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遗失的云图

作者:仪敬 | 分类:奇幻 | 字数:3.4万字

第二章 缝插针算上一卦

书名:遗失的云图 作者:仪敬 字数:3.7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4:57

阳光缓缓地透过柔柔密密的雨丝,照进这条京城最繁华的街市——天河市。

中年男子勒马驻足观瞧,随侍们连忙骑马赶上,将黄色伞盖展开。

天河市上做买卖的、闲逛的、途经的行人们这才都惊惧地知道,原来是王上的便装轻骑队正在回京。

雨,开始渐渐地又大了起来。

王上乙辛在马上左右端详:大雨点打在对街千月胭脂铺的粉红招牌上,让这粉红大字好似着了重彩,竟比那邻里鱼羊馆的猎猎酒旗风显得还要水灵妖艳。

雨点打湿了天河街市上随处可见的青石板路基,平日里热闹的街道在这个细雨的早上显得格外冷清,更何况行人们正在争相避闪着乙辛的轻骑队一行。

乙辛很有兴致,竟然下了马,来到天河市车马店门口的田嫂炊饼摊儿上。也不知乙辛和那胖田嫂说了些什么,不一会儿,他便举着个泛着麦香的滚烫大炊饼兀自骑上马来,怡然自得地大嚼起来。

一位侍从从后面赶了上来,与乙辛的马头来了个齐头并进:“报——报——启禀王上。”

“襄阳,你怎么啦?怎么不一上来就夸赞孤今晨打猎的收获呢?你说说,那果子狸共有十几只吧?那大雁也得有上二十几只吧?唉,要不是王后阻拦,孤还真真能射杀不少林鹿呢……”

乙辛每每提及打猎,都意犹未尽地,不过,他看出襄阳好像有正事要禀告:“那么,襄阳你到底是有什么事这么急着上报啊?”

“禀报王上,王后娘娘待产,迟迟没有动静,王上您一直为此忧心不已。王后被姜太医等一干重臣守护于锦绣宫中,已经有几个月了,今晨,艳阳出吉兆,刚有信鸽赶来,举国皆盼的喜事就要临门了。小的特为王上传来喜报:‘王后胎气有动,已经有了生产的征兆,胎儿有出世之愿。’看来,直待良辰啦。”

“啊,哈哈——我大周江山不乏王之后裔矣!”王上乙辛仰天大笑。

身高八尺的王上乙辛立时下马,重重地向城外箭扣峰方向的兜率神石行了个大礼,道:“苍天有眼,祈请助我大周一臂之力,望子嗣兴旺,民安国昌。”

“王上不是回宫去吗?怎么掉转了马头?”襄阳问道。

“哈哈哈,孤起念动议,要去知笃观拜会一下道长。”

……

今天是大周王朝天佑二十九年,周历二月十九,举国上下正在为王后即将临产而祝祷,京城云中这几天的香火尤盛。

普天下的信众都前来云中,专为朝拜知笃观,此观就设在城中东南的闹市口。

观内,几进院落深处的一间简朴的小屋里,一床,一案,一书、一钵……突然,急匆匆跑进来一个小道士,报:“法师,王上驾到!”

布衫麻履的清潸法师抬起头来,合上手里的书,浴手呈香,然后,不慌不忙地款步走出小屋,去迎接王上。

知笃观是石头垒成的。

照京城百姓的话说,它的外观就像是大碗摞小碗,一层层圆形的塔被按照大小、由低到高叠加在一起,直指云天,就好像大地的块块基石,向天路敞开了怀抱。

知笃观源自当年大周开国世祖的执着一念。

当年世祖为了能从昆仑山上请下无上道人,特意开天柱山之万亿年基石,将这被称为汉白玉的基石一块块敲击下来,再经劳工几千里牛拉马驼地拉到京城来,又经时几个十年,才陆续修造完工。

这“碗叠碗”状的通天石塔可有讲究。据说,是根据无上道长从昆仑山发来的诫语而建造的,此每一层石碗的叠加,都需在下面埋上一粒米、一把黍、一捆天麻。已经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这个做法是何用意,但这个固定下来的传统却得以保存延续。

世祖下令用汉白玉铺就了知笃观的澄愿广场。

一入观,但见广场上,蓝天白云都映衬到了汉白玉地面里,真的是头顶为天,脚踏是云,如入仙境。

每年上元节,京城百姓们的长生灯都在这里放飞。人站在汉白玉广场上,好像生活在现世,却能够看到长生灯正向过去飞去,向未来飞走……真是一派神奇的体验。

据说,无上道长终究没有来京城,而是派了他自己的座驾仙鹤和一本叫作《知守论》的书卷,来驻守本观。

至此,知笃观在历届道长的护持下成为信众们最可倚重的信念之堂。

清潸道长将王上自闹市口的当街迎进观门。

此时,大雨淋漓,小雨滴答,整个汉白玉广场变成了神奇的大盘小盘落玉珠。

乙辛深深地吸了口雨中的空气,大喜。

他向道长轻轻一揖,说:“道长定知道朕来此的用意吧!”

道长回礼:“王上,从今天的道场来看,风云际会,变数颇多啊。”

乙辛静静听闻,没有走动之意。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道长在乙辛手上轻划了几下,道:“贫道今日从汉白玉中捕捉到丝缕灵光,故而,只能在此赠王上这两个字。”

乙辛看着手上的字,愣在原地。

“天地契阔,唯愿绵永……还请王上回宫歇息吧。”道长深深一礼,然后,轻轻转身离去。

襄阳等候在观外,直见乙辛缓步走了出来,他连忙将华盖举到王上的头顶。

乙辛神情略有沉抑。襄阳见状,连忙插荤打嗑着岔开了话题,心里却在想,不知那清潸法师都为王上拆解了些什么,让我王多了这几许心事。

……

紫霄宫内,一声声高亮的嗓门传远:“王上驾到——”、“王上驾到——”、“王上驾到——”……

远远地,声音穿透乾坤殿、景泰殿、龙麟宫、万寿园这层层殿阁,传送到御花园后的锦绣宫内。

锦绣宫中,太医们听闻太监的传音通报,纷纷后退,列成一行,俯首施礼,只待圣驾。

此时,正是一行队伍穿过龙麟宫的殿前广场,急匆匆地步行着。

乙辛等不及脱下旅装,依旧足踏着祥云纹雪豹皮靴,提着碍事的绶带,一路小跑着,穿过龙麟宫的广场,取大殿侧翼之道,欲奔向锦绣宫,去探望王后。

“王上,且慢——”一位翠簪盈云鬓、画眉浅妆黛的年长妇人在一行侍女的陪侍下,站在龙鳞宫大殿的转角门外。

看似,她和随行的侍女已守候多时了。

她声音不大,却神采威仪:“乙辛吾儿!”

王上一惊,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母亲大人,他叩首道:“乙辛叩见母后大人。恕儿回京后没能先去拜见母后,而是急于去看儿那即将降生的王儿。”

“我儿平身,无须多礼。”

“那孩儿这就去了。”

“慢着——”

“母后,这是怎么?!”

“我儿是一代天骄的大周国王上,为娘倒要问你,王上为了国运,可会诸事隐忍自持?”

“母后,此话怎讲?孩儿一向遵从母命,还望指教孩儿。”

太后一脸严肃,竟然郑重其事地将皱纹给“拘泥”成了眼角外侧的两朵褶皱菊。

她娓娓道来:“产妇生子,血光会冲了大周的基业。故而,王上一定要在王子降生的百息后,才好与之见面,方得吉祥福临。”

“这——”

乙辛面露难色,驻足思量。

略沉吟了片刻,他咬了咬嘴唇,狠下心来,说:“也罢!母后,孩儿可以做到。来啊,襄阳,随孤打道,暂不去锦绣宫,先回乾坤殿歇息。”

“诺。”

乾坤殿上,乙辛丢下手里的卷册,来回不停地踱着步,他虽然无法身临此时锦绣宫紧张待产的现场,但期待孩儿降生的焦虑早已使他无暇他务。

回想起今晨清潸道长在自己手心上比划的两个字:“有光。”乙辛依旧不得其解。

伏案间,乙辛囫囵一觉,竟然进入了“他乡别地”……

梦中,乙辛自己就好像一张透明的纸,并不被周遭他人所察觉,他身量也轻,浑如飞絮,不知不觉,一下子就入了无人之境。

他并不知道,此神游之地乃地底下八万丈的去处——那庚明大陆的冥界。

奈何桥下波澜不惊。

断桥上,有着一张煞白脸的画皮人在目无表情地打伞迎客,路边的鬼火此起彼消,酒旗招展。

鬼影幢幢的一行人正推推搡搡、吵吵嚷嚷地排着队,可一等到真的喝下了一碗孟婆汤,游魂们突然就都变成了哑巴。

它们一个个直视前方,木讷地前行,毫无意识地走着走着,突然一个猝不及防,被卷到前方一个硕大的神磨里,一下子没了踪影……

看到这番景象,乙辛吃惊地想要叫出声音来,他还来不及发出声音,就被一股烟给裹胁着,漂飞而去……

乙辛的神魂在阴曹地府中游荡了好久,被阴风裹胁着来来去去,一眨眼,又来到了一个不可知的地界。

……

此时的判官府灯火通明,判官老爷面无表情地挪了挪自己肥大的屁股,这才安生地坐定下来,开始例行公事,拍案,升堂。

“牛头马面可在?”

“小的在。”

“大人,小的在。”

“牛头马面啊,”判官习惯性地捋着稀少的三两根胡须,道:“近日大陆安定繁盛,故而,子嗣繁衍,兴旺不衰,导致本府断案忙、处置忙、应付投诉也忙。”

“大人您说的在理啊。只是我二人……”

“二位休假的请示,本官看到了,深体诸位平日里勤勉尽职,为本官分忧解难,是该有个闲日子好生歇息歇息了……但是,你们看看这上界凡世间,应急的一拨产妇们大呼小叫的,闹得本府日夜难安啊。

“在本官看来,不妨,吾等把这拨官司该送的送、该断的断,好让她们一应顺产,还了因果。等完成了这拨繁琐的案子呢,本官保证,不仅允你们的假,良田美女的犒赏,紧着二位先挑。”

“这——”

“嘟——不要抓耳挠腮的,那是孙猴儿的把戏。眼前,本官手上这案子就非得委任给自己最亲信的下属不行。话说本官最……牛头马面,二人可在?”

“小的在。”

“小的在。”

“本案有点难度,是那大周国王后急着生产。也不知这王后是什么来历,体质非凡,与那王上的血脉不和,结果孕结的胎儿在体内呆了多时,两种血脉在胎体内相掐,谁也占不了上风。那胎体虽在母体内悸动不已,就是不能下生。

“牛头马面!本官派你二人上界,不管使出什么手段,也要将那胎儿早早请出母体。省得整个大周地界内烧香拜佛,叨叨咕咕地祈愿王子降生,这连天的烟雾缭绕、念词阵阵,直让本官寝食难安啊。”

“呵呵,哈哈哈哈——”

判官老爷一惊,道:“何人大胆,来此鬼斧神差之地?!”

“朕乃大周的王上乙辛。”

“阴风不识相啊!本判案重地,岂能容你个凡人来扰!来人,饶他此次初犯,一巴掌给我打回庚明大陆去。”

“遵命!小的们这就去办。”

不待乙辛反应过来,那魂魄本就身轻如纸,已被厉风一巴掌,轻易就给打回了乾坤宫。

乙辛醒来,不觉腰酸背痛,刚才梦里的情形也忘却了个一干二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