接着墨丘又解释了几句,顾担才算是听明白。

所谓的顿悟,便是往日所思所想拥有了总纲,如同画龙点睛的那一笔。

悟不透之前只是一团乱麻,徒增烦扰。

而一朝明悟,便直指大道!

当下二人饮酒作乐,酒足饭饱之后,墨丘问道:“顾兄想要修习武艺,所求为何?可有甚需求?”

顾担眼前一亮,哪里还不明白墨丘的意思。

这是要投桃报李了!

“修习武艺,自然是防身最为重要。最好平日里不起眼,可一旦交战,能在短时间内爆发,最好是出其不意。纵使事不可为,也可跑的快些。”顾担认真说出了自己的需求。

与人厮杀,实非他之所愿。

可若真事到临头,也不能躺平等死。

手中无刀和有刀不用,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墨丘认真思索了片刻,开口道:“有一上品武学,其名为《惊蝉》。取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意。修习后不彰不显,并不太适合与人持久厮杀。然而其爆发之强,远胜其余武学,只是爆发后,要用大半年时间休养生息,少有人修习。”

“甚好!”

顾担颇为惊喜。

他只是想治病救人,又哪里需要什么厮杀?

平常杀伤力不够不算什么,爆发力强这一点完全可以弥补。

小孩子才期望与人厮杀证明自己同阶无敌,成年人都明白境界碾压才是生存之道。

“事不宜迟,那我就先写出来。”墨丘起身,立刻回到房中执笔研磨。

过去了约莫半个时辰,方才从房中走出,将手中之物递给顾担。

顾担迫不及待的看去,先草草的过了一遍。

除了血气运行之理外,墨丘甚至将此法创始之人的心得都给写了上去。

花开一朝胜枯坐百年,顽石万载不过云烟过往。

蝉伏十七载,鸣响一夏;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此法并非顾担认为的偷袭、隐忍之法。

恰恰相反,创始人正是目睹了沧海横流、世移事变之后心有所感,最终创造出的法门。

其修习理念则是平常隐忍不动,需要之时再一朝破茧,谱写自己的非凡乐章。

只是蝉鸣一夏终会故去,花开一朝余香难存。

最激烈的爆发之后,往往都是沉寂无声。

《惊蝉》自然也是如此,通过特殊的方式催动气血,爆发出远比平日里更强横数倍的力量之后,会极快的滑落下去,甚至身负重创,最少要大半年才能修整回来。

比之别的武学,惊蝉尤重爆发,优点与缺点都格外明显。

简短的速看一遍后,顾担满心欢喜。

众所周知,被曲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功法创始人认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跟我顾担有什么关系?

能打过的,境界碾压不爆发就能打。

打不过的,他又不是什么铁头娃,直接爆发开溜!

“此法尤重爆发,虽立意不凡,可未免过于剑走偏锋。在我所知晓的上品武学之中,唯有此法与顾兄所求有些联系。”墨丘解释道。

武学功法亦分三等,上品、中品、下品。

下品武学,也就是俗称的大路货色,各个武馆所传授学徒的也多是这种,最多也只能修行到筋骨后便无以为续。

中品武学,则是直指练脏,已经是很多人的立身之本、安家之宝。皇都中大多武馆的镇馆武学便是中品武学,属于中坚力量。

上品武学,可遇而不可求,没点机缘想要修习也没有门路,直达练髓之境,已为宗师之法,是真正压箱底的东西。

顾担待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有“点化”之恩,他自然也不会吝啬。

“恰合我意!”

顾担非常满意。

你得到顿悟,我得到上品武学。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