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南明工程师

作者:浊酒当歌 | 分类:奇幻 | 字数:3.1万字

第十章 重回军营

书名:南明工程师 作者:浊酒当歌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2:12

李廷玉站在原地,望着空中飘扬的旗帜,久久挪不动脚步,思绪如飞舞的树叶,飘向远方。这是跟随他转战多年的军旗,朝廷调兵令行至SC时,由总兵秦良玉亲手授给他,从此再也没有更换过。在辽东大凌城下,在BJ九城门外,在GZ深山老林之中,在HN千里沃野之上,直至这江南水乡里,陪伴他无数个征战的白天黑夜,秦良玉临行前告诫他的话:行军作战,旗在人在,旗倒人亡。李廷玉从未忘记过,也真正做到了。

直到刘良佐毫无征兆的投降,他才被迫离开自己的军营,这面明朝旗帜,原以为会被丢弃,践踏在马蹄滚滚下,却没有想到,他离开多日,这面旗帜却依然飘扬在辕门上空。

李廷玉站着不动,后面的王欢等人也只得站在他身后不动,于是一行人就这么静立在军营外的简易道路上,半响之后,李廷玉才缓缓从沉思中恢复过来,回头冲众人大吼道:“走!随我进营!”

李廷玉的一举一动,王欢尽收眼底,对于李廷玉这样的举动,他完全能够理解,心中要收纳白杆兵入自己私囊的念头愈发浓烈,如今这样忠肝义胆的将领可越来越少,军阀却越来越多,自己如果想要在这个时代打出一片天地,扭转历史的车轮,如李廷玉一般的人才必不可少。

怎么才能让他为我所用呢?王欢动起了脑筋,眼下当然不可行,自己还是他的小军师,说难听点,就是李廷玉所救的一个难民,想要翻身上位,还要大费一番周折。急不得,只能缓缓图之。

不过时间大把,从这里到SC千山万水,有的是机会,王欢暗暗激励自己:事在人为,凭自己比这时代古人多几百年的知识累积,还怕达不到目的?

一边想,一边紧跟李廷玉的脚步,走进了由木栅栏围成的营盘。

门口穿着破旧明军红色鸳鸯战袄站岗的哨兵,远远望见了来人,早已入营通报,当李廷玉走到辕门之下的时候,“呼啦”一下,从军营里涌出来一股人潮。

“是将军,真的是将军!”

“将军,你可回来了!”

“将军,我们还以为你丢下我们不管了呢!”

“你日妈少放屁!将军怎么会不管我们呢?”

“是,是,将军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一群军汉将李廷玉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个个兴高采烈,七嘴八舌的说话,闹闹嚷嚷,欢呼雀跃,比过节还热闹,把跟在后面的王欢等人,生生挤到了一边。

李廷玉也非常激动,拍拍这个的肩,拉拉那个的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慢慢的,辕门处人越聚越多,几乎整个军营里的人都跑了出来,把这辕门弄得跟集市一样热闹。

眼看日头高升,在门口呆了半天,李廷玉还没有往里走的意思,王欢站在人群之外,不由焦急起来,走过去对李严耳语一番,李严不得不挤进人堆里,附耳对李廷玉说了几句,李廷玉这才消停下来,对李严点点头。

李严立马张开喉咙,对面前的一群军汉大喊道:“大人有令,各军自回各营,严守纪律,千总以上军官到中军帐候令!”

李严一开口,原本闹闹嚷嚷的一群人立马燕雀无声,待到命令一下,几百人一起齐声答道:“是!”声若奔雷,将王欢等没见过世面的小和尚吓了一大跳。

接着,王欢见识了白杆兵的军纪,围着李廷玉的人群,随着一阵军靴乱响,在一眨眼的功夫散得干干净净,该干嘛干嘛,辕门处除了几个军官留了下来,再无一个闲人,就连刚刚还满脸激动的哨兵,也挺胸持枪,目不斜视的标枪般站立不动。

李廷玉大手一挥,带着众人朝着军营中央鱼贯而行,李严则叫了一个小军,领着除了王欢外的众和尚,自去寻营帐安身。

王欢边走边看,注意到李廷玉营中的士兵,几乎都还穿着明朝军队的军服,大红色的鸳鸯战袄分外耀眼,虽然破旧,却浆洗得很干净,没有普通明军那种邋遢的感觉,走路做事无不昂首挺胸,成行成列,一丝不苟,一直走到中军营帐,也没有见到一个以前在扬州城内的明军那样席地而坐、大呼小叫的士兵。

而眼前的中军营帐,更是威武,两排二十名鲜衣亲兵肃立两旁,白色的大帐比普通的营帐大上两倍,两侧排有数面大旗,风中猎猎飞舞,一切都显得肃穆庄严。

王欢心中既感慨又高兴,感概在现在的明军当中,居然还有如此井然的军队,以前在历史书中读到过白杆兵如何能打,今天亲眼目睹,更是震撼,居然隐隐有后世那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铁军风范。可惜人数太少,几百人的队伍扔到动辄几万人混战的战场,就如丢入大海中的一块小石头,溅不起多大的浪花。

不知不觉间,众人已走入中军大帐,李廷玉当仁不让的坐上居中的帅椅,李严仗剑立在身后,几名军官很自然的分立两侧。王欢东看看西望望,轻轻站到了大帐靠门口的一边。

众人站定,李廷玉开口就问:“马全,近日军中情况如何?粮草可够?军心可稳?”

一名军官应声往中间一站,朗声回道:“大人,自大人走后,刘总兵就没有供应粮草,至今已有十天,军中是靠城破前史阁部发给的存粮度日,标下每日计算,才勉强支撑到今日。”

李廷玉点点头:“这些日子我不在,难为你这个千总兼军需官了。”

马全拱手道:“标下尽本分而已。”

李廷玉将大手在面前长案上一拍,长身而起,沉声道:“诸位,本将在刘良佐投降之日,愤他背主求荣,挂印而去,其实是为了麻痹清军,等待时机带领全军重归SC非是置全军将士于不顾,这件事,我虽然没有通告全军,但给你们几个说过。”

几个军官一齐拱手道:“标下记得。”

“但是,现在有个更好的机会。”李廷玉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满面笑意:“本将提前回来,还带回了刘良佐的将令和清军的行文军令,明日,我们就要作为辎重营,护送全军家属去往徐州安置。”

众军官皆是一喜,大家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将,这话里的意思一听就明。马全立刻问道:“大人,是不是我们要借此良机脱身?这可是个大好机会!”

李廷玉微笑着摸了摸那一蓬络腮胡子,点头道:“本将正有此意,此去徐州,过县穿州,路上有不少地方清军没有时间完全占据,我们可以趁机布置,全军回川!”

军官们听了这话,更加热血沸腾,回家!这是多么诱惑的字眼,虽说马革裹忠骨,丹心照汗青。大家并不怕死,但如果能活着回家,更是极好的。

一个军官激动的站了出来,声音发颤的说道:“太好了,大人,请大人下令,我等必遵守将令,毫无二志,万死不辞!”

李廷玉笑着摆摆手:“诸位,事情是我办的,这个计划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我李老三还没那种脑子,这计划怎么执行,还得由他来说说。”

言罢,李廷玉将手冲着大帐门口方向一指,军官们愣了一愣,回头一看,这才发现,原来门口还站着一个小和尚。

李廷玉笑道:“王欢,躲在那里做什么?上来吧。”

王欢朝冲自己大眼瞪小眼的军官们团团施了一礼,施施然穿过一群人高马大的军汉中间,来到李廷玉身边,朗声道:“小子王欢,拜见各位将军。”

李廷玉对着军官们道:“自今日起,本将命王欢还俗,归入我军中,任行军参议,跟随本将。”

一众军官明显反应不过来,呆立了一会,才乱七八糟的应道:“见过参议。”

李廷玉见众将不以为然的样子,知道王欢一个小和尚的外表,必然无法让这群厮杀汉瞧得上,于是有心让王欢露露脸,将怀中的地图取出,摊在长案上,对王欢说道:“来,你来给大伙具体讲讲。”

然后又冲军官们吼道:“都过来,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将官们又是一呆,然后反应过来一拥而上,围在长案周围。

这么一来,王欢站在众人中间,如众星拱月一般,他先清清嗓子,然后正色道:“各位将军,此计名为暗渡陈仓,我军目前无兵器、无粮草,明日北上,清军肯定有八旗兵随行,名为保护,实为监视,贸然行动,只会自取灭亡。所以,我们的行动,必须先按照清军军令,沿官道规规矩矩的北上,沿途丝毫不能有任何不恭、不服的征兆,而且要作出军心涣散,死心塌地归顺清军的样子,麻痹清军,让他们失去对我们的戒心。”

“然后。”他指着地图,用手指沿着图上墨色的道路划了一条线,定在了“淮安”两个小字上。“在这里,我们趁夜间,群起攻之,杀了监视我们的清军,夺其兵器服色,改容易貌,伪装成清军,于当晚赶至洪泽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