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截教再起

作者:风影摇曳 | 分类:奇幻 | 字数:3.2万字

010:生薄怒邀月拂袖

书名:截教再起 作者:风影摇曳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1:20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

邀月宫主婀娜的身躯驻足与数丈以外,双手袖间的丝绸以《流云飞袖》功法驱使,犹如仙女起舞一般翩姗不定,而那柔软的丝绸则在拨弄着琴弦,只听闻古琴声声犹如双手在触碰。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至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污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轻启樱唇,那犹如黄鹂声声清脆,偏又婉转凄凉,更似杜鹃滴血,将这《胡笳十八拍》的忧和怨,以及无奈归去的离别之痛,尽数由古琴如歌似泣的吟唱起来。

并不尽然是位尊权重,掌握着移花宫的生死大权。

这邀月宫主的琴声和歌声却是令人心中震撼,可谓是绝世的武功令人畏惧,绝世的容貌令人痴迷,绝世的才情令人击节赞叹。

包文正沉醉的闭上了眼睛,似乎从邀月宫主的琴声和歌声中,看到了汉末战乱的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的部族,嫁给左贤王之后过着相对幸福的生活,却十分思念故乡,当朝廷使节迎接蔡文姬返回之际,不得不离开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

当邀月宫主一曲终了,包文正久久沉浸在琴声和歌声之中,面带莫名的哀伤,却朝着邀月宫主拍手赞叹道:“姑娘的琴技和歌声,着实令人心折不已。”

言罢,包文正拱手深施一礼,以表达内心中的敬意。

这《胡笳十八拍》虽然在后世听过,但那不过是原声大碟而已,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又怎能与这才情无双的邀月宫主相较,虽不能说说云泥之别,但也是朗月和繁星之距,邀月宫主果然名不虚传。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对于邀月宫主而言,自从燕南天沦为废人之后,于武功一途上已经是高处不胜寒,世间再无人能与其一较高下,而这一具瑶琴则是邀月宫主的第二憾,空有无双的才情却无人识得。

望着包文正的面颊,不由得略微缓和下来,这秀才虽不通晓武功,却明白武学至理;寒门少笔墨,却又能说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但这古琴的音符和自家的歌声,便能令其心潮起伏,更是面显忧伤之色,可谓是知音。

若是与这古琴一道也能有独特的造诣,岂不是人生一快事。

“姑娘,若是单凭这琴声一途,我确实甘拜下风。”包文正长身而立尽显洒脱之意,而后拱手施礼将话题一转,继续说道:“我有一曲,乃是琴箫合奏,或可供姑娘品鉴一二。”

“琴箫合奏?”邀月宫主娥眉一挑,淡淡的问道。

“此曲乃是由广陵散改变而来,名为笑傲江湖,待我为姑娘演奏一曲,而后以洞箫相和,方能令这笑傲江湖之曲,供姑娘品鉴。”包文正一副谦谦君子的仪表,再次拱手施礼,以纯粹痴迷与音律之人,与邀月宫主相邀说道。

“公子请!”邀月宫主听闻这秀才如此推崇此曲,更是由失传的广陵散改编而来,自是极为动容,竟然出于意料的抬袖示意。

包文正迈步走到了桌案之前坐下,仔细回味起那《笑傲江湖》所表达的韵味,而后双手轻按瑶琴,而后犹如手指变得略微僵硬,无视指尖与琴弦拨弄之时的痛楚,将琴箫合奏中琴声的曲目弹奏了出来。

大失所望,邀月宫主对于包文正的弹奏可谓是有些意兴阑珊,只因这曲调极为单纯,与平庸之中偶尔起伏,突如巨石裂空,又偶如惊涛骇浪,却缺少之间衔接的关键。

邀月宫主紧蹙着娥眉,仔细将这首曲目记了下来,而后不可置否的上前就坐,随即一撇包文正,见其依然手持粗糙的洞箫,也不以为意,而后柔荑一探,拨弄起琴弦。

似断非断的萧声随即响起,这萧声却一改萧瑟之意,反而更有几分与高亢于几近破音的意味,与这古琴声极为协调的融洽在一起。

时而琴声犹如巨石横空,那萧声便如秋风瑟瑟略显低沉而凄凉,时而琴声犹如惊涛骇浪,那萧声便如悬丝直上苍穹,似乎与那湛蓝的天空和缥缈的白云,萦绕在与琴声作和。

一曲终了,邀月宫主叹息说道:“你这管洞箫本就粗凑,音律不甚明辨,而你与洞箫之上未曾下过功夫......”

邀月宫主却瞥见包文正手十指血迹斑斑,才知道这文弱书生适才弹奏古琴,已然被磨破了指尖,便收口不再续言,起身侧身行礼,而后说道:“公子这曲笑傲江湖,曲调变数之快,变征之妙,着实令邀月钦佩。”

莫说是移花宫的侍女,便是连怜星宫主也未曾见过,孤傲的邀月宫主曾向他人侧身行礼,但是在场众人皆是通晓音律之人,这首曲子道尽了含笑傲然面对江湖腥风血雨,正与江湖中人的洒脱诠释的淋漓尽致,因此虽是震惊邀月宫主的侧身行礼,但却对于这秀才,更是高山仰止。

“姑娘琴声之妙,造诣之高,着实令小可钦佩不已,倒是我未能随得上姑娘。”包文正将洞箫握在手中,歉意的躬身行礼说道。

“以公子的才学,料想不多时便能将这洞箫驾轻就熟。”邀月宫主叹息说道:“胡笳十八拍毕竟是前人所作的曲目,而笑傲江湖则是公子所谱,高下自然立判。”

包文正面带苦笑,拱手说道:“姑娘谬赞了,一曲胡笳十八拍道尽离别之伤,又略带一缕淡淡的思乡之情,此等造诣非小可所及。”

“今日能听闻姑娘弹奏一曲,此生已然无憾。”

邀月宫主面色缓和了下来,开口说道:“公子既然来到移花宫,便不妨多留一些时日,至于弈棋和丹青之道,择日再行切磋。”

“只是男女有别,若无本宫的应允,断然不可随意行走。”

邀月宫主向来目高于顶,今日能与包文正因“琴棋书画”切磋而未见高下,已然升起了知音难求的心思,因此起意将其留在移花宫。

“姑娘,敢问芳名?”包文正拱手施礼,故作不知晓这移花宫主的身份,一副出于礼貌的开口问道。

“哼!”

邀月宫主冷笑一声,拂袖之间,身躯犹如白云出轴,不食烟火气息的飘身离去。

女子家的名讳,又岂是能轻易与人知晓,邀月宫主见这包文正既然是迂腐秀才,又因自家乃是名震江湖的移花宫主,不拘于小节,倒也不曾见怪。

怜星宫主见状轻移莲步,走上前来,侧身行礼后开口说道:“公子好生无礼,可知男女大防,非是至亲又怎能轻易问女儿家姓名。”

包文正眼见怜星宫主不悦的神色,于是歉意的拱手说道:“多谢姑娘,还望勿扰见怪。”

“我这移花宫中也有美景数处,待有闲暇之际,或许前去游览一番,若能有诗词做出,可令侍女抄录与我。”怜星宫主冷冷清清的说道,而后也是扶摇直升,施展轻功掠过了湖畔,径自与远处的梅花树后消失不见。

包文正遥望着怜星宫主的身形消失不见,这才心中暗自释然,经过今日的切磋,必定是给邀月宫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才能暂时留在移花宫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铁杖姥姥是伺候邀月宫主多年的侍女,因多年如履薄冰才能做“花苑”的管事姥姥,经过今日之事,已然明了这秀才凭借无双的才学,已然入了宫主的眼中,勉强也能算得上移花宫的客人,自然不能再像“囚徒”一般对待。

“少宫主,已经到了午时了,您是在这里用过吃食,还是?”铁杖姥姥眼见远处的侍女,拎着食盒走了过来,于是便向少宫主花无缺抱拳行礼,恭敬的问道。

花无缺乃是丰神俊逸的翩翩少年,抱拳回礼说道:“还有午后的功课要做,我回无缺苑便是。”

言罢,再次看了包文正一眼,遥遥抱拳施礼,而后足尖轻点地面,身躯已腾身而起,越过了池塘,朝无缺苑而去。

“公子,请用吃食吧。”铁杖姥姥难得客气,抬起右臂做指引,请包文正回木屋就坐。

包文正依旧是拱手施礼,一副温文尔雅的书生做派,而后迈步走进了木屋,与桌案之前落座。

午间的吃食极为简单,一荤一素两个馒头,白玉瓷盘上描绘了一枝梅花,显得娇艳无比,半份酱牛肉薄如树叶,片片如一,山间的不知名野菜,经过烹饪后保留青翠,菜肴皆冷,唯有那两个馒头还有丝丝热气。

风寒之症尚未痊愈,因此包文正也并无胃口,但是顾念这移花宫气候潮湿,久居于湖边若是不得温饱,又不得温酒驱寒,必令身躯逐渐衰弱,因此便举箸慢条细理的享用起来。

铁杖姥姥举步走进了屋内,与桌案之边落座,而后示意包文正继续用餐,而后一把抓起包文正的右手,屈起两指搭住脉搏,约有十余息之后,这才放下了。

“秀才,你这身子骨弱了一些,须得好生调养才是。”铁杖姥姥叹息说道:“我吩咐后厨,每日晚间会熬些汤水,添加些补气壮骨的草药。”

“多谢姥姥!”包文正微微欠身,谢过铁杖姥姥的好意。

铁杖姥姥神色略有一些复杂,随即叹了口气,起身迈步走了出去。

铁杖姥姥已经年过六旬,看着邀月宫主和怜星宫主从小长大,名为主仆,其实心中也或多或少将两位宫主看做了亲人,自从江枫那负心人和花月奴那贱婢,忘恩负义私奔,而伤透了邀月宫主的心。

已经十五年过去了,还是第一次见邀月宫主和怜星宫主,对于男人没有痛施辣手,虽然知道不过是看重这秀才的才学,但是心中仍有一丝渺茫的希冀,期盼两位宫主能够寻得如意郎君,不至于终身孤苦到老。

白云悠悠,轻风依旧,不知不觉已经十余天过去了,邀月宫主和怜星宫主再也没有来过木屋,唯有每日那琴声依旧,包文正或是抚琴,或是操弄洞箫,日子一天一天的越发乏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