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古代贵圈/有间书坊

作者:赵熙之 | 分类:奇幻 | 字数:6.5万字

第15章

书名:古代贵圈/有间书坊 作者:赵熙之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20:11

苏晔在软垫上坐下来,拿起地上的毯子,给陈俨盖上。

桌上放满了稿子,全是一个署名叫顾仲的家伙写的,而陈俨方才似乎在整理这些评稿,甚至还对评稿做了反驳与评注。

他就是这样的人,认真做起事情来旁人很难比得上他。世人以为天资最重要,但天资荒废掉了,也只能一生庸碌。而他不该是庸碌过一生的人。

苏晔静坐了有一炷香的工夫,他正要起身时,陈俨忽然坐正了看着他道:“你不会直接喊醒我么?”

苏晔笑了一下,声音清雅:“天冷了也得知道自己加衣裳,你不是小孩子了。”

陈俨直盯着他的眼睛:“你今日很奇怪,有人给你下蛊了么?”

“没有人给我下蛊,只是走之前跟你道个别。”

“走就走罢,都说了好几遍了。”陈俨低头整理案上的稿子,又随口问一句:“今年还会再回杭州么?”

“入冬前应不会再来了,这边计划都已暂缓。”苏晔略顿了顿:“月遥身体不好。”他的声音浅浅淡淡,是江南人独有的腔调。

宗月遥是苏晔发妻,虽是两家长辈早年间定下的,但成婚这几年来,也算得上相敬如宾。

只是宗月遥身体一直不好,苏晔也不愿纳妾室,故而连子嗣也没有,指不定哪天苏晔也只能从弟兄家过继个孩子来继承家业。

陈俨也只干巴巴回了一句:“那好好照顾她,祝她好起来。”

“借你吉言。”苏晔最终起了身,“对了,听山长说几番请你去讲学你都推了。”

“那地方没有意思。”

“未必。”苏晔整了整衣服,“你去教小学罢。”

☆、15【一五】

苏晔说着侧头看了一眼坐在地上的陈俨:“没有兴趣么?我听说常台笙的侄女似乎要进西湖书院的小学了。”

陈俨似乎是考虑了一下,最终蹙着眉认真道:“那太好了。”

“祝你教得愉快。”苏晔打开门,低头穿上鞋,复关上门,安安静静地离开了。屋子里重归一个人独处时特有的安静,方才苏晔带来的那一点人烟气,也陡然间被抽空了般,了无踪迹。

但这清冷丝毫不影响陈俨的心情,似乎是找到新事情做了,情绪也瞬时好起来。他仍旧是不怕冷地卷着袖子,低了头接着整理手上的稿子。

夜已经深了,常台笙府上来了位不速之客。孟平坐在她书房里喝着茶,常台笙推门而入,他闻声转头,见常台笙进来,笑了笑道:“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不过这事略可疑,我不能理解。”

常台笙坐下,给他添了茶:“说罢。”

孟平接过茶盏又喝了一口茶,双手交握一脸神秘道:“那宅子十有八/九要成你的了。”

“不要卖关子。”

孟平轻挑挑眉:“卖家忽然说非你不卖,你不觉得这是很奇怪的事吗?”

常台笙陡蹙眉,神色闪过明显的不解。

孟平摊手道:“只能说那卖家脑子坏了,又或者……这分明就是个阴谋。”他似乎顿了一下:“估计那家伙明日就会来找你了,且价格会很低,看你自己如何决定,我只是顺道过来给你打个招呼。”

“没有更多细节么?”

“没有了。”孟平起了身,“对了,我有出新戏刚排完,过阵子就要演了,给你留个位置?”因她隔阵子便会自己去看些新戏,故而他这好意邀请也算不得突兀。

“谢谢。”

常台笙起身送他出了门,在门口站了会儿,复折回去给常遇准备明日要去书院的东西。她将明日要穿的袍子叠好放在床边,又给小丫头试着扎了两个鬏,取过镜子问她好不好,小丫头很高兴地点点头,又转过头去整理她的小书匣。

常台笙在她屋里坐了会儿,安顿她入睡后,这才出去。

——*——*——*——*——

第二日一早,常台笙送常遇去了书院,便折回芥堂。她在书房整理陈俨的稿子,正要出去时,宋管事说有人到访,说是来商量程家那外宅的事。因昨晚孟平跟她提过醒,故而这卖家说的话也并没有让常台笙吃惊。

常台笙安安静静听到最后,末了也只问了个理由。那卖家说,因东家眼下缺钱,且那宅子这会儿也没人与她竞买了,故而就便宜卖了,希望常台笙最好能尽快给出答复。

常台笙哪里会信这样的鬼话,只暂且先让人送客。但对方给出的价格当真已十分合适,合适到让人不敢下手,担心这只是个局。

有个身影这些天总在她脑海里徘徊不断,她必须弄清楚他的来历、目的,以及正在做的事。这件事交给孟平这个嘴快的家伙不合适,她遂暗中又托了一人,去查苏晔。

苏晔的频繁出现,让她怀疑崇园的牌匾以及旧牌记都有可能是他遣人送的,但为何要这样做,其中情委让她想一探究竟。

这卖家前脚刚走,向景辉便到了。常台笙客客气气,弄得向景辉倒是一肚子气没处发。顾仲这是头回评向景辉的话本,虽刻薄,但其中许多话讲得也极有道理。评稿中直接说,若写话本若缝衣的话,那向某人必定不是个好裁缝,针线疏密无序,只有亮眼布料也挽救不了大局之破绽。

向景辉显然是被这毒评惹着了,当下坐着就不肯走,非让常台笙将顾仲喊出来见一面,要和他当面理论。

常台笙并无心虚理亏之处,淡淡回道:“向先生当时对有人要给您话本写评稿这事也无异议,若眼下又追究,实在有失风度。何况顾仲一介后辈,您气量这么大,何必与小辈置气?”

向景辉稳了稳语气,强调道:“我只是要见他一面,罢了,你告诉我他住在哪里。”

“北关水门一带,其余不便透露。”常台笙起了身:“若您想继续坐着,请自便,若要吃什么喝什么与伙计们说一声即可。我还有事,先告辞。”

她末了还不忘补了一句:“哦对了——还请向先生,爱惜羽毛。”

向景辉被晾在原地,眼睁睁看着常台笙进了备印间,自己干坐了一会儿,末了也只好起身,压着一口气走了。他一稿多卖在先,常台笙一句请他爱惜羽毛,摆明了就是不想将他一稿同时卖两家的事捅大,让顾仲给他写毒评,也算是回了个巴掌。

常台笙随后出门办事,到傍晚时才陡然想起来要去书院接常遇。所幸常遇也不是爱乱跑的孩子,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已经无人的学堂里等她来。

她带常遇去吃了晚饭,又问了一些学堂的事,见常遇似乎很高兴的模样,便也稍稍放下心来。她时常要在外跑,且芥堂有时候一忙起来就不能准点走,每日按时去接常遇实在太不现实,便又嘱咐宋婶,到点了便去接小丫头回来。

又过了几日,她晚上从芥堂回去,吃完饭还早,遂陪她温习功课。小学无非是《千字文》、《弟子规》一类,小丫头却拿了册《名物蒙求》在读,常台笙凑过去看看,问:“你们先生都开始教这个了么?千字文孝经都不学吗?”

常遇翻过去一页:“也教的,但我喜欢讲这个的先生。”她说着指指手里的书:“有意思。”

“怎么个有意思?还讲故事么?”

常遇眼珠子转了转,看看她,笑嘻嘻道:“就是有意思。”

常台笙揉了一下她脑袋,让她接着温书。

常遇瞥瞥她,似乎偷偷抿唇笑了一下,随即又接着读书。

次日一早,常台笙仍是将她送到书院就走了。常遇提着小书匣一路奔进学堂,她来得很早,学堂里人还很少,只见一个身影慢悠悠踱步走进来,在她课桌前停了下来,自袖袋里摸出一本册子来:“转交给你姑姑。”

常遇抬头瞅瞅他,不出声。

陈俨居高临下地看着小孩子,言声已是竭尽所能地和蔼:“旬考我会给你放水的,你将这个交给你姑姑就好。”

常遇问道:“放水是提早告诉我旬考题目的意思吗?”

陈俨难得夸奖了一句:“你很聪明。”

常遇却仰着头说:“可我都会背的,随便考什么。”

陈俨:“……”

常遇连忙将那册子塞进书匣,做贼似的左看看右看看,又猛地抬头迅速说道:“我会找机会给她的!”

陈俨扫了她一眼,转身走到讲桌前坐下,百无聊赖地盯着堂下看,一群小崽子除了迟到什么都不会。

这已是他到西湖书院讲课的第三日了,但一回都没碰上常台笙。不是说她很在乎这侄女么?怎么没见她来接过一回?难不成非得让他将小孩子扣在这里她才会来么?

孩子们陆陆续续到了,晨读声倒丝毫没有打扰到他。陈俨将今日要讲的部分一丝不苟地写好注解,在讲完课之后,放到了常遇桌上,直起身道:“说实在的我不像你们想象中那么喜欢你们,你们也不如我想象中那么聪明,但为了你们的旬考,若方才没来得及记下来或是没听明白的,找这个人要注解,不要再问我。”

一群小崽子愣愣看着他出去了……

这天气不好,看着随时都会下雨。陈俨在藏书楼待了一下午,出来时发现果真下雨了。

这秋雨冷得让人发抖,他还是穿的很单薄,径直站在廊下等家里的马车过来。学生们陆陆续续都被接走了,陈俨蹙蹙眉,扭头一看,只见常遇抱着把大油伞从走廊那边过来了。

这小孩哪里搞来的伞?陈俨别过头去不看她。

常遇回堂内取了书匣,拖了把油伞站在他旁边,似乎也在等人。

眼看着天黑下来,裹着袄子的常遇用油纸伞的柄轻戳戳陈俨的小腿,小声道:“我家里人可能又忙得忘记来接我了……你能送我回去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