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踏雪昆仑

作者:老同学84 | 分类:武侠 | 字数:5.3万字

天降大任 了解

书名:踏雪昆仑 作者:老同学84 字数:4.1千字 更新时间:02-28 14:06

“真的?”至柔眼放神光,一派喜悦的柔情。

“真的!其实你穿什么衣裳都很美。”虔士元一丝坦诚嘉许的微笑溢于嘴角。

“是么……”至柔声音低低的,几不可闻,已没有勇气和他面对面,终于转过头去、不敢再说。

虽然虔士元练过启阳通原功,原本可以不动声色,但刚才至柔语含天真率性流露,不似寻常女子故作姿态、东施效颦状,况其容貌端庄、芙蓉出水,不禁为之倾倒。

及至其羞涩暗生、扭头他处更显娇媚,士元怜意亦涌动难止,遂向南绕过回廊循石阶而下。

至柔随后三四步,假装边走边看、长乐岛的海天风韵,然交流停顿后瞬间的悄寂,将两个人紧张的心跳暴露无遗,只剩下了俱是无话可说的拘束和不安。

鲜至柔腮颊微红、情思未退,虔士元感觉到她心流不定、尚未平静,于是有意将话题引开:

“柔儿你看,这烟水蓬莱之阁,高高在上立于峭壁,会是何人所建?”

“难道不是你师父搭建?似你这般急急匆匆、忙忙碌碌之人,哪有时间来筑此楼阁?”

“你错了!这烟水阁并非我师父所修,当然更不是区区在下!乃是前朝一名游方道人留下来的杰作,家师与我等不过坐享其成罢了。”

“哦!果真如此,倒也闻所未闻。”

至柔心道,难道这个游方道人,就是他们蓬莱派的祖师爷?只是他这随意态度完全不像,遂慢慢前走几步,正想听他说说来由。

“这个游方道人姓吴,乃是恩师的忘年交,与前朝的香山居士亦是好友,恩师当年游历蓬莱时,两人萍水得遇相见恨晚,彻夜长谈竟数日不眠……”

“哦!这么说这位游方道人,也是一位旷世高人了!”

“非也,只能算是隐世奇人,家师曾言,此公自修自行,并非武林中人,品性淡薄、心胸开阔,不迎庙堂、不逐名利,与诗人白乐天志趣有别!其后不久,道人去世,将蓬莱岛托付家师,后来,适逢天时演变而隔绝人世,以至于民间、乃至江湖误会其中,修仙一说、遂从天而降。”

“怪不得,想来这‘烟水蓬莱’之阁,是取名新乐府《海漫漫-戒求仙也》,‘蓬莱今古但闻名,烟水茫茫无觅处。’白居士警示求仙,想不到江湖后人,居然事与愿违,真是太有意思了!”

其时,江湖上沸沸扬扬,武林异士盛传蓬莱修仙,善恶之辈、惊恐艳羡之情,均不绝传闻。

至柔虽然行走江湖,但身为昆仑派弟子,谙于本门武技功法,心知吐纳打坐、行功练气等,修行极致、有别于常人不假。

也曾听师父讲解、阴阳轮回元炁归一,并潜心研习身体力行,且成就斐然,但那也不能穿山越海、腾云驾雾,顶多是在有限的时空里飘逸绝尘。至于长生不老、九霄神通,修炼仙丹云云,这些道听途说的奇谈怪论,自然是一笑置之。

此时虽已黄昏,却是红霞满天,山风轻柔、林影旖旎,海天情致、美不胜收,石阶山道之中、依然光影透彻,明亮不减多少。

两人边走边谈,偶尔指点远处,直至来到半山腰的穿心石亭,方才驻足暂停,品茗起静谧的秋凉。

“至柔,你不止一次见过这座石亭,可曾觉得有甚与众不同?”

虔士元倚栏望天,忽而发问,并未如至柔所想,进而讲解蓬莱派的初始。

“嗯,全是白云山石切削打磨、巧妙搭磊而成,牢不可破、稳如泰山,显然花可不少工夫,更不是普通人所能完成的!元哥,我很是奇怪,这样一个精致雅俊的石亭,怎么会没有名字?”至柔上下观望一阵,稍后说道。

“谁说没有名字,石亭上下相通,在长乐岛上,更是独一无二,如此重要的一个石亭,岂能没有名字?就像武瞾留存的无字碑,岂是真的无字,实是因文字无限、难以赘述,所以,也就无须雕刻。”

“哦!照此说来,这石亭倒是另有玄机。”

“你知道,这个石亭、为何没有题上名字?”虔士元微一点头、继续问道。

“或许你、甚至于你师父,暂时觉得这个名字还不够好,亦或许你在寻找一个、更能与长乐岛相融洽的佳名。”

“那倒不是,它早有名字,只是没有打算刻上去。”

“是么,什么名字?”

“你好好看一看,再想想、或许能……豁然开朗。”

虔士元说完,信步出亭继续前行,在穿心亭几步外的一棵红枫树下立住。

“这山道自亭子中心穿过,上通天、下通地,该不该是通灵亭吧!”至柔随后回首,依形审势、若有所思,少顷,对虔士元说出自己的猜想。

“好一个昆仑山人!果然是心思聪慧,令人望而生畏!嗯!既然已是心灵相通,那这名字,又何须多此一举、另行铭记?只管刻在心里便是。”

虔士元微笑着大加赞赏,步履越发轻松,后面的一句,犹似语带双关。

“如此说来,这座石亭、一定也是元哥的大作了!”

“这般说来,士元荒诞不经的手笔,你确然见过不少?尽管点评细说便是,士元情愿洗耳恭听!”虔士元语带自嘲,不置可否。

“元哥,我若说错,你可不许笑话与我。”

至柔来长乐岛许多日,远离昆仑山的规律和使命,抛弃了淑女的矜持和俗世的偏见,俨然又回到、女孩儿家的天性时代,令人多一份格外的怜爱。

林荫山道上,一男一女两个身影,时而走走停停、时而指指点点,宛然置身于世外桃源。

“元哥,我床前的那幅字画,可是你的淋漓之作!”

“四年前的梦幻随笔,不知柔儿、可曾看出有什么不妥?”

“元哥的这幅画,风度涵养皆深,气势神韵、柔儿不敢妄评!至柔粗通音律,觉画面上、始终有一首琴曲萦绕,几番想临摹下来,却总是稍差分毫,终失之交臂。”

“确然不错!这画其实就是一支琴曲,名曰《潮涌烟水阁》,乃是虔某梦听潮水演绎,灵感顿生的虚幻之作,醒来时即兴挥毫、照实而画。柔儿若是有兴致,明日虔某就乱弹一下,好在这儿没有外人,我这丑、也不会献的太远,若有破绽、当一定告我。”

“好啊!我一直想听听,这是什么样一首曲子,教我牵挂了好多日子,甚至夜不能寐。”

至柔有些迫不及待,当听到虔士元说‘这儿没有外人’时,还是忍不住心灵一阵悸动,似乎思绪中、潜藏着一丝无名的担忧,现在可以不必了。

说话间,两人已来到石桥边,这时,正是长乐岛中秋后不久,鲜花正盛、蝴蝶流行,颇使人流连忘返。

前面不远、能看见草屋一间,虔士元一边走,一边指着茅屋说:

“岛上茅屋止有三间,在山北面的东、西两处各有一间,那是大师兄、二师兄的故居,此处是虔某十几年前的寒舍,想来你已看过。”

“师父离开之后,烟水阁遂成了我的去处,此一时彼一时,与潮相伴、感由心生。”

言语之中,士元竟意外流露一丝淡淡的忧伤,这是至柔入岛以来,第一次见到虔士元的清寂,不禁有些恻然。

“当年,家师与吴道长在此对弈数载,结下深厚情谊,自吴道长归去,后来,家师性情也遭大变,一切或是天人感应,蓬莱岛周边遂不复从前……”

两人坐在棋桌边,至柔静静地倾听、虔士元诉说师承来历,以及蓬莱岛前生、今世的怪异往事。这时,天色渐渐暗淡,海风吹来清凉无限。

虔士元知她武功暂失,故体质反比常人虚弱,体贴说道:

“柔儿,本想与你在此试弈几手,怎奈天色已不早,何况,你身子尚未复原,不宜沁凉,我还是送你回去吧!好好养精蓄锐,明日我那虚无缥缈的琴曲,还要烦劳你指点一二!到时,可不许吝啬你的微言大义!”

“我哪有你说的那么高明,果真如此,也不会被恶魔九死一生偷袭,幸亏你及时……”

至柔说着,脸色不禁又羞红起来,心底隐约觉得、自己这一生,恐怕要与此人分割不清,以至于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那也是我一直担忧的事,我想……嗯!往后再与你细谈此事。”

两人边走边说,又回到通灵亭,这时海风渐大,林木摇曳哗哗作响,虔士元意欲往前再送,却被至柔谢过。

“元哥,你早些回去吧,明日再来,我等你!”

至柔感觉今日有些激动,担忧相处时间长了不易把握,因此一人匆匆回到烟水阁。

次日早晨,虔士元来到烟水阁,手提一壶茶水罐放置在桌子上,见至柔早已梳洗完毕,关切问道:

“柔儿,最近可有饥饿之象?我这里炊米皆无,倘是救急,这罐果酱勉强充饥,若是喜食鱼蟹海鲜、或是飞禽走兽,虔某倒是随时可以渔猎一些……”

“不……不用!这一个多月刚能走动、几无消耗,我并未觉得有甚饥饿,不过,你这一提我倒想起,去年我下山之时,师父让我带了三颗灵芝精雪丸,现在还剩有一颗。”

至柔从怀中掏出一颗暗棕色的药丸,接着说道:

“这灵芝精雪丸师父曾言、有起死回生之功,即便平常服用,也有助力保元、增益体能之效,远胜米粟果脯、乃至于兽禽肉蛋之物,元哥,似我这般伤势可否一用?”

虔士元一看大喜道:“此乃事半功倍之神药,如何不早说。”

“我受伤之际,什么都不知道,待到清醒时以为你……早已取出……”

至柔言语略顿,想到虔士元若是取药,多半会在自己内衣里寻找。话到此处她嫩脸骤红,肌血生热、心脉狂跳不已,匆匆转身避开虔士元的目光。

至柔迎窗而立,似望非望远处风景,强自抑住慌乱的心跳,轻声接着说道:

“直到昨日汗湿衣襟,我换下衣服时,才发现此药尚在,因为怕打乱你疗伤次序,又担心药效冲突、影响伤情,所以,至今未敢服用。”

“我并不知你身上、藏有此药,以士元之能,当真取一枚药丸,还须亲手进退么?何况我采集来的药材,不用也是浪费。昆仑派的这种保命东西,暂且还是留在你身边、益处多多,你就安心等待便是,再有一个月,也就大功告成。”

虔士元说话间、已随手倒好了一碗果酱,说罢神情愉悦自信,那意思似乎只需一口气,就可以轻易获取到药丸。

待士元将果酱送至,至柔欣然接过含笑说道:“我又不是大小姐,身子已好多手脚无碍,以后……你不用这么伺候我,免得宠坏我,对你可没好处。”

虔士元倒是丝毫没有察觉、至柔瞬间的诸多思想和异样,似乎想起什么语调一转,平静地说道:

“你病体未愈,由我照料甚为必要,至于到底有没有好处,谁也说不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现在只是想尽快知道,你对这幅画有什么高见!”

虔士元说着已转头,目光凝聚在墙壁悬挂的《送天涯之子》图上,然心情却回到了当初的梦幻之中,似乎那幅画真的装载着他、一生的渴望和索求。

“原来你救我是假,却是另有阴谋,倒茶喂药,也有不可告人之目的,大胆虔士元!你从实招来,那日洛阳城东、窄路上横行霸道,可是别有用心?”

至柔见虔士元沉迷画境、神色凝重,似乎有着极其深厚的怀恋和难舍之情,仿佛还有一段优美且令人神往的故事等待倾听,于是便学着大堂上审案之状,刻意戏耍他一下。

“柔儿,我在洛阳城外挡你,确是故意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虔士元并未转身,只是目视画卷、淡淡地絮叨。

这一突然发问,倒是让鲜至柔倍感诧异,她倒从未细想过这件事,此时只是无意间提起,作一番引逗惊扰,没想到虔士元的答复,却令其讶然,竟尔一时语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