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神之道途

作者:襄陵道御史 | 分类:仙侠 | 字数:3.4万字

第十章 草木之道

书名:神之道途 作者:襄陵道御史 字数:4.4千字 更新时间:03-27 05:40

转眼过去三月有余

此时许阳依旧每日挥汗如雨,如果说原来石块是他的负担那么现在就是小葱拌豆腐手拿把掐,现在一次运力就是三块足足五百多斤,若放在凡俗之间必定惊掉一众的下巴。

山下那座石山渐渐地已经没了往日雄风,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块上面被杂草和苔藓光顾。

许阳,此刻的他,已经踏入了练气的第八层境界。他的丹田之内,恍若一个幽深至极的池塘,古籍记载极限也就是二十五丈大小他的宽广现在就已经达二十五丈了可想仙灵之体的恐怖。这池塘之内,并非水波荡漾,而是丝丝缕缕的灵气在轻盈地飘荡,宛如仙子轻纱般的衣袂,随风起舞。

这灵气,乃是修炼者的根基,是他们在修行路上不断追求的目标。而许阳,他已经拥有了一个如此广阔、如此深邃的灵气之池,这无疑代表了他的实力和潜力,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他静静地感受着丹田内灵气的流动,心中充满了满足和自信。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日复一日努力修炼的结果。他坚信,只要继续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他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

自上次灵韵子的指点之后,他再未现身。每当许阳在修炼道路上遇到困惑,试图寻求他的帮助时,总是被一阵急促的惊叫和愤怒声打断。然而,许阳他天赋异禀,资质逆天,渐渐在修炼之路上领悟到了个老道教导中的真谛。

在灵韵子的缺席下,许阳犹如孤独的旅者,在修炼的星辰大海中探索前行。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一次的突破都伴随着极大的痛苦和挣扎。然而,他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要将修炼之路走到尽头。

就这样,在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中,许阳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修炼之道。他不再依赖师傅的指点,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一步步攀登着修炼的高峰。他的进步速度之快,旁人若在一定瞠目结舌。

在这个过程中,许阳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修炼的不易和艰辛。他明白,真正的强者并非依赖他人的力量,而是在不断的挑战和突破中,锻炼出属于自己的强大力量。他感激灵韵子的严苛和无情,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修炼之路。

如今,许阳已经站在了修炼的新高度,他不再是一个迷茫的新手,而是一位真正的修士。

灵韵子一直在尝试着破解那个白球,然而他的实力似乎并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尽管他数次尝试,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有一次,他几乎成功了,白球上出现了一道细小的缝隙,然而就在这时,许阳时而一声诚恳的一声“师傅”却打断了他的专注,使得白球再次恢复了原状。这也正是灵韵子暴怒的原因,“没事、没事我自己收的徒弟,我忍我忍!”,心中的怒火还是被迫不得已的平息。

至于锏法的熟练度那自是不必多说,他自小就被武术熏陶。现在更有留影石和撒手锏法作为助力他的功夫已经越发熟练。不过就是下面的树木被收拾的有些惨不忍睹!

微风习习的清晨,此时许阳正怀抱三块石块,悠然自得地在台阶上踱步。他的步伐轻快而稳健,仿佛身体的极限对他而言只是遥不可及的传说。他的嘴里哼着悠扬的小曲,神情悠然自得。

“你就这么懒散?几天不教导你,你皮是不是需要紧紧了?”

灵韵子的出现如同鬼魅一般,他轻巧地站在石块之上,与之前的形象大不相同。如果说之前的他像是个默默耕耘的农夫,那么现在,他更像是个颐指气使的地主老财,全身上下珠光宝气,好不神气。原因很简单,白球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被他下手,此前准备的几颗极品灵石也被他强忍心痛咬着后槽牙扔进去几百颗,这才给他可乘之机。

在交谈之际,许阳突然感到一股如山般沉重的压力降临,仿佛无尽的洪流猛兽狂涌而至,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被这巨力彻底压垮。他心中猛地一紧,瞬间调动起全身的灵力,犹如狂暴的洪流般汹涌灌注四肢百骸,这才勉强稳住身形,维持住摇摇欲坠的平衡。

他深吸一口气,步伐变得异常沉稳,小心翼翼地迈向下一阶。每一步都如同在跨越深渊。然而,许阳并未退缩,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继续走去。

“不错!这段时日已经能自行体悟体内灵力的运转了,走!”

灵韵子转身一指前方。

许阳紧咬着牙关,双腿如同寒风中的落叶,颤抖不止。然而,在他体内灵力的调动之下,那份颤栗逐渐得到了压制,他的步伐虽然依旧沉重,但却坚定了几分。

转眼间,半个时辰匆匆而过,前方石山如同巨人的背影,巍峨而庄重地矗立在天地之间,清晰可见。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石山的轮廓在天空中清晰可见。

许阳默默地数着步数,他的每一次落脚都坚定而有力。随着他脚步的推进,那些石块仿佛也在为他加油鼓劲,随着他脚步一步步的落地,终于,在无数次的呼吸和脚步的交替中,许阳来到了小石山的面前。随着哐啷一声,石块应声落地。

“来,演练一遍撒手锏法。”

“师傅,你先等等让我缓缓”,许阳低腰喘着粗气道

“那在斗法时敌人也会叫你缓缓不成?抓紧准备!”

“是,师傅。”

小半时辰,一个少年身影在宽阔的屋后上显得格外醒目。他身穿一件灰色长袍,袍摆随着他的动作轻轻飘动,宛如一片沉静的海面在微风中起伏。他的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简洁而利落,凸显出他挺拔的身姿。

少年手中紧握着一对双锏,锏身闪烁着冷冽的寒光,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他的面容坚毅而深邃,眼神中闪烁着对武技的执着与热爱。每当他挥动双锏,空气都仿佛被这股力量撕裂,发出低沉的呼啸声。

脚下的步法更是灵活多变,时而如流水般轻盈,时而如狂风般迅猛。他的身影在演武场上快速穿梭,每一次转身、每一次跳跃都显得那么流畅而自然。他的动作虽然迅猛,但每一次出手都充满了节奏感,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在演武场上空回荡。

随着演练的深入,少年的气息开始逐渐急促,但他的动作却愈发熟练和精准。他的双锏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完美的弧线,每一次击打都如同雷霆万钧,震撼人心。他的身影在晨曦中跳跃、旋转,如同一道灰色的旋风在演武场上肆虐。

演练结束,少年收起双锏,站在演武场中央,向着老道一礼。

“马马虎虎吧,至于对你的指点之处还是身形步法要灵动,身形要矫健有力,下次练习时可以试试将灵力的三成灌注到双锏之内。”

灵韵子扶着胡须缓缓说道。

“谢师傅指点”,许阳抱拳道。

“你且上前坐下,今日给你我要给你说的是丹道,它的前身就是草木之道,我先给你讲解什么是草木之道。

上古时期有三皇分别为燧人氏、伏羲、和神农我今日先给你讲神农的百草。

自古相传有三坟,昀是深奥难懂,先贤收集历代各名家对本草所做之论述,再加上我个人经验中所获得的知识,来从此书中得到一定的药物学知识,你要好好牢记,其中的药性之根据比较晦涩难懂我会讲的慢一些。

本草经成书年代,说法不一,姑且不论源起于何时期,但它是很早的一部本草药典。其地位是无庸置疑的,其原著早于失传,现在我手中的也是经过诸多努力才有的一份拓本。

原书共载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其中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十六种,这些药大多疗效确实,至今仍被使用,其中涉及病症约一百七十多种。其中上药一百二十味,中药一百二十味,下药一百二十五味,一共定三百六十五味药,合于天数一年之日数。

五味之义──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酸走筋,故筋病勿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急,收引益盛。

苦走骨,故骨病勿多食苦,骨得苦则阴益盛,令人重而难举。

甘走肉,肉痛勿多食甘,肉病得甘则壅气,臃肿益甚。

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益虚。

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也。

天地分为阴阳五行,人也在强调这一点,即动则为阳,静者为阴。举例,人的血管内有成分如果没有阳气带动就是死物,那么根据这些又将药物划分为壮阳药和滋阴药。再根据天地五行划分分别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根据上面的再分为肝为青色、心为红色、脾为黄色、肺为白色、肾为黑色。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所以你看到很多药不止有一种物性比如苹果外红内白就是可用于滋养心和肺,其余以此类推。

再比如三七、八角等都是取阳数命名。

药根据不同的形态和根据不同的药的用法一般分为丸、散、膏、丹这四种药物剂型各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用法。

1.丸剂:丸剂的外形呈圆球形,可以口服。它的特点是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且体积小,便于服用和携带贮藏。丸剂的制作通常会用蜂蜜或其他粘合剂,使之成球状。丸剂经常用于那些需要长期服用以持续发挥效果的情况,主要取的就是药缓力专。例如桂附八宝丸、六味地黄丸就是这类特性。

2.散剂:散剂是将药材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它可以分为内服散和外用散。散剂的特点是加工简便、易于吸收,且经济方便,是一种用途较广的速效剂型。散剂多为粉末状,可以直接吞服或用于涂抹。对于需要立即治疗的病状,例如喉咙脓肿无法说话就会用到三物小白三,直达病灶。

3.膏剂: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浓缩而成,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津膏、津膏、煎膏3种;外用分为软膏和硬膏两种。膏剂的特点是其黏稠性,可以长时间保存不坏。膏剂适用于那些需要缓释效果或是长期治疗的疾病,如持续性咳嗽。同时,它也可以用于外涂,发挥治疗或保健作用比如痔疮膏。

4.丹剂:丹剂经过特殊的制作和提炼,通常是高浓度的药物精华。为了确保药效和保存,丹剂通常会用特殊的方式保存,如蜡封。丹剂的特性是药效高,但具体用法需要根据具体的丹剂类型和用途来确定。小仙翁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讲到关于一种丹药的炼制,取一铜鼎将需要炼制的石药大成粉,再放入大火烤七日,将附着在壁上的药粉挂下,再放在黄土中蒙三日,以此反复三次最后制成丹药服用。

古人认为,你看石头这些是不是存在千年,草木是不是可以至少存在百载有余,所以古人希望吃到这些以后可以延长寿命。

所以以上,你第一药掌握的是这些的名字分属哪一部其次就是药性和药理,举例生半夏它是毒药那你要如何用,怎么通过生姜来解毒,剂量又是多少,再比如附子,它是一位药吗,其实不是。三年的是附子、四年的是乌头、五年的是天雄,因为采摘时机而不同命名和药性也不同,再比如茯苓分为猪茯苓和土茯苓,硫磺分为石硫磺和土硫磺,因为命名不同所以药性也是不同的这一点你要谨记在心。

正文,上经第一个朱砂,朱砂又叫丹砂,本经原文“性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可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久服通神明。”

朱砂是安神镇静的要药,常温就行万不可加热,加热就是剧毒的水银,所以以后你的炼丹要尤其注意。

许阳点头

第二就是云母,在抱朴子前药篇中将云母更具色泽和效用分为五种,分别,,,,,”

就这样师徒二人这一讲就是五日四夜,天空明月朗日轮流为他们值守,星辰也眨着眼呆呆看着师徒二人一夜又一夜。

“好了,这就是“本草全文”为师已经为你讲解了全部,你就按照书上所写内容慢慢体悟吧!”

说罢起身。

“许阳,你我师徒能有今日所学也是拜这位老师所赐,他一生公正典型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今日你我师徒承其衣钵也是机缘,你我三拜之。”

一拜敬天地之仁!

二拜敬人道之仁!

三拜敬师道不灭,悠扬万世!

师徒二人一老一少,神态谦恭。许阳很少看到师傅如此,他似乎看到师傅哭了,他不明白是为什么。他有些好奇但是他知道师傅教的都是好的、对的,他只有真真正正意义掌握所学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报答。

夜色很深了,繁星满空。似乎孤零零的山峰之上有着这师徒二人,一切都不在那般冰冷,寂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