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战国——常磐红叶

作者:扶摇微影 | 分类:奇幻 | 字数:3.1万字

第四章 今川

书名:穿越战国——常磐红叶 作者:扶摇微影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5:14

“不了不了,踢不动了。”大叔摆了摆手,从旁边一个伙计手中接过装着奖金3贯钱的包裹。

“小伙子,你的500文,拿好了。”大叔从包裹中掏出一个小包裹,递给雨秋平。雨秋平接过包裹,打开后从里面取出了一串一百文钱,又回递给大叔。“报名费先还给您。”

“诶,你这可就见外了。”大叔不满的皱了皱眉,“刚才我可是说好,你踢得好就不收你钱的,你可是也答应下来了啊。”

“额…”雨秋平回想了一下,似乎确实有这么一回事,“那行吧,说到做到嘛。”

“小伙子,你的防守可真是不错啊,”这时,大叔周围的几个同伴一边换着衣服,一边称赞着雨秋平。“意识到位,身体过硬,而且不贪心,这点最重要,”大叔也在一旁补充道。“好几次对方的假动作都没能骗到你,你也没有强求去抢断,这让你的防守更加稳固。”

“不过呢,也稍微有一些太保守了,”大叔摸了摸自己没有胡须的下巴,“有时候还是要稍微主动一点啊。”

“没办法呀,老毛病了,”雨秋平哈哈一笑,“从小我就挺怂的,不敢冒险。”

“不说这些了,先请你吃一顿怎么样,庆祝我们的胜利。”那个大叔拍了拍雨秋平的肩膀,领着一行人向着骏府城的中心走去,“那里有一家我特别喜欢的拉面店,里面还有明国面,你一定喜欢的。”

在当时的日本,上到武士大名下到平民的饮食都是非常简朴的。经常一碗小米粥,几块酱萝卜或者酱黄瓜就是普通农民的饮食了。武士们还能在饮食里添上鱼肉和味增汤以及新鲜的蔬菜,最令人羡慕的则是只有武士们才吃得起的大米饭。由于日本天皇以前曾颁布过禁肉令,认为像是猪肉,牛肉等等肉类是不洁净之物。所以在有能力消费肉类的上层阶级中,对肉类的食用并不多。而下层的百姓自然是没有能力去吃肉的了。拉面在这时候,已经算是比较奢侈的享受了。

走到面馆后,雨秋平才发现自己的挂坠并没有挂在脖子上,估计是落在场地那里了。他于是急匆匆地跑了回去寻找,终于在当时放衣服的架子边上找到了落在土里的红叶挂坠。细心检查一遍发现没有损坏后,雨秋平如释重负地用手擦去上面的灰尘,把它挂回了脖子上。

等雨秋平回到拉面店后,他的那份苏州面已经端了上来。大叔和他的伙伴们很有涵养地没有动筷子,而是等着雨秋平回来一起吃。

“不好意思,久等了,你们怎么不先吃啊,面凉了就不好吃了呀。”雨秋平搬开椅子坐下,向其他几个人点头致歉。

“哈哈,这里可是骏河啊,全日本礼仪数一数二的地方。”坐在雨秋平左手边的一个中年人说道,“哪有客人没到就先动筷子的道理。”

“哦?这样嘛,我初来乍到,对这些规矩不是很懂啊。”雨秋平咽下一口面,问道,“骏河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么?”

“那倒也不是,天下六十六国风俗各有不同啦。一般富裕的地方风俗礼仪会好一点,”那个中年继续说道,“像近畿地区啊,我们东海道的骏河啊,或者大内家的周防和长门,朝仓家的越前,礼仪都是很讲究的。”

“不过啊,我们这骏河本来也算是近畿人眼中的关东土包子呢,”大叔接过话头,“是在今川家开始注重礼仪文化后才变成现在这样的。”

“话说回来,今川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啊,”雨秋平看到这个商人大叔似乎见多识广,就想借机了解一下现在的时代大背景。“这个骏河,就是今川家统治的吧?”

“嗯…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大叔咽下口中的食物,把筷子放在碟子上,向雨秋平介绍道:“今川家本是现任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家的分支,血统尊贵。有着御所绝嗣吉良可继,吉良绝嗣今川可继的说法。先祖今川范国因立功被授予了骏河和远江两国守护,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远江守护一度被收回。而在幕府和关东对立的时候,今川家屡次坚定地站在幕府一边,作为先锋队入侵关东,因此深受幕府赏识。今川家也被冠以‘征夷副将军’殊荣,今川这一姓氏也被授予‘天下一苗字’的称号。”看到雨秋平似乎有些费解,大叔于是解释道,“所谓‘天下一苗字’,就是指除了今川本家意外,其庶族不得使用今川的姓氏。比如现任当主今川治部义元,”大叔微微一笑,“在还俗继承家督之位以前,就不能使用今川这一姓氏,而是叫做梅岳承芳。”

“这样啊,那全天下可以叫今川的人,也就只有了了几人咯!那还真是殊荣啊。”雨秋平不由得感叹道,“只要听到今川这两个字,就肯定是今川家的嫡传。”

“没错,”大叔点了点头,“现在唤作今川的人,除了家主之外,就只有家主的子女们了。当家中长子继承家督之位后,他的兄弟们就要改姓。比方说从前的远江今川家就改姓为濑名氏。”

“刚才说到哪里了?远江守护被没收是吧,”大叔拍了拍手,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后继续说道,“后来在应仁之乱爆发的时候,当主今川义忠大人多次尝试入侵远江来恢复领地,结果不幸中伏,马革裹尸。今川家的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今川氏亲大人尚且年幼,由小鹿范满暂时摄政。在他成年后,今川氏亲在北条氏的北条早云大人的帮助下夺回了家中权力,并开始集中全力攻略远江。”

“永正五年(1508)时,幕府再次授予今川家远江守护的官职,今川家也顺理成章的将骏河纳入统治之下。在这场攻略中,朝比奈家和冈部家功勋卓著,被先主今川氏亲倚为干臣,成为了今川家的两大支柱。”

“再然后呢,当主制定了赫赫有名的《今川假名目录》,用详细的分国法确立了领内的秩序。”大叔看到雨秋平听到这里时忽然眼前一亮,不由得好奇地问道,“怎么了?看起来很兴奋啊。”

“也没有啦,就是觉得这位今川氏亲大人当真厉害,”雨秋平笑着说道。

“哦?”大叔嘴角划过一抹笑意,“之前说他南征北战平定远江时,你可没什么特别崇拜的神色啊,为何听到《今川假名目录》后就如此兴奋呢?”

“我觉得吧,攻略一城一国之地,远远不如一部详细的法律制度来得重要,”作为历史生的雨秋平对此深有感触,“法律是一个政权稳定的基石。”

“继续说说。”大叔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怎么说呢,我觉得法律对社会对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孟子就说过,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嘛,”雨秋平解释道,“法律既可以规范社会秩序,也能在保障个人权利的同时限制统治者的权利,不至于让他们倒行逆施。如果一个国家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有一套名为法律的统一标尺,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公平和特权。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法律能够被很好地执行,国家社会的秩序就将得到维系。”

“但是呀,我们汉人一直以来对法律不够重视,”雨秋平皱了皱眉头,用筷子轻轻敲击着碗边,“我们的史书总是歌颂人治而非法治。我们歌颂三皇五帝这样的贤君,歌颂高风亮节的名臣,却不关注一套真正能够福及后世的法律。君王出口成宪,凌驾于法律之上,援礼入法更是把儒家的伦理纲常混入法律中,法律的地位得不到重视。”雨秋平叹了口气,“国家难以长治久安,兴盛衰败全部系于统治者,贤君时自然一好百好,一旦统治阶级昏庸无能,整个王朝就会因此陷入危机。”

“因此中原三百年一大劫,治乱循环,正是因为没有一套恒久不变的公正法律来维系社会稳定啊。”雨秋平长出了一口气,“这就是我为什么那么看重法律的原因了。这位今川氏亲大人想必也是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因此对他格外佩服。”

“讲得真不错啊。”“好小子,有见识。”周围几个同伴纷纷喊好,弄得雨秋平一阵不好意思。

“你今年多大了,”大叔忽然问道。

“十七。”雨秋平报出了自己的虚岁。

大叔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雨秋,你很有见地,你这个年龄能有这么深刻的认识着实不容易,果然是明国来人,非同凡响。”

“治乱循环,治乱循环啊,”大叔转过头没有再看雨秋平,而是喃喃地念叨着治乱循环几个字。愣了半晌,意识到似乎有些冷场后,他才哂笑了一声,继续说道,“那我们继续说今川家。在今川氏亲大人百年之后,今川家经历了数次家督更迭,最后由今川治部义元大人继承了家督。这位家督不仅对内巩固了政权,对外还与东边的相模北条,东北的甲斐武田结成了三国同盟,通过控制三河豪族松平家的方式掌控了整个三河,并进一步入侵了尾张东南部,和织田家开始交战。”大叔微微一顿说到这里时微微一顿,似乎在考虑些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