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死宅重生记

作者:艾明天 | 分类:奇幻 | 字数:3.5万字

第七章 君子兰?白送要不要?

书名:死宅重生记 作者:艾明天 字数:3.9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5:26

好说歹说,加上答应日后陪她练功三次,才用一个字母软糖加上一个2毛钱的蝴蝶发卡打发走了小萝莉,章钊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果然唯小人和女子难养也,就算是小小萝莉也是不一般啊。

之后章钊给自己买了20根豆梗,王奶奶按规矩赠送了2根。章钊有些腹诽,明明消费额度是5毛钱,应该赠送5根的,这些奸商.......

走出小卖店,时间已经7点半了,马路上的自行车开始多了起来。虽不如晚上下班时如钱塘潮水般壮观,也是川流不息的。

这个住宅区里,除了少数家庭之外,都是至少有一个人在六厂上班的,甚至还有些家庭,一家三、四口都是六厂的工人。而这样的家庭,不管是闺女儿子,绝对不愁找不到对象。

躲避了好几辆摇着铃的自行车,章钊决定还是先等过了上班时间再出来吧!回到了家里,奶奶正拿着个喷雾器给他的花草打农药,那刺鼻的敌敌畏呛得章钊打了个喷嚏。

“快进屋去,记得洗洗手啊,。”奶奶在方便口罩后发出声音。

“知道了,奶奶!”章钊拉开上屋的门进了屋子,昨天晚上只进了姑姑住的小屋,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呢,这时候倒是正好。

奶奶家的上屋虽然在屋外看着是尖顶的人字房,可是屋子的棚顶却不是斜的,草绿色的胶合板吊顶至少有三米半高,完爆后世的商品房。当然,其他设施就比较简陋了。

不管是厨房,还是卧室,都是水泥地面,因为长期擦洗,很是光洁透亮。厨房里很暗,只能依稀的看到水磨石的灶台上放着的瓶瓶罐罐。除了油盐酱醋这些与后世无差别的调味品之外,最醒目的是两个直径大约15公分,高30公分的广口陶罐。那是用来装荤油和熟肉的。

这个时代除了一些高级干部,没人家里有冰箱,保存肉类的方法就只有腌制或者煸炒成肉干了。至于荤油,到了85年的时候已经不是特别要紧,如果再早十几年,谁要是能买到大块的猪板油,简直能够救一家人的命!

厨房用的是燃气,脱六厂的福,不仅不用烧火生炉子,甚至连燃气表都没有!这时候的石油深加工水平不好,好多催化裂化后产生的石油气都没办法回收处理,除了送给自家的居民当煤气用之外,剩下的都直接烧掉的!

水池里的自来水倒是安装了水表,不过每个月50吨的免费用水量,在这个没法在家里泡澡的时代,这个水量是无论如何都用不掉的。

厨房向左转,就是爷爷奶奶住的大屋的房门。章钊推门进屋,被突如其来的阳光晃晕了眼睛。虽然不是后世的落地式,但接近2米高的窗户也让房间的采光足够的好。

紧贴着窗口是一张2米宽的大床,这是爷爷奶奶平时里住的。大床西侧是一条半米左右的小过道,过道西侧靠墙还摆了一张1米左右的小铁床。大床的对面是一个条形沙发,沙发上照着亚麻布的沙发罩,沙发上方是电表和电闸。

住宅区的用电同样是六厂负责,价钱比市内的电价便宜几分钱不说,最重要的是几乎从不停电!因为六厂这类化工企业,对用电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己投资建设了两个发电厂!

沙发的北侧,放着一台老旧的标准牌缝纫机,黝黑的铸铁机身上好多漆皮已经脱落,不过因为长期使用,不仅没有锈蚀反而发出乌亮的光泽。

这台缝纫机伴随了奶奶一生,也陪伴了章钊的大部分童年时光。在奶奶做针线活的时候,帮奶奶穿针,而奶奶不用的时候,他经常把缝纫机的皮带拆掉,空踩着缝纫机的脚踏板玩。

缝纫机边上是靠窗放置的拆卸式饭桌以及几把木凳。与南侧的大窗不同,北侧的小窗大约只有半米多宽,不到一米高。窗户被安装的很高,超过了两米,每次开关窗户都需要爷爷踩着凳子才能够到。而后来,上小学后,这个工作就变成了章钊的了。

缝纫机的对面,也就是房间的西侧,是一个大立柜,里面主要放着的是枕头被褥。衣柜的南侧,是并排放着的两个大箱子。这不是后世可以拉着走的那种皮质或者塑料的旅行箱,而是长度超过1米宽度也有半米以上,箱子上有金属的锁鼻子,上面挂着黄铜的挂锁。不过锁头只是挂在上面,并没有上锁。这个夜不闭户的时代,除非出远门,不然是绝对不会有人锁门锁箱子的。

箱子上方的墙面上挂着好多木质的相框,相框里贴满了老旧的黑白照片,也偶尔有一两张彩色的。不同于后世P来P去的自拍照,这时候的相片大多是在照相馆照的,大多都是集体照,有爷爷奶奶和工友们的,当然更多的是章钊的父辈。

恩这张照片只有大爷、二大爷和老爸三个,抱着老爸的奶奶好年轻啊;这张是四个孩子,我老叔已经出生了,还在哭鼻子.......咦,这张是姑姑小时候的,好丑.....其实姑姑现在也不算漂亮,她真正最美丽的时候是几年之后,那时候姑姑有了经济基础,不论衣着打扮都紧随潮流,加上大学生的知性和自信,自然魅力无限。

“章钊啊,又看照片呢?”奶奶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只削好皮的梨子,向章钊递了过来。

章钊下接过梨就咬,额好酸......后世的人常羡慕以前的食品,没农药,没化肥,没转基因。殊不知在三无时代的产品虽然没了污染,不过因为农业科技水平不行,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不如后世的好吃。

最明显的就是水果,不管西瓜、葡萄还是梨子,后世的水果一个个颗粒饱满色泽诱人,味道也都还不错,可是现在的水果就真的不敢恭维了,歪瓜裂枣什么的只要是甜的都算是好货了。

“怎么,不好吃?奶奶再给你削一个。”奶奶看着孙子咬了一口之后就对着梨子发怔,忍不住问道。

“不用了,挺好吃的。奶奶,我给你削一个梨子吧。”章钊想起上辈子都是奶奶给他削水果,自己从来没帮奶奶做过什么,不禁有些赧然。

“行啊,我孙子长大,出息了!”奶奶掩口笑道:“不过奶奶现在身体还好,还用不着你干活,等你长大了,奶奶老了再帮奶奶做事好了。”

“奶奶,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就让我帮你做点什么吧......”章钊的声音有些哽咽,子欲养而亲不待,他难道要说上辈子自从上了大学就和奶奶聚少离多,除了逢年过节准备些年货(而且还不能买贵的,不然必定被退回来,或者超价付钱),再也没能为她做过什么吗?

“傻孩子,奶奶知道你孝顺,和你爸一样,不过现在奶奶真的不需要。你要想为奶奶做点什么就赶紧把梨吃了,多吃东西才能长大个儿。像你爸,小时候就是太懂事了,困难时期家里粮食的不够,你二大爷和你老叔都可劲吃,只有他每次都只吃个半饱,结果兄弟几个里数他个子最小,还落下了胃疼的毛病......”

奶奶擦了擦泛红的眼睛道:“唉,老了,净和你说这些以前的事干啥?吃完梨你就出去玩儿吧,不用陪着奶奶。”

“不,我就要陪着奶奶,今天奶奶去哪儿我去哪儿!”

奶奶轻抚着章钊的头道:“这孩子净说傻话,奶奶今天要去你殷奶奶家串门,你也要跟着去?”

去听俩老太太絮叨陈年旧事?好烦啊!章钊的宅男属性又要发作,不过好在及时忍住了:“好啊,我好久没见到殷奶了,我和你去!”

“行,等奶奶收拾下东西,咱们就走。”

殷奶奶家住的不算远,在奶奶家向西两个胡同。奶奶捧了一盆君子兰放到一辆破旧的铁制婴儿车里,那是二大爷买来给章钊小时候用的,现在成了奶奶买菜搬东西专用的,也算超市购物车的原始版吧?

章钊跟在奶奶身边帮忙推着小车,隔了一会终于忍不住问道:“奶奶,这盆君子兰是要送给殷奶奶吗?”

“对啊,你殷奶也喜欢侍弄花花草草,我看这君子兰花儿开的挺好看的,就给她送一盆过去。”

“可是奶奶,听说君子兰很值钱啊?”

奶奶笑道:“怎么和你二大爷一样,天天就寻思着钱,长大了肯定是个小财迷!你殷奶奶过去在家困难的时候帮衬了不少,现在咱家条件好些了,可不能忘本啊!”

章钊问道:“这君子兰是二大爷买的?”

奶奶气道:“对,就是这个败家子儿,两个月前去永春花了60块钱买了两盆君子兰,说隔不了多久就能值上百元了。”

得,既然是二大爷选的投资项目,那估计就没啥戏了。

二大爷一生最喜欢投资,什么邮票啦,古币啦,股权证啦,甚至还和人合伙承包过荒山,开过矿。按说赶上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红利,基本投资什么都是赚的,要是运气好,直接翻个几十上百倍的也不算什么。

可惜二大爷不在此列,二大爷的各项投资,不是高位接盘套牢,就是合伙人出问题跑路,总之,二大爷忙乎了一辈子,投资的钱估计还跑不赢通货膨胀。到最后,还能值点钱的反而是他们自住的那套房子......

不多久,奶奶走到了一户人家门口,轻轻按了下门铃,沙哑的嗡嗡声之后,门被打开了。

“红兰妹子来了啊,还有我三孙子?快进屋....”殷奶奶倒是很热情,不过章钊实在是哭死,我不就是因为老爸排行第三吗?又是小三、又三孙子的,直接叫名字不好么?

殷奶奶热情的拉着祖孙两人往屋子里走,院子里那巨大的玻璃暖房的半地下花窖着实让章钊吃了一惊,不过想想去世的老爷子曾经是处级干部,也就释然。

走到花圃处,奶奶停下了脚步,伸手在车里搬出了君子兰,对殷奶奶道:“殷大姐,我家二儿子前一阵去永春出差,带回来两盆君子兰。知道你喜欢花,这不,给你送了一盆来…...”

殷奶奶看着端过来的君子兰花盆,脸上露出难言的神色:“谢谢红兰了啊,这个我可不能要,买的时候花了不少钱吧?”

“不贵,不值几块钱的。”奶奶连忙说道。

殷奶奶摇头道:“老妹子,你可别哄我了,来,给你看看我养的花。”说着,推开了花窖的大门。

一股热浪伴随着淡淡的潮气传来,让章钊不禁皱了皱眉。殷奶奶在前面带路,祖孙二人跟着走下了花窖。花窖并不算深,地下部分只有2米左右,晌午的阳光透过木格子的玻璃窗将花窖内照的通亮。花窖里是一排排木制花架,架子上放着码放整齐的花,至少上百盆几乎都是君子兰!

“殷大姐,你这是?”奶奶以前看过殷奶奶家的花窖,里面至少几十种花,可是现在不管大小花盆,里面栽的全是君子兰!

殷奶奶道:“我家原来养了三盆君子兰,半年前我儿子带到永春卖了,一共卖了3000多块钱,然后这败家子把所有的钱直接全买了君子兰花苗,一共买了100多株,回家就把所有的花都给铲了,全种上君子兰。

结果今年6月份永春市政府出面管制,一盆100块钱的花要上60块钱的税,君子兰直接就不值钱了,听说永春那边好多花都是直接扔大街上的。我这些花红兰你有喜欢的没,喜欢直接搬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