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司刑丞

作者:望平安 | 分类:奇幻 | 字数:3.2万字

第三章 有件小案子

书名:大唐司刑丞 作者:望平安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2:23

郑刚令和李日知正说话间,外面一辆马车停了下来,这马车正是六分医馆的马车。

李日知叫道:“爹,娘,你们回来啦,我舅舅来了!”一边叫着,一边接出了门外。

郑刚令有段时间没有看到妹妹和妹夫了,他微笑着也从医馆里面走了出来。

车马打开,先下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看上去比郑刚令小上几岁的中年男子,同样的文质彬彬,此人便是李日知的父亲,李正纯。

李正纯脸上充满了疲惫,但看到李日知和郑刚令,却立即露出了喜色,他笑道:“雨铭兄,你从州里回来了,办事办得可还顺利?”

郑刚令走上前来,也笑道:“正常述职罢了,倒也没什么麻烦。坦然贤弟,你这是刚刚出诊回来?”

李正纯表字坦然,而郑刚令表字是雨铭,两人多年好友,又是实在亲戚,所以都以表字相称。

李正纯道:“是啊,有户人家的孕妇难产,情况危急,所以我亲自跑了一趟,还带着阿奇一起去的。”

说话间,车里面又出来一人,是位三十余岁,保养得很好的中年贵妇,便是李日在的母亲郑氏,闺名阿奇。

郑氏同样是满脸的疲惫,她下了马车,对郑刚令道:“阿兄,你从州里回来,不在家里休息,怎么跑到我这里了。”

郑刚令看了看妹妹,见她确实累了,便道:“我从州里买到了两块好墨,特地给坦然送一块过来,你帮着孕妇接生了?看你现在急需休息的样子。”

郑氏嗯了声,拉过一旁的李日知,道:“阿兄你和郎君聊吧,我们娘俩进去休息休息,晚上一块儿吃饭。”

说着,她带着李日知穿过医馆正堂,去后院的内宅休息,可李日知却表示他不累,还想去前面看店,郑氏便没再让他相陪,她疲倦得很,确实需要一个人好好睡上一觉。

郑刚令和李正纯进了医馆,郑刚令问道:“那孕妇难产,你们医好了她?”

李正纯点头道:“医好了,胎位不正,所以难产,而且是两个大胖小子,生了整整快一天,所幸母子平安,我和阿奇虽然累些,却也值得。”

说道这里,李正纯象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转头看向蹭进屋来的李日知,哼了声,道:“日知,今天出诊那家,是东城的老刘家,你有印象吧?”

李日知听到那孕妇生了对双胞胎,他从后面溜回来,就是为了听这个消息,听父亲问话,他笑嘻嘻地道:“他从儿子这里买走过两粒必男丸,现在正好生了双胞胎儿子,这说明儿子的药好使啊,他得亲自来谢我才行,还要给我两贯钱呢!”

李正纯叹了口气,对郑刚令道:“雨铭兄,你看看他,不过才十岁,就已然顽皮成这个样子,以后可怎么接手我这家医馆,他这不是想当大夫,他是想当个神棍啊,卖什么必男丸,这不是胡闹么!”

郑刚令却呵呵笑道:“我倒不这么觉得,日知这也不算是骗人,吃了那必男丸,不生儿子不给钱,生了儿子虽然不是那药丸的功劳,但拿钱来给日知,也算是感谢他的一个采头罢了,算不上顽皮,至于说到胡闹,别人家的孩子想这么胡闹,却也没这份聪明啊!”

李正纯听郑刚令夸自己儿子,心里满是高兴,可脸上却不肯表现出来,仍旧摇头,道:“管不了啦,管不了啦,这才十岁就如此,要是再过几年,还不得蹦上天去,没法管他了,我的医术他不好好学,以后看他凭什么吃饭。”

郑刚令看了眼旁边嬉皮笑脸的李日知,又看了看正在暗爽的李正纯,他道:“日知以后倒是不必非当医生不可,好好读读书,考个进士回来,那岂不是前程远大,说不定到了我这个岁数,已经当上刺史了呢!”

李日知很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道:“舅舅,还是你看得明白,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想得美,就凭你还想中进士?我看你就会拿本《易经》装相儿,尽骗别人买你的必男丸!”李正纯道。

“爹,你这话说得不对了,我哪有骗他们,我说得清清楚楚,这药丸叫麒麟丸,是他们非要叫成必男丸的,麒麟,有公也有母啊,所以,我哪有骗他们,只不过他们胡想乱叫,我没有纠正而已!”李日知大声抗议,他真的没有骗过人,

他说得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听得李正纯一个劲儿地摇头,始终认为儿子卖的就是假药,虽吃不倒人,可也对六分医馆的名声有损,必竟这里是医馆,而不是卦馆。

郑刚令道:“坦然贤弟,要不让日知去我那里住上些时日,由我来教他读书,学着做做文章,你看这样如何?”

李正纯想了想,郑刚令是县令,他住的地方是县衙的后院,大唐的县衙差不多都是一种结构,就是前衙后宅,荥阳县衙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李日知去郑刚令那里住,就是住进县衙。

“离家倒也是不远,随时可以回来,那便烦劳雨铭兄了,好好管教管教这个顽劣小童!”李正纯说道。

李日知见父亲答应了,他异常高兴,荥阳县衙他以前去过,可比医馆好玩多了,里面的人也多,地方也大,尤其是好吃的非常多,衙门里的有一个婢女特别会做点心,手艺高超。

李日知往后宅跑去,叫道:“我去和我娘说,我要去舅舅家里住段时间,必男丸的生意,让我娘帮着照看些……”

“混小子,竟然还想让你娘帮你卖假药!”李正纯哭笑不得,他行医多年,名声甚佳,却不成想养出个卖假药的儿子。

郑刚令却道:“倒也算不上是假药,总比求神拜佛要强,求神拜佛不管生男生女,可都是要先给香火钱的,日知起码后收钱,而且只收男孩的钱,这也算是有良心了,算是个有良心的卖假药的!”

说罢,他自己都感觉很好笑,忍耐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李正纯笑着摇头,对他来讲,倒是很希望儿子能得到系统的学习,以后中个进士,光耀李家的门第。

李日知跑到后宅,把正在休息的母亲郑氏叫醒,说他要去舅舅那里住上些时日,郑氏倒也没什么不舍,荥阳县城又不大,住的地方又不远,没什么需要叮嘱的,郑氏嗯嗯两声,让李日知听舅舅的话,便接着又睡过去了。

回到前堂,郑刚令便带着李日知返回县衙。

荥阳县的县衙不大,整个县衙被分成前后两部份,前面的部份是用来办公的,后面的部份是用来住人的,郑刚令便住在后衙,不过,他在任上并没有带妻子过来,所以后衙只有他自己和几个仆人,倒也清静。

李日知不是第一次来县衙了,尤其是后衙,更是来了无数次,这后衙地方又大,里面的仆人待他又新热,所以他是很喜欢的,一进后衙,便直奔厨房,郑刚令家的伙食相当之好,他想看看厨房里有没有什么好吃的。

此时天色已然不早,外面夕阳西下,到国该吃晚饭的时候,郑刚令见李日知一进后衙,便往厨房跑,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这孩子是饿了,嗯,自己也饿了。

郑刚令正想要让厨房正式开饭,却见一个差役小跑着进了后衙,一直跑到了自己的跟前,他便知道,看来前堂是出事了,而且肯定不是啥好事!

果然,差役见了郑刚令,先是行了个礼,然后上前道:“县尊,刚才小的们在护城河那边,救起来个要投河自尽的人,劝了他一番,我们便离开了,总不能一直跟着他……”

郑刚令不等差役说完,便道:“你们一离开,他便又跳进河里去了,属于非想死的那种人,所以你们没办法,只好把他带回衙门来了,是不是?”

差役忙道:“是是,县尊说得对极了,正是这么回事儿。他那人要想死,也得死远点儿才好,不跳别的河,非要跳护城河,这不是给咱们找事儿呢么,小的们只能把他带回来了!”

郑刚令点了点头,如果那个想要自尽的人,真的跳进护城河里淹死了,那绝对会给他这个县令的政绩上大大地抹黑的,差役们把那人带回来,而不是劝走,是正确的作法,免得那人去别处寻死。

郑刚令道:“执意寻死,自然是遇到了让他难过到极点的事,其中定有原由,把他带到二堂,换上干爽的衣服,本官亲自问他。”

差役答应一声,转身又小跑着去了前堂;郑刚令则进屋更衣,脱下便服,换上了官服,他刚刚换好了衣服,就见李日知手捧着一块大大的甜糕,边吃边进了屋子。

李日知见舅舅换上了官服,眼睛一亮,说道:“舅舅,是不是出了人命案子,嗯,比人命案子小一点的案子,你要亲自去问案啊?”

郑刚令咦了声,随即笑道:“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来听听,如果说得有道理,那舅舅就让你去旁听!”

李日知咽下嘴里甜糕,说道:“这还不好猜么,都到吃饭的时候了,舅舅你还要穿官服,那肯定是有事,而且是急事,否则吃完饭再办不也成么,县里能有啥急事,顶多也就是人命官司,可又没有人击鼓,所以也就不是人命案子,当然就是比人命案子小一点啦!”

郑刚令对着铜镜,正了正自己的官帽,看向李日知,说道:“还真让你给猜对了,那舅舅就让你去旁听,躲在屏风后面听就可以了,不过,你不要出声啊!”

李日知非常欢喜,把小胸膛一挺,脆声说道:“好,舅舅你就放心吧,我保证不出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