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月之影面

作者:哥德尔系统 | 分类:奇幻 | 字数:3.1万字

第七章 王一男的故事 上

书名:月之影面 作者:哥德尔系统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1:00

王一男出生在蜀省的一个小城市里面。是那种老式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当年建设大三线的时候,从魔都搬迁过去的。从小时候开始,王一男就特别喜欢看书,什么样的书他都看,《故事会》《小学生作文选刊》《科学画报》,最喜欢看的,还是《少年科学画报》。

王一男属于那种特别聪明,但是不好好学习的顽皮孩子,上学的时候,不管该干的不该干的,反正只要是有意思的事情,他都干过,足球,篮球,乒乓球就不说了,还有各种兴趣班,当然像逃课,抓知了,掏蜂巢之类的也少不了,反正没少被班主任告状。王一男的父亲是个特别开明的知识分子,他总说“男孩子嘛,那是一定要放养的,管的太宽了,一点灵气都没有了,以后肯定没什么出息”,每次都这样把班主任打发走了。

王一男最牛的一次,是小学四年级暑假的时候。他父母同在一个单位,是个挺大的研究所,所里面有自己的图书室,是个平房。王一男垂涎里面的书很久了,但是每次他用父亲的借书证去看书,只能借三本,而且手续很麻烦。一天晚上,王一男偷偷用弹弓把图书室边上的的路灯给打灭了。然后很耐心的等了两天,看着没什么人注意。他找了一根很粗的铁丝,然后在铁丝的一段弄了一个凸起,凸起的高度在家里做过好几次实验,都调整好了。带着这根铁丝,还有一条用来捅煤灰的铁钩,电筒和一面小镜子。王一男在半夜和两个小伙伴来到图书室的后面,他们爬上窗台,因为是夏天,窗户上面的气窗是开着的。探着头,一个小伙伴用电筒照着插销,另外一个用镜子来观察插销的位置,王一南先用铁钩把窗户的插销钩起来。然后,将带有凸起的铁丝插进插销和窗户之间,那个凸起的高度在家做过好几次实验,正好把插销顶起来转动到垂直的位置,最后再用铁钩钩住插销,往上一拉,窗户就可以打开了。

王一男和两个小伙伴从打开的窗户钻到图书室里面,就像书耗子进到粮仓里一样。整个暑假,他全泡在图书室里了,也就是在那个图书室里,他看到一本《量子力学史话》,里面描写了20世纪初,那些光彩夺目的大师们,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堡。。。。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彻底把小家伙给吸引住了,物理学真的很有意思啊。

不过到了中学的时候,小城里面开始流行各种录像厅,台球厅,录像厅里总放着香港的各种武侠或者黑道片,台球厅,更是这些叛逆期小孩的最爱。作为一个贪玩的孩子,王一男毫不意外的堕落了,他整天逃课,跟街上的老大们出去打桌球,偶尔还打打群架,当然,王一男胆小,每次都躲在外面喊加油,所以幸运的是,没出什么大事。

直到高三寒假的时候。

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王一男考砸了,本来成绩还不算太差的他,排在全班三十几名。王一男硬着头皮把成绩单拿给父亲,父亲看了好久,出乎意料的没有骂他,自记事以来,父亲就没有打过他。

“寒假去趟魔都吧,你外公一直让你去玩,你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外公呢”

王一男不想去,寒假多宝贵的时间啊,大好的录像厅,台球厅等着我们的小马仔征服,说不定,还能跟老大学学怎么泡妞呢。

“你就听我一次,回来,你也算成年,我就再不管你了”,架不住父亲哀求的目光,总的来说,叛逆归叛逆,王一男还是个孝顺孩子,他还是登上了去魔都的火车。

那个年代,从王一男家到魔都,火车要开四十多个小时,不过王一男从来没出过远门,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四十多个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

外公很喜欢王一男这个第一次见的外孙,不过他亲孙子对这个小表弟不怎么友好,当然,王一男觉得不是针对他的,因为他的表哥就是典型的魔都人,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在魔都人眼中,只有两种人,魔都人,乡巴佬”,谁会对一个乡巴佬友好啊。

不友好归不友好,表哥还是带着王一男在魔都玩了好几天,什么当年租界的建筑啊,什么东方明珠啊。什么大海路啊,当然还包括机场,红桥机场也是一个重要景点,王一男在机场边上,看见真实的飞机起降,整个人都被镇住了。

小城市长大的王一男哪见过这些,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什么都是那么的新奇。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快过年了,王一男也匆匆告别了外公一家,坐上了回去的火车。

看着渐渐远去的,从来没有见过的那一片钢筋水泥的丛林,王一男年轻的心,好像有什么陌生的情绪在生长。

回到小城的时候,还是下午,王一男手痒的不行,跑进台球厅,跟小伙伴来了几局。录像,夜啤酒。当然,要过年了,古惑仔们,也是顾不上打群架的。

还是一样的生活,桌球,录像,调戏调戏小姑娘。只是王一男总觉得怎么都不得劲。

直到大年三十,一家人坐在火柜里烤火,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

新年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到来了,王一男突然有点想哭,自打小学五年级,跟隔壁班的熊孩子打架输了哭过一场之后,王一男就再没哭过了。

“我出去走走”,王一男对父亲说。

“注意安全”,父亲没问他去哪里。

王一男独自爬上研究所边上的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废弃的输电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整座小城。看着小城的点点灯光,天空中偶尔有几束烟花炸开,鞭炮声此起彼伏。王一男突然就泪流满面。

“你甘心在这里过一辈子吗?”

“你确信自己属于这个地方吗?”王一男问自己。

在没去过魔都之前,王一男也许会回答是,但是去过魔都之后的王一男,终于明白,这座小城不是自己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的起点。我的未来,一定是星辰大海。

从农历大年初一到公历的七月七号(高考的那一天),王一男度过了有生以来最疯狂的5个月。

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疯狂的学习计划,要把自己丢失的时间找回来,早上六点起床,背英语单词。

一直到上课为止,吃饭背,走路也背。

上课的时候,王一男除了参加模拟考试以外,坐在课堂上,从来不听老师讲课,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

物理,基础很好,需要多做模拟考试题就行了,只用花费10%的时间

语文,基础不错,但是文言文要加强,花费10%的时间

化学,拉下太多,需要全面系统补课,花费15%的时间

数学,主要高中内容基本没学,需要补习高中内容,花费15%时间

生物,这个简单,每天花5%时间背背书就行了。

政治,这个没辙,每天花15%时间背吧,

英语,这个实在是太差了,而且据说英语不及格会影响大学录取的,这个花30%的时间,往死里弄!

王一男给自己制定了精确到天的计划,每天不完成,就不睡觉。

父母把王一男的变化看在眼里,默默的支持着他,每当十二点,王一男还没睡觉的时候,母亲总是做好了醪糟甜酒,卧一个鸡蛋,悄悄地放在王一男的桌上。

一个聪明人,就算再不努力,也不会混的太惨,一个聪明人,稍微努力一点,肯定会混得不错,要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努力到拼命的程度,那一定会创造奇迹的。

王一男放了一颗卫星,高考的时候,他物理考了满分,数学120总分,他考了110分,语文120总分,他考了105分,最后满分700,他考了610,全校第三名。

水木大学,帝都大学的招生老师,都觉得王一男会填自己的学校,不过最后,熊孩子到底是熊孩子,一考的不错,就开始翘尾巴了,他看着水木和帝都都要军训一年,王一男这个不爽啊,他最怕这种出操,站队列啥的了。于是王一男选择了不需要军训的N大,物理系,也就是在那里,认识了李文静。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牛,物理满分啊,610的总分,有几个人这么厉害的“,王一男说。

“不过没几天,我就被好好教育要低调做人了”

刚进学校没多久,有一天,大家正在宿舍聊天呢,隔壁寝室的一个同学过来串门,他跟我上铺的程潜是老乡,N大数学系的,上来他就嚷嚷说,系里面今天专业课,老师出了一道题目,是一个多项式相关的,超级难,说一整节课的时间,估计到下课都没人能做的出来,他们系有个女生,20分钟就搞定,他也只花了25分钟。

“那个女生肯定是李文静吧”,张琪问。

“嗯,是我,不过这事很丢脸,一男他们宿舍都是一群变态”,李文静说。

程潜就说,“物理系学的数学,比数学系难多了,你把题目给我们看看”,他的同学就把写在小本子的题目拿给我们宿舍的人看了,当时我们宿舍有三个人在,我,程潜,杨行知。

程潜是浙省的高考状元,不想去北方,就读了N大,杨行知父亲是物理系的教授,算是保送的。

我们几个凑过去看了题目,没想象中那么难,基础课的《数理方法》,貌似都要难一些,就是稍微绕了一点。

结果我们三个差不多同时算出答案,杨行知最慢,也只花了十五分钟,我和程潜大概都花了十分钟多一点把。

程潜的老乡被打击的不轻,结果还没完,这时候我们宿舍的古南回来了,这哥们是个神人,平时很少见他去上课,看我们在讨论,他拿过小本子,看了看,然后说,这个多项式问题,很像某种能级跃迁嘛,这个能级不可能是氢,没那么复杂,也不可能是。。。。

他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做了两个假设,一个推论,1分钟之后,古南直接把答案报了出来。

“所以说你们宿舍的人都是变态”,李文静在边上说。

“以后在理学院,一男他们宿舍的 F4就出名了,叫 Fast 4”

“哈哈,原来是这样的F4“

“嗯,从此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王一男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