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禅影侠踪

作者:羽飏 | 分类:仙侠 | 字数:2.7万字

一、昨夜星辰昨夜风

书名:禅影侠踪 作者:羽飏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3-20 06:49

烟笼寒水,绕过石桥乌篷,将个苏州城绘得恍若泼墨山水。

青年蹲下身,手指在河中划过一道凌波。抬头间,前方水岸,茶楼喧嚣隐约可辨,教坊曲目清雅,昆山小调,唱得依稀是那段“江南逢李龟年”。

青年神色怔怔,喃喃道:“落花时节又逢君,又逢君......”一时若有所思,忽而自嘲一笑,起身甩掉手中水珠,整了整肩上行囊,上了石阶。

此际隆冬腊月,街上人烟稀少,唯独满街酒肆茶馆,虽是清早,却早已人声鼎沸,伴着烟火飘香,管弦呕哑,热闹非凡。

青年边走边看,感慨着重回故地,将这繁华烟火品入心中,隐约闻得身后马蹄声碎,两旁茶肆早有人举目凝望。回头望去,只见一辆马车由身后缓缓驶来。那马车装饰华贵,玉勒雕鞍,香车华彩,车帘用了江南苏绣上等锦锦缎,精雕细琢,不似寻常人家。

茶肆中几阵骚动,有人细声道:“这般马车,却不知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另一人瞧热闹道:“观你是外乡面孔,岂不知咱江南刺绣名家仲家。”旁人道:“今日是腊八节,寒山寺烧香还愿的日子,仲掌柜每年都要去烧香还愿,想来,那马车中坐的,定然是仲掌柜无疑。”

此话一出,旁边众人眼前一亮,齐赞道:“也不知是仲掌柜还是那仲府老太君,这老太君我却见过,端的是......”后话喧嚣,顿时湮没在人声鼎沸中。

青年让在路边,目送马车远去,他在寒山寺住了四五载,江南刺绣第一名家仲家耳闻已久,做的是丝织生意,又以刺绣之技名满天下。据传,那仲掌柜执掌江南刺绣一百三十八家行当,又是皇商特许,早年还曾做过礼部员外郎,亦算是江南一带的风云人物,只不过,他这般穷酸书生,自然与这等人物并无交集。

九冬清寒,青年公子穿巷过桥,眼见寒山寺近在眼前,仲家车马早已停在寺庙门口,庙前小沙弥见他回来,喜不自胜,上前一把拉住他道:“师兄,你可算回来了,方丈师父眼看就要圆寂了!”

青年公子伫足一愣。他是方丈晦空禅师收的俗家弟子,便因一次参禅论道,他以《佛说造塔功德经》中“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诉说对诸千世界因果看法,让老和尚大为震惊,认定他深得慧根,百年难遇,从此一改多年修成正果心愿,一门心思要这徒儿出家为僧,承其衣钵,为此循循善诱,从佛家大道讲到个人荣辱,从好言相劝到威逼利诱......各种坑蒙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他防备多年,身上早已长了十八个心眼儿。闻言讶然道:“怎么又要圆寂了?老和尚搞什么鬼。出家人不打诳语,觉明你可不许骗我!”觉明一脸笃定,边推着青年公子直奔后院禅房,一边唠叨道:“这次铁定是真的,师兄,骗你我是那个,师叔都探过鼻息了,说是有气进没气出,大概是快登西方极乐,阿弥陀佛的,离佛主不远了。”

青年公子将信将疑,被觉明推着撞开禅房门一看,只见一老僧盘膝坐于僧榻之上,双目紧闭,面若死灰。青年公子伸手探鼻,只觉老僧气若游丝,不似佯装,心头一慌,忍不住跪地轻言细语道:“师父,师父!”

老和尚恍若未闻,良久缓缓抬眼,气息羸弱道:“徒,徒儿,你如何回来啦?”青年公子柔声道:“弟子出门游离,如今已过一载,便回来了,只是未料,我刚回来,师父您却,是徒儿不孝......”

老和尚微弱哼声道:“什么,已经三载了,怎如此之快?”青年公子道:“师父,不是三载,是一载。”老和尚哼哼道:“嗯,七载就七载,回来得倒也及时,为师好歹还能见你最后一面。”

青年公子见老和尚已然糊涂,心中忍不住一酸。老和尚清咳两声,有气无力道:“可惜,为师修行半生,到最后,心愿难遂,只怕免不了带着遗憾离去了。”

这话颇为熟悉,青年公子闻言怔神,抬头看着老和尚,若有所思,缓缓起身,握住老和尚手,平心静气道:“师父,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是求不得,便让他随缘如何?”

老和尚听此一言,急咳起来,摇头道:“徒儿,为师别无所求,此番心愿由来已久,却简单得很,老衲众弟子中,也就你能帮为师完成此心愿了。”

青年公子摇头叹息道:“师父,昔日佛陀率众僧返迦毗罗卫城,到尼连禅河的娑婆树下,佛陀便圆寂,终没至迦毗罗卫城,是为佛陀终生遗憾。然于佛而言,未至,便是至了;未成正果,便是修成正果。师父乃得道高僧,有此遗憾,百年之后,世人提及师父,必然也会以此传为美谈。”

觉明站在青年公子身后,伴着唉声叹气,听得青年公子款款一语,一个劲给老和尚使眼色,出言道:“师兄,师父时日无多,此乃遗愿,师兄何不先答应师父,也好让师父早登极乐。”

话音未落,老和尚也道:“就是就是,你看老衲时日无多,今日只怕是回光返照,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哀,为师只怕......”话音未落,狂咳数声,直咳得面红耳赤,眼看着接不上气来。

事已至此,青年公子心底了然,寻思着老和尚装都不会装,将死之人还这般话多,大概天底下也就他一人了。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插科打诨。老和尚犹不死心,强行又卖惨了半晌,眼见这徒儿王八吃称砣——铁了心,终于耐心耗尽,一改适才气若游丝姿态,跳起老高,一个栗子敲在青年公子头顶,拂袖喝道:“刘晗卿,你这不孝逆徒,为师苦口婆心,小王八蛋竟然视若罔闻;你既然看破为师伎俩,还在这装腔作势,当真可恶,不如咱们师徒一心,同归于尽吧。”

觉明赶紧一把抱住师父,口中呼道:“师父不可,不可犯了嗔戒啊!”老和尚气急败坏,一跳老高,被觉明拦腰抱住,双腿在空中一阵乱踢,张牙舞爪道:“你别拉我,今儿老衲豁出去了。”觉明哪里肯放。刘晗卿趁机开溜,耳畔犹自听到禅房中老和尚叫嚣:“今日若不是你拦着我,你看我不和他同归于尽,你信不信我真跟他同归于尽。”觉明回道:“嗯嗯,对对对,师父一言九鼎,自然说到做得到。”

刘晗卿撇撇嘴:“又想诓我,老和尚这......还得道高僧呢,也不知哪里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