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飞鸟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飞豹出击

作者:登峰 | 分类:奇幻 | 字数:7.0万字

第19章

书名:飞豹出击 作者:登峰 字数:3.3千字 更新时间:12-13 19:28

应该找刘军和张恒山研究一下.马上成立专门机构争取早日拿下着个制高点.想到这儿他对刘亚楼和乾坤说"沈阳有一家冶练厂吧"

刘亚楼说"有"

常乾坤补充说:是有一家日本人办的可能叫‘奉天冶金会社‘.48年打下沈阳时我还去铁西看过,不过那时破坏的很严重.早就停产了.不知现在怎么样?你问这干什么么?"

"我想在那生产单晶硅"邓峰回答道.

"什么单晶硅,干什么用的.?"刘亚楼不解的问.

邓峰指着他怀里抱着的笔记本电脑回答说:"你现在抱着的电脑的心脏就是单晶硅生产的,还有我们的飞机,导弹,人造卫星,总之一切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它"

"那你快说说怎么生产?"常乾坤也有些急不可待的问道.

硅这个东西到处都有,地球上有90%以上的物质都含有硅,但怎么把这些硅从这些物质中提炼出来呢?

因为邓峰的老婆就是搞芯片的制造的高级工程师,所以邓峰对此有些了解.他想了一会说:"简单点说吧,就是先把石头加热成液态,然后再继续加热使之变成气态,让这些气体进入一个密封的大箱子里,箱子里放许多子晶,两头用石墨夹住,气体通过这个箱子,吸符到子晶上,子晶慢慢就变粗了,当气体再度转化成固体后,箱子里就生成了很多长长的原生多晶硅,再把这些原生多晶用酸洗干净后,然后经过烘房烘干,无尘检查打包,进行拉晶,在拉晶炉内把多晶硅加热融化,融化了的硅在石英锅慢慢转,子晶从上面下降,点到锅的中心液面,在慢慢反方向转,锅下面同时加热,液面上加冷,经一天多左右,一个单晶棒就生产出来了.单晶棒一般是144毫米,然后切方,切掉棒子四边,做成有倒角的正方形,在接下来就是切片.切的越薄越好.在接下来在切片刻上电路图.密封好这就是集成电路的集成块了.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马上报告主席,让高岗先准备好."刘亚楼说.

邓峰说:"你回去当面汇报吧,我们这边也有组织论证一下,看看能有多少懂行的专业人员."

接着刘亚楼谈到昨天在修理厂的情况.问邓峰现在我们基地有没有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可能.

邓峰回答:"你也看到了修理厂的情况.从技术上讲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飞机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具备一定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我们国家目前的工业基础太差了.想去批量生产飞机那是很难的.就是后世工业相当发达的国家,也没有几个国家能独立生产战斗机的.现在最快捷的方法是对苏联的米格十五进行改造.使之强于这个时代的同类飞机."邓峰思量了一会有说:"不过现在可以进行项目的调研论证,看看我们究竟差什么.怎么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去积极的为飞机制造创造条件."

接着刘亚楼又谈了主席对培训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指示.

邓峰面漏难色的说:主席也和我说了,要把基地办成我军一个现代化,正规化的大学校.按说大家本是一家人不应讲条件.可是情况你们也都看到了.就这么大个地方.一下安排几千人.衣食住行真的没办法.再说还有个保密的问题.我看这样吧.把空司的培训基地设在在鞍山或沈阳,我们这边出两架J教7.一架小型无人机,十二架J7歼击机.派几名飞行教员,半个机务中队当教员,你们想安排多少人就安排多少人.场站这边就再加100名,修理厂那边再加200名,总共这边安排700名.这些同志有一部份暂时得住库房,厂房,要做好思想准备呀"

刘亚楼十分满意的说:"好.好.那没关系只要能安排就行.保密问题我们回去后在专题研究."接着他又疑惑的问道:"J7战斗机我怎么没看到资料和实物"

邓峰回答说:那你得感谢你一家子刘军,是他清仓挖潜找出来的.封存十年了.是我们换装之前的飞机,没全拆了卖破烂就不错了."

常乾坤问:"那也一定很先进吧?"

"是我国七,八十年代的主战飞机.比米格15先进20年吧"

刘亚楼一行又来到了基地作战室.主任张涛详细的介绍了作战室的职能及指挥程序,整个程序设置科学严紧,对于各种紧急情况均与预案.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以他专业的眼光看,这是一个高效,灵活,反应迅速,系统化,专业化,正规化,集情报收集,汇总,分析,方案选择,执行为一体的行之有效的作战指挥系统.他和常乾坤还绕有兴趣的和王鲲鹏做了一套战术推演,更加证明了自己的判断.

在李大为的陪同下.又参观了政治部.李大为汇报了平时工作重点和新形式下的政治工作的提纲.刘亚楼和常乾坤有仔仔细细的询问了党在军队中的作用,党员的比例

晚上在宾馆的会议室,验收团召开了碰头会,听取了各小组这两天所了解情况汇报.证明了真实可靠.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支在中国**领导下,政治可靠.装备精良,军事过硬,专业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

刘亚楼最后说:"各组抓紧明天晚饭前把个自的验收报告写出来.交给我."

"刘司令员有些名词我们都没搞太懂,这报告不好写呀"唐纳先提出了问题.

大家也七嘴八舌的跟着说,"是呀,这里的东西很多我们理解不了,真不是一两天就能搞明白的."

刘亚楼看了看常乾坤,常乾坤说:"是有这个问题"

刘亚楼苦笑的说:"我也和大家一样.但报告还是要写的.最起玛各种装备的数量我们清点了吧.性能我们了解了吧,能细则细不能细则粗吗."

唐纳又说:"听说马上要向基地派学员,我申请留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

刘亚楼想了想说:"各组组长和我回去,其余的都留这里吧.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有"大家兴奋的异口同声的喊道.

唐纳学着基地的同志的样子,站起来和验收团另外一个女同志击掌相庆.

刘亚楼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半开玩笑的说:“是不是看这儿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环境好,工作条件好。”

“还有人也好,人人都有文化,尊重人,善于沟通,待人热情”唐纳接过刘亚楼的话说。

刘亚楼站了起来很严肃的对大家说:“这里确实哪儿都好,说实话我都很想留下来。但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留在这儿不是为了享受来了。你们都是各单位抽出来的技术骨干,你们留在这儿,你们所在单位工作会受到一些损失。为了让你们有个更好提高的机会,眼前的损失我认了。我希望留下来的同志一定要好好的向这里的同志学习。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要充分的尊重他们,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同志到这里来学习工作。你们是第一批要为以后的同志树立一个榜样。我们这些土八路的正规化,专业化,现代化就从这里学起;共和国强大的人民空军就从这里腾飞。”

散会后,刘亚楼对常乾坤说:“我看马上就可以给主席汇报了。主席还等我们的消息呢。”

主席:

经核查《基地基本情况说明》无误,这的确是一支**所领导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专业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随时可出动。

刘亚楼,常乾坤

刘,常同志:

收到电报,甚慰!

按既定方案办。

**

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七日

【第二十一章 加入志愿军】

刘亚楼,常乾坤收到**电报后,马上通知基地召开党委会。

在基地作训楼会议室,刘亚楼宣布了**主席命令:

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D1师一号基地,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D1军(兵团级,隶属**,对外番号:第四航校一分校)。并由空军D1军司令部组成志空前指,邓峰任司令员,常乾坤为政治委员,做好一起准备,向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一九五零年十月十八日

随后刘亚楼传达来**关于志空一军原一号基地人员待遇的指示精神:“所有在役人员及地方所有技术人员待遇比照苏联专家待遇,由政务院负责。”

大家纷纷表示感谢党中央**的关怀,一定努力做好工作。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根据**的指示精神组成了志空前指领导机关,刘军任志空前指副司令员员,高强任志空前指副司令员员,吴迪任志空前指副司令员员,王鲲鹏任志空前指参谋长,雷霆任志空前指参谋长.李大为任志空前指政治部主任兼副政委。

常乾坤为党委书记,李大为,邓峰为副书记。

下午的天气秋高气爽,基地上空的蓝天上点缀着几朵白云.周围的群山的色彩比任何一个季度都更加丰富,更加绚丽迷人.宽阔的机场跑道上整齐的排列着12架值班的J10歼击机,飞行员和机械师们也都整齐的站在自己的战机旁边.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是基地所有人一个新的开始.

作训楼前官兵们穿着07式军礼服,整齐的坐在直升机的停机坪上.主席台上方的横联上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D第四航校一分校成立大会"红底黄字,光耀夺目.主席台悬挂着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声中,刘亚楼.常乾坤,邓峰.刘军,李大为等志愿军空军前线指挥部领导走上了主席台.大会在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声中开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