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诸神往事

作者:仰首望飞鸿 | 分类:奇幻 | 字数:2.1万字

第三章 中山国

书名:诸神往事 作者:仰首望飞鸿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1:12

老王道:“诚然如此。归老三在天池里静修,也许已窥天道,还走在你我之前呢。他不爱走动游玩,找到不难。胡老四和黄老五行踪不定,你们估计也多年未曾通过音讯,找到他们怕有些难度吧。”

熊山君接着道:“的确不好找。先找一处重要的祭祀之所,留下独门的标识信号,应该很快就会出现了。毕竟,在这几千里方圆,胡黄二仙的名头还是大得没边,相传颇为灵验,我们估计就在左近。”

老王略沉默了一下,幽幽地说:“都找找吧,这次估计真得有点大事发生了。”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来历?”

过了好半晌,他才长嘘一口气,缓缓说道:“这应该是王子夜之齿。”

“王子夜?没听过呀。”熊山君也算是见多识广,这个名字也许在人群中并不至于不存在,但是这颗牙齿所代表的这个级别的存在,一千年怕是都不会出现一位,这个王子夜还真没什么印象。

“就是王亥。”老王继续提醒到。

“那位华商始祖?”熊山君一愣,问道。

“正是。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相传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曾经在有易部落中活动,因为他行淫享乐被杀。其子上甲微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

熊山君一笑:“这么狗血的剧情?这个王亥有什么了不起吗?”

老王依然平静地,像是在背诵,又像是在授课,“在商代王室世系中,最重要的有契、王亥、上甲微、成汤四位,契是商部落最早的首领,成汤是商王朝的建立者,而王亥、上甲微父子则是先商时期商族强大过程中的关键人物。王亥在商朝人的心目中具有极大的神威。商朝人有时甚至用祭天的礼节来祭祀王亥。

“上古相传,黄帝时代,王亥驯养了马和牛。尤其是马的驯养,给黄帝的势力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风后、应龙的帮助之下,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就这样诞生了。这支骑兵在后来的涿鹿大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王亥从饲养个别家畜到促进畜牧业逐步发达,既可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又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增强抵御自然灾荒和野兽侵袭的能力,生产力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更是蓬勃兴起了商业活动。所以说他是中国最早的商人,为华商始祖。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这些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有个人叫王亥,他用两手抓着一只鸟,正在吃鸟的头。王亥把一群肥牛寄养在有易族人、水神河伯那里。有易族人把王亥杀死,没收了那群肥牛。

“据说,有易族人杀死了王亥,并把他分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然后把他的尸体与随从都走出了有易族的部落。有易族人当是生活在今天临沂一带,只是不知道这枚牙齿出现在东北是什么原因,还有什么样的征兆啊。”

这一段往事,从老王口中缓缓讲来,熊山君也是听得有滋有味。可是最后的问题,也勾起了他的思考和不安。

“这会有什么影响呢?一枚牙齿就如此大的动静,一口牙又得怎么样啊?王亥其他的身体部位要是出现了,那不得惊天动地呀?”

老王无奈地答道:“这个我也说不上来。也许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出现大事的,毕竟千年对王亥这样的存在来说,也只不过是一瞬吧。”

熊山君也沉默了,老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大家总是喜欢担心可能到来的危险。所以,他也不得不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王亥得以以什么样的方式复仇,势必制造腥风血雨,我们能提前做点什么?”

老王轻笑了一下:“这哪里是我所能知道的。不过有一个事情也许会有所启示。王亥的儿子上甲微为父报仇,杀了有易之君绵臣。绵臣一系的情况虽然不得而知,但是有易族被迫迁往北方,就是后来一度南下,占了不少诸侯国的土地。一直到战国后期,都还有他们的国家。”

“是哪个?战国七雄之一?这个挺明显的历史呀,没听说过什么有易族啊。”

“中山国。”老王一字一顿地说。

熊山君听到这个名字,并没有恍然大悟的样子,反而更糊涂了。

“中山国?是有这样一个诸侯国,我记得实力好像不怎么样吧,会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吗?”

老王没接他的话茬,自顾自地讲说,“有易族的后人,由鲜虞、肥、鼓、仇等几个部落组成,壮大之后逐渐开始扩张势力。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建国。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由于利益冲突,他们与晋国为世仇,多年征战互有胜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晋国名存实亡,中山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开始了复兴。

“中山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国力增强。但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因此遭到晋国的进攻导致灭国。中山被灭后,桓公经过二十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重新复兴了中山国。一直到后来,赵灭中山国,中山国存在三百五十年,最终宣告灭亡。

“还有一个你会非常感兴趣的故事,要不要听听?”老王估计当老师的职业病,继续讲着。

“说吧。不说你也不舒服。”老熊没好气地说。

老王果然意犹未尽:“魏将乐羊起初是魏国相国翟璜的门客。中山国国君姬窟发兵进犯魏国,翟璜举荐乐羊。但是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国的将领,而且曾杀死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乐羊为人,不计恩怨,力保乐羊担任主帅出兵讨伐中山国。乐羊出兵后,由于敌强我弱,于是施行缓兵之计。消息传来,朝中大哗,群臣诬告乐羊通敌。此时,中山国君杀死乐舒,煮成肉羹送给乐羊。乐羊为表忠心,于是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吃了起来,一杯全部吃完。魏文侯表示赞赏,却认为乐羊心地残忍,没有父子骨肉之情。乐羊攻克中山国后,回国向魏文侯报告,显出夸功骄傲的神色。魏文侯察觉到这一点,让乐羊看君臣诬告他的书信。乐羊醒悟,拜服而退。”

“我可不喜欢听你们人类的权谋之术。这些事也算年代久远,未必会有什么关系。哎呀,反正我也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天都黑了,虎老大也该回来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