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亮宝

作者:海底藏花 | 分类:奇幻 | 字数:3.0万字

第二章 面具

书名:亮宝 作者:海底藏花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12-14 09:14

回到了店中,一看表已经下午四点了。我看了看坐在桌子边沏茶的我的店员:“梦雅,下午有什么事吗?”

梦雅是我的店员,卧蚕眉,丹凤眼,身材高挑,颇有一些高冷美女的感觉。我们是中学同学,关系很好,她毕业之后没有去处,我就把她聘为了我的店员。

梦雅站了起来,走向刚刚拿来的香炉看了看:“你嘛去了,刚才小邪来了,说筠爷找你有事。”

我一愣,扇了扇扇子说道:“梦雅,没什么事你就回去吧。这老家伙找我肯定没好事。我得去一趟峯山堂。”

梦雅拢了拢头发,走到电源处把电闸闭上了:“走吧,我跟你一起去。”我点了点头,去就去吧。我们把门锁好了上电梯前往峯山堂。

电梯很快上了四楼,我们从电梯里出来。筠爷的峯山堂把整个四楼都承包了,占地五六百平米。走到门口,迎面走来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身白色的衣服,长得十分的清秀,有一些男身女态,还没走到面前我就闻到了浓郁的香水味。

“晓梦哥,梦雅姐,等你们好久了,筠爷在里面等着你们呢。”

我拿扇子扇了扇:“小邪你能不能少喷点香水,快给我呛死了。”

小邪没好气的说:“晓梦哥真没品味,越来越像你师父了,你这样不光女人不要,连男人都不要了。”

我啐了他一口,梦雅站旁边嘿嘿的笑着。小邪拿出兜里的小香水瓶又喷了几下:“说正事吧,筠爷和孙教授在里面等着你们呢,快进去吧。”

我一愣,孙先生也来了,这位大仙可有日子没露面了。小邪带着我们走进了峯山堂。

进入峯山堂后,展厅里全部都是大大小小的展示台。什么上三代的青铜器,唐宋元的金银器,清三代的玉器都有展示的样品。走到头是一面防盗闸门,门两面有不同的纹饰。左面镶嵌了一个唐代走龙的图腾,右面镶嵌了一个迦楼罗的铜头。只见小邪摁了摁迦楼罗的左眼,迦楼罗立即闪烁出了绿色的光芒。

“小邪,是秋童来了吗?”筠爷的声音从迦楼罗嘴里传了出来。

“是师父,我们能进去吗?”小邪对着迦楼罗说。

“进来吧。”

小邪听到筠爷说让进来,又走到了左边唐代走龙图腾前,掰了掰走龙的头,点了点走龙的爪子,就听得嘎啦嘎啦的声音,闸门猛然间抬了起来。我们走了进去,这间屋子里左右墙壁上全部都是一个一个的格子。墙壁两边左右各摆放了两只清代黄花梨缠枝莲纹西番作灯笼茶几。茶几上摆放了几盆清宫仿生盆景。正当中是一把大鹿角椅,鹿角椅上铺了一张北极熊的毛皮,椅子上端坐一人。寸头方脸,小眼睛大嘴,眼角嘴角耷拉着,一脸横肉十分凶恶。穿着一身西服皮鞋,脖子上带着一条犀牛角珠子,珠子下吊着一只爪子。手上带着一个戒指,戒指镶嵌了类似牙齿一样的怪东西。手里把玩着一只青铜错金银的蟾蜍,这个面目凶恶的人就是筠爷。在筠爷的面前有一张金丝楠大茶海,他的右边坐着一个人,这个人光头戴眼镜,下巴留着小胡子,脸上总带着和蔼的微笑。穿了一身蓝色西服白皮鞋,手里拿着一串嘎巴拉手串,脖子上带着一串药师珠,在檀中的位置上箍着一颗巨大的羊眼天珠,这位就是孙先生。

前一段时间,国民间掀起了一阵“珠串热”。我们走到大街小巷,地铁超市都能看到玩手串的珠友们。有的在手上盘玩,有的戴在脖子上。在古玩行中也有专门玩这些珠子配饰的,我们行内管这类物品称作“藏饰”,意思是藏族宗教饰品。前文我那颗“满天星”珠子也属于藏饰。这位孙教授是北大考古系的著名讲师,在藏饰圈可谓是名声在外,圈内有四个人号称藏饰“四子”。当然了,孙先生的绰号可不是“孙子”。明着看孙教授和筠爷是普通的古玩商,其实孙教授和筠爷他们真正的身份是不可告人的,他们是所谓的摸金校尉传人,也就是盗墓者。筠爷是盗墓行的佼佼者,其地位和长沙九门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他也是行内知名的铁筷子,孙先生也是筠爷旗下的一员。峯山堂看似是文物商店,实际峯山堂是位于北京的盘口,这个据点负责看货,买卖,夹喇嘛。

筠爷看到我们进来,连忙站了起来,用巴掌拍了我肩膀一下:“你小子哪去了,找你一下午了。”

孙教授也说道,我摇了摇头:“你着什么急啊,我又不是今天来了明天就走了。”

筠爷笑了笑,坐回了鹿角椅子,忙说道:“快坐快坐,小邪去把门撂了。”

小邪点个点头,走向门里的走龙,把龙舌点了一下,就听嘎啦嘎啦,闸门落了下来。小邪走回来坐在筠爷的左边。筠爷看我们都做好了,对着小邪抬了抬手,小邪从花几下的格子里拿出了一个玻璃瓶,从瓶子里拿出了一块黑绿色的木头,用防风火点燃,放在了茶海中间的战国博山炉中。十秒后,只见这只长满了绿色锈蚀的熏炉缓缓的飘出了又甜又香的烟。

梦雅闻了闻说道:“筠爷还真大方,这奇楠莺歌绿一块就值好几千上万,听说闻一下就能延寿呢。”

筠爷笑了笑拿出一把牙签那么大的小九单扇子,扇了扇:“来,都扇你们那去,让你们多活两年。”

我笑了笑,对筠爷说:“筠爷,您这么着急的把我叫来不会就是让我们品品这莺歌绿吧?”

筠爷也笑了笑,对小邪说:“小邪,把洪字三号,内蒙古盘口的东西拿来。”

小邪应了一声,走到了布满了格子的墙壁旁,在最底下的三个轮子上转动了转动,就听啪叉一声,写有洪三的格子弹了出来。就见小邪脚点了一下地,身形一晃竟跳起来三米多高,以一种怪异,有点像蛇的身法跳到了离地四五米的洪字三号格子边,一身手拿出来了里面的木盒子。

筠爷摇了摇头:“小邪你这身法还得练习,速度太慢,这样下斗没准就得死的里边。”

小邪听完了挠了挠头,坐回了筠爷左边,没好气的说:“早知道我就和孙教授学些其他能耐了,这还没下过斗就这么累。”

孙教授笑了笑:“你阳火不足学不了。”

梦雅一听笑了笑:“什么时候你有点男人气就能学了。”

我一听也笑了笑,调侃道:“没事,下了斗小邪一喷香水什么粽子也给熏死了。”

小邪一听嘟着嘴瞪了我一眼,大家也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后,筠爷拿过了刚才的木盒,用手点了几下木盒的边框,就看盒子中间打开一道缝隙。筠爷把盒子递到了我和梦雅面前:“你们看看这个。”

我用手打开了盒子,里面放着一件金呼呼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面金面具。大小大约二十厘米左右,脸型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饼子脸”。面具上雕刻了眼睛,耳朵和嘴,和我们正常人无异。令人奇怪的是,这只面具在嘴的位置雕刻了很多牙,如同西方的狼人一般,呲牙咧嘴,面目狰狞。

“诶,这东西怎么好像那么眼熟啊?”梦雅看着面具对我们说。

我扇了扇扇子,看着面前的面具,心生疑惑,问到:“孙教授,内蒙古辽金研究所那件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金面具跟这个型制好像差不多。”

孙教授点了点头。我又问到:“筠爷,这东西哪来的?”

筠爷点了一只烟,叹了口气,和我们讲述这面具的来历。

事情发生在两天前,西安来了两个买老窑的客人。筠爷陪着这两位客人聊到了十点多,等这两位客人走了之后已经十点半多了,筠爷和小邪把门锁好了开车回到了家。筠爷到家后一看将近十一点半了,家人都已经睡觉了,所以回家就直接睡觉了。第二天早上,筠爷睡到了9点钟,起床后发现手里有将近一百个未接电话,打开一看都是一个人打来的,“韩金明”。

这个韩金明是筠爷手下内蒙古盘口的当家人,对辽金文化颇有研究。筠爷不知怎么回事,马上回拨了回去,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筠爷听到的是“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筠爷马上把在楼下练功的小邪叫了上来,让小邪给韩金明打了过去,依旧是“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筠爷心里就觉得此事不太寻常,立即给内蒙古盘口打了电话。

打过去之后,接电话的是一个老人的声音:“谁呀?”

“老李吧,我!”

对面的老头听出了是筠爷,急忙说:“筠爷,正要给您打电话呢,盘口出事了。”

筠爷就是一愣,问到:“怎么回事,金明呢?”

老头带着哭腔说:“韩爷死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