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小驸马

作者:墨柱 | 分类:奇幻 | 字数:6.2万字

第15章 青州笔会(一)

书名:三国小驸马 作者:墨柱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1:09

卞广略一思忖,道:“教书育人老夫推辞不得,必会全力施教,以报公子之恩。让玉儿服侍左右,是卞家一点心意,若是公子推拒,合家上下如何心安?”

姜述道:“既然如此,就请令孙女随小子一同读书,服侍之言不可再提。”

卞广忽道:“玉儿出生时有黄气满室移日,卜者王旦占算,言为大吉大贵之兆。公子才学,日后定登高位,玉儿随于左右,未免不是幸事。”

姜述猛然触起一事,《三国志》记载魏武宣卞皇后,生于齐郡白亭,出生之时天象生异,难道卞玉儿是此女不成?史载卞皇后出身娼家,为娼数年方被曹操纳为妾,而卞玉儿出身官宦门弟,现在卞家虽然穷困,也不至于没落为娼。姜述心中犹疑不定,恨不能寻出《三国志》查阅一番。他心中存了疑意,担心错失争夺三国美女的机会,再未出言推拒。

实则卞玉儿确是史上武宣卞皇后,是曹丕、曹彰、曹植的生身之母。卞广魏明帝时追谥开阳恭侯,卞远封为敬侯,祖母周氏封阳都君,卞玉儿之弟卞秉以功封开阳侯、昭烈将军,皆赠印绶。

卞广四子卞喜也非常人,《三国演义》关羽走五关斩六将,其中汜水关守将便是此人。史上言卞喜武艺不错,善使流星锤,家族败落以后北上并州,后来成为并州黄巾头领,担心辱没祖上,自称出身并州。

次日卞玉儿得了嘱咐,前来侍奉姜述,姜述不以奴婢身份待之,敬重若同长姐。卞家上下皆感念姜述恩德,卞远病愈之后,卞广引领合家上下,一齐来见姜述,举家拜姜述为主。

姜述此次意外所得甚是丰厚,半路劫了一位曹操夫人,还收得两位文臣、一员勇将。虽然卞广、卞远并非大才,卞喜却为著名武师黄猛弟子,虽非闻名勇将,父子三人皆算得上二流角色,对于缺少文武的姜述来讲,已经足以喜出望外。

姜述集中精力学习兵课,比照家传兵法,十日时间大有长进,这下起了兴致,放下文事,专攻武学兵法。此日姜战忽然上门,说今日青州文友笔会,田希使人通知姜战带着姜述同赴盛会。

文会地点设在城内和富楼,这和富楼乃河北甄氏产业,在各州总共开设六十余家,经营模式类同于后世的酒店宾馆连锁。甄家巨富,有套与众不同的管理模式,比姜家、田家这等以田租为主流的家族大不相同。

甄家原籍无极县,是冀州著名望族,为甄邯后人,世吏二千石。百年来子弟渐次没落,家主甄逸曾任上蔡令,因病归乡不久便亡。嫡长子甄豫,少时夭折;次子甄俨、三子甄尧皆好读书,不理家务。其长女甄姜精明干练,十三岁接掌甄氏家业,甄氏商业非但没有衰败,反而蒸蒸而上。

甄姜于年丰时广储粮谷,年欠时以粮谷换兑金银珠玉,数年间得利若干。甄家产业众多,粮铺、酒楼、银铺、车行开遍大江南北,为天下著名巨商。甄家幼女甄宓,此时年方六岁,史上曾为魏文昭皇后,魏明帝之母。

姜述收了管承以后,信息渠道已是畅通,早已探知天下巨商底细。姜述前世曾经下海经商,心中早已有了算计,已经布下许多伏笔,想在未来与巨商合作,谋取暴利奠定财富基础。

姜述、姜战相携同行,一路上谈天说地,欣赏沿路风景。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河边绿柳翠碧可爱,过了一座古雅的石拱桥,沿河一溜儿青砖红瓦古色古香的楼宇,都是和富楼的产业。

姜述细细看去,不由暗暗称奇,酒楼气派而不落俗套,选址独具匠心,深得闹中取静之雅意。沿河走不多远,一座高大红楼矗立,两串大红灯笼挂于门楼两侧,黑底招牌上书三个古朴大气的金色篆书“和富楼”。此时尚未到饭时,楼内客人稀少,伙计整齐站成两排,雁式站于门口迎客,给姜述一种到了现代酒店的错觉。姜述心中暗自赞叹,吩咐护卫在外等候,与姜战一起走进酒楼。

姜述快要进楼,忽闻姜丁招呼,扭头看时却见管承不知何时站在不远处,正笑吟吟地与姜丁说话。姜述知晓他此时露面,必有重要情报,让姜战先行进去,踱回车驾旁边。管承作揖为礼,道:“主公今日来参加笔会?”

姜述点头称是,管承道:“今日已经到场不少名士,郑玄大家弟子孙乾已经进楼。此外还有一位大人物,昨日田希领人出外十里迎候,一直陪同至今。”

田希为大族族长身份,如此举止说明来人身份超脱,姜述问道:“未探到此人身份?”

管承答道:“此人随同田希居于城外庄园,并没在城中露面,田家家丁口风甚严,因此未打探出此人确切身份。方才手下来报,只知道此人来自北海,身边披甲护卫十余,应是官身无疑。”

姜述口中喃喃道:“北海……官身……莫非是孔北海?”想到此处,姜述对管承说道:“十有**是孔融到了。消息很有价值,你们做得不错,回头取些银钱,用来打赏属下。”

伙计方才见姜述与姜战同车而来,以为姜述是随姜战出来长世面的子侄,知晓姜战被请去文会之所,一位伙计迎上前来,引着姜述去寻姜战。

沿着弯弯曲曲的花廊,来到一所独门别园。别园花红树绿,又引水形成水景,布局巧之又巧,让人感觉高雅幽静,院内中央空地摆着六张朱漆桃木夔凤纹翘头几案,旁边摆着桌案笔墨,数行绣垫摆得整整齐齐,东北角上单独一张桃木长案,上面摆着一把古琴。

笔会时间未至,人却已经来了不少,或者据案品茶,或者三三两两相聚闲聊。姜战年轻时颇有文名,经常参加文会,出仕后便少参与,年轻人大多不识,年长者却大都认识,正与几位长者围在一起聊天。

姜战谈兴正浓,忽见姜述过来,欲招呼过来与众人引见。姜述却对姜战摆摆手,又指指自己的眼睛,意思说你莫管我,我先观察一番。文人自古清傲,众人见姜述年幼,以为是随姜战来开眼的姜家子侄,将他当成寻常顽童无人理睬。此时田希进来,与众人寒暄完毕,忽见姜述站在院落一角独处,不好责怪姜战,招呼姜述过来,拉他到左手次案就坐。

田希是此次文会发起者,主角到来,众人皆知正戏马上就要开幕,不约而同止住话头,各自寻找位置落座。田希说道:“天气睛朗,恰遇良日,诸子受邀而来,乃是一场盛会,恭请各位留墨。”

此时旁边乐娘开始弹琴,琴弦铮铮,一曲优美的乐曲悠悠飘散。姜述对乐理略懂,知道此曲不太好弹,弹出这种效果,得有十年苦功才行。待他扭头看时,却不免大吃一惊,原来弹琴少女不过十二三岁。

少女身材尚未长开,稍显瘦弱,但是面貌如画,数年后必是绝佳美人。姜述年岁虽小,心理年岁却大,见此女如此美艳,不觉动了心思。

此曲过后,姜述走到乐娘身边,道:“姑娘弹得好琴。”

“多谢公子夸奖。”乐娘见姜述年小,长相又是可爱,笑着回答道。

“未知姑娘师从何人?”姜述问道。

“小女子自小随家父学琴。”乐娘答道。

“令父是哪位大家?”姜述又问道。

“家父姓任名南山,今日生病不得出门,又恐耽误盛会,小女子前来替父弹奏。家父虽然精通音律,却并非大家,公子见笑了。”乐娘答道。

“在下甚是好琴,未知居家何处,待在下明后日登门拜访,请任大师指点一下琴艺。”姜述对这位小美人很感兴趣,但学琴之意却非全是托词。

“小女子家住荷花巷东头第二家。小女子演奏完毕,就要回了,公子忙吧。”说完,少女开始收拾行头。

此时另一位乐娘走了出来。此女萧声吹得甚是美妙,但仔细品味却无特色。一曲吹完退下,又见一位绝色女子缓步行近,身着红色袄罗紧身春衫,柳腰下一条水红石榴裙,螺髻上持着一支珠钗,二八芳龄,肌清骨秀,眉目如画,惹得数位正在作文的青年文士放下笔来。

如今姜述年纪还小,还未成人,有心无力,虽是绝佳美人,欣赏过后也未放在心上,专注去看诸位文士作文。其中有字不佳者,诗文却四平八稳,可圈可点。也有年少文士文章做得不错,但其中透露出干练老辣,与其年纪不符,姜述怀疑是否请了代笔,特地来文会邀名,却浑然忘了自己年纪与行为更加不符。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