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龙楼诡墓

作者:南城巡抚 | 分类:奇幻 | 字数:6.4万字

停尸寨

书名:龙楼诡墓 作者:南城巡抚 字数:9.2千字 更新时间:12-14 10:09

如此,三人在这个小破院子里又等了一天,其间吃吃喝喝别无它事,第二天下午,六点过后,夜幕降临小镇,中年男人从外面回来,拿了我们的帆布大背包,让我们跟着他走。

穿出小巷,一辆破旧的昌河汽车停在路边,我们上车,黑牛不解的问:“咱这是要进山?明天再去不行吗,黑灯瞎火的我都怕你开到沟里去。”

中年男人发动汽车,一边开着一边说:“最近雨水太多,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沙坪镇通往黑虎山的那条山路白天被交警封住,只有晚上他们撤了岗咱们才能偷偷进去。还有,康仁武已经进山三天了,再晚了,你们怕是跟不上他了。”

我忽然想起来一个重要的问题,问道:“康教授有没有说在哪里等我们?或者说,我们怎么去找他?”

中年男人一手扶着方向盘,一手从口袋摸出一张皱巴的纸条递给我。我打开一看,确实是康教授的笔迹:二神庙下,顺着溪水北走,会看到我做的标识。切记,不要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

前一句话是提示我们路线,非常好理解;后一句似乎是警告,但是,又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三人商讨了一会,无果而终。

汽车颠颠簸簸使出小县城,开到进山口的时候,拦路的交警已经下班了,我和黑牛下车合力把拦在路中央的粗树干搬开,车子开过去之后,我们又把树干搬回原地。

车子行驶了一段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后驶上了石头山路,我回头望了一眼,小县城里的灯火逐渐远去,不禁心生感慨:我们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见人间烟火,前路茫茫,我们真能找到康教授吗?又真的能顺利找到西汉古墓吗?就算找到了又怎么?或许,进山的决定从根本上就是错的。

顾奕芯看出我的忧虑,说了几句安慰的话,我象征性的点头应着。

黑牛坐在副驾驶上,紧紧抓着车窗上方的抓手,一个劲抱怨司机开的太快。司机告诉他,要是开的慢,怕是半夜都到不了地方。

面包车拐过一个叫水牛掉头的大弯道,算是真正的进了深山。山路傍山而修,一侧是百米悬崖,一侧是万仞峭壁,山路两旁树木参差无状,在面包车晃晃悠悠的车灯照耀下显得愈加扑朔诡异。

远处的重山和夜幕融为一体,忽然,天上一道闪电把车外照的通亮,紧接着一声炸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打到车窗上,车窗外模糊成一片。

黑牛赶紧把前面的车窗摇上,嘴里骂道:“靠,真是应了那句诗,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咱这一进山就遇大暴雨,不吉利啊!”说完,他连着象征性的连着吐了三口唾液,可能他觉着自己刚才乌鸦嘴,说的话不吉利。

雨越下越大,司机开车的速度慢下来许多,我们默不做声,山上的弯道太多,顾奕芯有些晕车,仰着头靠在座椅靠背上休息,这也难为她了,一个从小在京城大院里长大的小姑娘,怕是从来没到过这么偏僻难行的地方。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人在这种无边的黑暗环境里极易感到困顿,我也眯起眼打盹。

盘山公路从山下依照山势来回之字形修到山上,之后又之字形下山,走了两个多小时,车子才翻过一座大山,行驶到另一座山的半山腰,忽然,车身被撞击了一下,力度虽然小,但是我们听得清晰。

大家一下子被吓得清醒过来,顾奕芯小声问:“师父,你刚才听到了吗?什么声音?”

黑牛说道:“这么大的声音,他再听不到,就说明他耳朵废了。”

我抹了抹车窗上的雾气,伸过头贴着玻璃往外看了看,什么都没发现,安慰道:“没事,可能是山壁上的动物到处乱跑,不小心蹬下了小石头。以前,我和几个驴友在重庆深山探险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我们在山下扎营,到了半夜有一块石头突然打到我们帐篷上,大伙赶紧拿狼眼手电筒照去,只见两只野兔子正在我们帐篷上方的山坡上扒窝,看见灯光慌张逃跑了。”

话音刚落,又是咚咚的几声撞击声,好像真有石头砸到了面包车上,黑牛不解的问:“老苏,这怎么解释?难道是兔子发情了?”

司机吓得双手有些发抖,颤声说到:“坏了,咱们可能要遇上山体滑坡了。”

越来越多的石头噼里啪啦的砸到面包车顶上,黑牛见状不妙,大声喊着:“妈的,还不加速快跑!”

说罢,黑牛一脚狠狠的踩在司机踩着油门的脚上,车子突然加速,司机没控制好方向,面包车冲到悬崖边打了个滑,溅的泥浆一下糊到了车窗上,吓得顾奕芯捂着嘴尖叫。

司机狠命扭动方向盘,所幸面包车又回到路中间。头顶的山石越掉越大,密度也越来越频繁,车子拼命往前冲,我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我心里暗想,不会还没进山就被埋进石堆里了吧,随后又暗骂自己的想法太晦气。

面包车使尽全力往前冲了五分钟,忽然,身后传来轰隆隆一阵巨响,那声音被山谷放大,听得人头皮发炸。

我回头望去,只见身后十几米远的地方,公路随着山体的滑坡而塌陷,最终被拽到了悬崖下。那断了的山路缺口如同一只张大的兽口,在黑暗中吞噬着周边的一切。而我们,感谢上苍保佑,总算兽口逃生。

经历了刚才一劫,我们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瞪大眼睛注视前方的一切。又过了两个山头,下山的时候,车子忽然抖动了一下,像飞起来又落到地上一样,我们的身心也感觉随之起伏跌了一下。

黑牛慌张之中赶紧抓住把手,对司机骂道:“你到底有没有拿过驾照!开车能不能稳当点?”

顾奕芯解释道,这是由于山路的路面落差增大,而产生的失重现象,和司机的驾驶技术没关系。

司机说此处叫悬心坡,只要开车路过此处,都会有心脏被悬起的错觉。接下来这段山路,断断续续又有十几处这样的地方,起起伏伏,跌跌当当,我觉得甚是有趣。

过了悬心坡,山路陡然变得极其狭窄,窄的仅容单车单向通过,估计这种深山老林里也很少通车,所以不必担心会车这种情况。

山路两旁的树枝长到了一起,难分彼此,划在我们车上吱吱作响。车灯刚才被山上滚落的石头砸坏了一个,只剩下右侧的车灯还孤单的亮着,勉强照亮车前五六米的距离。面包车前方的树影怪异妖魅,我们的面包车如同驶进了一条幽冥隧道。

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山崖上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叫声,隔着车窗听得并不真切。

在我胡思乱想之际,面包车忽然停下,我被怂的一头撞到前排座椅上,中年男人扭头告诉我们:“前面没有路了,我只能送你们到这里,之后,你们得扛着装备自己走,再翻过这座山,应该会有一条大水溪,不过,我不确定是不是康仁武和你们说的那条。”

随后,他长出一口气,自言自语道“终于,欠康仁武的人情算是还完了”。他的目光中透出一种让人难以解读的释然。

见司机没有要下车帮忙的意思,我只好和黑牛从后备箱卸下三包装备,我俩的重一些,顾奕芯的轻多了,我们三人各自背起背包,沿着一条狭窄的山腰小道摸索前行。

刚经历过雨水的洗刷,路面非常湿滑,山顶岩石上不时有涓涓水流淌下,有些不可避免的打在身上,淋湿了我们的衣裤。我们走的甚是小心,有时手脚并用,遇到狭窄的地方甚至还要像壁虎一样侧着身扒着山岩满满挪过去。虽说是条路,可是上面长满了杂草,怕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人走过了。为了保险起见,我开道,黑牛断后,顾奕芯走中间。

走了一阵,我肚子饿的咕噜咕噜直叫,顾奕芯听了不禁笑出声来,我有些尴尬,建议大家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但是,在这一人宽的山路上想坐下去容易,再想站起来怕是有些难了。

我打着手电筒向前方照去,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块平整的由碎山石铺成的平台,看样子约有十多平米,就我们现在的处境,这个石台算得上是一个绝佳的休整场所。

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他们,大家加快速度走到那块平整的石台上,顺手把沉重的大背包放在一旁,我掏出一些压缩饼干分给他们二人。

黑牛接过压缩饼干看了一眼,又给我扔回包里,问道“我肠子都快饿化了,有没有荤的?”

这个提议正好说到了我心坎里,对于极速行军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肉类更能提供能量和动力了。我伸手从食品袋里摸索了一会,摸出一小盒牛肉罐头扔给黑牛,这罐头也太袖珍了,大小和肥皂盒差不多,估计十个都不够黑牛一人填饱肚子。我本想再摸出几盒,结果没了,净剩些压缩饼干,不由得心里暗骂:给我们准备装备物资的中年男人也太抠门了,再见到他一定要把他关起来饿几天才行。

黑牛拿了伞兵刀把牛肉罐头撬开,倒进随身携带的小型行军锅中,转身去身后的山崖边,准备砍些木棍生堆篝火。在这又冷又湿的深山里,生一堆篝火太有必要了,不单单是为了热牛肉,更是为了取暖。

黑牛摸索了几根都没有下手,骂道:“靠,这也太湿了,我使使劲都能拧出水来了,这肯定点不着啊。”

我回答道:“一看你就没有野外生存经验,要在雨后找到干柴其实也不难,看我的。”

说罢,我起身用手电筒仔细照了照四周,发现石台靠山崖的一边有个小山洞,山洞周围很光滑,里面好像有些干柴,于是示意黑牛过去看看。我照着手电筒,他蹲下从洞里拽出粗细不等的一堆干柴火。

黑牛把干柴堆成一堆,用火机点燃,暖暖的篝火瞬间燃起,跳动的火光映红了我们脸侠,身体也逐渐暖和起来。黑牛把盛着牛肉的小型行军锅架在篝火上,又往里加了点山泉水,不一会,炖牛肉的香味四散开来,挑动着我们的味蕾。

黑牛恋恋不舍的给我们每人分了一小勺,说道:“先说好啊,一勺一千人民币,我先给你们记着帐,回去得连本再息一起还给我。”说完,他自己把仅剩的半勺牛肉汤仰头一口喝完,烫的他直张嘴。

忽然,从黑牛刚才掏干柴的小山洞里传出一阵哼哼的声音。顾奕芯吓得站起来躲到我身后,黑牛拿了伞兵刀,打着狼眼手电筒慢慢靠过去,他蹲在洞边往里照了照,乐道:“这下有的吃了,老苏,过来搭把手。”

我过去帮黑牛拿着手电筒照亮子,黑牛伏下身子,跪着趴在地上,伸出胳膊在洞里折腾了一会,竟然从洞里提出两只尚未满月的小野猪。野猪崽扭动着肉呼呼的身体四爪乱蹬,还没等我看仔细,黑牛已经用力把它们重重的甩到岩石上摔死了,猪血溅的到处都是。

顾奕芯对黑牛的残忍行为颇有抱怨,黑牛根本不理她,捡起一只小野猪,熟练的开膛破肚,用山上流下的泉水冲洗干净,穿了根木棍,架到篝火上烧烤起来。

烤乳猪的香味很快就四散开来,见表皮烤的焦黄,黑牛迫不及待的用伞兵刀割了一块放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这他妈的比我以前吃的任何一次烧烤都美味,简直就是……”

话还没说完,石台下方的山林里传来一阵撞击灌木丛的声音,我正纳闷,只见被篝火照亮的灌木丛里露出一副闪着寒光的獠牙!

“快跑!是野猪!”我喊了一声,三人抓起背包撒腿就跑。

野猪后腿一登冲向石台,看它那庞大的体型,估计足有三百多斤。野猪竖起背上坚硬的鬃毛,转着圈闻了闻地上小猪崽的血迹,嘴里嚎啕着,发疯似的向我们追来。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这个狭窄山道上突然冒出的平整石台感情早就被野猪占领,当成自家后院了。我们屠杀了两只小猪仔,这下算是和它结下毁家灭门的深仇大恨了。

野猪这种猛兽最记仇,并且报复心理极强,加之生性凶悍,连老虎都不敢轻易招惹他们。早知如此,我们便不会在此休息,唉,我这种后知后觉的缺点真是要命。

我们往前冲了一段,山路湿滑,加之非常崎岖难行,即使我们全力跑起来,速度也并不算快,野猪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黑牛一边跑,一边上气不接下气的喊:“老苏,照这样下去不行啊,得想个法子把那家伙甩掉,否则,咱们早晚得变成猪食。”

我看见前方路边正好有一颗大树,那棵树足有一抱粗,在周围低矮灌木的衬托下格外显眼,看来天不绝我。

我跑到树下,扔掉行李一溜烟儿的爬了上去,找了个树叉站稳,刚要伸手去拉顾奕芯,发现这小妞居然也会爬树,并且爬的已经比我还高了。黑牛有些笨重,不过在危险面前还是迸发出了超能潜力,连蹬再拽总算也上来了。

黑牛还没站稳,野猪已经冲到了我们所在的树下,对着树干猛烈撞了几下。大树虽粗,却也被它这股蛮力撞的晃动起来,黑牛一个踉跄险些掉下去,我赶紧伸手拉他。

野猪停止撞击,抬起前蹄想要爬上来,但试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野猪急的在树下团团转,行李被它的两个獠牙拱的乱七八糟,设备洒落一地。

我和黑牛趁机扳着树杈又往上爬了两级。黑牛笑着说:“还真是狗急了跳墙,猪急了爬树,不过量它有多大能耐,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话音刚落,树干猛晃,野猪又发起了新一轮的冲击,看样子不把我们从树上晃下去它不会罢休。

顾奕芯担心的说道:“师傅,照这样下去,这棵树都会被他撞断的。”

黑牛嘿嘿一笑,说道:“大伙别担心啊,我有办法。”说着,他变戏法似的,从腰间的挂钩上拿出那只没有烤过的小猪仔。

我一看,彻底来气了,难怪那头野猪发疯似的追着我们,感情黑牛这一路上把人家的孩子都挂在腰上了。

黑牛像黑猩猩一样攀爬到大树的上端。找了个没有枝叶遮挡相对宽阔的地方,抡圆了胳膊把那只猪仔甩了出去。猪仔重重地落在山崖下的树林里,母猪听到动静,冲着树又猛烈的撞了几下,然后掉头去追猪仔。

危机算是暂时解除了,我催促大家赶紧下去,怕是不一会儿,那野猪又会杀回来。

黑牛在树的顶端突然喊到:“哎,你们快上来看看,那是什么地方?”

我爬上树头,顺着黑牛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在不远处的一片山坳里,隐隐有些灯火,看样子应该是个山村。山村里有几个火球不紧不慢、上上下下的往前滚动。

黑牛惊喜道:“看来是个山村,还挺热闹,肯定正在舞狮子呢,走,咱麻溜的打过去,说不上还能赶上人家的夜宵!”

现在有了逃生方向,我们从树上溜下来,匆匆的收拾了一下行李,撒腿就往有山村的山坳里赶去。俗话说,望山走死马,在树上看着那村庄并不远,但是我们用尽全力,走了将近半个小时,才从茂林的树缝里隐隐约约看到村落里的灯光。

刚要慢下来松口气,身后的树林里又响起了猛烈的撞击声。

我回头一看,妈的,那头野猪又呲着獠牙追了上来。

三个人不得不提起像灌了铅似的双腿,再次向前冲去。所幸,我们离村子并不远,五分钟后,我们就冲过一座十多米长的石桥,来到了村落里。

村口有一座石头牌坊,有两层楼那么高,牌坊顶端似有飞檐翘角,隐约可见,但看不真切。牌坊后边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房屋,密密麻麻。

那头野猪追到石桥前突然停住了,它裹足不前,红着眼睛原地转了四五圈,哀嚎一声,掉头逃回山林。似乎,这村寨里有什么异常可怕的东西,吓得它不得不放弃复仇。

见野猪惶恐逃走,我们心里虽然打鼓,但是,再也没有力气和精力往深处多想了,刚才这一通猛跑,虽然路程相对不长,但是我们皆是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顾奕芯累的脸色苍白,马尾辫甩的有些松散,几缕长发搭在脸上。

见危险暂时解除,我们一屁股坐在地上。黑牛打着狼眼手电筒扫视四周,房屋都是两层的筒子楼,皆由灰色山石堆砌而成,靠路的一面每层都有窗户,窗户相对较小,小的和石楼有点不成比例,反倒更像一个个方形的通气孔。窗户上糊着一层油纸,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早已烂的残缺不全,有的还剩一小部分顽强的粘在窗棱上,夜风一吹,窗纸或抖动或飘起,在夜风中呼啦作响。

我借着手电筒光看了看脚下的路面,也都是山石铺成的,在这深山老林里,石头比泥土要常见的多,用山石修建村落,也算是就地取材。

村口的这几家屋里黑漆漆的,估计早已熄灯睡觉,毕竟现在是晚上十二点多了,所幸,前面村里隐隐还有些光亮。

黑牛起身把顾奕芯的包背到自己身上,催促我们快走:“再墨迹一会,咱三个今天晚上只能睡大街了,我们两个老爷们倒没关系,天为盖,地为席,全当宿营了。只是小顾同学,你要小心,别被人抢去当压寨夫人了。”

顾奕芯整理了一下头发,回他:“我看你是怕人家都睡觉了,化不了斋了吧?”

黑牛笑着道:“还化斋?小丫头你说错了,我六根可不清净。”

我抬头望了一眼天空,苍穹如墨,一轮毛月亮在云里忽隐忽现,除了他俩的对话和破窗户发出的呜咽声,竟再无半点其他声音。我隐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顺着石道前行,黑牛在前面开路,顺便用手电筒扫射了一下四周,疑惑地问道:“哎,老苏,你说这个地方的人为什么都把这房子盖成碉堡的样子?住里面不觉得闷得慌吗?”

对于建筑这一块,我半点也不懂,但又想在黑牛面前得显得有学问点,想了一下说到:“其实我对建筑学的研究并不深,不过我觉得吧,这村寨是在山沟里,修得高可能是怕雨季山洪爆发,把房子给淹了,窗户小,那肯定就是为了防止山风吹进屋里。”

顾奕芯说道:“师父,我觉得这里可能是明朝时期修建的一种带防御功能的城堡,最初可能是用来屯兵的。石墙上的那些洞口,平时关起来是窗户,如果战争时期打开,那就可能是瞭望口,或者是射击口。古时候战争的武器大多是弓箭。”

黑牛佩服的说:“这么有学问的一个小姑娘,为什么管老苏叫师父呢!我觉得呀,应该反过来。”

说话间,我们拐过一条窄巷,来到另一条三座石楼并排着的巷子,从中间的石楼二楼窗口透出幽暗的灯光,终于遇到还没睡觉的人家了。

我们走上前去敲门,这才发现,石楼的门是铁的,看来顾奕芯的说法是对的。

我们敲了两下铁门,楼上幽暗的灯光一下子灭了,我情急之下仰头对着楼上喊道:“老乡,我们是好人,来给你送钱来了。”

等了片刻,仍然无人应答,黑牛有点生气了,嚷到:“这家人也太小气了,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家,听到有人敲门就灭灯,这明摆着是不想让咱们进去嘛?今天我还真偏不信了!”说完,黑牛抬脚冲着铁门踹去。那铁门年久失修,竟然哐镗一声摔到地上,这声音在小巷子里显得格外响。

地面掀起一阵灰尘,呛的我们连连咳嗽。既然已经把人家大门给踹翻了,那也就没有必要再客气。我们三人一起来到屋里,屋内正对面摆放着一张供桌,供桌上什么也没有。左侧摆放着一副明式风格的桌椅,右侧是条通往二楼的石阶,所有的东西都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这栋石楼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可是,刚才幽暗的灯光明明就是从二楼发出的。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决定上楼去探个究竟。

三人沿着石头台阶往上走,石阶只有一米宽,一侧紧靠石墙,一侧毫无遮拦,悬空着,盘旋而上。由于石阶上的灰尘很厚,每踩一步都会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黑牛在前面开路,走到两层楼的拐角处突然停下了,我没留意,一头撞到他的大屁股上,一个趔趄险些从无栏杆的那侧摔下去。

“吆,小心点呐你。”黑牛说着回头看了过来,发现是我,补充道:“我还认为是小顾同学呢,原来是你,老苏,你丫走路不带眼睛吗?”

我生气的回道:“听你这语气,男女同志还区别对待啊,谁知你丫半道就停了,爬不动了吗?”

黑牛不屑的“切”了一声,随后用手电筒沿着石阶往二楼方向扫了一下,说道:“别废话,你俩看这是什么?”

黑牛向上走了两级,回过头用手电筒给我们照着,我发现拐角处的石阶上有一双清晰的小脚印,歪歪斜斜直通二楼。

那脚印大小和四五岁孩子脚一般,顾奕芯说道:“看来这楼上有人住,不过,这楼里的灰尘也太多了。”

黑牛摇摇头,小声说到:“我的妹妹,你没发现吗?这脚印是单排!”

黑牛眼睛最毒,经他这么一提醒,我发现那脚印真是单排,看方向,并且不是走上二楼,而是从二楼走下来。

顾奕芯问道:“这也太奇怪了,会不会那个孩子在一楼,刚才咱没注意到?”

黑牛反问她“下面那节楼梯连个脚印都没有,那家伙是从这里飞下去的吗?”

三人相视,一时间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头皮有些发麻。

我也掏出手电,三人继续往二楼走去,顾奕芯有些害怕,紧紧跟在我后面。

二楼的地板是木头做的,一踩上去咯吱作响,两只手电筒把二楼照的通亮,这二楼的地面上竟然放着一大一小两口棺材!

“靠,停尸间?”黑牛说罢,招呼我们上前看个究竟。这两口棺材的棺盖都没有订上,黑牛用嘴叼着手电筒,接连把两幅棺材盖推开,只见,棺材里分别躺着一大一小两具尸体,大的烂的只剩下一堆骨头,小棺材里那具尸体虽然没有腐烂,但是也风干的和腊肉差不多了。除了这两口棺材,二楼再无其他东西。

黑牛问道:“咱们刚才从楼下不是看到光亮了吗,可是,这里连半节蜡烛也没有,那他妈的怎么解释?”

我想了一下,说道:“可能是鬼火,鬼火也叫磷火,有坟墓或者尸骨的地方很常见,因为人的骨头里含着磷,磷与水或者碱作用时会产生氧化磷,通过储存的热量,达到燃烧点时会燃烧。并且鬼火的颜色随着人体含有的元素颜色而改变,通常有红、绿、蓝3种颜色,咱刚才从楼下看到的是橘黄色,这可能说明这具尸骨内红磷元素含量特别多。”

“靠,这么诡异的事儿,经你这么一科学分析,倒显得合理多了。”

黑牛说罢,用手电筒照着那具小孩的尸体说:“楼梯上的脚印肯定是这家伙的,不过腊肉也能起尸,真是奇了怪了。”

我摇摇头:“这个我解释不了,不过,我觉得这具尸体起尸的可能性很少,有可能是这个孩子的阴魂没散。”

顾奕芯毕竟是女生,她虽然在考古队工作,不惧怕尸骨,但是一提到鬼魂,她就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一个劲催促我们赶紧离开这栋石楼。

忽然,一阵山风吹来,从房梁上垂下的几缕蜘蛛网被吹动,一下缠到顾奕芯头发上,顾奕芯吓的尖叫一声,赶紧伸手往下抓,紧接着说到:“咦,窗子什么时候打开了?”

我这才发现,原本关着的窗户,其窗棂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被人用木棍撑起来了,而我们在屋里竟然没有听到一点动静。

我对黑牛使了个眼色,黑牛会意,从腰间摸出伞兵刀,和我一起悄悄向窗口包抄过去,不管是人是鬼,既然这般捉弄我们,我们这次就要看个究竟。

从窗口往下望去,竟然空无一人,巷子沉寂的如同睡着了一般。黑牛收起伞兵刀,小声的问我“老苏,是不是咱们记错了?这窗子可能本来就开着,咱们刚才在楼下可能因为角度问题没有看清楚。”

我刚要回答,眼睛的余光看到巷子尽头的街道上有团火光闪过,我赶紧从窗口探出头,睁大眼睛看去,这下看的真切,一个驼背老头提着灯笼在前面慢慢走着,他身后跟着一条老狗,那老狗往我们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没有叫,低着头,不紧不慢的继续跟在驼背老头后面。看样子,这老头像是村寨里巡视打更的。

石楼上的视线范围有限,老头很快走出我们的视野。

我们决定下去追他,一来好找个地方住下,二来也好问问这座诡异的石楼究竟怎么回事。顾奕芯早就不想在这里再多呆一分钟,她如释重负的快步第一个走出石楼。

小巷的尽头就是一条相对宽一些的街道,我们往老头走的方向走去,此刻,除了我们三人的脚步声,四周依旧安静的出奇。

街道两侧全是两层石楼,造型相似。山风从不知名的方向吹来,冻得我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黑牛边走边问:“老苏,你说这些奇怪的石头碉堡里面,不会全放着棺材吧?”

我安慰他说:“那这个村子成啥了?咱们刚去的那栋楼可能只是个个例,是碰巧有家人把棺材放在家里忘埋了,也可能是男人、孩子死了,寡妇改嫁跑了,要不怎么只有两口棺材呢。”

虽然嘴上这么解释,但是黑牛说的我心里不是没有想过,我用手电筒扫视了一下黑洞洞的石楼,便不愿多看。

我们走到街道尽头,出现了两条巷子,通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我们分别照了照,发现老头和狗已经走到了一个巷子的深处。

我扯开嗓子喊了两声,那老头仿佛没听见,头也不回。我们加快脚步跟上去,驼背老头也越走越快,眼看距离近了,那条老狗拉着舌头回头看了我们一眼,和老头又拐进另一条巷子。

如此拐了五六次,我们眼前豁然开朗,来到一个大宅子门前。

宅门半掩,门里有一个大院,院里一条三米多宽的石道直通对面房屋,这个院子的风格和整个村寨格格不入,显得有些另类。驼背老头应该就是进了这栋宅子。

我们推门进去,喊了两声没人应答。石道旁长着一棵粗壮低矮的老树,老树根部一部分深入地里,一部分裸露在外面,隐约可见树根还包裹着石头。看样子,这颗老树在这里得有两三百年了,夜幕下,它就象一个将军独自孤寂的守望着村寨。

老树下立着一座一人高的石碑,我们走过去用手电筒照了照,石碑上的三个字异常清晰:停尸寨!

三个人原地一怔,暗叫一声不好,正欲转身离去,突然,屋里的灯光亮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