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个电影人的诞生

作者:曹献之 | 分类:奇幻 | 字数:2.3万字

第一章 千尺豪宅

书名:一个电影人的诞生 作者:曹献之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12-14 09:17

目前香江流行的江湖英雄片潮流虽然引起跟风货色涌现,充斥着流氓戾气,但亦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分量的创作。其中尤为出色的,就是陈家洛导演的《旺角之夜》。凭借此片,让这位新.浪潮运动中的才子备受瞩目。

《旺角之夜》在江湖片中是很特异的作品,因为它没有硬充英雄,更没有强调火爆血战,亦没有盲目歌颂死党义气。但这部电影其实比那些刀光剑影,枪林弹雨的公式片更大胆,因为它敢于挑战江湖规律,痛快地道出一些经常被回避的真理:硬充英雄是很吃力的事,普通人都会贪生怕死,不喜欢打杀与犯罪……

他们并非软弱无能,而是敢于坚持人情和原则,比那些为了符合世俗价值观而打肿脸来充胖子的人更忠于本性。《旺角之夜》以冷厉紧凑的剧情,道出大家明白但不好意思承认的这些真相,因而颇为过瘾。

由周进扮演的‘江湖大佬’,为了在险恶的黑道世界生存,必须保持冷血无情的霸王形象,而把全副真情付于‘小弟’曾启伟身上……

客观的来说,本片的剧情并不严谨,有许多牵强附会和粗俗之处,尤其是在台湾的一大段戏,相当失真与草率。

但作为陈家洛执导的首部电影,已经不难看出他作为导演的优厚潜质,把握到主要题旨与风格,拍出颇具实感的江湖气氛,冷厉之中将人际关系生动细致的展现,对男女的悲欢,情义的矛盾,都处理得不落俗套。

时而好爽奔放,时而凄迷无奈,陈家洛对演员与镜头的调度,都表现出独特的功力,在新.浪潮运动的诸多电影中算是翘楚。——《电影周刊—龙小米》

香江九龙官塘区,凯誉花园的某幢千尺豪宅内,一个年轻人眉角微挑,看着手中略显陈旧的报纸怔怔失神。

陈家洛,原本出身燕京电影学院,毕业后考研留校,后来成了燕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老师。

却不想阴差阳错,居然穿越来到1986年的香江,变成了一个同名同姓,二十几岁的导演。一个香江电影新.浪潮时期的导演,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导演……

七十年代末期,国际形势动荡不安,香江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腾飞、独立电影制片机构的风起云涌,具有正义感的影视工作者鄙弃“四头”(噱头、拳头、枕头、鬼头)影片而开拓新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从国外电影学院毕业回港并从事电视编导工作的年轻导演,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及年青人的独特创意和社会触觉,拍摄出了一批完全不同于传统香江电影的充满个人色彩的新潮电影。

为香江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这批影片的卖座虽然不是特别高,却为港片在编导手法和摄制技术上呈现出异于传统香江电影的新风貌。

这时期的电影是低成本,不用大明星,这同后来港片标榜明星阵容,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截然不同。

香江的电影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年轻导演们对电影的热爱与艺术抱负,在香江高度竞争的商业生产制度下,没有个机构和资金支持,迅即被商业浪潮裹卷而去。

香江“新.浪潮”电影,从1979年崛起至1985年已成了强弩之末,到八十年代中期,新.浪潮即宣告结束。大部分新锐导演都融入主流电影,成为商业电影的生力军。

陈家洛手上关于自己首部电影报道的报刊,是1984年的电影周刊。两年都保存完好,明显是原主人精心收藏。

根据记忆回溯,这位原主人毕业于英国伦敦国际电影学院,后来回到香江进入TSB电视台任职,直到1984年指导拍摄了自己的首部电影作品《旺角之夜》。

这个时期的香江影视剧工作者,明显年轻且富有想象力,特别是新.浪潮时期的电影导演们,一个赛一个的年轻,可惜大浪淘沙,最终能够活跃于电影圈的,寥寥无几。

而陈家洛,明显就是被淘汰掉的其中之一。亦或者说,是过于激进,没能融入香江商业电影制作的其中之一。

按照记忆中的描述,陈家洛的这部《旺角之夜》得到不少影评人的亲睐,都觉得这个年轻人将来前途光明,可惜新.浪潮时期的大多数导演所执导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叫好不叫座。

就算是前世的那个香江,据陈家洛所知,哪怕是那位老爷徐克,前三部作品也都是如此,甚至沦为‘票房毒药’,一度没有人找他拍摄新的电影。

首部电影失利后的悲观与失落,导致碌碌无为,形成两年的真空期,且父母都移民新加坡,有小十万的存款,也算让现在的陈家洛大松一口气。

原主人的家世算不上显贵,但至少也是中等水平了。旁的不说,单单是官塘的这套千尺豪宅,就足以说明一切。

香江的千尺豪宅在如今的陈家洛看来是不值一哂,因为真正折算起来也就只有九十几平方,这样的房子放在大陆,那叫小户型。

不过谁叫这里是寸土寸金的香江呢,而且还是香江房价持续高涨的时期。大多数香江人奋斗一辈子,就是为这一套房在奋斗。真正说起来,陈家洛的这套千尺豪宅已经是不少娱乐圈艺人向往的住宅了。

…………

“抬头望星空一片静,我独行,夜雨渐停,无言是此刻的冷静,笑问谁,肝胆照应,风急风也清,告知变幻是无定,未明是我苦笑却未停,不信命,只信双手去苦拼……”

距离凯誉花园不远处的隆升茶餐厅内,陈家洛追寻着里面的声音不自觉的走了进去。

在他的那个世界,这一年哥哥张国荣在香港“十大劲歌金曲”季选中有7首歌曲入选,香港电台龙虎榜上他有5首冠军歌曲;同年他凭一曲《有谁共鸣》击败谭咏麟获得1986年十大劲歌金曲的压轴大奖“金曲金奖”,香港乐坛自此出现了“谭张争霸”的局面。

“大导演,好几天不见。”

刚一进入茶餐厅,一个年轻人冲着陈家洛挥挥手,笑道:“老规矩?A餐喽?”

“额。”

这个年轻人叫刘诚,是这间茶餐厅的少公子。茶餐厅不大,但胜在地段好,陈家洛这两年来都是隆升的老主顾,两人也算老相识了。

脑海里不自觉的浮现出牛油餐包、火腿奄列、叉烧汤意粉以及浓郁咖啡,陈家洛点点头问道:“福伯呢?”

刘诚摆摆手,说道:“我爸这两天腿脚不利索,在家休息。”

没一会,A餐就摆在了陈家洛的面前。

看着这熟悉的餐点,陈家洛心中叹了口气,暗道:“放心吧,我会替你好好孝敬二老的。”

“轻轻笑声,在为我送温暖,你为我,注入快乐强电,轻轻说声,漫长路快要走过,终于,走到明媚晴天……”

《有谁共鸣》结束,《当年情》又响了起来,看样子,这位隆升茶餐厅的少公子还是张国荣的铁粉呢!

希望他身边没有谭咏麟的歌迷,否则谭张争霸开启,可是不知道多少兄弟哥们分道扬镳,不同阵营的情侣劳燕分飞。

这个时期的铁粉可不是后世的那些键盘侠,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他们的疯狂程度令人瞠目结舌。为了各自的偶像,甚至可以发展到聚众械斗的程度。

“大导演,你的《旺角之夜》我可是很喜欢看呢!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和荣少合作啊!或者和你的老搭档,周进合作!”

“现在周进可不是票房毒药啦!《英雄本色》火爆了,虽然我是荣少的铁粉,但小马哥演的太好了,现在大家都叫他神仙进,你跟他合作的话说不定会崛起呢!”

刘诚是个无比向往娱乐圈,希望能够和偶像见面的家伙,所以每次陈家洛来,他都会叭叭叭说一大通最近娱乐圈什么歌曲火,什么电影卖座。

或许,他是希望陈家洛能够重新振作,这样的话说不定还能通过对方和自己的偶像张宝荣见面呢!

陈家洛见刘诚说的兴起,心中苦笑不已。虽说这是异时空的香江,很多人物和东西都似是而非,但有关娱乐圈等一些事物大致还是能对的上号。

有的电影、歌曲名字不一样,但内容可能差不多,或许是台词、歌词、编曲有细小偏差,亦或者是名字、容貌有稍稍不同,但大致上的进程还是和前世相差无几。

对于刘诚的赞不绝口,陈家洛附和一句道:“《英雄本色》啊,是拍的很好呢!”

这部打破香江电影票房纪录,上映时丽声戏院门口排起长龙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英雄本色》不仅仅让导演吴志森扬眉吐气,让垂垂老矣的谭龙咸鱼翻身,也令票房毒药的周进变成票房灵药神仙周,亦让歌星张宝荣在演技方面得到关注。

今年的艺都影视公司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风起云涌了。而风起云涌的中心点,必须是《英雄本色》。

不过说起来,两年之前,陈家洛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也是艺都影视公司的签约导演呢!

《旺角之夜》正是由艺都影视公司投拍,项目由艺都七巨头之一曾启伟拍板决定,而且亲身出演。可惜叫好不叫座,票房最终滑铁卢。

“大导演,你要是重新拍电影,肯定也可以拍出这么棒的作品!”

“是么!?”

陷入沉思的陈家洛抬起头,恰巧对上刘诚鼓励的目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