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之大梦七年

作者:阡陌杨柳 | 分类:奇幻 | 字数:5.0万字

第七章 回家

书名:重生之大梦七年 作者:阡陌杨柳 字数:5.1千字 更新时间:12-14 09:58

总经理办公室里,谈话还在继续。

穆东:“勇哥,我有些新想法,给你汇报一下。”

韩勇道:“汇报就不必。说出来咱俩商量,一起探讨一下。”

穆东:“两件事,一个是前期我打算租一辆铲车。现在你这么信任我,投入这么大,我想如果价格允许的话,买一辆二手的铲车,这样和租用铲车相比,可以降低很多费用。并且,项目结束后,我们可以卖掉,二手铲车保值率高,我们最多用一年,应该不会折损很多钱。”

韩勇道:“这些事你自己决定就行,不用和我商量,我觉得能行。第二件事呢?”

穆东道:“第二件还是我辞职的事,我想,要不我最近就辞职算了,别等裁员了,现在时间很紧,两三个月天气就转冷了,我想现在就回老家,尽快筹备起来。”

韩勇沉思了一会,说道:“这样吧,这件事你不要着急,你把手头的工作尽快处理一下,然后写一个去鲁南出差的申请,名义你自己想,时间10天左右,先报给综合部和财务部,我批一下,这样你可以回去筹备一些事情。最近我也向总公司打听一下,看看裁员的文件什么时候能下来,应该也快了。对了,你辞职后,市场部的经理,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穆东:“市场部没有设副经理,几个大区经理,鲁西区域的林翔雁综合能力比较好,只是不知道总部能不能批准。”

韩勇道:“我考虑一下吧。”

穆东刚回到自己的工位,程强来找他。

“东哥,为了庆祝你大病初愈,晚上请你喝酒,叫上嫂子。”

穆东:“你也知道我是大病初愈啊!我现在还不能喝酒,心意领了。你嫂子今天刚开学,也忙,过几天吧。正好,你等一下,把买床的钱给你。”

穆东数出一沓钱,交给逞强,说:“你点点。”

逞强顺手接过来,塞进口袋,说:“点什么点,那我走了,周末再约你。”说完转身走了。

穆东坐下来,开始整理手头的销售资料和客户资料,提前做好辞职和工作交接的准备。

第二天上午,穆东向综合部和财务部申报了出差申请,事由是鲁南联通公司走访H县级市场维护,时间自9月4日至9月12日,一共9天。

因为超出了综合部出差5天的审批权限,综合部把申请书汇报给总经理韩勇。韩勇下午就签批了,速度之快大出综合部的意料。其实9月13日和14日是周末,穆东可以9月15日回公司报道,这样算起来,穆东一共有11天的时间。

当天,穆东给逞强说了出差的事情,约定等穆东出差回来,找时间再聚。

接着,9月3号上午,韩勇组织小规模会议,宣布由林翔雁担任市场部副经理并兼任鲁西大区经理。

市场部副经理这个职务,在总公司的编制里,并不存在,所以不需要总公司批准,鲁东分公司自己就能决定。

也就是说,林翔雁的级别和薪金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多了一个部门副经理的名号。尽管如此,林翔雁还是兴奋的满脸通红,神采飞扬。

林翔雁26岁,比穆东还大一岁。进公司3年,也算是老员工了。在这次和联通合作的订单中,她管理的鲁西区域,分销速度快,终端零售量高,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可见一斑。要知道,光是省联通采购了手机,还只是第一步,逐级分销下去,然后卖到消费者手中,才算是结束销售。

韩勇这一招非常独到。市场部副经理不用总部任命,但是在以后向总部申报林翔雁升任市场部经理的报告中,这个虚衔却可以加分不少。

9月3日下午,穆东以出差时间较长为借口,向林翔雁吩咐了一些工作,详细介绍了省联通订单的收尾情况,还转交了一沓销售报表和客户资料。林翔雁有点发懵,感觉有点不对劲。

这不像是交代工作,倒像是交接工作啊!穆经理拿出来的资料,太全面了啊!

打发走了迷迷糊糊的林翔雁,穆东给肖肖打了电话,说下班去接她,晚上一起吃饭。

傍晚接上肖肖,俩人一起去吃了肖肖爱吃的水煮鱼,然后回了穆东的住处。接着,穆东详细的向肖肖说明了辞职和做河沙生意的事情。顺便也把明天出差的真实情况说了,名为出差,实际是回老家。

肖肖有些吃惊。他知道穆东,最大的理想就是在城市里扎下根,怎么突然回老家做生意。

穆东解释说只是一个短期的生意,很快就会回来。然后笑称,要赚钱养你呀!要给你买房子啊!

肖肖还是不放心,问道:“怎么突然想到做河沙的生意?”

理由简直不要太充分!穆东:“我们公司韩总看好这门生意,我们俩合作。”

肖肖最后还是半信半疑的说道:“那你自己多注意点,做河沙生意,很辛苦的。”

穆东道:“恩,我会的。那个……,今晚别走了呗!”

肖肖咬了咬嘴唇,说道:“好吧,你明天要走了,今晚陪你,不过,你要听话哦……”

穆东:………

俩人陆续洗了澡,一番有界定范围的温存之后,分铺而眠。

第二天一早,肖肖去学校上班。穆东找出自己的银行存单,等银行上班后,全额取出了存单里的5万元存款。然后踏上了去鲁南市的大巴车。其实火车更安全一些,只是泉城至鲁南的火车,全天只有四列,还有两班是在晚上,时间实在是不合适。

在大巴车上,穆东接到林翔雁打来的电话,省联通的尾款已经到账。这标志着整个订单采购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穆东的最近一段时期的工作,完美结束。至于以后的分销和终端零售,就看林翔雁的了。

四个小时候,穆东到达了鲁南市。

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再次袭来,整个城市变成了几年以前的样子。高架桥?还没修。环城路?还没通。一些后来的地标性建筑物,还看不到。

穆东仔细的辨认着,努力的把自己的记忆和现在的景观融合在一起,终于慢慢的让自己的大脑平静下来,可以顺利的接受眼前的一切。

鲁南市,自然是在鲁东省的最南边。南接苏淮省的圩州市和涟水市。这三个地市,虽然是两个省份,但是土地接壤,很多县乡紧紧相连,经济联系极为紧密。所以素有“鲁南苏北,经济一体”之说。

一条长长的颖河,在鲁南市中心穿城而过,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苏淮省,然后汇入东海。坐在出租车上沿河而行的穆东,看着夏日阳光下波光粼粼的宽阔河面。河面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艘抽沙船在热闹的忙碌着。穆东知道,最多半年,这片河道将恢复宁静,而这些大大小小的抽沙船,将被闲置,被废弃,直至被肢解。

穆东先去了鲁南市联通公司。省联通公司已经关照过,穆东顺利的走访了几个部门,然后说最近几天自己会在市区以及下面的县城走访一些卖场,了解终端销售情况,然后告辞离去。

表面的工作,已经做足了,下一步就是,回家!

穆东在市区的商场里,咬牙买了一件真丝短袖T恤衫,一件精梳棉短袖衬衫,两条高档西裤,一双进口皮鞋,最后买了一条牛皮腰带。接近一万大洋花出去,素来节俭的穆东,觉得一阵肉痛。选了一身换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古人诚不欺我。

接着穆东又给父母买了几件衣服和一些营养品,包了一辆出租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小时后,出租车达到了目的地,穆村。

穆村是一个人口六百多人的小村庄。穆村周围,还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大约七八个村子。几个村子加起来,大约有接近一万人。几乎是一个小型的乡镇了。乡镇的驻地不在这里,而在10公里之外的谭庄,所以叫做谭庄镇。

穆村所在的位置,东西各有一条河。穆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就居住在两河之间宽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村子东面的河,名为束河,从县城的方向而来。县城名为束河县,整个县城因河得名。西面的河,就是穿越鲁NS区的颖河,穆村在市区的下游。当地百姓不管什么束河颖河的,东面的叫东河,西面的叫西河。

根据束河县志记载,明朝末年,当地发生了一次级别非常高的大地震。用县志上的话说,“日月无光,天崩地裂,山摇地动,江河改道,受祸者众,死者什七。”据说,穆村附近大的两河并行,就是当时的大地震造成的。两河在穆村附近并行大约20公里后,在下游交汇。

两条河带来了极其丰富的河沙。穆东小时候,冬季枯水期的时候,河床上沉积的沙子,有三四米厚。那时候当地老百姓需要建房用沙的话,都是冬季采砂,春季开工建房。采砂极其简单,拖拉机开到河道里,直接挥动铁锹装车就行。除了一些力气和一点柴油钱,几乎没有成本。

最近几年,下游修了水库,冬季河道里也见不到底了。所以慢慢的出现了抽沙船,河道采砂,岸边堆放。

河道里抽上来的沙子,是非常干净的水洗沙,稍加筛选,就是高品质的精细黄沙,可以直接使用。

穆东到家的时候,已经6点多了。夏日的傍晚,7点多才天黑,穆东提着大包小包,在家门口下车的时候,天光还大亮着。

村子里的景观,整体的变化不大,只是比另一段时空少了几户人家的小楼,村子外的道路还没铺上水泥,其他的基本上一样了,穆东接受起来,丝毫没费什么力气。

尤其自家的房屋和院子,和另一段时空里的记忆一模一样。

哎,穆东在心里叹了口气。这说明自家很多年都没有变化,房子都没改建过。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在省城上班的“能人”,穆东在村子里也算有一点名气。看到穆东从车上下来,远远近近围过来几个人,热情的打着招呼。

“小东回来了。”

“小东今天穿的这么精神,赚大钱了啊!”

“小东,买啥好东西,大包小包的。”

“嗳,小东,怎么没带你那漂亮媳妇回来?”

穆东赶紧掏出兜里备好的香烟,一边“大哥二嫂三叔二大娘”的回应着,一边麻利的给在场的几个男人匀了烟,又掏出打火机一一点上。

有人发现了门道:“嗬,苏烟,你小子这是发财了啊!”

穆东呵呵不语。穆村地处鲁南苏北经济带,苏烟在这个范围内颇有名气。所以,被人认出来,穆东的目的就达到了。

好吧,焕然一新的衣服,高档的苏烟,大包小包的礼品,都是穆东处心积虑准备的。就是为了一个崭新的形象,为接下来的河沙生意,营造一点氛围,争取可以进行的更顺利一些。

穆爸穆妈也闻声迎了出来。穆东提前打过电话,父母知道他要回来。

穆东扫了一眼,心里有些高兴,爸妈比自己记忆里的年轻一些。

穆爸穆妈招呼大家去家里坐,大家自然都识趣,嬉笑一阵,四散离去。

穆东相信,此刻开始,“穆化山家的小东子发财了”的消息,会随着离去的这几个人,慢慢的在村子里扩散。

穆爸,名穆化山,52岁,是穆家老大。穆化山下面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也就是穆东的两个叔叔和两个姑姑。穆东的爷爷奶奶都已经去世,在这个小家族里,穆爸可以说是当前的核心人物了。

穆爸性格淳朴,农闲季节做建筑工,是附近小有名气的瓦工。只是瓦工这样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上风吹日晒的,五十露头的穆爸,原本高大的身材已经略显佝偻了。

一家三口进了家门,穆妈边走边埋怨穆东不该乱花钱,买这么多东西。穆爸只是默默的抽烟。

穆东中午给家里打过电话,说是晚上回来,让穆妈多做点菜,晚上请二叔三叔来喝酒,有事商量,并且让姐姐姐夫也过来。

穆妈已经做好了几个菜,还在灶间忙活着其他的菜。说话间姐姐一家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过来了。

姐姐和姐夫也比记忆里年轻很多,真好。穆东心想。只是俩孩子也小了好多,正是淘气的年龄。

姐姐穆晓霞,比穆东大五岁。10年前嫁到了和穆村相邻的钟村,现在都两个孩子了,大的是女孩,名叫钟书娜,8岁了,小的是男孩,叫钟书杰,5岁。姐夫钟国栋,比姐姐大三岁,在镇上的翻砂厂上班。钟村离穆村很近,也就2公里左右,平时穆东不在家,穆爸穆妈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姐姐和姐夫在照顾。

姐姐家两个孩子一进屋就叽叽喳喳的闹腾起来。姐夫陪着穆爸抽烟。姐姐去了灶间帮穆妈做饭,穆家现在还保留那种老式的灶台,烧木柴,拉风箱助燃。平时穆爸穆妈两人在家,都用煤气灶做饭。今天要做的菜多,还是用上了老灶台,大锅炒菜要快很多,分量也足。

穆东和姐夫告别一声,去了二叔和三叔家,请他们过来喝酒说话。

去到的每一家,发现所有的家人都变得年轻了,都比记忆里的形象看起来舒服多了。这真是很奇妙很开心的体验,穆东愉快的想着。

按照农村的老理,晚辈上门去请,是很正式也很有面子的。因为穆东晚上要说的,是一件大事,必须在这些细节问题上,摆正自己的姿态。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按照穆东的想法,囤河沙这件事情,最好是家族一起来操作,这是个短线的生意,自己人一起运作,便于管理,并且上手会很快,还来不及有什么家族弊端的时候,基本就已经结束了。

当然,这是个自愿的事情,穆东提出项目,各个小家庭自行决定是不是参加。每家的情况不同,或者有谁家不愿意参加也说不好。

但是,穆东必须把大家召集起来,说这个事情,不能闷头自己干。这样以后会落下埋怨。吃独食,无论在哪里,都是遭人嫉恨的。

家族亲情,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好好维护,才能家和万事兴。

至于大姑和二姑那里,穆东也决定告诉她们,只是她们两家离得远,穆东打算单独上门去说。

穆东陆续请来了二叔和三叔,二婶和三婶也一起过来。几个堂弟堂妹,上班的上学的,都不在家。

须臾,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咳咳,没有什么华灯,打开屋里的电灯,电视机前,大电扇下,一大家子大大小小十一个人,热热闹闹的开席了。

酒过三巡,穆东开始说起了关于河砂生意的事情。

其他人都有些疑惑。河沙?这个对穆村周围的人来说,太常见了,太普通了。以前满河道都是,根本不值钱。虽然现在因为下游水库蓄水,不能直接去河道挖沙了。但是抽沙船弄上岸的沙子,也值不了多少钱。更何况,在河道里抽沙,是个非常辛苦的生计。

为什么小东想做这个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