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霹雳之儒门春秋

作者:碧海春霖 | 分类:奇幻 | 字数:3.0万字

1 千载春秋

书名:霹雳之儒门春秋 作者:碧海春霖 字数:3.7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5:01

数百年后,杜芳霖依稀还记得自己上辈子应该有个特别男子汉气概的名字。奈何他在看霹雳布袋戏时太过激动心悸而亡后,这辈子不幸生在了苦境儒门。他出生的那日,正是窗外细雨飘飞,桃花香气徐徐而来。他的父亲一位隐居在西武林的儒门修行者先圈定了一个“霖”字,又在“春”与“芳”之间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舍前而就后。

也幸好是这样,杜芳霖这才避开和东武林一处风俗奇异的地界重名的厄运。虽然说在定力不强修为不足的时候,谁提这个名字他跟谁急,因此“春秋砚主”这个别号要比“杜芳霖”这三个字出名得多。

在西武林邪天御武事件之中,杜芳霖的父亲为护一方百姓而死,后来就再没有人有资格唤他的乳名“砚儿”。他拜儒门圣司墨倾池为师的时候已经是三十而立之年。初次见面,墨倾池拟定赠他之字号为“孚辞”,一个很拗口的字,很符合儒门之惯例。

而他的母亲,早在他出生后的第十个年头就因为寿元耗尽而死。在苦境修为代表着能存活的年限,比如杜芳霖自己,尽管黑发早已转白,漫长的数百年时光只会让心性越发沉稳,却不会对身体和外貌有怎样明显的影响。除非有一日,他废功待死。

“桃花开了。”

“嗯。”

扇宇定锋坡的主人是他的好友。儒门的人,循其礼,养其气,做事总是不紧不慢,实际是城府在心。上辈子很多人都说十个儒门九个黑,原本杜芳霖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后来他却知道,因为儒者擅棋,博弈之道免不了布局破局,而所谓黑出了名的那几位,不过是有心搅动风云。

其他儒门修行者,或许醉心天地美景,自在于六艺之中,不被世人所知又能如何扬名!不过正是因为儒门杂学甚多,理念又与世道息息相关,不出世,亦要在入世时把持修行之心,因此难上加难,很难出现那种功体超卓之人。

十个儒门九个死。呜呼哀哉,痛心!

“汝之情绪,又见波动。”

隔着一间屋子,扇宇之主忧患深的声音低沉磁性,带着久眠未醒之慵意,听似不疾不徐,自然有条有理。以杜芳霖对这位好友的了解,这个人八成又是躺在榻上懒得起身,所以才会隔着一扇屏风给他在外面设下雅座,按照喜好准备了一枝时令鲜花,还泡好了茶,备好了饼。

儒门修行数百载,杜芳霖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技巧正是泡茶。人说茶香染心境,而他泡的茶总是滋味复杂,浓盛浊酒,连他自己也不爱喝自己泡出的东西。

“桃花盛开之那日,吾那最是良善的三弟子死在花树之下。吾仍记得,他之尸体露天三日,无人收埋。可惜了那里,距离吾之孚言山不足百里。”

所以他的小徒儿并未来得及送出求救讯息。后来孚言山主人震怒,方圆百里盗匪不存,至今仍是绿林一片禁地。

杜芳霖穿越至今,一生一共做过三件错事。

最初那个百年,他年少轻狂忤逆父亲拒绝进入学海无涯深造,被押去文诣经纬交由儒门圣司墨倾池管教。因此错过了西武林那场邪天御武之乱,他的父亲为护一方天地而死,尸骨无存至今不存寻回。后来天都建立,他以自己的先知先觉埋伏在西武林,拉拢各家学派,建立春秋百家·九鼎之社,本以为能借此控制民间舆论,杜绝未来天都覆灭之灾。

然而可惜,当生存之忧虑消失之后,比起快乐更能让人记住的是伤痛。百姓忘不了血云天柱,哪怕没有有心人暗中推波助澜,在历史逐渐被人遗忘的当下,除了那位天都之主,又有谁更适合成为被十万人后裔迁怒之存在?

天都覆灭,大势所趋,英雄失望之下转而成为暴戾之主,不得已九鼎之社反而成为天都之对立面,在当时比之天下封刀名声更甚。然而罗睺死后,这个组织一夕解散,是因为杜芳霖实在是寒了心。这个错误让他铭记,真正的天下大势人力无法阻止,真正的天命必然会发生,而要杜绝灾祸,需有更巧妙的方法。这是他毕生难忘的第一件错事。

第二件错事,是在第二个百年。学海无涯改选教统,杜芳霖代替了母亲的位置,前往成为见证之一。当时他见弦知音忧虑于和挚友太史侯之间越来越难以缓和的关系,想起上辈子看剧时了解到的消息,一时心思浮动便设法在票箱上做了手脚,亲自揭开了那让太史侯倍感羞辱的唯一一票之来源为何。这之后,太史侯果然并没有与弦知音翻脸,而是针锋相对始作俑者东方羿。直到有一日,学海无涯礼部执令与人苟且后抛弃妻女的消息传遍儒林,名誉扫地令人哗然。杜芳霖心知不妙,赶到学海无涯,太史侯已怒而亲手杀死了那位携女质问的女子,现场血流满地只余一名哇哇大哭的幼童。

这件事情的平息,是出于太学主的一纸调令,命礼部执令太史侯自卸职务闭门思过百年,这百年内礼部事物由教统弦知音暂代。射部执令东方羿有替好友太史侯包庇之过错,罚俸十载,以儆效尤。这之后,学海无涯礼部名誉扫地,太史侯终究还是与弦知音有了嫌隙。那名无辜幼童被杜芳霖带回文诣经纬收为义女。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教训则是,打蛇不死后患无穷。做一件事,布一场局,绝不可肤浅着手于表面,而要看准要害。在当时他决定插手学海无涯教统改选时,哪怕明知道会被太学主看出破绽,也不该犹豫而是应该直接设法将东方羿此人在高位上弄死。他也终于意识到,不是儒门之中黑化的人物多,而是有的时候,儒门之人的手段要比三教中其他佛道,更显幽微而已。

百年后太史侯恢复职位。有一名名为月灵犀的少女拜入学海无涯乐部修行。杜芳霖越来越厌恶儒门中人际交往各种手段,这种厌恶和质疑在儒门四锋名为评选实际已认定中达到极致。也就在这个时候,疏楼龙宿递来了橄榄枝,邀请他这位曾经的春秋百家九鼎之社的创始人,离开现有的儒门组织文诣经纬,再度参与另创一界,名为儒门天下!

“汝,后悔了。”扇宇定锋坡,被风吹动的珠帘后方,屏风上隐隐约约映着有人起身执扇的身影。

儒门之人喜好名扇。

扇为引风之物,有引动风云之寓意。当然也有一些儒门修者喜好拿着书本笔墨纸砚等物品。不过杜芳霖也觉得拿着扇子最舒服。因此他随手所持之物同样也是折扇,一柄墨玉为骨绘有墨竹的冰丝折扇。

“并非后悔,而是……”不同忧患深的低沉语调。

杜芳霖表情不动看似不拘言笑,声音却温润透着雅致,一字一句宛如从玉中浸出:“反思。”

他所犯下的第三个错误,正是儒门天下建立之后。

疏楼龙宿为儒门龙首,春秋砚主则为儒门砚辅。有感于百姓多愚,儒门陈腐,太学之中只见争权夺利,而无教化众生之实质。当时杜芳霖决定借儒门天下腾龙而起之势,联合数名儒林好友,在苦境广收门徒,开创“明德书院”以教化万民。明德书院之宗旨恰好与学海无涯相反,不设门槛,有教无类,但有求学之心者皆可入门,不但传授儒家学说武功奇技,还开设农桑、商贸、匠技等一专业学科,将实践与学识结合为一体。在当时,春秋砚主与儒门龙首一同颇受儒教内部之关注,也得到了来自文诣经纬墨倾池一脉与文载龙渊掌教应无骞的支持。

杜芳霖早已再无对某些人物的预设立场,也并不觉得师尊墨倾池拉来好友应无骞帮他做声援有哪里不妥。立场决定利益,执念决定行为。在某些行为还未生成之前,墨倾池并未有愧于圣司之称号,应无骞也只是太过执念于儒门掌教之名誉。当然杜芳霖依然有决定在未来做些什么。但那个时候,已名列先天之一的他却在意气风发,以为自己一定能够做成前人所未能达成之事。他的犯的错误是,错估了苦境的局势。

四境道集苦灭,苦境地广物博,民生最苦。这苦并不仅仅之是百姓多愚,还有无法避免的天灾,无法去除的人祸。在一个武力至上的世界中,传授下去的知识无法有效地被疲于奔命的百姓施行,被教化的百姓若无上乘的习武资质,一旦死亡依然意味着传承断绝。杜芳霖一共收下了十位弟子,有三位被卷入正邪之争连累同门后死于非命,一位滋生心魔破门而出,还有三人是在外出传授百姓生存技能时遭逢天灾骤变为救人力竭而亡。他后来解散了明德书院,将其余三位徒弟驱离了孚言山,闭门思过五十年,从四书五经中艰难地再度捡回了上辈子的某些科学知识。

在余下的岁月中,杜芳霖主动结交学海无涯御部执令司徒偃,改造农具,改良物种,改进民生之所需,传承天下匠人御雷、驱瘟、稳地脉、预天灾之方法。从此春秋砚主之名号逐渐淡离武林,却在武林之外的天地名声远扬。

也就在这之后,杜芳霖与扇宇之主忧患深成为了朋友,时不时跑来喝茶,一品好友之手艺。

但是今日,也不知是不是桃花灼华之缘故,他的心思格外的浮动不明。

“吾总觉,有事将要发生。”

五指合拢墨玉折扇,杜芳霖慢慢地道。

屏风后忧患深声音传来:“嗯……孚言山!”

说得没错。桃花芬芳满天下,孚言灼华耀人间。他离开隐居之地也有许多时日,或许今日心血来潮,正是某种暗示。

杜芳霖沉吟放下手中茶盏:“吾回去了。”

忧患深慢慢道:“不送。”

一阵风过,带来柳叶三两片。一片坠于案几,落在白玉双耳瓶前,桃花一动跌落一瓣。

而端坐于案前赏花的人却已不知去向。

杜芳霖化光离开了扇宇定锋坡。

他擅使三光,御光而行一日千里,其能为在百姓眼中早已与神人仙子无异。数个时辰之后,一道流光溢彩宛如墨意流淌之护体光华从天而来,降落在孚言山之脚下。杜芳霖并未直接回归被阵法掩去的星砚阁。因为在回来的那一刻,他已经知晓今日心动之缘由。

孚言山下,界碑之前,有一名红衣金冠娇俏可人的少女手捧儒门之信物,垂首静静等候着。那是十年前由疏楼龙宿首肯亲自引入儒门天下的两位护法之一,永远侍立在华丽龙首身后寸步不离的穆仙凤。

见光影落地,穆仙凤上前行礼:“仙风见过砚辅。”

杜芳霖不言不语,先拿起那封托盘上被压在儒门金令下方的书信。大致看完之后,他眉梢一扬,声音听似雅致温润,而表情却越发冷峻肃然:“要将儒门天下托付给吾?”

疏楼龙宿这是做了什么?

戏弄傲笑红尘终于事发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