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圣宗大师兄

作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分类:武侠 | 字数:5.6万字

乱世 楔子一 最终一战

书名:圣宗大师兄 作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字数:5.1千字 更新时间:07-01 08:04

旭阳三十一年,北蛮草原

十二月的冬雪就像是灰白的天穹压在了地面上,白雪覆盖的草地上除了一茫茫的白......就是一茫茫的白......

而在山海关外的雪地上,却有冬日不可见的稀奇景象:

连绵的军帐连接一片,远远望去,竟有些像佛祖法相的头顶肉髻,只是这肉髻是平铺了开来,四四方方的。

一个面容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年轻武将一袭戎装,独自站立在军营一侧的山坡上,双目眺望,只是不知道能从满天的飞雪里看到什么......

此时正值十二月寒冬,这本来不应该发生战事的时节,正阳国却倾尽全力,发兵三十万进军北蛮,可谓是举国之力,意图犁庭扫穴,彻底解决北蛮的腹心之患。

此战的起因,是正阳国皇帝旭阳病重,生命来到了尽头。可诸位皇子他都并不如意,其中几位有能力不是起兵谋反,就是被自己的兄弟陷害,甚至是杀死的。最后剩下的却都是能力不足,无法守成之辈。因而旭阳帝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聪慧的幼子身上。

可如今幼子毕竟年幼,方才十三岁,而北蛮渐渐势大,近十年来屡犯边关。甚至每一次边关都是险之又险的方才守住,随时可能出现破关之祸。

恰逢旭阳帝病重,感觉自己剩下不多的时日,又有重臣劝诫北伐,方才咬牙下定决心,举国之力出动。

这一役如果能胜,自然是留给皇帝幼子一个安稳的江山,如果不能...反正国之将亡,皇帝也该有孤注一掷,死马当活马医的决心才是...这就是那位重臣最后压倒骆驼的最后一句话。

于是乎,以金吾将军,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柳新为主;东厂提督,掌印太监米雨松为辅的右军。

龙虎将军,五军都督府北军都督上官霸为主;镇国将军,五军都督府南军都督杜元晋为辅的左军。

旭阳帝亲自坐镇,骠骑将军,五军都督府西军都督左长玉为辅的中军。

以三路进发,徐徐压进的态势,分别从偏关,居庸关,山海关进入北蛮草原,北蛮三大部落仓促迎击,但在正式开战前,旺古部却突然反水,旺古部王子率本部以及附属部落的十五万兵马投降正阳国。王子本人更是亲入旭阳帝中军大帐乞降,因此得到旭阳帝的重用,编入中军。

此消息被旭阳帝快马传遍三军,一时间,三军振奋!

北蛮亡,正阳兴的六字箴言开始在军中广泛流传,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认为正阳国此战会败!

......

正阳国右军,统帅大营。

正阳国金吾将军柳新是正阳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五军都督府都督,执掌一方兵权,是妥妥的大佬人物。

虽然年轻,如今也不过刚过不惑的年纪,但他的履历却极为震撼人心。

二十岁出头进入锦衣卫,先是破了一件极为棘手的案子,涉及北蛮在帝都内的一支密谍组织,由此进入皇帝的眼帘。此后又破了正阳朝天价税银案,平步青云,成为了锦衣卫高层之一。

随后又解决了梁山诏安,剿灭山匪等活动,积累军功。一直到南海之乱爆发,率锦衣卫潜入南海诸省,一番行动,延缓了南海动乱的发动时间,让朝廷有了反应的间隙,不至于伤了根基。后来南北两朝分治,柳新率军多次击败南军,又获得军功。待南海之乱彻底平息,论功行赏时,柳新直接官拜五军都督府都督一职,此时的他还不到三十岁,但朝中上下却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

随后国内武林发生异变,柳新率军镇压,柳新展露了他超于常人的武勇,乱军之中直取敌酋首级,以极快的速度平息了这场武林动乱。

再后来,正阳沿海遭遇海寇袭击,正在不胜其扰之时,北蛮再次叩关。彼时,正阳的两大军方支柱拓跋云汉和朱广孝已经不在。年轻的军方将领经验不足,一时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于是正阳国勉强熬过了几年两头战局都陷入糜烂的尴尬境地,到了今年,旭阳帝因为病重,方才下定决心,不顾一切,横扫北蛮!

这才有了眼下柳新统帅征北右军的局面。

从山坡下来,来到统帅营帐内,柳新抖开戎装上的积雪,营帐内此时已经有十数人,一个个都是面容肃穆的样子。

为首一人面白无须,面容虽是苍老,但整个人就如同青松一般,散发出令人瞩目的威势。

东厂提督米雨松,正阳朝廷最后一位大宗师。

按理说以他的身份应该待在皇帝身边,但他最终却出现右军之中。(就是为了柳新死后,右军不至于发生骚乱)

其余十几位将领虽然气势上不如米雨松,但也都散发着一方重将应有的威严气势。

见柳新进入营帐,这群平均年纪比柳新大上许多的将领齐齐抱拳行礼,齐声道:

“见过大帅(都督)!”

称呼都督的,基本都是中军都督府的将领,他们习惯了称呼柳新为都督。

称呼柳新为大帅的,则是从其他军中调拨而来。

“大家都别站着了,坐下说话吧,这草原上的天气真冷啊,我这帐里碳火足,正好今日议的事多大家可是有福了。”

柳新一句玩笑令所有人都露出了笑容,至少也不板着一张脸了。所有人纷纷落座,然后便有副将给诸人分发了一本册子。

“里面是军需情况,草原地理,北蛮战将情报等等信息,这一次出征北蛮,陛下亲征,出发前是发过誓,不破北蛮不回帝都!陛下如今的身体情况不太乐观,如果陛下在北伐过程中出现意外......我们便一个都别活着回去了!因此我们五军都督府出发前碰了个头,商议了一下,决定这一次务必要速战速决,快速的解决北蛮!”

柳新这边刚起了个头,还未问话,便有一名将领起身:

“大帅!”

柳新抬眸,这人是西军都督府的指挥使,正四品武将,姜崇。

这人年纪比柳新也大不了多少,但却已经是一卫指挥使,也算得上是年轻有为。

而他与柳新之间还算有些渊源,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者之间并无交集,如果不是这次北伐,两人也许暂时还很难相遇。

如今柳新和姜崇被誉为朱广孝和拓跋云汉接班人,柳新深受拓跋云汉的赏识,柳新对拓跋云汉亦是执弟子之礼。而姜崇则是干脆拜入朱广孝门下,成为朱广孝唯一的入门弟子,随后进入军中,从底层做起,若非起点低,如今的成就或许不在柳新之下。

但姜崇一直以来都似有若无的和柳新进行着角力,他最不喜别人拿他和柳新放在一起做比较,如今更是到了动不动就要反驳一下柳新的地步,不过有的时候他的话也在理,因此柳新也拿他没办法,其余人自然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姜崇见众人神色中多少带点戏谑,知道又是在看自己和柳新对呛,但其实他本心并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

“大帅!我认为我们现在不能一味求快!”

姜崇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不是反对柳新,而是对现在的方针有点不一样的意见。

“那你说说你的想法,我们今日在此就是来商议的。”柳新显得不疾不徐,非常的稳。

姜崇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首先,此时大雪连天,可以说所有的道路都难以前行,更别说在大雪覆盖的平原上寻找方向也不是我们所擅长的。雪雾的天气令视野变得极差,大队人马前进,若是方向上出现了差池,整个军队就会成一团散沙。这是第一点,目前的天时地利对我们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便是人和,我正阳三路军马三十余万众,为之征调的民夫人数超过二十万,粮草辎重更是不计其数,国内早就怨声载道。不过我们既然已经出发,箭已离弦,已是定局之势。但我们切不可继续让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说的难听些,三路军马一旦有一路军马出现问题,对于国内的最后一丝安定也是破坏性的,到时候谁都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国内本就刚刚解除南患,尚未完全安定下来,此时起刀兵着实是不妥之举!”

“那你现在说这话已是于事无补,不是浪费我等的时间吗!”一个浑厚的声音道,姜崇循声看去,正是柳新帐下大将,都指挥佥事赵少雷。

此人和柳新的关系莫逆,战阵上是一把好手,勇猛无畏,皇帝陛下也曾夸奖他是当世虎将,作为柳新的副手,这人此时已经听不下去,只觉得这姜崇逼逼叨叨的讲的都是废话,于是出言喝止。

赵少雷的官职比姜崇高一级,如此这般插嘴,这姜崇倒也拿他没办法,因此只能当做没听到,继续说道:

“大帅!末将说那么多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太过急躁,只能徐徐图之,这样才能把战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那赵少雷见姜崇还在继续说着废话,不由得急了,起身就欲出言,却被柳新伸手按了按压了下去,柳新站起身说道:

“姜崇说的没错,这一战的确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一样都不占,但是此战其实已经关乎我正阳国运,有些事情你们可能不清楚。西方蛮荒之地的更远处,有一国家名曰神圣罗马,锦衣卫这里也是因为一次意外才到了那么远的地方,这才令我国知道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便是,我们的卧榻之侧,竟还卧着一头猛虎!甚至不只是猛虎,而是一条体型庞大的蛟龙!初步探查,锦衣卫回报的消息是,这个国家至少带甲百万,人口过万万,体量上堪比我正阳,但对方已经和平百年,积蓄了多大的力量恐怕只有上天知晓!”

柳新此刻吐露出来的消息令帐内原本有些剑拔弩张的气势猛地一滞,随后被一种不可置信的情绪替代。

“都督!你说的这是真?”赵少雷性子最是急躁,此时也忍不住出言询问!

柳新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投向了一直闭目养神的米雨松,众人随即看向后者。

米雨松幽幽睁眼,他环顾四周,众人脸上的急躁都稍稍安定了些。

米雨松可以说是正阳第一宗师,他的地位就像是一块巨石,让所有人心中安稳。

“柳都督说的没错,这个消息是一年前传来的,至今只在小范围内流传,陛下也是因为这个,才不管不顾,势要拿下北蛮,解决内患,以专心应对外敌!”

米雨松的话一下子让众人相信,也都明白了为何这次出兵显得太过仓促和潦草。

柳新紧接着说道:“所以姜指挥使的想法固然是没错的,但现在我们的情况并非姜指挥使认为的那样,而是到了一种极为危险的,类似于半只脚悬在悬崖之外的境地,我们现在如果不能孤注一掷,那这最后的一丝机会可能就会稍纵即逝。诚然那西方的外敌并不会在此时入侵,但陛下已经没有时间,正阳也等不起下一任陛下成长起来了!”

这话其实有些大逆不道,甚至可以判作是谋逆之言。但在座的所有人都不会这么认为,因为米雨松还在一侧呢,正阳没有一个反叛者敢把自己反叛的话语当着米雨松的面讲,一个都没有!

柳新的话说完后,众人依旧处于沉默中,姜崇的脸色更是一会青一会红,他的判断完全失误了,但这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源自于情报的不对等。现在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他就开始了新的计算。

许久之后,柳新见众人依旧不言,于是就道:“既然大家都没话说,那不妨先听我说,我这里有份计划,是根据这次的情景制定的,包括了一批在雪地中快速行走的器物,战斗的方略等等...”

随后整整一个时辰,柳新将自己的布置和安排全盘托出,这里面不仅仅是解决了姜崇提出的地利人和的问题,甚至北蛮旺古部发生内乱后,新任的王子投靠正阳的同时,也将这些年正阳和旺古部之间的一些走私货物贡献出来,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粮食,足够支撑二十万军马一个冬天的巨量粮草!

说到这里的时候,米雨松又睁开了眼睛,细细的打量过了大帐内的每一张脸孔。但最后他暗暗松了一口气,柳新的帐下并没有与那走私商人勾结的存在,这一点米雨松很信赖自己的眼光。

旺古部投降是发生在三路军马出关之后,走私货物的出现也意味着这背后的走私商人,以及走私商人背后的那些靠山们也被旺古部一并出卖了,这无疑会让正阳国内的局势变得极为艰难。固然这个消息只针对高级将领,但高级将领中也不免会出现和这些走私商人有关系的,因此需要这一场试探。

米雨松对柳新这里的情况很满意,不过为了防止这里的消息走漏,他还是做了一些布置的,甚至其余两军之中,亦是相同。

天时地利的事情解决了,之后就是分配各位将领的工作了,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想要进入前锋军中,当马前卒,柳新也都满足了众人的意愿,几乎帐内的所有将领都有自己的攻坚任务,除了姜崇,他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接领了粮草辎重的后军事宜。

他的选择除了让众人意外,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在意。

随后的一个月,右军以极快的速度插入北蛮腹地,然后以一片山谷为根据地,四面开花,其实此时的北蛮亦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牛羊在秋季贴膘,就是为了熬过冬季。各部落的军马大部分都解散,成了一个个小部落的首领,化身牧民,带领其他牧民熬过冬季,因此右军不断的扩大自己的进攻触角,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没有遇到过一支人数超过百人的骑兵,这样的情况下,右军所过之处,犹如天兵下凡,没有一合之将。

每日都有捷报传至右军的中军大帐,此时这中军内只剩下柳新,米雨松和姜崇三位高级将领。

米雨松做着他的本职工作:压舱石。

姜崇不断的进行调度,忙的脚不沾地。

反而是柳新,显得有些无事可做,但其实他每日站在舆图前,无时无刻不在计算着。

这一日,米雨松来到了柳新大帐外,宗师境的武者已经可以通过气息‘查看’一些景象,就算有大帐阻挡也是一样。他在帐外站立了许久,‘看’到了柳新在帐内凝眉思考的模样,然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呼出的气如一条雪龙在空中肆无忌惮的旋转翻飞,最后化作无形散去。

当天夜里,赵少雷回到了中军,他的这一路兵马向北突进了两百里,将一路上遇到的北蛮人统统屠戮了个遍,斩首足足四千余人,而自身的损失却不到百人,甚至还有十数人是感染风寒病死的。

赵少雷的动作是几路兵马里最快的,可能和他的性子有关,得胜之将回营,柳新自然是要招待的,尤其此人除了是自己的心腹将领外,也是自己的师弟,只不过这一重身份外人并不知晓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