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双面人的不归路

作者:胶河鱼 | 分类:奇幻 | 字数:8.3万字

第六章 素红锦衣归故里 炆良下乡解难题

书名:双面人的不归路 作者:胶河鱼 字数:8.1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4:30

“噢,到家喽!”

素红和王炆良从欧洲拎回来大包小包,一股脑地堆在沙发上,好像是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足足可以让人炫耀一番。

素红从欧洲回来后,整个人气质都跟以前大不一样。一头离子烫秀发清俊飘逸,一身短裙套装恰到好处地修饰着完美身材,肉色的长筒袜下面是金光闪闪的高跟鞋。从头到脚,都是名牌。那个土里土气的农家姑娘再也难觅踪影,活脱脱变成了一个城市白领!

王炆良看着素红的新变化,心中暗喜。欧洲之行是成功的,素红视野大为开阔,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都洋气起来。素红真是可造之材,她正在朝着王炆良所要塑造的年轻美貌、气质高雅、举止端庄的方向发展。王炆良希望在重要场合把素红带在身边,也能给自己挣足面子。

“欧洲之行,感觉如何?”王炆良满面笑意地问。

“感觉太好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回过味来。你得答应我,以后只要出国,就一定要带上我。”素红道。

“那是肯定的,有你在身边,我心里才踏实。”王炆良道。

“出国好是好,就是听不懂外语,出了国就跟聋子一样,不知道那些老外在嘀咕什么。出门上店,连商标、路牌都看不懂,跟瞎子也差不多。那些塑像、绘画、古迹,更是看不出好坏来,别人觉得是宝贝的东西,我看就是一堆泥人、瓷瓶子、陶罐子。炆良,你说我是不是太没文化了?”素红略带遗憾地说。

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王炆良。欧洲人爱读书,也给王炆良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欧洲,总能看到有人坐在咖啡馆静静读书。而且,欧洲人热爱艺术,城市里的博物馆、艺术馆,总是人满满的。看来,光有外在装束打扮的改变,还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给素红头脑充充电。

“素红,你去读个MBA怎么样?”

“嗯?什么是MBA?”

“就是工商管理硕士,你去读个研究生。”

“研究生?我一个初中生,连高中都没有读过,哪里能考上研究生呢?”

“这你就不用管了。我会给你办妥一切,你好好准备,到时候去上学就是了。不过,这是长期规划。目前,你需要先读一个自考本科。”

“哎呦,我实在不愿意上学啊,一看见课本,脑袋就发麻,我确实不是那块料。炆良,你是不是嫌我学历低,给你丢人啊。求求你了,你就饶了我吧,别让我去上学了。”

王炆良哈哈大笑,用手指在素红鼻子上刮了一下。“真是个傻丫头,还跟个孩子似的。学习有那么可怕吗?我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啊!如果我能有时间放下公司的所有事情,找个地方去读读书、听听课,那对我来说,是莫大的享受啊!你不是说出了国就跟聋子和瞎子一样吗?你不读书,你就是无知的囚徒。我希望你多读书,拿个学位,不是嫌弃你学历低,是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这都需要学识,明白吗?”

素红还是顾虑重重,“明白。只是我真的很笨,怕什么也学不会。”

王炆良打气道:“退一万步讲,就算你什么都学不会,能混出个文凭来也行。”

“学不到东西,光拿个文凭,也没有什么用啊。”素红还是不理解。

“当然有用了。你以后不能光在家里做家务吧,我给你在公司安排个职位,也要名正言顺,否则人家会在背后说闲话。你要是拿下本科文凭,就可以给你安排一个不错的职位。你要是读完了MBA,就可以给你安排重要的领导职务。还有,MBA班上的同学,很多都是大公司的高管,有些人就是抱着积累人脉的目的去的,这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好处。”

“哦,好吧,那就啥事儿都听你安排吧。”

素红好久没有回家了,一直想着回家看望父母。这两年发生了很多事情,让父母操碎了心。素红想领炆良回家,让父母看看,也好让他们放心。

“炆良,你什么时候有空?我想回老家一趟。”

“你不说,我倒还忘了。咱们只顾游山玩水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岳父岳母大人,真是失礼了。咱们明天就回你老家吧。对了,你帮我想想,给你父母带点啥礼物?他们都有啥喜好?”

“我爸妈也没啥喜好,整天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整天念叨着我。我看就买个手机吧,以后给我打电话方便,我们村还没有人用过手机呢。”素红说道。

“那好,就买个手机。”

第二天,王炆良就开车去素红家。

汽车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颠簸前行,围着大山绕了几圈,终于拐进了一个村落,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坡头村。

几排石头屋不规则地排落着,墙壁上冒出了杂草。有的院落围墙很矮,一眼就能看到院子里储粮的仓垛,还有挂缠在树上的金黄玉米棒子。小村庄不太大,但村中央的马路上却挤满了人。有的老头坐在马扎上闲散地抽着旱烟;有的老太太手臂上抱着娃娃;有的中年男人上挽着裤腿,蓬松着头发,肩上的挑担晃晃颤颤,像是刚从田里回来;有的农妇手上的编织针不停地飞舞,勾勒出女式挎包的大致轮廓;有的小朋友一见到生人,便怯生生地用小手抓住大人的衣服下摆……汽车一进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王炆良问素红:“今天,村里是不是有什么重要活动?”

“应该没有,大家平时就这样。你是看到闲人多吧,这里也没有什么工业企业,没地方去上班,只好待在家里。”素红道。

车子缓缓在一个胡同口停下,王炆良和素红都下了车,他们没想到的是,原先在道路两旁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都聚拢了过来。

“哎呦,二婶,好久没有见到你啦,身体可好啊!”

“好,好!”

“哎呦,三叔,你好啊!”

“嗯,好!”

“这不是小豆豆吗?该上小学了吧?哎呦,都长这么高了。”

“有糖吗?有糖吗?”

素红看到这么多乡亲在,感觉很高兴,便热情地向乡亲们打招呼。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对劲。素红把二婶拉到一边,问道:“二婶,大伙儿都来干嘛呢?”

“大伙儿听说你嫁了个大款老头,都过来看看啥样。”二婶说道。

素红刚才还和颜悦色的脸,瞬时沉了下来。

二婶发现自己刚才说的不太妥当,赶紧解释:“素红,你可千万别误会啊,二婶没有别的意思。真是替你高兴啊,这个男的,一点儿也不显老,一看就是大老板,你命真好!在你小的时候,我就常说你面相好,以后肯定会享福,被我说着了吧?听说光这辆车就值100多万,真的假的啊?”

素红强挤出一丝笑意,“嗯”“啊”两声,便领王炆良往家里走。

后面有人叽叽喳喳,“好车,好车!”“很有老板派头!”“一看就是大领导!”“人家闺女真有福!”“听说这男的50多岁了,看上去不显老啊,城里人就是不一样。”“是真结婚了吗?比他爸年龄都大!”“还真找了个老头啊!”“差辈了!”

走到胡同中央,只见四间高大的水泥瓦房,崭新靓丽地凸显出来,与周围低矮破旧的石头屋截然不同,在这个小村里格外显眼。“到家了!”素红指着朱红色的大铁门,领王炆良进屋。穿过铁门,里面是个宽敞的院子,正屋刚进去是灶间,两口乌黑发亮的大铁锅卧在两边灶台上。

素红一推里门,见爸爸正在炕头上沏茶。素红爸爸身穿一套干净的灰土色西装,四十多岁的年纪,却满脸写满沧桑,行为举止很像稳重的老者。妈妈在忙着擦桌子,一身的确良衣裤,头后面盘着个发髻。

“爸,妈,我回来了!”素红高兴地喊道。

“闺女,可把你盼回来了。”素红妈妈笑逐颜开。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对象——王炆良。”

王炆良伸出双手,上前与素红爸爸握手。

“爸。”

“唉。”

“妈。”

“唉。”

素红爸爸和王炆良坐到炕里边,素红妈妈和素红斜坐在炕沿上。

素红爸妈看着眼前这位女婿,从头到脚打量一番,虽然比他们两个人年纪都大,但天庭饱满,褶皱全无,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高雅的气质。素红父母心生喜欢,只是一时不知话该从何说起。

“喝茶,喝茶!”短暂的几秒钟沉默之后,素红爸爸这才想起来招呼王炆良喝茶。

王炆良品了一口,感觉清新爽口,口留余香,赞道:“好茶!”

素红爸爸说道:“这茶呀,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海青茶,素红她娘亲自上山采的。这水呀,是我们山上的甘泉水,我今天早上特意上山挑的。”

“哦,真是让你们费心了,这是我平生喝过的最好的茶。好茶、好水、好人、好心,合在一起,才能冲泡出世上最好的茶来!”乡下人虽然不太富裕,但他们一颗淳朴的心,让王炆良倍感温馨。

“你们城里人水平就是高,说的有道理,有道理。”素红爸爸说道。

素红妈妈说:“你们先喝着,我做菜去。”便拉上素红,一起去了灶间。

王炆良说:“其实,我也是乡下人,我从小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后来才进了城。父母现在都还在农村,我经常想接他们进城,可是,他们在农村生活习惯了,都不愿意进城。农村山清水秀,邻里之间知根知底,大家串串门,在一起拉拉家常,生活也挺舒服的。”

“舒服?哎,还真没有觉出来。现在,年轻人都没人愿意留在农村。农村娃学习好的,考上大学以后,就留在城里工作了。学习不好的娃,也会去城里打工。村里剩下的,都是些老头老太太,还有,就是俺和孩她妈这样的,年纪不大也不小,没什么手艺,也没有什么奔头,就在村里混日子。出去打工挣得多点,光在家里种地,总也熬不出头。有时候看人家出去打工,自己也馋得慌,但就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热炕头。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嘛,咱们老祖宗不都是这么过日子的?”素红爸爸感慨道。

在灶间,素红妈妈看着自己闺女,越看越喜欢,女大十八变,真是越发标致了。

“素红,这个王炆良对你怎么样啊?有没有欺负你啊?”

“妈,看你说的,人家是文化人,对我可好了!”

“听说有钱人脾气都大,妈就怕你受委屈。”

“炆良很实诚的一个人,对俺很好,俺就是看中他这一点,才跟他的。”

“素红啊,说心里话,自从你和厉琼离婚之后,妈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心里整天想着你,整天都在琢磨,俺这闺女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现在你找了个好人家,就算年纪大了点,只要对你好,就行。”

“妈,你就别操心了,我过得挺好的。”

“对了,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行吗?”

“什么行不行的?”

“傻孩子,你们两个……晚上……那个……”素红妈妈手上比比划划的。

“哎呀!”素红脸唰地红了,低头暗笑不语。

“到底行不行啊?”素红妈妈急切地问。

“还行。”素红低声吐出两个字。

饭菜很快就做好了,热腾腾地端到了炕头上,却迟迟不见素红和她妈妈过来吃饭。王炆良下到灶间,招呼道:“妈,过来吃吧,真是辛苦您了,忙了大半天!”

“你们先吃着,俺给你们蒸点干粮。”素红妈妈说道。

王炆良只好回到炕头上。

素红爸爸说道:“甭管她们,咱哥俩喝。”

话一出口,素红爸爸这才觉得有点别扭,赶紧改口道:“噢,咱爷俩喝,咱爷俩喝。俺们这里的规矩是,男人喝酒,女人不能上桌,等男人喝完了,把桌子端下去,女人才能在锅台吃饭。来来,不用管他们。”

“等咱们吃完了,菜不就凉了吗?这老封建得改一改了。”王炆良说道。

“凉了就凉了,不用管。几千年都这样过来了,咱们喝咱们的。你看,瑯琊台原酒,俺搁着好几年了,一直都没有舍得喝。今天,咱爷俩就喝这个。”素红爸爸从柜子底下掏出一盒酒,用抹布擦去包装盒上的灰尘。

王炆良一看,果然是一盒70度的瑯琊台,包装已经泛黄,看来珍藏时间不短了。

两人推杯换盏,渐入佳境。素红爸爸醉意朦胧,连说话都开始结巴起来。

“你……你……是怎么把俺闺女哄到手的?”素红爸爸阴沉着脸。

“爸,我没有……”王炆良赶紧解释。

王炆良话还没有说完,素红爸爸便哈哈大笑起来,“哎呦,老王,看来你也是个老实人,男人嘛,身边没有个知冷知热的女人,怎么行?素红这闺女,从小就懂事,刚开始和厉琼那小子也合得来,可不知怎么的,就稀里糊涂地把婚离了,你说现在这年轻人,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的呢?俺们农村的女人离了婚,那过去就叫……哎,想再找个好人家就难了。所以,俺跟老伴说,只要能再嫁出去就行,别眼眶子太高。现在跟着你,俺和那老婆子心里也就踏实了。你这把年纪了,也知道怎么疼女人,俺这闺女没得说,你可要好好待她啊。”素红爸爸不胜酒力,开始说起胡话来。

“爸,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对待素红。”王炆良说道。

素红爸爸耷拉着脑袋,摆摆手,吞吞吐吐地说道:“老兄啊,素红跟着你,村里也有人说闲话,什么傍大款啊,什么当小老婆啊,还有闲娘们编出了顺口溜——跟老汉,吃好饭……这些呱听着刺耳朵。俺说呀,那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他们那是眼红素红啊。其实啊,现在农村人脑子也很活络,这种事,多数老少爷们都能看得开,还有很多人眼馋俺闺女呢。新社会了,不能总翻老黄历,那些不动听的呱,就是一堆臭屁,一阵风就刮没了。你要好好待素红,让村里老少爷们看看,俺闺女终于活出个人样来了!”素红爸爸正说着,一翻白眼,一头栽倒在饭桌上。

王炆良吓了一跳,“爸,爸!”王炆良一边摇着素红爸爸的胳膊,一边喊起来。

素红妈妈闻声,过来一看,“嗨,这老头子,本来不能喝酒,但就是爱面子。每次家里来客人,他都逞能喝,生怕招待不好人家,所以,每次都喝醉。没事,他睡一觉就好了。”

随即,就听到桌子上响起鼾声,王炆良和素红会意地一笑。

下午,王炆良和素红准备回去了。娘俩又在一块唠叨一番。素红妈妈对素红千叮咛万嘱咐:“在台面上,在外人面前,一定要给足男人脸面。男人回家以后,要让他觉得很轻快。咱们女人要过上好日子,还得靠男人在外面挣钱,他们在外面干了一天活儿,就别让他们再回家干活儿了。女人好好伺候着男人,男人心里才会总装着你。女人千万别显摆,要把显摆的空当留给男人。你的男人出息了,你也就出息了。”

“知道了,妈。”素红一一听着。

“炆良开着车来的,俺让你爸给你们收拾上点青菜,白菜、萝卜、茄子啥的,家里也吃不了那么多,还有花生油,也拎上两桶。”素红妈妈说道。

“妈,不用收拾了,我们那里买菜很方便。”素红说。

“傻孩子,你们买的,哪有自己家里种的好吃啊。城里的菜,都是用化肥和农药灌出来的,就连咱们村里种菜的,都把菜园子分成两块,一块地用化肥和农药,种出来的菜,都卖给城里人,另一块地不施肥,不打农药,种出来的菜自己吃。你在城里总吃农药化肥,身体能好吗?俺不是怕你花钱,俺是怕你吃坏了身子啊。”素红妈妈语重心长地说。

“那就给收拾上一点儿吧。”

素红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来,“妈,你看,这是炆良给你买的手机,还有从欧洲买回来的化妆品,你用着试试。”

“炆良这人不错,心眼好。真不知道该怎么答谢人家,这都是你的福分啊。上次你寄回来那8万块钱,咱们家这才盖上四间新屋,这已经是村里最好的屋了,左邻右舍都馋着呢。现在你们又买这么多东西,俺哪里享过这种福啊?再就是这手机,俺也不会用啊。”

“我教你。”素红从盒子里掏出手机,开机之后,没有信号。“怎么回事?”素红又掏出自己手机,一看也没有信号。素红明白了,应该是山里比较偏远,接收不到信号。

这时,王炆良走进屋,“素红,该走了。”

素红嗯了一声,便起身来。

王炆良掏出一个红包,塞在素红妈妈手里。“妈,这是给您的。”

“这怎么好意思呢?使不得,使不得!”素红妈妈连连推辞。

“妈,你就收下吧!”素红说道。

素红妈妈只好勉强收下。

在车上,素红告诉王炆良:“炆良,你送咱妈的手机不能用。”

“怎么可能呢?新买的,应该没有问题啊,当时我还试过。”

“不是,是没信号,山上没有信号。”

“这好说,装一个信号塔就是了。”

晚上,王炆良回到家中,掏起电话:“林总,最近发财啊。”

电话那头说道:“哦,王董事长,好久没有见到你啦,有空聚聚啊。”

王炆良说:“最近又换秘书了?在哪里泡着呢?”

电话那头哈哈大笑,“我们这些俗人好哪口,都让你给摸透啦。还是你好啊,娶了个20来岁的小嫚,每天都大荤大肉的,我们看着眼馋呐。兄弟我命苦,饥一顿饱一顿的,只能偶尔开开荤。”

“呵呵呵,跟你说个正事儿。今天去丈母娘家,坡头村那里,手机没信号,你们的服务不太到位啊。”

“那个地方啊,山沟旮旯里,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没人用手机,安装信号塔净是赔钱。”

“你不装,肯定没人用,你要是装上了,不就有人用了吗?”

“行,你都发话了,小弟我照办就是,我明天就派人选址去,半个月之内,保证让你丈母娘用上手机,你看怎么样?”

“好,兄弟够意思。那个地方是革命老区,过会儿,我给赵台长打个电话,让他派个摄制组过去,给你们全程跟踪报道,让胶河卫视好好宣传一下,你为老区人民做了一件好事,老区人民不会忘记你的。”

“呵呵,王董事长,小弟有个事,一直想麻烦你,就是不知道该不该开口。”

“这么多年的交情了,还有什么话不能讲?”

“我小姨子在你们公司财务科,一直是个普通会计,小姨子经常往我家里跑,让我给你打打招呼,想着往上提一提,老婆也天天吹枕边风,我知道你在公司推行国际化管理模式,员工晋升都有严格的程序,所以,一直也没有提这事。你看,这事……”

“这事好办,我会给她表现的机会。”

“王董事长,您真够意思!小弟我先谢过您啦!”

“也得谢谢你啊!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过了一会儿,王炆良又摸起电话:“喂,李经理,我是炆良。”

“哦,王董事长,您好啊!”

“问你个事儿,坡头村的自来水供应,是不是也归你们公司管?我今天到村里去,发现老百姓还要到山上挑水喝。”

“这个村的情况呢,比较复杂,可以说归我们公司管,也可以说不归我们公司管。您知道,村里人住得太分散,没法集**应自来水。有的村里有钱,在山上找个泉眼,自己就能安装自来水,跟我们没有半点关系。有的村里没钱,老百姓只能自己打井,或者挑水。公司现在也缺钱,没办法一下子解决问题。”

“一个村的自来水工程,需要多少钱?”

“因为地形、距离、住户等等不确定因素,也没法说具体需要多少钱,笼统地说,大概需要8到15万吧。”

“我们公司有笔扶贫基金,我给你们拨15万,定点扶贫,给坡头村安装自来水,你看咋样?”

“这怎么好意思啊?都是我们份内的工作,收你们公司这个钱,我心中有愧啊!”

“嗨,就是为老百姓干点实事,我出钱你出力,这事能干成就行。”

“王董事长,说句心里话,在咱们商界,我就服您。中国的企业家,如果都像您这样,咱们企业家会更受人尊敬。您这么大方,我也不能太落后。我向您保证,所有后期的维护费用,都由我公司承担。”

“嗯,好,咱们一起做了一件好事。不过,此事最好还是低调,不要透露是我们公司捐的款,就当做是你们自来水公司的民生工程吧。”

“您这是为我的政绩加分啊。王董事长,我一定把这件事干好,干漂亮!”

这天,素红爸爸像往常一样,上山挑泉水。

只见几个人在泉边上扯着绳子,测量着什么,还有人摆弄着一个三角架上的东西,向远处张望。

素红爸爸问道:“你们这是干嘛呢?”

“我们正在实地测量,准备给你们安装自来水,你以后就不用天天来挑水啦,在家里一拧水龙头,水哗哗地就流出来了。”

素红爸爸很激动,问道:“这是真的吗?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祖祖辈辈挑了多少年的山泉水,到俺这里,不用再挑了?”

“是真的,以后不用再挑了。”

素红爸爸说道:“当年*军在俺们这里打游击,也是喝的山泉水。*军在俺们家住过,还替俺爹挑过水哩。现在,俺也赶上了好时候。前两天有人来安装信号塔,今天又来装自来水,俺替全村老少爷们谢谢你们啦!俺这心里……”素红爸爸说着说着,哽咽起来。

一个月之后,坡头村自来水工程圆满竣工,竣工仪式在坡头村后山上举行。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大家脸上写满甜蜜的笑容,心里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这是坡头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将永载坡头村村志。

李经理经过一路颠簸,风尘仆仆地来到穷乡僻壤的坡头村,只为参加坡头村自来水工程竣工典礼。坡头村人很少见到大官,尤其是这样干实事的好官儿。他们心里明白,今天能喝上自来水,一定是这位官儿的功劳。

李经理登上礼台,环视了一下人群。看着满脸笑容的群众,李经理真切地感受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是为官者最大的幸福。“父老乡亲们,我很高兴来到风景优美的坡头村,我谨代表胶河市自来水公司的全体员工,向坡头村自来水工程的圆满竣工表示热烈的祝贺!”

“农村自来水供水工程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业,凝聚了全市人民的殷殷爱心。工程队本着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历经一个月的艰辛建设,圆满完成了这项工程。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各路媒体记者都在卖力地工作,闪光灯戚戚咔咔闪个不停。

“希望村两委把这个自来水设施管理好,使用好,保障好,充分发挥自来水工程的辐射带动效应,尽早脱贫致富,不辜负爱心企业家和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无论是我本人,还是热心公益的社会各界人士,都会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服务坡头村的发展!”

李经理铿锵激昂的讲话在空气中飘荡,给全体村民心头鼓足了干劲。连李经理自己也记不清楚,这么多年来,究竟在多少竣工典礼上作过讲话。但今天的讲话,他必将终生铭记,因为今天的每句话都发自肺腑。村里人陶醉在李经理的讲话中,短暂沉默之后,掌声骤然响起。这时,鞭炮也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几大捆彩色气球飘向天空,将小村庄里的欢乐播撒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