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梦:我的识海之中有棵树

作者:心中明月升 | 分类:武侠 | 字数:3.2万字

第9章 京都来人

书名:红楼梦:我的识海之中有棵树 作者:心中明月升 字数:3.6千字 更新时间:02-27 14:51

凑合着吃完饭,林渊带着清月返回院子。

当然,清月还是跟着黛玉,她只不过要去林渊那里收拾一下,为明早的早饭做准备。

走之前,林渊劝说林如海和贾敏也练一练太极,纵然不能彻底治病,也能强健自身抵抗病症。

黛玉就是最好的例子。

林渊虽然不会医术,但他明显能够感觉到,自黛玉练了太极以后,身体强健了起来,纵然她的先天病症尚未真正痊愈,抵抗力也将强上很多。

贾敏最近两年身体多病,几乎经年累月的缠绵病榻。

林如海好上一些,但也眼见的憔悴虚弱。

若是修炼太极能让他们好起来,便是双赢的局面。

林如海、贾敏获得健康,林渊获得世界本源。

况且他们两人不似黛玉,黛玉是先天不足,他们两人是后天疾病,更易治愈。

而且陪林如海、贾敏在后院吃了几次饭,林渊并未发觉饭菜中有什么异样,他所怀疑有人下毒什么的阴私手段,未见丝毫端倪。

否则,以他对当前身体的感应,必然有所察觉。

当然,没有问题是好事。

但也不能就此大意。

他告辞后,黛玉就留在那里教授林如海、贾敏修炼太极的基础知识,待他们熟记后,林渊再给他们经脉中“打窝” 。

冰雪聪明的小丫头对于教授父母兴致十足。

……

返回的路上,月亮已挂在树梢上,圆润饱满,月光温润若水,只是月下漫步返回的两人却安静的有些尴尬。

林渊不知道清月在想什么,这丫头不爱说话,他对她了解不多。

“清月,你是怎么来林府的?”林渊主动打破沉默,他知道自己若不主动开口,清月一路也不会说话的。

“渊大爷,我是卖身为婢,被太太好心收入府中的,因为识得几个字,便被指去服侍姑娘。”清月的话语温和,并无悲切之意。

“哦?那……家中还有什么人?”不好直问她为什么卖身为婢,便问她家中情况?

“我父母已逝,家中还有一个哥哥,虽然不擅农耕,但读书还算用功,有我的月例钱帮衬,还算能过下去。来扬州之前,我回去了一趟,听他说,明年准备下场一试,却不知会如何?”

清月说起哥哥,话倒是多了一点,脸上还露出些许自豪的笑意。

不知是为了哥哥争气,还是自己能帮衬哥哥?

林渊听明白了些许,大概是这清月和哥哥相依为命,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便卖身为婢进入林府,赚上些许月例,供她哥哥读书。

倒是和林渊自己有些相似。

“既然读书用功,那应该能够考中,你莫要担心。”林渊劝说。

这倒不是他随口胡说哄小姑娘的,而是原著中黛玉进京,清月并未相随。

以他所见,清月更得黛玉和贾敏信重,若无意外,不该不随黛玉进京才对。

但清月没去,那便很可能是清月哥哥中了秀才,把她赎回去了。

这个可能性很大,毕竟清月哥哥若是中了秀才,便不大可能会让自妹妹继续给别人做婢女。

他若张口赎买,读书人出身的林如海很大可能会同意的。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可能,也是清月话中蕴含着对哥哥读书的自信,才让林渊有这个猜测。

“多谢渊大爷吉言,清月代哥哥谢过。”

听了林渊的话,一向稳重的清月也收敛不住上翘的嘴角。

哥哥是她家的唯一希望,若是真能考出来,也不枉她卖身为婢,供哥哥读书。

……

回到小院,清月收拾了一番,准备好第二天早上做饭所需的一应事物,便返回黛玉那里了。

林渊关上院门,将里面的门栓插上。

转身在院子的石凳上坐下,先运转了几个周天的内气,然后动、静功合一,打上几趟拳。

其实他完全可以一开始就边练拳边修炼内气,但莫名的就感觉坐着练功很高大上,让人不明觉厉。

这才多此一举。

似慢实快的几趟拳打下来,汗水湿了衣背,却也让人神清气爽。

林渊抬头看了看月亮,已经升到了头顶,这个点儿已到子时。

修炼的时间过得真快。

他以前一直不懂,为啥主角穿越了,都能从一个学渣变成勤奋的学霸,或者从懒癌患者变成勤劳标兵,要么从一个被社会吊打的屌丝变成谋划天下的智者?

明明灵魂未变,性格怎么就变了呢?

他觉得这世上的事,难的从来不是不懂不知,难的是人人都懂这个理儿,却没几个能坚持、能践行。

比如学习,人人都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但能耐住枯燥勤奋刻苦学习的有几人?

偏偏穿越者、重生者几乎都能改变性格和人生态度。

但如今他明白了,一是修炼的爽感让人沉迷,尤其是清晰的提升进步的成就感让人欲罢不能。二是在有了把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后,想努力一把,争取不再委屈求全过一生,争取到世界的巅峰看一看,而不会因为浪费时间导致金手指白瞎了。三是在遇到危险时,有能力踏平所有危险和无助。

所以,有机会把握自己命运时,没几个会不努力的。

此时林渊觉得,人们不是不愿努力,只不过实现目标和理想的周期太长,短时间无法见到成效,让人往往迷失在鸡毛蒜皮的琐碎的日常之中。

很多人喜欢玩游戏,就是因为游戏的成功失败周期很短,只要努力就能看到进步。

现实中,人们却很难发现自己努力后的收获,即便回首往事,往往也只会觉得收获和付出相比,太微不足道。

慢慢的,也就只能随波逐流了。

如今,林渊有了金手指,他有信心做命运的主人 。

……

平淡又积极向上的生活过的很快,悠忽便是几日。

这日一大早,林如海便遣人来寻林渊。

跟着下人,匆匆来到内院书房,这还是林渊第一次来到这里,内心不禁生出自己这个书童很不称职的内疚。

当然,内疚也就一会儿。

毕竟,自己的真正价值不在书童的事情上。

当然,自己还是很感恩族叔的照顾的,不能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成理所当然不是。

书房内,林渊恭敬的行过礼。

林如海的神态一反往常的严肃,他将手中的一封信收入怀中,对林渊郑重道:“渊儿,今日你随我去见个贵客,只需小心伺候好茶水,其他莫要过问。”

称呼由渊哥儿变成渊儿,大概便是林如海对林渊这些日子的认同了。

不过,这活计不是林如海的长随宋清河的吗?缘何会找上我一个小孩?

何况,即便宋清河不合适,不是还有几个幕僚和巡盐御史衙门的一众官吏吗?

当然,这活计书童也适合干。

当即存下疑惑应道:“是,族叔。”

林如海当即起身,只着一身便服,带着林渊往外走去,也未另叫随从。

两人行行绕绕,走了大半个时辰,才从西门走出城外。

又是一刻余,方来到一条小路边,这里有一人等候,见着林如海两人,只是微皱眉头却未多言,便带着两人来到一户孤零零的农家院。

院里只有两人,一人40来岁,锦袍玉带,正坐在石桌边上饮茶,一人劲装在身,面无表情,护立在旁。

“如海见过胡爷,吾应约而来。”林如海向前恭敬拜见锦袍中年人。

“哈哈哈,快快请起,半年多不见,如海便清减许多,难怪这扬州盐政大为起色,却得自你辛劳操持啊,难怪老爷对你那么看重。”

锦袍中年人拉起林如海,一顿夸。

林如海谦虚道:“胡爷过誉了,盐政本为份内之事,如海自该上心。”

“哈哈,你还是这么谦谦君子。不知你身后这位哥儿是……?”锦袍人胡爷看向林渊。

林如海笑着解释道:“这小子是我侄儿林渊,他父母都不在了,如今跟着我读书,还不快见过胡爷?”

林渊上位一步,行了一个书生礼:“学生林渊见过胡爷。”

“哈哈,好一个翩翩少年郎,跟着你叔叔好好学,等几年也下场博一个功名,一门双探花岂不美哉?”

“是,学生谨记胡爷教导,定当努力向学。”林渊答完,便退后一步,再次回到林如海身后。

“好,好……”胡爷说着,便转身引林如海坐下。

林渊自觉提起旁边火炉上的水壶,为两人添茶倒水。

林如海坐下后,朝胡爷问道:“不知老爷最近可好?半年多未见,如海很是惦念!”

“啊……,老爷都好着呢……,这次我秘密前来扬州,便是老爷有事要你去办。”

林如海当即站起来,后退三步,做出恭听状:“如海听旨。”

“啊,不要这么紧张,这里没有外人。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近来老太爷身体逐渐康健,有了精力,便喜欢替儿女操心,还把老爷的内库钥匙要了回去,说是要筹备六十大寿。老爷孝顺,不想惹老太爷生气,可偏偏老爷最近也要为太太庆生,公库里的银钱也已经定了用途,不便挪用,这才让我来找你押送一些盐课回去,先应应急,免得老爷失了脸面。”胡爷毫不含糊,说的倒是清楚。

边说边递给林如海一个玉牌,以证真伪。

这明显是当爹的老太爷和当家主的儿子斗争的戏码?还找巡盐御史商议私运盐税挪用的事,这不明摆着说当朝皇帝和太上皇吗?

“皇帝用钱还得遮遮掩掩的,这皇帝当的多憋屈啊?”林渊在一边吐槽。

只是不知这胡爷是哪位,能来替皇帝做这么私密的事。

且不说林渊这边嘀咕,林如海却在旁边皱着眉头发愁。

这盐课倒是有,他一上任就催缴了今年的盐课,有500万余两,本来就准备在下个月押送进京的,但那是要上交国库的。

如今皇帝要偷偷挪用一些,他怎么向朝廷交待?

但不给又不行,皇帝信重他,让他来扬州巡盐,本来就是为了把这个钱袋子攥手里。

可是一旦给了,这其中的窟窿可就不好补了。

至于给皇帝银子,会得罪太上皇的问题,林如海并未多考虑。

这在他领了扬州巡盐御史的差后,在太上皇眼中,他便已经是皇帝的马前卒了。

然而,他毕竟在官场上待了几年了,知道此刻不能犹豫。因此急忙答道:“没问题,不知老爷要用多少,如海这边回去准备。”

“单单太太生辰,也用不了许多银两,但老爷各方应酬不能短缺,处处都要用钱,你便先凑够300万两,三日后装我商船,我快速运送回京。这事务必注意保密。”见林如海还算干脆,胡爷满意的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