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文定山河

作者:Mr雷 | 分类:奇幻 | 字数:2.5万字

第六章:四大才子

书名:文定山河 作者:Mr雷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4:48

仔细回味起“风骨才子”这个称号,苏林不禁想起扬州四大才子的绰号,什么“马上才子”、“行书才子”,虽然毫无自己那个世界历史上才子们绰号中的雅致,可更贴近实际。

自己因文人风骨而一夜成名,被称为“风骨才子”确实不为过。

摸摸鼻子,苏林好奇道:“云姑娘,这四大才子到底是何许人也?”

虽然苏林传承了那位苏秀才的不少记忆和部分知识,甚至连这里的字都认得,可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却是没有。

譬如那些知识也好,亲人也罢,这些都可以说是那位苏秀才生前的最为重要的东西,而这扬州四大才子,以苏秀才当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作为,是跟这些人怎么也结实不到一块儿的,这也导致苏林在整理这部分记忆时,几乎是一片空白。

听到苏林说起扬州四大才子,云素儿明显有些兴奋起来,待字闺中女,对于这些顶尖才子就算没有非分之想,可少女的憧憬总是有的。

不过,听苏林这话,云素儿也有些疑惑,秀眉微皱:“官人身在扬州,竟不知四大才子?”

“呃,云姑娘有所不知,苏林不过一寒门士子,一生以苦读为要事,对于这些确实不太了解。”苏林只好将这锅推给死去的苏秀才身上,也不知他在九泉之下成了替“自己”背黑锅的会作何感想?

想起苏林以往在官河上摇头晃脑的书呆子形象,云素儿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官人还真是用功呢!”

被心中的女神这么一说,绕是以苏林的厚脸皮也不禁老脸一红,连忙咳嗽几声,也不知道是心虚还是为了缓解尴尬。

苏林吃瘪的样子让少女得到了一丝成就感,同时也觉得苏林可爱无比,面色绯红道:“官人还是个害羞的人呢!”

卧槽?撩妹反被妹撩,这也是没谁了,关键还是心目中的女神,苏林不禁心道一句贼他么刺激!

见苏林低着头,云素儿知道再调侃下去,估计这天儿就没法聊了,不由得认真起来,将扬州四大才子一一道出。

这“行书才子”可谓天下闻名,莫说在扬州,其才气哪怕在整个大宋也能进入屈一手之列,只因其写得一手好字,端得是行云流水,不仅堪比大家书法,而且还自成一家,字体端庄秀丽而又高雅,成为扬州乃至整个江南都争相模仿的对象。

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或许并不算有多厉害,可年纪轻轻,便能如古人王羲之、颜真卿一般将书法自成一家,又搞了个“秦体社”,不说整个大宋,起码在这扬州,甚至在江南一叶为才子之首也不为过。

至于另一个才子,擅诗词和作画,其内容大多数与美人有关,且本人也时常进入青楼妓院,风流倜傥,不少青楼女子都自愿为其买单,被称为“桃花才子”,暗喻风流。

这位风流成性的才子,本性豪爽不羁,在扬州买了一座庄园,建了座桃花庵,自称桃花庵主,又因为桃花暗喻风流,于是“桃花才子”之名便叫开了,他的作画更赛过其诗词,一幅画不说千金难求,可卖上个三四百甚至千两雪花银不成问题,有“画家王羲之”的美誉。

云素儿在说到两位才子的时候,脸上最多有一丝赞赏,亦或是少女应有的兴奋,可当说到“马上才子”之时,眼中的崇拜毫不掩饰。

“马上才子”祖上本是汤阴人,因黄河发大水南迁扬州,在此处安家不过两代,可因其祖上本是文武世家,家中也颇为富庶,在扬州的影响力也不小。

或许是从小学武的原因,这位才子特别崇拜唐朝的文人,希望重振古风,认为士子应该像古人一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而他也作出一首“功劳但在马上取,富贵何须曲中求”,名动扬州。

如今大宋重文轻武,他的做法确实有些不符合国情和形式,可依然没有人否认他的才名,可谓扬州文武双全第一人。

如此豪情壮志的男儿,又有哪个少女不怀春?

而扬州四大才子之末,就显得有些寒酸了,虽然年纪最大,才名却是最小,不过他考中了个进士,在科举方面造诣颇深,如今早已做起了知县。

其实相比起来,前面三个才子固然名声在外,可若无内情,对他们的前程并无多大帮助,反观最后一位张宁张知县,一个进士身份,若是一路平坦,在官场足以让他走到金銮殿之上。

“听云姑娘所说,这四大才子不是书画大家便是进士举人的,苏林不过是一考了两年也没有中举的庸人罢了。”苏林听着听着,觉着“风骨才子”这名头自己是配不上的,不论是那首《石灰吟》,还是肚子里的文墨,都不是原先自己所拥有的。

如今不过顶着别人的大作和身份表达了一番心里想法,竟然也能冠上“才子”的名头,这是苏林没有想到的。

云素儿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随后又问道:“苏官人此番科举失利,倒是又要在官河边上埋头苦读一年了。”

十年寒窗,寒门不少读书人都是如此,哪怕没了饭吃也要把钱花在笔墨纸砚书上,整日就是四书五经、孔孟之道,硬生生地将自己变成一个书呆子,待中举那一刻,才可以放松下来,纵情享乐…

说实在的,在苏林原本那个世界的历史,寒门不乏名垂青史者,但较之士族者便要少很多,士族多出奸臣,寒门多出贪官,在那苏秀才的记忆中,便有着中举过后,如何让自己富裕起来的想法。

穷者争财富者争权的事情,不论在哪个时空都在不断发生着。

孔孟之道还好,可一想到那四书五经苏林脑袋就感到头痛无比。

“家中困难,姑母和表兄弟更是艰苦,我也只能暂时放弃苦读,让家境好上一些…”苏林摸摸鼻子,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宋茶道酒道闻名于世,若能做上茶酒生意,倒也不失为宽裕家境的方法。”

云素儿秀眉微皱,历来文人书生对于从商这一块都颇为不屑,虽说也有不少大文豪都曾做过生意,比如那四大才子中的书画二人便卖过自己的作品。

但是,经商毕竟是为了钱财,不少文人都看重名誉,世人对经商之人本来就有偏见,更何况文人经商。

在大宋,若是一般人犯了罪,或许会坐牢,可文人犯了同样的罪名,却是要罪上加罪,“愚民”与读书人不同社会地位和待遇差距,竟然在法律上弥补了回来。

就如这经商一般,倘若是普通人做生意,人们会称之为“养家糊口”,要老板是个读书人,恐怕就会有人说“无商不奸”这些话了。

大宋的这种情况,不由得让苏林想起了那些名人明星,同样的错误,发生在普通老百姓和名人明星身上,影响力和民众评价简直是天壤之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