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遨游仙武

作者:天真的竖瞳 | 分类:奇幻 | 字数:2.3万字

第二章金关玉锁

书名:遨游仙武 作者:天真的竖瞳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12-14 09:35

确认了王重阳的武学境界,沈成平心中也不免赞叹,根据射雕的剧情,王重阳此时也不过三十余岁,就已经超过了自己前世四十余岁达到的境界,果然是天纵英才,怪不得能够力压其余四绝,夺取天下第一的称号。

沈成平走到大门前,刚要叩门,却见大门已经被打开了,开门的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一身道袍,看到沈成平之后先是一愣,然后才回过头大声道:“师父,果然有人到来,不过却是一个五六岁的孩童!”

“师弟你莫要说笑,这终南山山上并无人家,山脚下的村落距离这里可有二十余里,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又如何能够跑来这里!”道观之内随即就传来了驳斥之声。

那青年道士听了之后当下就拉住沈成平的手,拽着沈成平朝里面走,跨过院落进入了正殿之内,大声道:“师兄你若是不信就来看看,刚才在门口的就是这个孩童!”

沈成平被那青年道士拽着来到了正殿,第一眼就看到一个三十岁模样的道士坐在正殿中央,他身前坐着六个道士,大一些的有二十四五岁,小一点的也有十六七岁,此时正转过头看着自己。

沈成平第一眼对上的就是那中年道士的双眼,四目相对,沈成平只感觉到对方双眼之中精芒一闪,双目如电,居然让他感觉到全身一个机灵,这并非是那道人刻意为之,而是精神无比强大,对人自然而然形成的威压,索性沈成平经过两次转世,精神非比寻常,这才很快的稳定心神,若是普通的五岁孩童,吓得哭泣恐怕也不出奇!

“这人定是王重阳!”从对方的眼神,沈成平就在心中冒出来了这个念头,他虽然转世,可精神修为却是不失,反倒是被淬炼的更加坚韧,冥冥中的感应绝无差错,当下不再迟疑,直接上前道:“小子沈成平,听闻重阳真人声名,想要追随道长修道习武,还望道长成全!”

王重阳眼看如此也是一愣,方才他凭着先天境界的敏锐感应,察觉到道观大门处有人,当下命令弟子前去开门,来人气血充沛,他本以为是一个成年人,可没想到弟子说是一个孩童,他没有想到一个五六岁的孩童会有这么充沛的气血,加上这里周围并无人家,又如何来的孩童,如今看到沈成平这才完全确定,现在沈成平一上来就是要拜师,也是让他猝不及防。

不过王重阳养气多年,纵然一个五六岁的孩童爬数十里山路上来拜师多么让人惊奇,他还是瞬间恢复了平淡如水的心境,几步来到沈成平身前,将他扶起来问道:“孩子,我且问你,你多大了,是哪里人,父母是何人?”

“小子沈成平,出身铁掌峰下王庄,今年正好五岁,父母前两年早逝,我听说重阳真人道法武功精湛,想要追随真人学习,请真人收下我吧!”沈成平直接将自己这一世的出身说了出来。

铁掌峰距离重阳宫何止千里,若非王重阳依靠先天冥冥中的灵觉知道眼前这孩子说的都是真话,他怎么也不会相信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居然一个人能够自己赶路上千里来到重阳宫拜师,再听到旁边几个弟子直接口说“不可能”之后,当即沉声道:“好了,你们也不要议论了,孩子你既然诚心来此拜师,那么我就收下你为我第八弟子吧,过来见过你几位师兄。”

王重阳造就通过自身的先天灵觉看出来沈成平极为不凡,这样资质出众的弟子都是大门派争抢不及的,他又怎么会推辞,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沈成平早就猜到了在这里的七个青年道士正是全真七子,连忙一一见礼,口称师兄,全真七子见又多了一个师弟,而且年纪还这么小,都不免有一些好奇,接下来王重阳又询问了沈成平家中的细节,沈成平一一说了,连同一路上的经历也是徐徐道来,绝非临时编造,全真七子听了这才相信沈成平竟然是一个人不远千里来重阳宫求学,不由啧啧称奇。

当天王重阳就安排沈成平食宿,可以看出他的心情也是极好,他方才又仔细检查摸骨,确认了沈成平的资质,绝对是练武的顶尖资质,而且小小年纪一个人辗转千里,绝对也是聪慧机敏、心志坚毅之辈,是难得的弟子人选。

经过一番拜师礼之后,沈成平就算是加入了重阳宫,成为了王重阳的第八个弟子,今后江湖中人称呼的时候,多半也会将他与七位师兄一起称呼为全真八子,开始了在重阳宫的练武修道的生涯,同时王重阳也传授了沈成平全镇内功的入门功夫——金关玉锁诀。

“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这四句正是金关玉锁诀的入门纲领,意指入定之前,要心思空明,不能够有一丝杂念,内息绵绵,魂不内荡,神不外游方才是修行的关窍。

这金关玉锁诀不过短短数百字,分二十四诀,是全真教筑基感气的功夫,却也涵盖了全真教内功的精要,沈成平听王重阳背诵过后便已经全部记下。

以他的武学见识和对道家典籍的研究,也看出来了此诀非同一般,涵盖了道家益体养生的精要,其中还有不少道家隐语,若是没有人讲解,只会觉得云里雾里,不过沈成平前世就曾经费心思研究道学典籍,自己思索了一阵子就能够体会到其中诸般妙处,余下的不解之处便向王重阳询问。

王重阳见听到他提问,一一解答,有时不假思索,有时还需要细想一番才能说出答案。他心中更是暗暗点头,这弟子少有聪慧,不单听了一遍就记了下来,更能够理解了其中大要,明了其中诸多要点,让他怎能不喜。

但凡老师可没有不喜欢聪明学生的,如果这个聪明学生又性情沉稳,能够耐得住性子学习,可就更让人欢喜了!再想到沈成平的资质,王重阳也不由得心中惊喜不已,感觉是上天将沈成平送下来光大全真教的。

全真七子都是成年之后才开始随着王重阳修行的,这也就错过了习武的最佳时期,以全真教正宗道家内功的特性,长久坚持下去,可以让他们成为一流高手,可除非特殊机缘,今生是无望先天境界了。

七子之中以马钰的性子最适合修道,与沈成平相比,悟性却还差了一些,当下王重阳对沈成平就下了更多功夫教导,除了指点沈成平练武,更多时间则是讲道。

全真教藏书颇为丰厚,不仅有王重阳的著作,收藏的道藏、佛经、儒家经典也颇为不少。虽然是道家门派,全真教却奉行儒道佛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必修经典。是以各门藏书都有一些,其中还有许多是后世已经失传的著作。

沈成平见到如此多的典籍,内心颇为感怀,这里的藏书中居然还有不少笑傲世界已经失传了的各家典籍,要知道此时重阳宫还不是之后的道门圣地,典籍收藏也并不算丰富,由此可见到底有多少前人的知识在蒙古人的抢掠之下失传,可以说,蒙古人席卷天下对中华文明绝对是一次重大的摧残,丝毫不下于晋朝的五胡之乱!

当然此时沈成平并没有慨叹这么多,之后的日子里,得到了这金关玉锁诀与全真教内功,他自己所创的内功终于算是可以初步完善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